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72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医理探源] 湿凝气阻 内闭心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4-8-24 15: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蜀-岐黄新兵(759870016)  15:25:51
湿凝气阻  内闭心窍
   蒋全修,私塾教师,自修医学,兼行医业。壬辰秋,长子天佑抢收水稻,疲劳过度而患感冒,服新加香薷饮、三仁汤、甘露消毒丹、藿朴夏苓汤等,病无增损。继则午后高热更甚,且微汗,与重剂白虎数剂,热势下降,但腹满时烦,倦怠,头重如蒙,小便短赤,已匝月。昨早胸腹满闷特甚,小便短涩,未更衣已两日,不食不饥,午后热增,心慌烦,胸窒欲闭,傍晚神识不清,急与紫雪丹、至宝丹,午夜神昏不语,牙关紧闭,家人惶恐,次晨急求救于吾师张旭明,师命余同往。
途中言病情经过,至舍望见病者身高体胖,面晦且垢,呼之不应,指针人中、中冲无反应,呈深度昏迷,撬开牙关,舌质淡尖红,苔白腻,呼吸促时缓。脉象模糊,濡缓,胸腹蒸热无汗。言毕,蒋全修曰:“蠢子病情危急,望师抢救,请大胆处方,以希万一。”
   师言;“病确系湿温无疑,湿性氤氲粘滞,与热相合,难期速愈,观其用药,原属不错,但湿开热化,用白虎当适而可止,过剂则脾胃阳伤,阳伤湿困理应芳香化浊,以祛湿邪,不应以紫雪、至宝阻遇其湿。至宝本属辛凉开窍之佳药,但不易脾胃阳伤之人。湿困痰滞,故有今日之变。
   薛生白云:“太阳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是言湿温至病之因,又谓:“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患者劳倦伤脾:复加药误,中气更虚。吴鞠通云:”湿热上焦未清,里虚内陷”,这是内陷之因。邪既内陷,故‘神识如蒙’。又云:“湿温六羁,三焦弥漫,神昏窍阻…,大便不下”。故二便不通。薛生白云:“湿邪内盛则舌白…,湿盛则饮内留,而不引饮。阳明之表肌肉也,胸中也,故胸痞为必有之证,四肢倦怠,肌肉烦疼,亦必兼见。脉微为阳尽,缓为湿阻,模糊为湿盛痰阻。综上分析,为湿温后期,里虚内陷,证现三焦,重在脾胃。当用苏合香丸以辛温开窍,通神醒脑。再用苍术、草蔻、草果温运脾胃以化湿,广台乌、油朴行气宽中,运湿以通二便,菖蒲、郁金辛凉同用,以开心窍而复神志,佑黄连苦寒燥湿清熱,通草,滑石渗湿利尿,是否有效,服后以观其变。
   茅苍术24g  草蔻10g  炒草果仁10g  广台乌10g  云朴10g  大建蒲15g  郁金10g  滑石15g  通草5g  苏合香丸二粒。
   医嘱:苏合香丸二粒每小时一粒溶化,用温开水慢慢灌下,先开其闭,二粒服后,神志转清,汤剂头煎以水两碗,煨至一碗分两次服,四小时一次。首次服药后半小时至一小时,可能心慌烦躁,此系温开,不要惊恐,少则十分钟,多则半小时微汗出,则神倦,嗜睡,不要惊呼,其自醒,再服汤剂,则病情自然好转。以后衡量湿热轻重再用药,着重理脾胃,不一旬而告愈。
蜀-岐黄新兵(759870016)  15:26:52
长夏未过,燥金未至,发一个治湿的案上来


3# 板凳
发表于 2014-8-25 12:03 | 只看该作者
伤寒者看不得,纯温病派的。
陈潮祖用三仁汤加减治过一例绿脓菌感染,也是应用温病理论。
万友生特主张寒温统一,其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即伤寒、温病,合则投之,效果很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4 03:24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