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44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颌面] 颧骨骨折的Zingg分类及治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4-7-28 11: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摘 要】 目的 颧骨骨折临床上并不少见,而且分类方法复杂繁多。作者结合临床经验,对Zingg分类法的优缺点进行评价。方法 应用Zingg分类法对18例颧骨骨折进行分析和诊断,并根据各类型骨折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同时将坚强内固定技术应用于颧骨骨折的固定中。结果 所有病例随访3~6月,外形恢复较为满意,未发生骨折断端再移位现象。结论 Zingg分类法实用直观,便于记忆,对手术方式选择有一定指导意义。且由于采用坚强内固定技术而大多无需行颌间结扎术,有助于患者早日恢复咀嚼功能。
【关键词】 颧骨骨折;Zingg分类法;坚强内固定
  颧骨是面部最突出的支架骨,容易受外伤而发生骨折。本文对18例颧骨骨折病例,应用Zingg分类法进行分析和诊断与治疗,现报告如下 。
1 材料和方法
1.1 治疗对象
  本组18例中男性14例,女性4例,年龄最大67岁,最小17岁,其 中20~40岁11例,占61%。
1.2 Zingg分类法[1]
  1992年,Zingg对1025例颧骨骨折的观察分析,认为由于颧骨的特殊位置,单一骨折 较为频发,因而提出新的分类方法,称为Zingg分类法。
  A型 不完全颧骨骨折。又分A1型:单纯性颧弓骨折(图1);A2型:眶外侧壁骨折(图2) ;A3型:眶下缘骨折(图3)。本组18例中A型骨折7例,其中A1型4例,A2型2例,A3型1例;B型8例;C型3例,伴骨质缺损1例。手术距受伤时间最短2天,最长者半年。
1.3 治疗方法
  分为闭合性复位和开放性复位两类。而后者复位后可采用纯钛微夹板螺丝钉加压内固定 技术,在骨折线两侧骨面分别钻孔,选择合适微夹板,用螺丝钉加压固定于已复位的骨折段, 以防止再移位,恢复面部外形。
2 结果
  本组4例A1型和2例B型骨折行闭合性复位,其余各型均采用开放性复位,其中1例伴骨质缺损者应用微夹板作为间隙维持器,仅1例C型骨折采用颌间结扎以助固定。所有病例均在术后3月、6月复诊,发现经治疗后外形恢复较为满意,复位稳固,未发生骨折断端再移位现象。
3 讨论
3.1 颧骨骨折的复位和固定应根据受伤的时间、骨折类型、 功能障碍以及有无并发症等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案,从而恢复面形,消除功能障碍,尽量减少并 发症。对无移位或移位不明显、无明显畸形且无功能障碍者,可采用非手术治疗。反之则应 争取早期手术复位和固定,而且手术应在受伤后1周内进行,以免错位愈合而增加手术难度。 手术治疗通常又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复位两种[2]。本组病例全部采用手术治疗。
  本组A1型骨折采用闭合性复位法,无需颌间结扎或微夹板固定。A2型骨折则多采用眉内切口径路,一般切口长度不超过2cm。此术式术野暴露好,便于操作。A3型骨折一般采用经结膜切口径路,此法术野暴露好,不留任何皮肤瘢痕,且并发症少,但术中应防止损伤睑板、角膜和泪管。B型骨折多先采用闭合性复位,复位后按压颧骨体仍感不稳定时,应采用开放性复位。本组病例中仅2例采用闭合性复位成功,而6例采用开放性复位法,手术径路为经结膜切口、眉内切口、头皮冠状切口等。C型骨折是粉碎性骨折,只能采用开放性复位法。
  头皮冠状切口则适用于Zingg的各类型骨折。该切口最早用于颅面外科,近年来开始为颌面外科广泛采用[3,4]。本组病例共6例采用此术式,其中B型4例,C型2例。
  本组病例中凡开放性复位者,复位后均采用纯钛微夹板行内固定,效果较为满意。此技术固定强度优于非坚强内固定。
  本组除1例伴骨质缺损和咬合错乱者外,其余均未行颌间结扎,骨质缺损者,因间隙小于1cm,用微夹板作骨内间隙维持器,使间隙内血块机化,最后骨化,完成骨愈合。
3.2 颧骨骨折手术治疗中的注意点
  (1)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骨折类型,有无功能障碍和局部 畸形等具体情况而定。
  (2)头皮冠状切口的解剖应严格限于颞腱膜浅面和颞浅筋 膜深面进行,以免损伤面神经而致额纹消失等并发症[8]。
  (3)骨折复位后无咬合错乱,无需颌间结扎术。
  (4)内固定的骨间隙维持器应限于骨缺损小于1cm,而大于 1cm者应行植骨修复。
3.3 Zingg分类法的优缺点
  Zingg分类法较准确地描述了各类型骨折的发生部位,临床上便于记忆,实用直观,可根据不 同类型准确地制订适当手术方案。但对 对颧骨体的旋转和移位现象未作描述,术前无法准确评估手术难易程度。因此,尚待进一步 探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 04:58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