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359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血液] 老年人贫血诊断与治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4-6-14 22: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老年人贫血并不少见, 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 健康状况调查数据显示 ,城乡≥ 6 0岁老年人贫血的患病率为29.1 %[1]。 美国第三次国家健康与营养调 查 ( N H AN E S I I I )发现 65 岁以上老年贫血患病率为11 %, 随着年龄的增加,患病率增加,8 5 岁以上的老 年人患病率为 2 3 %[2,3],养老院中老年人贫血的患病率更高,可以接近 5 0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贫血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应引起 我们足够的重视。
1、老年人贫血诊断标准
依据美国NHANES及日本学者调查资料[4,5],老年人由于种种原因,血红蛋白比中青年低,现行的WHO成人贫血诊断不适合老年人。老年人贫血诊断标准,Roath氏认为Hb<100g/L,日本学者提出小于110g/L~112g/L、国内林宝爵氏认为<105g/L、张纯等氏认为<110g/L,笔者建议标准:老年女性<105g/L,老年男性<110g/L。
老年性血红蛋白正常值一般较难确定,因为伴随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常有各种退行性改变,而这些改变有时较难鉴别其为生理性还是病理性,因此要获得健康老年人的正常参考值,必须用WHO的标准方法进行调查研究始可获得。一般认为,60岁以上男性的血红蛋白比年轻男性低,甚至有认为在进入中年以后,血红蛋白水平即开始下降,女性的血红蛋白水平不随年龄增加而发生显著改变。关于我国老年人血红蛋白的正常值尚缺乏统一标准,与国外一些国家同龄老年人相比,总的看来数值是偏低。
2、老年人贫血程度划分标准(附表)。
附表 老年人贫血程度划分标准
分组
Hb(g/L)
临床表现
轻 度
<105/<110~80        症状轻微
中 度
<80~50       
体力劳动后,感到心慌气短
重 度
<50~30        休息时也感到心慌气短
极重度
<30        常合并贫血性心脏病
注:有的可因机体逐渐适应缺氧的状况,症状也可与贫血的程度不完全一致。
3、老年人贫血病因与诊治
老年人贫血的病因复杂多样,常常不能归于单一的原因。常见的原因是慢性病贫血、营养缺乏性贫血和不能解释的贫血。
(1)慢性病贫血 ( ACD)
A C D是继发于慢性感染、炎症、创伤或肿瘤等慢性疾病的贫血。以具有足够贮存铁而表现为低铁血症为特点的一组综合征。国外有研究表明慢性疾病导致的贫血占全部病因的 3 0 %~ 4 5 %,居老年贫血病因之首,国内也有报道在老年人中AC D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
发病机制较复杂,主要为炎症性细胞因子增多引起铁利于障碍、红细胞寿命缩短、EPO相对缺乏、红细胞生成受抑制所致。性激素对炎症调节的改变和炎性细胞因子分解代谢的减少可能是潜在的原因。其结果是升高的炎性细胞因子刺*** e p c i d i n的产生.后者引起肠道铁吸收减少和巨噬细胞内铁释放减少。晚近有研究进展, H e p c i d i n在体外也能抑制红系集落形成,**( E P O)≤0.5 U/ml 时,体外红系集落的生成被 He p c i d i n抑制,而在 E P O水平为 1.0U / m l 时则不受抑制。提示 H e p c i d i n不但通过影响铁代谢,还能通过影响红系祖细胞增殖和生存而在 AC D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诊断ACD比较容易,依具有慢性病基础,铁代谢符合铁利用障碍表现,排除其他原因的贫血即可诊断。
治疗:①治疗基础病;②有效治疗为Epo50~150U/kg,每周3次。
( 2)营养(造血原料)缺乏性贫血
营养缺乏缺乏是老年人贫血的第二大病因。国内多项研究表明缺铁性贫血 ( I D A) 和巨幼细胞贫血( MA) 是老年人贫血的主要病因。
I D A的常见病因为需铁摄入不足、铁转运障碍、铁丢失过多。虽然缺铁是老年贫血的常见原因,但单纯由饮食中铁缺乏所致的贫血却少见,慢性消化道失血是引起 I D A的主要原因。而消化道肿瘤则是老年人慢性胃肠道失血最常见病因,因为这些疾病自始至终贯穿失血的过程,同时其代谢产物及毒素能抑制骨髓造血和红细胞的合成。另外,随年龄的增加,非甾体类抗炎药应用增加.其相关胃肠并发症,如消化不良、胃黏膜溃疡和出血较为常见。故老年人服用水杨酸盐是引起胃肠道出血的原因之一,而这又促进贫血症状的出现。
诊断IDA需要测定血清铁蛋白,骨髓铁染色,其中骨髓铁染色是诊断缺铁的金标准,诊断 I D A后一定不能忘记排除消化道肿瘤。
治疗:①除去病因;②补充铁剂。口服铁剂忌与影响铁吸收的茶(鞣酸)、钙盐及鎂盐同服;③平日要多进食含铁量较多的食物,如海带、豆类、肉类等。
MA的主要原因是消化系统器质性病变及膳食异常。老年MA以消化道疾病居多.提示老年人 MA的发生与消化道疾病密切相关。部分老年人有偏食、素食的习惯,加之老年人常合并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而节制饮食,患脑血管意外后,饮食困难而摄入减少。由于体内叶酸的贮存量随年龄的增加而降低,而老年人又常有胃酸减少和胃蛋白酶缺乏。因此,此类患者更易发生叶酸和维生素 B12 缺乏,从而引起MA。
测定血清维生素 B1 2和叶酸基本可以明确诊断,典型的血液形态学也可以诊断。无条件测血清维生素 B1 2/叶酸水平,可试验性治疗。用足量叶酸5mg/d;维生素B12 1000微克/d,10d,无效者可 除外叶酸/ViB12缺乏。
治疗:①去除病因,治疗基础疾病;②叶酸/维生素B12;③要纠正偏食及不良烹调习惯,多进食含维生素B12或叶酸丰富的食物。
(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MDS 是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约占老年贫血的 6 %,属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红系无效血和恶性克隆增殖是贫血的主要原因,常合并自细和血小板的减少。骨髓检查、流式细胞术和染色体查可以帮助诊断。早期 MD S诊断困难,达不到MDS诊断标准时可以暂时诊断为“原因不明老年人贫血”或“意义未定的特发血细胞减少” ( I C U S ) ,后者定义是(1)有意义的血细胞减少(血红蛋白< 11 g/dL,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 1500/mm3,或血小板< 100 × 109/L),持续6个月以上;(2)不符合MDS最低诊断标准;(3)除外其他血细胞减少原因。密切随访,观察血象、骨髓、细胞遗传学的变化,及时纠正和完善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是低危型MDS以支持治疗为主,输血多者可加去铁胺以防血色病;高危型MDS以化疗为主。个体化综合治疗。
(4)药物引起的贫血
老年人易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需长期用药,最常用的药物有小剂量的阿斯匹林及硫酸氯吡格雷( 商品名:波立维, C l o p i d o g r e 1 ) ,此两种药长期应用均可引起 2%左右的患者有消化道失血而造成贫血。其他的降血压和降血糖药物,在个别情况下也能造成贫血,故应注意其可造成老年人的贫血。
治疗:停用诱发药物,其它依贫血类型而异。
(5)原因不明老年人贫血( UA)
尽管进行了详细检查,仍不能明确贫血原因,此类贫血在老年人中所占比例较高,约占30%~40%[5]。在不能解释的贫血中,老年人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对EPO的敏感性的下降、老年人抑制红细胞造血的细胞因子 I L–6的增多、雄性激素的降低 ( 男性和女性 )、造血干细胞增殖能力的下降等均可诱发 UA 。 A r t z 等对 6 0例 8 5岁及以上老年贫血患者进行病因分析.发现不能解释的贫血占 45 %。由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髓性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因此,临床上对于UA均应进行骨髓检查及遗传学检查。
(5)其他原因
溶血性贫血、其它血液和非血液系统肿瘤、前列腺去势治疗、乳腺癌激素治疗、甲状腺功能减低等均可以导致老年性贫血,约占老年贫血的 1 0 %。
总而言之,贫血是老年患者的常见症状,并非最终诊断,一定要找贫血原因,对因治疗,忌讳在病因不明情况下,给予所谓的“综合治疗”,即给予铁剂、维生素B12、叶酸、雄激素、EPO各种中成药等,这样会延误病情,给后面的诊断带来困难。在老年性贫血的治疗过程中应注意3个问题:①由于老年贫血患者脏器功能衰减,对药物承受能力低,治疗反应差;②由于老年人是癌肿的高发年龄,贫血可以是这类疾病的早期征象,也可以存在于疾病的全过程,对这类疾病,除了积极治疗肿瘤疾患外,往往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③由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常常延误诊断,失去了早期治疗的良好时机。对复杂的病因要进行全面考虑并施以积极可行的方法治疗,以改善老年人贫血的状况。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多,老年人贫血的发病率会不断增加。随着对老年贫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认识到贫血不但提示机体可能潜在某些重要疾病,而且与老年人身体功能衰退、生活质量严重下降以及死亡率增加等密切相关。因此,老年人贫血应当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断与治疗。
2# 沙发
发表于 2014-6-16 09:58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和拜读了,{MOD}!!!
3# 板凳
发表于 2017-1-11 15:36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拜读大作,好好学习,棒棒哒!哈哈????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25 13:47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