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37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执业药师] 2014爱爱医执业药师复习每日一帖-----药理学(29)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4-4-8 19: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第九章 四环素类和氯霉素类抗生素
  
第一节 四环素类抗生素

  一、概述
  四环素类是具有共同多环并四苯酸基酰胺母核的衍生物,因其氢化骈四苯的基本母核而得名。
  是两性物质,可与酸、碱结合形成盐。因其在酸性水溶液中稳定,临床一般用其盐酸盐。
  分类:
  1.天然品:金霉素、土霉素、四环素和地美环素(去甲金霉素)等。
  2.半合成品: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美他环素。
  天然四环素类作用较差,耐药菌株日益增多,现土霉素不用,金霉素限外用,四环素仅用于由立克次体、支原体和衣原体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现已为抗菌活性强、毒性低的多西环素等新型抗菌药逐渐取代。

  二、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共性
  【体内过程】
  吸收:
  口服易吸收,但吸收不完全。各品种吸收率差别较大,四环素、土霉素、美他环素60%~70%,多西环素、米诺环素95%~l00%。
  与钙、镁、铝和铁等多价阳离子等起络合作用,因而含这些阳离子的药物和食物均可妨碍其吸收。多西环素、米诺环素除外。
  口服四环素与土霉素,吸收量有一定的限度,如服药量一次超过0.5g以上,血药浓度并不随剂量增加而提高。  
  分布:
  与血浆蛋白结合率差异较大(40%~80%),组织分布广,主要集中在肝、肾、脾、皮肤、牙齿和骨骼等。易渗入胸腔、腹腔、胎儿循环及乳汁中,并能沉积于骨和牙组织。
  不易通过血脑屏障,脑脊液的药物浓度仅为血中的1/10。
  米诺环素在无炎症情况下能进入大脑,还可在泪液和唾液中达到高浓度,可用于脑膜炎球菌清除。
  消除:
  四环素tl/2约为8.5h,土霉素血药浓度较低,t1/2为9.6h,地美环素和美他环素t1/2约为12h。多西环素和米诺环素约为16h。
  大部分以原形经肾小球滤过排泄,故尿药浓度高,有利于治疗尿路感染
  本类药经肝浓缩排入胆汁,胆汁中浓度为血浓度的10~20倍。药物进入肠道后可再吸收,形成肝肠循环,小部分从粪便排出。
  多西环素90%以代谢产物或螯合物形式,经胆汁排入粪便。
  【抗菌作用】
  四环素类抗菌活性相似,高浓度具有杀菌作用。
  抗菌谱广,革兰阳性菌的抗菌活性强于革兰阴性菌。
  1.革兰阳性菌:葡萄球菌敏感性高,化脓性链球菌、肺炎球菌次之,李斯德菌、放线菌、奴卡菌、梭状芽孢杆菌、炭疽杆菌等也均敏感。但肠球菌属不敏感。
  2.革兰阴性菌:对大肠埃希菌、大多数弧菌属、弯曲杆菌、布鲁菌属和某些嗜血杆菌属有抗菌活性,对淋球菌和脑膜炎球菌有一定抗菌活性。
  3.厌氧菌:半合成四环素类有抗菌活性,但其作用不如克林霉素、氯霉素及甲硝唑类。
  4.对立克次体、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某些原虫等有抗菌作用。
  米诺环素、多西环素,对耐四环素菌株有强大的抗菌活性。
  机制: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临床应用】
  用于立克次体病、衣原体病、支原体病、螺旋体病的临床治疗。一般临床首选药往往用多西环素。
  (1)立克次体感染:对斑疹伤寒、鼠型斑疹伤寒、再燃性斑疹伤寒、立克次体病和恙虫病等,四环素类可作首选。对柯克斯立克次体引起的非典型肺炎也具有好的疗效。
  (2)衣原体感染:对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鹦鹉热,对肺炎衣原体引起的肺炎,对沙眼衣原体引起的非特异性尿道炎、子宫颈炎性病淋巴肉芽肿、沙眼等,口服或局部应用均有疗效。多西环素为首选。
  (3)支原体感染:对肺炎支原体引起的非典型肺炎、非特异性尿道炎,有良好的疗效。
  (4)螺旋体感染:治疗博氏疏螺旋体所致慢性游走性红斑,回归热螺旋体引起的回归热,为最有效的药物。
  (5)细菌性感染:治疗肉芽肿鞘杆菌引起的腹股沟肉芽肿,霍乱弧菌引起的霍乱,布鲁菌引起的布鲁菌病,均为首选药物。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四环素类口服后直接**易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腹部不适感、食欲明显减退等症状。饭后虽可减轻,但影响药物吸收。局部**性大,甚至可引起食管溃疡。
  (2)二重感染(菌{BANNED}替症):常发生于年老体弱、婴儿,及合用糖皮质激素、抗肿瘤药物的患者。常见的二重感染有:
  ①真菌病:致病菌以白色念珠菌多见,表现为鹅口疮、伪膜性结肠炎,一旦发现应立即停药,采用抗真菌药物治疗。
  ②抗生素相关性结肠炎:病情急剧,表现为肠壁坏死、体液渗出、剧烈腹泻、腹水、休克等凶险症状。为产毒的厌氧芽孢梭菌属如艰难梭菌等,过度生长引起。此种情况必须停药,宜选用万古霉素、甲硝唑治疗。
  (3)对骨、牙生长的影响:与新形成的骨和牙中的钙结合,致牙齿有黄色结合物沉着,随时间延续,变成无荧光的棕色沉着。还可抑制婴儿的骨骼生长。
  药物可从乳汁分泌,通过胎盘,影响胎儿生长、骨发育,故妊娠5个月以上的孕妇、哺乳期妇女、8岁以下儿童禁用。
  (4)肝损害:长期口服大量四环素或每日静脉滴注超过l~2g,可造成严重肝损害,影响氨基酸代谢,引发氮质血症,肝、肾功能不全者及孕妇应减量慎用。
  (5)维生素缺乏:长期用药可使肠道内产生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K的细菌受到抑制,引起维生素缺乏。
  (6)肾毒性:四环素类和利尿药合用,可引起氮质潴留,导致肾小管酸中毒和肾脏损伤。可在肾功能障碍患者体内聚积中毒,加重氮质血症。多西环素除外。
  此外,四环素类抗生素偶尔还可引起药热和皮疹等过敏反应。

  三、常用四环素类抗生素的特点和临床应用
  四环素
  四环素
  口服吸收不完全,空腹吸收好,但对胃有**。与含钙、镁、铝和铁的阳离子食物或药物同服可妨碍其吸收。
  口服后2~4h达峰浓度,血浆蛋白结合率低,可渗入胸腔和腹腔,可进入乳汁和胎盘中。
  在肝内积聚,通过胆汁排泄,胆汁浓度约为血药浓度的10~20倍,在肠道重吸收,形成肝循环。一次口服超过0.5g,增加其在粪中的排出,碱化尿液可增加其尿中排出。  
  主要用于立克次体病、衣原体病、支原体病、螺旋体病治疗。
  每日口服超过1g时,可出现恶心、呕吐及上腹部不适等胃肠道**症状。
  长期服用易致二重感染,出现鹅口疮和伪膜性肠炎,后者可威胁生命。
  妊娠妇女及8岁以下儿童服用,可致牙齿变色和抑制骨骼生长。
  大剂量也可造成肝毒性。
  多西环素
  多西环素(强力霉素),土霉素的脱氧物。水溶性较好,遇光不稳定。现已取代天然四环素作为各种适应证的治疗药,具有速效、强效和长效的特点。
  【体内过程】
  脂溶性高,为四环素的5倍,土霉素的50倍。口服吸收快而完全,又不受食物影响。
  长效四环素类药物:原形药物大部分经胆汁排入肠道再吸收,形成肝肠循环。30%~40%原形自尿中排出又经肾小管重吸收,故t1/2约为20h,维持有效血药浓度24h以上。一般细菌性感染每日服药一次即可。
  在肝内大部分以结合或络合方式变成无活性代谢物,由粪便排出,故对肠道菌群无影响。
  肾功能不全时仍可使用,治疗肾功能不全患者,肾外感染最安全的抗生素。
  【抗菌作用】
  抗菌谱类似四环素,但抗菌作用比四环素强2~10倍,对土霉素、四环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脆弱拟杆菌有效。
  【临床应用】
  用于呼吸道感染如老年慢性气管炎、肺炎、麻疹,泌尿道,胆道感染。
  对肾无明显毒性,特别适用于四环素适应证,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感染者。
  【不良反应】
  本品**性大,常有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舌炎、口腔炎及**炎等,宜饭后服用。口服多西环素可引起食道炎,应以大量水送服,并保持直立**30min。
  静脉注射出现舌麻木、口内特殊气味。  
  二重感染和皮疹少见。
  与肝药酶诱导剂苯**、苯妥英钠等同服,可使其半衰期缩短为7h,并使血药浓度降低而影响疗效。
  米诺环素  
  米诺环素(二甲胺四环素),口服吸收完全,2~3h后达血药浓度高峰,食物影响不大,含有二、三价金属离子的碱性药物,影响本品吸收。
  分布广泛,脑和脑脊液的浓度较同类药物高,胆汁和尿中的浓度较血液中高10倍以上。
  与血清蛋白结合率80%左右,t1/2为l6~18h。大部分在肝内代谢,经肾缓慢排泄。药物排泄缓慢,在体内长时间滞留于脂肪组织。24h内尿中排泄4.7%~6.3%,随粪排出约34%。
  米诺环素为高效、长效、速效半合成四环素。
  抗菌活性比四环素强2~4倍。
  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强于对革兰阴性菌,尤以葡萄球菌更强,对肺炎支原体、沙眼衣原体和立克次体等也有作用。对四环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仍敏感。
  临床用于尿路感染,胃肠道和呼吸道感染,脑膜炎,眼、耳鼻喉部感染。沙眼衣原体所致的非淋菌性尿道炎,奴卡菌病,酒糟病。极易穿透皮肤,特别适合于痤疮治疗。
  不良反应,与其他四环素相同。但能引起可逆性前庭反应,包括恶心、眼花、运动失调,常在服药后即出现,停药后1~2天即可消失。
  长期服药者可出现皮肤色素沉着。
  临床上一般不作首选用药。
  美他环素  
  美他环素(甲烯土霉素),土霉素6位碳上接上甲烯基而得,其抗菌谱、临床作用与四环素基本相同。
  特点:对耐四环素的菌株仍有效。
  Ca2+及其他金属离子对美他环素影响,较其他四环素大,临床耐药菌较多。
第二节 氯霉素类抗生素

  氯霉素
  氯霉素(左旋霉素,氯氨苯酯),从委内瑞拉链丝菌培养液中提得。化学结构简单,为第一个人工合成的抗生素。
  药用氯霉素为其左旋体,右旋体无效。在酸性溶液中较稳定,而在碱性溶液中易被破坏。  
  
【体内过程】
  吸收:
  口服吸收完全,服药后2h血药浓度达峰值,血浆t1/2平均为2.5h,6~8h后仍可维持有效血药浓度。
  
肌肉注射琥珀酸钠盐吸收慢,血药浓度低,仅为口服同剂量的50%~70%,但维持时间长。
  
分布:
  广泛分布于各组织和体液中,易通过血脑屏障、血眼屏障和胎盘屏障。
  消除:
  大部分在肝内与葡萄糖醛酸结合而灭活,少部分在肝肾内转变为无作用的氨基水解产物。原形药及其代谢物迅速经尿排出,肾功能不良患者使用时应减量。
  
【抗菌作用】
  低浓度具有抑菌作用,高浓度具有杀菌作用。
  广谱抗生素: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
  1.对革兰阴性菌:作用较强,特别是对伤寒、副伤寒杆菌作用更强,为治疗伤寒的首选药物。对流感杆菌、百日咳杆菌的作用较其他抗生素强。
  2.对革兰阳性球菌:作用不及青霉素和四环素。
  
对立克次体感染,如斑疹伤寒也有效。
  厌氧杆菌,如脆弱杆菌、梭形杆菌,梅毒螺旋体、衣原体、肺炎支原体也敏感。
  对结核杆菌、多种病毒、真菌、原虫无效。
  
氯霉素能拮抗青霉素和氨基糖苷类杀菌药的作用。
  机制:作用于核糖体的50S亚基,通过与rRNA分子可逆性结合,抑制由rRNA直接介导的转肽酶,使肽链不能延伸,从而抑制蛋白合成。
  耐药性:尤以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多见。
  机制:①通过基因突变。此过程缓慢,可自行消失。②通过耐药因子的转移。获得耐药因子的细菌能通过
氯霉素乙酰基转移酶,使氯霉素乙酰化失效。③通过改变细胞膜通透性,使其不能进入菌体。
  【临床应用】
  凡有合适的其他抗生素替代者,一般不主张选用氯霉素。严重感染、药敏试验满意时例外。
  仅用于治疗威胁生命的感染,如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立克次体感染。
  【不良反应】
  (1)
骨髓毒性:氯霉素最突出的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临床表现:
  ①可逆性各种血细胞减少:其中粒细胞首先下降,与剂量大(血药浓度超过25~35μg/ml)、疗程长有关。一旦发现立即停药,容易恢复。
  ②不可逆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生率低,但死亡率高,
与剂量无关,是特异质反应。多见于儿童和妇女,多有过敏性疾病。机制:可能与氯霉素抑制骨髓造血系统中与细菌相同的70S核糖体有关。应避免滥用,检查血象。
  (2)
灰婴综合征:氯霉素对早产儿、新生儿容易引起循环衰竭,表现为呕吐、腹胀、腹泻、皮肤呈灰紫色、体温过低、休克、虚脱、循环衰竭、呼吸不规则等,称灰婴综合征。常在用大剂量(每日lOOmg/kg以上)3~4天后出现。停药后可恢复,也可在数小时内死亡。
  机制:可能与患儿肝药酶系统发育尚未完善、肾排泄能力较差,以及抑制细胞线粒体中氧化磷酸化有关。
  
早产儿、妊娠后期、哺乳期妇女禁用,新生儿如病情需要也要慎用(不得超过25mg/kg)。
  (3)
治疗性休克:也称治疗矛盾。大剂量应用氯霉素治疗伤寒或菌痢时,在短期内使大量细菌死亡,释放内毒素,产生治疗性休克。为预防其发生,可同时给予大剂量氢化可的松(抗内毒素、抗休克)。
  (4)
其他反应
  二重感染:长期应用可发生,不像四环素严重。
  胃肠道反应常见。
  少数患者出现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过敏性反应,偶见过敏性休克。
  甲砜霉素  
  甲砜霉素(甲砜氯霉素),氯霉素中的硝基被取代的衍生物。
  口服或注射时,均吸收好,在尿和胆汁中有较高浓度,对胆道感染和泌尿道感染有较好的疗效。血药浓度比氯霉素高而持久,与血清蛋白结合少,吸收后广泛分布于各种体液中,半衰期15h。
  抗菌谱与氯霉素相同,低浓度为抑菌剂,高浓度为杀菌剂。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大肠杆菌、肺炎克氏菌的作用,较氯霉素差。
  与氯霉素有完全交叉耐药性。
  
临床用于治疗泌尿道感染、胆道感染、呼吸道感染,伤寒、副伤寒、菌痢、布鲁菌病等轻度感染。
  毒性较氯霉素小。不良反应少。
  主要有胃肠道反应,偶见皮疹,也可引起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但少见,程度轻。
  用药后可产生可逆性红细胞生成抑制,但未见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报道。

 

2# 沙发
发表于 2014-4-8 19:52 | 只看该作者
本章习题:

  A型题
  1.服用四环素引起伪膜性肠炎,应如何抢救
  A.服用头孢菌素
  B.服用林可霉素
  C.服用土霉素
  D.服用万古霉素
  E.服用青霉素
    【答案】D
  2.由于四环素的各种不良反应,以下哪类人应禁用此药
  A.心脏病患者
  B.淋病患者
  C.甲肝患者
  D.肺结核患者
  E.孕妇、乳母
  【答案】E
  X型题
  1.对多西环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A.具有速效、强效和长效的特点
  B.抗菌作用比四环素强2~10倍
  C.口服吸收快而完全
  D.对肾脏有明显毒性
  E.对土霉素、四环素的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脆弱拟杆菌有效
   【答案】**E
  2.氯霉素的不良反应有
  A.骨髓毒性
  B.耳毒性
  C.治疗性休克
  D.灰婴综合征
  E.二重感染
   【答案】ACD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3 11:29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