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43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业资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实用诊疗技术推荐项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4-4-3 21: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课题名称:电针“二孔”治疗三叉神经第三支疼痛技术
   承担单位: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
   项目负责人:韩春霞
   项目简介:
   本项目通过多中心大样本整理与研究电针“二孔”治疗三叉神经第三支疼痛技术,规范其操作程序,验证其疗效。在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比较中,电针“二孔”治疗三叉神经第三支疼痛疗效确切,起效快,镇痛效果好,治愈显效率在80%以上,无副作用,临床未见不良反应。本方法操作简单,技术性强,奏效迅速,能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适合原发性三叉神经第三支疼痛的治疗。
   疾病简介: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独特的慢性疼痛性疾病,是指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出现短暂的、阵发性的、反复发作的电击样剧烈性疼痛,或伴有同侧面肌痉挛,临床上以第三支疼痛较为多见。本症好发于中老年人,40岁以上患者占70%~80%,女性多于男性。三叉神经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
   适应症:
   原发性三叉神经第三支疼痛
   禁忌症:
   1、过于饥饿、疲劳者禁针。
   2、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者禁针。
   3、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不宜**。
   特  色:
   本技术操作简单、方便,有利于推广应用,疗效确切、镇痛效果好,治愈显效率高,无副作用。
   治疗方法简介:
   1、针具选用30# 1.0-2.0寸弹性良好的不锈刚毫针。
   2、电麻仪选用中国青岛鑫升实业有限公司生产G-6805-1型治疗仪。
   3、腧穴定位:“二孔”即解剖学的颏孔、下颌孔。
   4、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
   5、用75%酒精常规消毒局部。
   6、颏孔进针时针尖朝下颌角方向,采用平刺法刺入0.8-1.0寸;下颌孔进针时针尖沿下颌骨体内侧面向上直刺1.2-1.5寸。
   7、病人有酸胀麻木,或沿神经走行方向触电样放散感。
   8、医者针有下沉涩、紧滞感。
   9、每日一次,每次留针30分钟。
   10、留针期间连接G-6805-1型治疗仪,用低频连续波型,连续开关调至8-9,输出开关调至1.0-2.0,使面部肌肉有抽动麻木感,电流强度以患者能够忍受为度。
   不良事件及处理方法:
   1、如患者在**过程中出现气短,面色苍白,出冷汗等晕针现象,立即出针,同时让患者头低位平卧10分钟左右,亦可加少量糖水。
   2、如出现滞针现象,则一方面让患者放松,另一方面在滞针部位周围做轻微**,待缓解后出针。
   3、如伤及血管造成出血,应采用指压法按压3~5分钟,同时加以冷敷,以促进凝血,24小时后嘱患者可行热敷,以促进血肿吸收。
   4、如出现断针,则迅速请外科医生会诊,进行相应处理。
   注意事项:
   1、因孔内有神经、血管通过,所以不能提插,不能捻转。
   2、起针时应注意缓慢起针,并按压2-3分钟。
   经济学评价:
   本病通常采用药物、手术、封闭等方法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副作用较大,费用较高,一般花费1500-5000元左右。而**“二孔”方法费用少,见效快,花费约200-300元,由此可见,本方法操作简单,技术性强,奏效迅速,一旦推广使用,即可减轻患者的疾苦,又能减轻其经济负担,能够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配套材料:
   电麻仪选用中国青岛鑫升实业有限公司生产G-6805-1型治疗仪。
   临床研究结论:
   1、电针“二孔”治疗三叉神经第三支疼痛疗效确切,起效快,镇痛效果好。
   2、规范了腧穴定位、**手法、进针角度及深度。
   3、通过对病人治疗前后血、尿、便、心电常规检验观查,经统计均无明显变化。
   4、在270例病人中观察组(颏孔、下颌孔)135例,临床控显率80%,总有效率97.78%;对照组(地仓、颊车)135例,临床控显率在66.67%,总有效率97.04%。两组对照U=2.569,P=0.010,P<0.05,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除所有**的禁忌症都适用于本方法外,本方法特别强调禁忌提插捻转。
   6、无毒副作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5-4 01:09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