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9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交流] 迅猛发展的医学影像技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4-3-20 19: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自1895年伦琴发现X线以来,随着医学生物工程、计算机、微电子技术及信息科学的进步,单纯放射诊断科室已发展成为当今集诊断与治疗于一体的大型临床医学影像科室。

我国从1993年成立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学分会至今已有8年,值此召开全国第三次年会之际,概括介绍我国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现状。

计算机X线摄影

计算机X线摄影(CR)是使用存储荧光体技术的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在传统X线机上就可以操作。它实现了X线摄影信息数字化,使数字图像数据可用计算机处 理、显示、传输和储存,优化了影像质量,突出感光趣区的诊断信息,提高了X线利用效率,为X线摄影信息直接进入医学影像存储与通讯系统(PACS)及远程 医学系统奠定了基础。

合理选取后处理参数是放射科医师和医学物理学家在临床上十分关注的问题。泰山医学院的于兹喜认为,只有恰当选择CR后处理参数,才能从输出影像上获得最大 的信息量。而煤炭总医院的刘建新指出,不应该以单张CR图像来代替一张常规X线片,而应依据诊断要求打印出几张不同窗调节参数的图像,扩大诊断范围,提高 诊断率。

在CR的应用中利用其宽容度大的优势,单纯降低摄影条件,通过后处理可以改善图像质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周锦对此持反对态度。他认为,后处理的调节并不能完全代替摄影条件,条件不合适很难获得满意的图像。

中国医科大学二院于涛强调,成像板(IP)的读取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才能保证CR摄影图像质量。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陈静对IP板残留影像进行研究后 认为,IP板留有晕残影的现象随着IP板记录信息次数的增多而有所增强。IP板记录信息的对比越强,残留影像越不宜消除,因而对影像质量影响越大。IP板 接受信息和能量越高,即X线强度越大,晕残影现象越明显。该所李清军在分析IP成像参量变化时指出,必须经常、反复进行余影消除处理,否则将会明显影响 IP的成像效果,甚至影响对疾病的影像诊断。

计算机体层成像

自从1972年英国工程师Hounsfield发明了计算机体层成像(CT)并正式应用于临床以来,在近30年的时间里,CT从最初每单层数分钟扫描、 5~8分钟重建以及较小的象素、有限的图像分辨率发展到今天的大容积多层螺旋扫描、每0.5秒旋转360度、实时图像重建技术以及在轴、冠、矢状位上获得 各向同性分辨率的图像,并从单纯的形态学图像发展到功能性检查。

三维重建技术是一个热点。广州中山医科大学一院谢红波对40例腹部肿瘤病人进行CT三维重建的临床应用。结果表明,三维立体形态显示良好,腹部肿瘤的整体 轮廓、形态、与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且能对病灶从矢状、冠状和曲面多方向观察,保留定性诊断的CT征象。暨南大学医学院一院吴何嘉、林 志超认为,CT三维重建是经口-鼻-蝶窦进路手术切除肿瘤的可靠的影像定位依据,比传统的垂体扫描方法更客观。中山医科大学黄埔医院麦远锋认为,CT三维 重建能非常直观地了解椎管病变压迫的程度和病变范围,并为诊治提供可靠的依据。

但三维技术重建的图像空间分辨率差,扫描、重建技术要求较高,处理不当易造成假象。烟台毓璜顶医院李学华在讨论重建图像时指出,重建图像的质量主要取决于 原始扫描数据,受约于扫描层厚、螺距、间隔及重建间隔,若参数选择不当易产生假像。为此,就要在床速一定的情况下选择薄层。层厚及扫描间隔越小,重建图像 越细腻,伪影越少。

CT{MOD}内镜成像(**E)是螺旋CT一种新的三维重建技术。辽宁省肿瘤医院刘凡以及海南省人民医院通过临床研究发现,**E可以充分显示喉部病变和 周围浸润情况,而且不用插管,无创伤性,副作用少,同时可多次观察,达到类似纤维内镜的检查效果。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万家华也认为,**E能清晰显示上、 中、下鼻甲及鼻道。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吴桠楠探讨了高分辨率CT(HRCT)、CT三维重建等在中、内耳检查上的应用,他认为,薄层HRCT可较好地观察 中、内耳的细微结构,三维重建图像较二维图像更加立体直观。

多层面CT(MSCT)或称多探测器CT(MDCT)是CT技术的最新进展,比单层双螺旋CT具有更快的扫描速度和更高的图像质量,因此更适合三维立体重 建。武汉市第四医院田德鹏对65例冠状动脉疾病患者进行MSCT检查,结果表明,MSCT图像令人满意,诊断可信度高。此外,还有一些单位利用MSCT对 肝脏、腹部血管、胆系、四肢血管进行了多层双螺旋扫描,取得满意效果。

磁共振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检查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非创伤性胰胆管成像技术,由于它不需插管、不需对比剂、无放射性损害就可获得类似内镜逆行胰胆管造 影(ERCP)或经皮肝胆管造影术(PTC)的胰胆管图像,病人易于接受。北京医院张晨对25例ERCP不成功或不适宜而临床怀疑为恶性梗阻性黄疸的老年 病人进行MRCP检查,诊断的准确率为96%,因此是目前老年人胆道梗阻的最理想的非创伤性检查方法,能够有效地帮助临床做出合适的手术方案。荆州市中心 医院周进认为,对临床疑有胰胆管疾病,或超声检查异常的病人,一般可先作MRCP检查,若诊断不明确,可选择性作ERCP或PTC检查。复旦大学华山医院 蒋胜洪利用口服胃肠道阴性对比剂(葡萄糖酸亚铁糖浆溶液)后行MRCP或磁共振尿路造影(MRU)检查,能够抑制胃肠道内液体信号,使胰胆管或尿路显影更加清晰,对诊断帮助极大。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数字电影减影(DCM)是以电子计算机辅助的快速X线脉冲曝光成像,它以数字化方式采集、存储、传输和处理信息,然后转换成图像,对运动器官及不易配合的 患者的腹部、肺部、头颅的血管成像具有独到之处。煤炭总医院孙璐对80例患者应用数字化电影冠状动脉造影,其图像质量优良者占98%,可以全面直观显示冠 状动脉的异常解剖和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新型C形臂所具有的一种三维图像采集方法,可清楚显示某血管的多方位解剖学结构和形态,对病变的观察更全面、直观。天津 医科大学一院边铁城对18例病人进行旋转DSA造影检查,血管狭窄位置显示清晰。上海同济医院徐卫国应用旋转DSA进行了43例患者子宫肌瘤血管栓塞术。 他认为,通过旋转DSA可十分清楚地区分子宫动脉与邻近血管,在子宫肌瘤栓塞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介入治疗提供可靠造影图像依据。

图像存贮与通讯系统

图像存贮与通讯系统(PACS)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提高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以高速计算机设备为基础,用高速网络连接各种影像设备和相关科室,利 用海量磁、光存储技术,以数字化方式存贮、管理、传送和显示医学及相关信息,具有影像质量高,无失真存贮、传输和**,传输迅速的特点,是医院实现影像信 息管理的重要条件。最新的计算机技术不但可以提供形态影像,还可以提供功能影像,使医学影像技术向更深层次发展。随着医务界对无胶片化诊断需求的不断实现 和具体化,PACS进入了一个高度发展的实用阶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0 16:13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