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3126|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危重病] 一例抢救病人的疑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4-3-2 23: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7月22号晚上去医院参与了一个病人的抢救,有一个疑惑老是想不明白,恳请高手帮助:

  一个有高血压病史病人,因胸痛到医院检查确诊为前壁心肌梗死,因错过了PCI手术和溶栓时间窗,故给予保守一般治疗,因患者入院时血压还偏高,达到180/70mmHg,故一直给予硝普钠泵入,入院第天二晚时突发呼吸困难,双肺可闻及湿啰音,血压下降测不出,考虑急性左心衰没问题,发病时硝普钠大概走的是10ml/h.等我赶到医院时,看到处理是:多巴胺泵走15ml/h,硝酸甘油泵入,问题出现了,我看见硝普钠还是没停,在走1.5ml/h.病人血压现在都要靠大剂量多巴胺维持,为什么还要用硝普钠,不干脆停了,这样多巴胺剂量也可以少用一点啊。想不明白,毕竟抢救病人是维护血压是第一位的。(那晚病人在上述处理后,病情基本稳住了,血压92/60mmHg左右,我去医院的时候双肺湿啰音已经基本听不到了。)
2# 沙发
发表于 2014-2-28 20:58 | 只看该作者

一例抢救病人的疑惑

7月2号晚上去医院参与了一个病人的抢救,有一个疑惑老是想不明白,恳请高手帮助:

  一个有高血压病史病人,因胸痛到医院检查确诊为前壁心肌梗死,因错过了PCI手术和溶栓时间窗,故给予保守一般治疗,因患者入院时血压还偏高,达到180/70mmHg,故一直给予硝普钠泵入,入院第天二晚时突发呼吸困难,双肺可闻及湿啰音,血压下降测不出,考虑急性左心衰没问题,发病时硝普钠大概走的是10ml/h.等我赶到医院时,看到处理是:多巴胺泵走15ml/h,硝酸甘油泵入,问题出现了,我看见硝普钠还是没停,在走1.5ml/h.病人血压现在都要靠大剂量多巴胺维持,为什么还要用硝普钠,不干脆停了,这样多巴胺剂量也可以少用一点啊。想不明白,毕竟抢救病人是维护血压是第一位的。(那晚病人在上述处理后,病情基本稳住了,血压92/60mmHg左右,我去医院的时候双肺湿啰音已经基本听不到了。)
3# 板凳
发表于 2014-2-28 22:14 | 只看该作者
硝普钠其主要成分为亚硝基(-NO),可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使小动脉和静脉扩张,可减轻心脏前后负荷,增加心排血量。可减 慢心衰患者的心律,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肾血流量,产生利尿作用。多巴胺为多巴胺受体药原型,小剂量2~5μg/(kg·min)可使肾、肠系膜、冠脉及脑血管扩张,同时伴有中等程度的正性肌力作用,心律变化不大,总外周阻力降低 。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心梗后心衰,既能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又增加心肌收缩力,协同增加心输出量。
4
发表于 2014-3-1 15:27 | 只看该作者
不纠正心衰,光升压有何意义
--------------------
此消息发自iPhone版诊疗助手
5
发表于 2014-3-3 05:20 | 只看该作者
不要将两者的作用对立起来看待。
心衰时的周围血管阻力会明显增高,硝普钠是为了对抗这个。泵衰竭导致的休克应用多巴胺是为了兴奋β1受体,增加心输出量,与血管扩张药同用没有矛盾。用硝普钠更可以防止有效血容量不足时使用多巴胺后肾动脉收缩而致肾血流减少。

总之不能只盯着外周血压,最好能测中心静脉压来及时调整这两个药的速度。

评分

参与人数 1专业分 +1 收起 理由
踏雪无痕 + 1 您的发言非常精彩,请再接再厉!

查看全部评分

6
发表于 2014-3-3 06:16 | 只看该作者
补充一点: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升厥阴肝和降太阴肺这两个貌似阴阳属性相反的操作经常出现在危症救治中,温升和敛降药同时使用好像会互相打架。但从原理上来讲,肝升肺降才是常态。如同一轮的左右两边,同时往一个方向出力车轮就会停顿,同时往相反方向用力才能使车轮转动。

不分析脏腑的状态和药物的作用差别而死板地执着于是用升还是用降,就相当于不分析血流动力而简单粗暴地将药物分为升压药和降压药一样。
7
发表于 2014-3-3 12: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竹林道长 于 2014-3-3 21:51 编辑

心123  发帖子之前先看一看,下次发现一模一样的帖子定重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27 00:34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