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3153|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文化] 【爱爱医,我的中医成长日记】+gxganping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4-2-17 23: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gxganping 于 2014-2-17 23:43 编辑

2014.02.17  阴有分散小雨  气温11°~15° 东北风2级  湿度97%
      时间过得真快,我的年假就要收假于明天就要起身上广州上班了。晚饭间,父亲似乎比起以往话来的多,因为明天这一启程又要几个月才可以回趟家了。父亲总问在工作时有没有什么困难,总反复提醒**要预防晕针等;这些每每回家他总唠叨个不停,在还没成家以前,总觉得父亲很烦,现在为人父了,才体会到父亲的那种难以言表的爱。晚上谈论颇多,行医多年,对于针灸出现严重的晕针现象我都无缘搭上一例,但父亲却碰上多例,父亲对于晕针是有一例缓解一例,而我是来一例防止一例,倒反处理晕针的手段不如父亲。父亲说,虽说预防得当可以少些麻烦,但不能粗心大意呀,这些抢救措施要时时牢记于心呀!行医如履薄冰,小心为上!此时方才感觉父亲真的老了,真的不希望自己出现的问题在自己的儿子身上再现,真的不希望为自己的儿子选择的路毁在自己手上!——父爱如山!

1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 genlu+1赞赞赞 杏林小辈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分 +1 收起 理由
宇宙旋风 + 1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收到1朵
2# 沙发
发表于 2014-2-18 20:19 | 只看该作者
一个止打嗝的好方法
      候车间,隔旁坐着一妇人怀带着一二龄童,频频打嗝,呃呃有声,望其面色晄白,表情甚是难受,简问妇人,诉近半年常打嗝,持续时间短的半时辰,长的半天,甚是心疼!争得妇人同意,伸出右手食指在幼童两眼间晃晃,幼童不惧,则食指轻轻触到两内眦间的鼻根出(即山根穴)点按,幼童轻闭眼睛迎合点按,但力度不够,嗝声仍不;感到幼童不甚惧怕,逐用拇指点按,其余四指在头顶固定,增加了力度,感觉幼童有避退为度,几秒钟后嗝声立止,逐松手术毕!其妇人咤然,脱口而出,就这么简单呀!我说,懂的就是这么简单,没花什么钱,也不用药!嘱其勿与患儿进食生冷,适量放些姜葱于饭菜中暖其脾胃。
     话说回来,此法不仅适用于婴幼儿,成人也屡试不爽。只不过要大力点按的同时要患者配合深呼吸,不到一分钟立止!如碰到效不佳者,要排除食道的其它病变!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分 +1 收起 理由
宇宙旋风 + 1 感谢奉献。

查看全部评分

3# 板凳
发表于 2014-2-18 20:50 | 只看该作者
一个止嗝的方法
   (用手机发真不方便,好不容易写出几百字,突然间没电,又回到**从来!来简要的。)
    候车间,隔旁一妇人怀抱一约二龄童,频频打嗝,呃呃有声,面色晄白,精神萎靡,表情甚是难受;争得妇人同意,现已食指再幼童眼前晃晃,探其不惧,逐轻触两内眦间鼻根处(即山根穴),逐加大力度点按,但嗝声仍不止,感觉幼童迎合不惧;逐改用拇指点按,其余四指置于头顶固定施术,以幼童避退为度,几秒间,嗝声立止。其妇人惊愕,就这么简单呀!我笑了笑,知道了就很简单!不用吃药也不花钱。嘱妇人勿与患儿进食生冷,可在饭菜里加适量姜葱温其脾胃。
     话说回来,此法不仅对婴幼儿有效,成人也屡试不爽!只不过需要成人在点按的同时配合做深吸气即可。如碰到效不佳者,应排除食道其它病变。
4
发表于 2014-2-19 11:16 | 只看该作者
收下!!!
5
发表于 2014-2-19 23:46 | 只看该作者
2014-02-19 农历二十 节气:雨水  广州气温:2~8℃  小雨转阴       今天收假后第一天上班,科室收住了四例患者。由于天气寒冷,易使强脊炎患者因着凉而发病!寒性收引,凝结经脉,不通则痛;筋脉挛缩,屈伸不利故肢节僵而活动不便!
6
发表于 2014-2-20 23:57 | 只看该作者
突发奇想:人是怎么形成的?
这是所有好奇的人们提出的共同问题!猜想多多,学说种种。人和所有生物一样都需要从外界摄取能量来完善自己,都有生老病死!在争夺外界能量的时候,都与有益于自身的个体结为一体,逐渐分工协调,共同利用营养资源......
7
发表于 2014-2-21 17: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gxganping 于 2014-2-21 17:27 编辑

肾痹——腰腿痛专科易漏诊误诊的病证
   从事针推多年,遇治腰腿痛无数,但凡针推行之,或多少皆验效,于是乎自以为腰腿痛不过如此而已;一个偶然机会,受聘于某医院强脊炎专科住院医师,一干便是三年;工作三年来接触到的病人和之前接触的病人一对比,才发现自己之前浅见不过井底蛙而已!

   首先来认识“肾痹”,在我们读大学时的中医课本没有专门独自列项,相关古代典籍资料记载较少,对其病因病机以及辨证论治等方面缺少较为详尽的论述记载,所以一提起肾痹,估计许多中医同行都会懵懵然。古人认为“该病由骨痹日久不愈复感外邪所致。证见腰背偻曲不能伸,下肢拘挛,腰痛,遗精等”。《素问·痹论》:“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圣济总录·肾痹》:“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是为肾痹。其证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盖肾者胃之关,关门不利,则胃气不行,所以善胀,筋骨拘迫,故其下挛急,其上踡屈,所以言代踵代头也。”《症因脉治·肾痹》:“肾痹之症,即骨痹也。善胀,腰痛,遗精,小便时时变色,足挛不能伸,骨痿不能起。”从症状描述看,与现代医学所指的“强直性脊柱炎”相似,由于该病在地区内发病率较低,在我国的总发病率约为0.3%,但该病致残率相当高,而且患者群偏于年轻(发病年龄在10-35岁之间占79%,35岁以上约占12%,10岁以下占9%),给患者身心带来巨大的影响,所以该病应该值得医者重视。肾痹早期症状多为反复腰背僵痛,因此常常就诊于腰腿痛专科行针灸推拿治疗,由于对该病认识不足,多诊断为: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梨状肌综合征、第三腰椎棘突综合症、急性腰扭伤等,一直到患者腰背双髋僵直活动明显受限后才开始察觉是“肾痹”。虽然早期治疗都可以用针推、理疗等缓解症状,但对于肾痹的治疗效果和预后认识不足,在现时医疗环境下容易引发医疗**。
8
发表于 2014-3-10 12:07 | 只看该作者
    工作的忙碌,不知不觉十几天没搭理这个帖子,都沉到海底了!    今天一群友发话说: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怎么理解?
    一直以来都理解为井穴治心下满,荥穴治身热,输穴治体重节痛,经穴治喘咳寒热,合穴治逆气而泄....呵呵,今天有幸再回过头来理解,查阅相关***,使我耳目一新。有网友说:

六十八难中关于五输穴的主治指的是五脏所属五阴经的五输穴的主治。所以“井主心下满”中“井”应该指的是五阴经的井穴,“井”属木,木属春,春属肝,因此时处的“井”应该是肝经的井穴大墩,“心下满”是什么意思呢,“心下”为脾胃所居,“满”当为痞满不舒的意思,所以“心下满”意为:居于心下的胃部痞满不舒。这里就有问题了,古人为什么要用大墩来治疗胃部的痞满不舒呢,为什么不用胃经上的穴位的?这时我们就应该想到,此处所指的胃痞满不舒不是胃经本身病变引起的,而是因为肝经的实证,导致“木亢乘土”而引起的胃的痞满不舒。同样“荥主身热”,“荥”属火,火属夏,夏属心,因此时处的“荥“是指心经的荥穴少府,而这里所说的“身热”也当指心火亢胜,灼于肺金而引起的发热。“输主体重节痛”,“输”属土,土属季夏,季夏属脾,因此时处的“输”当指脾经的输穴太白,这里所治的病症为“体重节痛”,“体重”为身体重着不利,是因为邪在脾土,运化失司,水湿流于肢体.“节痛”指骨节疼痛,是因为邪在脾土,土亢刑水,水者肾,肾主骨,故导致节痛。“经主喘咳寒热”,“经”属金,金属秋,秋属肺,因此时处“经”当指肺经的经穴经渠,所治病症为“喘咳寒热”《难经集注》云“肺为病,得寒则咳,得热则喘,今邪在金,金必刑木,肝在志为怒,怒则气逆乘肺,故喘”。“合主逆气而泻”,“合”属水,水属冬,冬属肾,此处“合”应为肾经合穴阴谷。所治病症为“逆气而泻”,逆气指气逆上冲,肾气不足,伤于冲脉则气逆,肾主司二便,肾气不禁,故泄泻。

难经这样描述:六十八难曰:五脏募皆在阴,俞皆在阳者,何谓也?然:阴病行阳,阳病行阴,故令募在阴,俞在阳也。
五脏之募皆在腹,肝之募期门,心之募巨阙,脾之募章门,肺之募中府,肾之募京门,俞皆在背,总出于足太阳之经。背为阳,腹为阴,阴病必行于阳,阳病必行于阴,故令募在于腹,俞在于背也。以募者,脏中阳气之所结也,是以阳病行于阴,俞者,脏中阴气之所输也,是以阴病行于阳也。

原来是这样理解的!学习了!
9
发表于 2014-3-11 09: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gxganping 于 2014-3-11 10:13 编辑

关于虚阳上扰(虚阳浮越)与阴虚阳亢的鉴别(转帖)

论虚阳浮越与阴虚阳亢的鉴别


虚阳浮越证与阴虚阳亢证为临床上两个较常见而又容易混淆的证型。正确认识两证的病理本质,对临床准确地辨证论治至关重要。

1  阳浮与阳亢的本质差

辨证要素,简称证素。证素是通过对证候”(症状、体征等临床信息)的辨识,而对病变的位置与性质等本质所作的判断。证素是辨证的基本诊断单元,临床所作的具体证名诊断都是由证素相互组合而构成的。阴虚阳亢证是由证素阴虚、阳亢组成的;虚阳浮越证是由证素阳虚、阳浮组成的,二者有本质的不同。

11  虚阳浮越证的本质
虚阳浮越证,是指阳气虚衰,阴寒内盛,逼迫虚阳浮游于上、格越于外所表现的虚弱证候。


由于阳气虚衰,阴寒内盛,故可表现为自觉发热,欲脱衣揭被,面色浮红如妆,躁扰不宁,口渴咽痛,头部汗出,脉浮大或数等颇似阳热的证候表现。但因其本质为阳气虚衰,阳虚生寒,肢体失其温煦,水液不得输布,气化失常,故触之胸腹必然不灼热,且下肢厥冷,渴不多饮或欲饮热,咽部不红肿,面色亦非满面通红,并见疲乏无力,小便清长,或尿少而浮肿大便不燥,甚至下利清谷,脉按之无力,舌淡,苔白等里虚寒的证候,可知其所现症为假象。阴寒内盛,逼迫已虚之阳气在外游荡——浮游于上、格拒于外,故称虚阳浮越,其病机阴盛格阳

阳虚阴盛为真寒,所显症为假象。下真寒而阳浮于上,因而张仲景称其为戴阳,日:下利脉沉而迟,面色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下虚就是阳气虚衰于下。阳浮是阳虚较为独特的表现形式,应注意与阳亢、火旺相区别。寒热真假,历来被视为辨证的难点。若能从本质上进行理解,全面收集症状进行分析,辨证并不困难,而身凉肢厥,小便清长,是辨证的关键。

12  阴虚阳亢证的本质
真寒假热一虚阳浮越证,本质上是阳气虚衰,属于虚寒证。可也有把阴虚阳亢叫作阳气浮越的,如阴虚阳浮真阴不足,津血亏损而致阳气浮越于上的病理。证见头目眩晕、面色潮红、目赤咽干、喉痛、牙痛阴液亏损,不能制阳,上面有热,而形成阴亏于下,阳亢于上或火旺于上,出现唇红、颧红、咽干、心烦头晕头痛、牙痛、咽喉痛、舌红嫩小、脉细数等阴虚阳亢、阴虚火旺的证候。


阴虚阳亢、火旺是虚火,如同灯中油少,而灯火尚旺,将其称作阳气浮越或阴虚阳浮,并非绝对不可。然而,虚阳浮越、阴虚阳亢,虽都是以虚为主,但前者为阳虚,后者为阴虚,病理本质有别。虽然不少症状都表现为是上部的热症,但一为假、一为真,一日、一日()”,机理并不相同。下部的症状则完全对立,前者为肢厥、尿清长、大便稀溏,证属阳虚;后者为手足心热、尿短黄、大便干结,证属阴虚。

2阳浮与阳亢的辨证参数

我们通过对数千份病例的中医辨证调查,建立起辨证数据库,经统计学处理后,准确地提取出各证素、各常见证的特征性证候,明确了各证候对相关证素、相关证型的判断权值,建立起证候与证素、证型间的非线性映射函数,有利于临床准确辨证。从证候表现与辨证系数上可以对虚阳浮越证与阴虚阳亢证进行鉴别。

21虚阳浮越证的证候及权值(见表1)



从上表可知,虚阳浮越证虽然上面可见头部出汗面赤、咽干、潮热等的证候,但渴欲饮热说明并非实火;而下肢冷甚、尿清长,甚至五更腹泻、完谷不化等,为典型的阳虚下寒表现,这就是阴寒盛于下、虚阳浮游于上的虚阳浮越证。

21  阴虚阳亢证的证候及权值(见表2)


从上表可以看出,阴虚阳亢证的前10个症状中,没有1个属于阳虚阴寒的证候,说明其阵发烘热、咽干、面赤是由于阴虚火旺或阳亢引起的,这3个症状虽然虚阳浮越证也可出现,但权值较轻、排序较后,说明是由虚阳上浮引起的,并非其最主要的表现。头重脚轻感在两证中均可出现,且权值相近,说明都是下虚而上实,但是机理不同,一为阳虚而浮,一为阴虚而亢。

3临床验案举例

1虚阳浮越证案

1973年仲夏,在株州市遇市委组织部干部欧阳,时年刚逾四旬。知余以医见长,有一疾相求治。诉患高血压5年,收缩压常在190 mm Hg左右,舒张压多在100 mm Hg以上,治无显效,近半年并增心悸等症,胸部透视见左心室扩大。西医诊断为动脉硬化心病。其人面色红润,头额汗出溱溱,而身反着长衣长裤,诘其故,知为但头汗出,齐颈而还,身体无汗,下肢甚冷。切其脉,寸关弦而两尺弱,望其舌,略显红胖,苔无异样。再问周身之苦,谓头痛且晕,头重脚轻,胸闷心悸,小便清长,夜尿且多,咽干少津,睡眠不宁,腰部酸痛。综观诸症,余之见识已定,提笔处方:熟地20 g山茱萸10 g怀牛膝10 g枸杞10 g 白芍12 g石决明15 g炙甘草6 g。患者不以为然,谓此类药服之多矣,其效平平。余日:且慢!尚有二味药,或许未曾用过。问是何药?答:附片10 g、上肉桂3 g。听罢此言,患者摇手不已,日:血压如此之高,又值炎暑之季,服此大辛大热之品,岂不是火上浇油?真可谓久病成良医”!余释之日:医操人命,怎敢盂浪,若非识得其中瘢结,断不可毅然投之,请君细听剖析。面红头汗,咽干少津,舌红血压高,上部似为火候,但身无汗,下肢冷甚,穿布鞋、着绒裤,尿清长,果有火乎?此乃命门火衰,虚阳上浮,下真寒而上假热也,中医喻之龙火飞腾,治当引火归元,附桂为其关键药物,非用不可,君若不信,可试服之。药至5剂,诉头晕有增无减,不敢再服,问其测血压否?说今日已测,为15294 mm Hg。余日:佳兆也。再进5剂,晕痛均缓,血压几近正常。患者甚觉奇怪,特来长沙询问,为何头晕甚而血压反降?此乃龙归于海也。盖血压高固可头晕,而久之则习以为常,今血压下降,上实顿减,故头晕反甚耳。始深信之。析其方,既有石决之重镇,又有牛膝之下引;山茱萸、白芍既可起收敛阳气之功,又可制附桂之燥烈;附片、肉桂能大补元阳、引火归元,使浮游之火自息;而熟地、枸杞能补肾滋阴,意在阴中求阳,全方有滋肾壮阳,引镇浮阳之功效。故《医方论》云:附桂八味治肾命虚寒之正药,亦导龙归海之妙法。

2阴虚阳亢证案

邱某,女,湖南衡阳人,年过六旬,2007年春,以头晕、口中经常生血泡而求治于余。详审病状:血压略高而头晕,心悸心烦且失眠,渴欲饮水,夜尿频繁,因口痛而畏食,大便虽畅而稍干,口唇、口腔经常生疮若干,大如蚕豆,甚至溃烂,灼热疼痛,苦不堪言,遍用抗生素,久治罔效,尚虑癌变。经人介绍,试看中医。刻诊:形体偏瘦,精神尚健,身体并无寒热,未见特殊出汗,面色无异,舌红略暗,苔剥微黄,脉细而弦。析症审证,四诊合参,此乃阴虚不能制阳,致使阳气相对偏亢,形成口疮、口渴、心烦、失眠等一派火热炎上的证候。此火并非实火,口疮并非染毒,体瘦、便干、脉细、苔剥,足见本系阴虚之故,阴愈虚则火更旺,阳愈亢则阴更伤,形成恶性循环而病情渐重。上显火热之状而下无寒凉之候,自然不属阳虚、阳浮。证无歧义,治本不难,处知柏地黄汤淮山,加栀子板蓝根,并用生大黄6 g。药仅3剂,口中血泡全消,烦痛顿失。复诊诉其好在未曾服过中药,故取效甚鲜,但病情并未根治,药当续服,并忌辛辣香燥饮食。

10
发表于 2014-3-11 10: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gxganping 于 2014-3-11 11:02 编辑

(转帖)

浅谈潜阳封髓丹在临床上的运用
作者:姚伟
 指导:吴荣祖


摘要:潜阳封髓丹是温水潜阳法的代表方剂,本文从潜阳封髓丹的产生及组方开始,分析了该方是对阳密乃固天一生水等理论的具体诠释,并用具体的病案说明之,说明对温潜法的掌握对于理解和把握温阳***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医;温阳派;火神派;温水潜阳;潜阳封髓丹;天一生水;阳密乃固;相火;命门;


        吴荣祖老师系温阳派大家吴佩衡先生长孙,著名的吴附子传人,云南省著名中医。吴荣祖老师在继承家传附子的运用经验的同时,精于伤寒六经辨证及内经经典的研究,对命门水火、六经气化等理法有体会较深,临床上运用温阳派的温水潜阳法,灵活广泛运用潜阳封髓丹,以之调控人身水火坎离的变化,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笔者有幸跟吴老师临证数年,现将自己管窥之得整理如下:
离位之相火一直被历代医家所关注,对其的认识及其治疗理法提出了若干种不同的说法,比如李东坦把离位之相火称之为阴火,认为阴火多为脾胃气虚或元气损耗所致,阴火被其视为元气之贼,治疗上多以甘温除大热之法益气泻火治之,如补中益气汤中少加黄柏……泻阴中之伏火更加黄芩……”等。
朱丹溪在继承东坦的相火为元气之贼的基础上,续以损有余而补不足的路数,倡阴常不足、阳常有余论,方以降火为主,佐以滋阴,如大补丸、三补丸等降火,大补阴丸、四物汤加知柏等降火兼滋阴治之。
赵献可认为知柏天冬一类苦寒损胃伤肾,对阴虚火旺者只宜以六味丸壮水之主,以镇阳光;雷龙之火有得水则炽、得火则灭的特点,唯太阳一照,火自消灭。故需用八味丸,以地黄滋养水中之火,以桂附直入肾中,温补天真之火,雷龙火方可得引之归原。
郑钦安将虚寒和实寒均归纳为阳虚,而阴虚所致的虚热和外邪所致的实热均归为阴虚,各有其诊断指标。对符合阳虚指征的离位妄动之雷龙火,认为用药必须扶阳抑阴,如不扶其阳,更滋其阴,则为雪上加霜。桂附类药力能补坎离中之阳,火旺而阴自消。对治疗阳虚之阴火妄动,宜纳气归肾、温水潜阳,特制潜阳丹(附子8钱、龟板2钱、砂仁1两、甘草5)和封髓丹(黄柏1两、砂仁7钱、灸甘草3钱)等方治之。
此两方虽然临床疗效佳,但因其中之龟板与黄柏,以往被医家视为滋阴要药和降火中坚,虽然郑钦安先生在《医理真传》也对黄柏在封髓丹一方中的药性作出了点评,但仍然容易被后学视之为滋阴降火类药,不易理解其扶阳抑阴的理法,在临床上容易被误解而错误加减,导致临床疗效的下降。
吴老师在深刻把握扶阳抑阴法理法的同时,临床上习惯将潜阳丹和封髓丹两方合一,对其加以补充完善,获得较佳的治疗效果。现临床习用的潜阳封髓丹组方如下:

制附片100克;炙龟板15克;砂仁10克;炒黄柏410克;肉桂15克;细辛6克;骨碎补15克;白术15克;生龙牡各20克;紫石英20克;灸甘草10克。
与郑钦安的潜阳丹方相比,从原来8(24)增加到了100克,附子用量的大大增加,突出加强了本方的温肾补命火之功效。
潜阳丹中龟板原来2(6),现在增加到15克,而且改为灸龟板,增强了潜阳入阴、镇摄虚火的功效,而又降低了对部分中焦虚寒者脾胃功能的不良影响。
封髓丹中黄柏原用1两(30克),现改用炒黄柏,减其量为410克,在泻相火、坚阴气、调和水火的同时,也是防止其过于苦寒而损伤阳气的一种做法。
方中肉桂,色红,入血分,在增强附子温养命门火的同时,可直补少阴君火,心之君火得旺,如日中天,阳光所至,阴霾不起,离照当空,阴霾自散。此为桂附类药引火归原之根本原因。
细辛,味辛,性温,善走十二经脉,疏风散寒,通痹散结,发郁火,散水气,用在此方旨在搜提里寒,既可激发肾阳,又可贯通相火下行之三焦通道,为相火回位开辟道路。
骨碎补,味苦,性温,善补骨节伤碎,肾主骨,骨碎尚可补,可见其封肾补骨之功,故常用于肾虚腰痛、肾虚久泻、耳鸣耳聋、牙齿松动等症。用于此方中即是为增强肾水之秘藏功能而设。
白术:健脾除湿,补益脾土升提中气,补土伏火。
龙骨、牡蛎:龙骨能敛戢肝火,敛火安神、逐痰降逆。陈修园曰:龙得天地纯阳之气,龙属阳而潜于海,能引逆上之火、泛滥之水而归其宅。今两者同用于此方,一在天为龙,一在海为介,取其潜镇,导龙入海之意。
紫石英:味甘,性温,具有补中气,益心肝,通血脉,镇坠虚火使之归元之功效。
灸甘草:蜜炒甘草,仍取其补中焦,补土以伏火之意。
从潜阳封髓丹的整个处方构成来看,始终抓住肾水虚寒、相火越位这一病机来温水潜阳,由于组方严谨,配合得当,此方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潜阳封髓丹除了针对上热下寒,诸窍上火明显,能有效地温肾水潜镇越位相火外,还可大量运用于临床内科诸多杂证。所谓疑难杂症,多于久病,治之不当或失治,波及多个系统的综合征,有器质性和功能性错杂的病理反应。对此,中医治疗一定要以治本为主,调整阴阳,以平为期。若仅注重标证的治疗或所谓对症处理,是难以从根本上扭转病机,收到远期疗效的。
据笔者不完全统计,潜阳封髓丹可用于治疗头痛、眩晕、发热、汗证、失眠、牙周炎、结膜炎、干燥性鼻炎、慢性咽炎、喉炎、扁桃体炎、口腔溃疡、复发性口疮、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症、银屑病、白塞氏综合征、干燥综合征、过敏性紫癜、糖尿病、高血压、肾病综合征、糖尿病酮酸中毒、甲亢、便秘、痔疮、前列腺肥大、尿路感染、烦躁、耳鸣痤疮、荨麻疹、末梢神经炎、三叉神经痛、面神经炎、偏头痛、脑萎缩、老年性痴呆、帕金森氏症、美尼尔氏综合症抑郁症、心脏神经官能症、结核病、心脏早搏等四十余种西医疾病。患者只要临床四诊,有上实下虚的肾阳不足、相火不潜证侯时,均可临证选择使用,常获佳效。
此方在临床的广泛运用根于对天一生水的深刻理解:
所谓天一生水者,即为一坎卦之意:一阳爻潜于二阴之中。可理解为先天命火潜于肾水之中,方为肾之功能。郑钦安《医理真传》:天一生水,在人身为肾,一点真阳,含於二阴之中,居於至阴之地,乃人立命之根,真种子也。一点真阳之命门火须潜于水中,肾水方得温,肾之气化功能方能正常进行,肾之阳气为人体五脏阳气之本,水温-木升-君火主位等一系列脏腑功能方能正常运行。《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阳密乃固阳密,指的亦正是指此先天命门火须潜于水中,肾水得一,水火包融,方能蒸腾气化,五脏之正常功能方能以此为根正常完成。如果阳不能密,两者不和,则若春无秋,若冬无夏,正常的人体阴阳世界正常循运规律被打乱后,天不为天,地不为地,稳定平衡状态被破坏,诸疾必然纷起。知此理者,方可明温水潜阳法可治大量疑难病之机。
所以以潜阳封髓丹为代表的温水潜阳**是要将这离位的先天乾之一阳重摄于水中,保证命门火深固秘藏于肾,以达到这阴平阳密的最佳生理状态。
现举笔者所观察到的吴荣祖老师临证数案,以说明之:
1)抑郁症:
XX,女,48岁,20031218日就诊,一年前因丈夫与父亲一周内突然死亡,又遭遇下岗,造成患者焦虑,惊怕,多次**未成。经省精神病院诊断为抑郁症,住院西药治疗效不显。
刻诊:忧郁,焦虑,多疑,不与人交往,不多讲话,畏寒,神疲乏力,胸闷气短,失眠,面发青,背部骨蒸盗汗,腰痛,记忆力下降,小便灼热,舌胖大红嫩,苔少,脉沉细。
方:川附片100g,灸龟板15g,细辛6g,焦柏9g,砂仁10g,肉桂15g,骨碎补15g,炒白术15g,生龙牡各15g,灸麻根15g,灸远志10g,白花蛇舌草20g,乌梅5枚,续断30g,益智仁15g,甘草6g 五副
   20031225日二诊,服上方后诸症皆减,守前方再进。此后数年均守潜阳封髓丹加减治疗,半年后,情绪明显好转,背部骨蒸感消失,腰不痛,脸色恢复正常,大量减少西药量。恐惧感消失,性格改变,可与人交流,诸症均改善。1年后恢复正常状态,至今5年均未复发。
        按:现今公认的抑郁症诊断标准所规定的主要症状,其绝大部分属于中医虚证范畴,以心、肾二脏亏虚为主,兼有肝郁症状。肝的生理功能包括调畅全身气机、保证情志活动得以正常进行。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经络通利,脏腑、器官等的活动正常和调。而肝的调畅气机、调达情志的功能依赖于肝之清阳的温升,肝阳之根本又在于肾之温水。黄元御《四圣心源天人解》:肝木即肾水之温升者也,故肝血温暖而性生发。故遇此心肾阳虚、相火不潜,兼有肝寒郁滞之症,以阴平阳秘立法,投之以潜阳封髓丹,引火归源,肾水得温,肝木方升,情志调畅顺达,精神乃致,此遣方之深意耐人深思。
2)顽固性失眠
李某某,女,45岁,2007617日初诊。患者严重失眠一年,一年来经多方求治无效,患者神疲乏力,烦躁、心悸、口干,饮水不解渴,曾久服六味地黄汤、酸枣仁汤等方效不显。舌嫩红,苔薄白,脉沉细,寸略旺,两颧红。投以潜阳封髓丹川附片100g,灸龟板15g,细辛6g,焦柏9g,砂仁10g,肉桂15g,骨碎补15g,炒白术15g,生龙牡各20g,灸远志10g,益智仁15g,灸甘草10g 五副,623日复诊,效大显,由原来通宵难眠改为可入眠4-5小时,心悸、口干均得改善。守此方一月后,诸症息消。第二年因感冒就诊,一直未复发。
        按:吴老师曾说:阳入于阴则寐,阳出于阴则寤。失眠者,多由阳不能归于阴为多见。'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入夜不寐,多乃相火不潜于肾水之中浮起而扰神。神无以守舍,寐之安有哉?失眠因阴阳失调,心肾不交为主要病机,治法重在引火归源,使其水火既济,自然神安寐安。下元亏虚,肾火妄浮,容易导致心肾不效而失眠。本例因肾阳虚相火浮虚,扰动心神,心肾不交而见心悸、不寐等诸症,故在大剂附子温肾水辅以肉桂等壮君火,复以龙牡龟板等诸潜镇之品交泰水火,细辛、远志等开三焦通道,使相火秘藏,肾水得温,膀胱之水上济君火,心肾相交而诸症悉除。
3)遗精
张某某,男,2220071月初诊。中医学院学生,一年前开始梦遗,曾自服知柏地黄丸、四逆汤等,效不显,严重时一周梦遗5-6次。刻诊:神疲乏力,面色夹青,畏寒肢冷,易上火。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双尺无力。投以潜阳封髓丹合补肾汤,川附片100g,灸龟板15g,细辛6g,焦柏9g,砂仁10g,肉桂15g,骨碎补15g,炒白术15g,生龙牡各20g,紫石英20g,续断30g,杜仲20g,菟丝子20g,益智仁15g,灸甘草10g 五副。20077日重遇患者,言自服此方数周后,诸症消失。
        按:丹溪曰主封藏者肾,主疏泄者肝,两脏皆有相火,而其系上属心,心君火也,为物所感而动,动则精自走,虽不交会,亦暗流而疏泄也。可见遗精一症,涉及肾之封藏、肝之疏泄、心之守神等,而其间之主导,可分属心失所主和相火妄动两大病机。潜阳封髓丹除了主方抓住阳虚之命火不潜为治疗根本以外,方中肉桂有壮心所主之能,龟板、龙牡等均有重镇安神、交通心肾之功,故投之后使阳气振作而得潜藏,不致躁扰不安,肾水得温、肝木得达、心火得主,故对此遗精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其他学派常认为温阳派滥用热药,上火时也常乱用不已,殊不知温阳派在提出和重视命门火这一理论时,已将命门抽离出通常的五脏之外,赋予了独特的功能。天一生水的理念妙悟坎离,不但确定了人身以立极的根本,而且在临床上用温潜法来付诸实践,弥补了过去对四逆汤的过分依赖。而据笔者观察,吴老师临床上很少有病人出现所谓附子排病反应的情形,这应该与充分考虑和防范病人的相火妄动,提前用药物治疗干预密不可分。
近年来温阳派的影响渐渐扩大,常见莘莘学子们临床常以一个四逆汤通杀一切阳虚病人的情况,而遇到相火妄动的病人时,如四逆汤配伍不当,常易产生或加重诸般上火症状,给病人带来痛苦,畏惧热药,产生思想上的顾虑,以致依从性下降等问题。这些不良弊端常易导致初学者进退维谷,对温阳理论产生怀疑,改弦更张重回传统时方辨证模式的旧路。这既有初学者临床经验不足的一方面,也与现有文献对此类问题重视、强调不足有关,这应该是附子最好用也最难用的原因之一。

火神钦安先生在其著作中多次提到两个方剂,那就是封髓丹和潜阳丹。而此两方功用为近,制方极简也其效却颇有奇异之处,钦安先生亦说说其应用封髓丹屡获奇效,实有出人意外,令人不解者。并赞其方至平至常,至神至妙。
  而学火神者,往往于此二方一头雾水。抑或是非此即彼,非阴即阳的思维定式所限,故有谓二方滋阴者,必有驳之谓此二方为扶阳者。然扶阳滋阴,毕竟两途,聚讼纷纷,毫无定解,未免辜负钦安先生的一片传道苦心。

  余不揣浅陋,愿将一些心得,与诸同道共商。
  在《医理真传》中,提及封髓丹凡八次(其中有封髓潜阳二方或选之条文),单独提及潜阳丹者凡十次,单独提及封髓丹未提及潜阳丹凡四次。
  在《医法圆通》中,提及封髓丹凡十二次(其中有封髓潜阳二方或选之条文),单独提及潜阳丹者凡三次,单独提及封髓丹未提及潜阳丹凡四次。
  可以看出,在两书中,封髓丹与潜阳丹被钦安先生提及的次数是大致相同的,所以并不存在钦安偏好哪一方的问题。为了理解两方的异同,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以两方共存的条文理解两方的相同之处。
  2、以只提及一方的条文进行罗列横向比对,理解一方的适用范围。
一、两方共存之条文
1、谈咳嗽、喘促,自汗,心烦不安,大便欲出,小便不禁,畏寒者何故。
要知真阳欲脱之咳嗽,满腹全是纯阴,阴气上腾,蔽塞太空,犹如地气之上腾,而为云为雾,遂使天日无光,阴霾已极,龙乃飞腾。龙者,即坎中之一阳也,龙奔于上,而下部即寒,下部无阳,即不能统纳前后二阴,故有一咳而大便欲出,小便不禁者,是皆飞龙不潜致之也。世医每每见咳治咳,其亦闻斯语乎?法宜回阳降逆,温中降逆,或纳气归根。方用四逆汤、封髓丹、潜阳丹,解见上。
从此条可以看出,封髓、潜阳丹的用处是回阳降逆,温中降逆,或纳气归根
2、谈病人腰痛,身重,转侧艰难,如有物击,天阴雨则更甚者,何故。
肾虚者,可与滋肾丸、封髓丹、潜阳丹。
从此条可看出,封髓、潜阳丹的用处是补肾虚

3、谈小便便时痛甚,口渴饮冷,其淋症乎?非淋症乎?

阳虚之人,得此者多,方宜白通汤、三才、潜阳诸方。。。。。。余意方中再加安桂二、三钱,以助附子之力,而又能化气,气化精通,热解邪出,何病淋之患哉?如三才封髓丹加安桂,滋肾丸倍安桂,皆可酌用,切勿专以分利为主也。从此条可以看出,封髓、潜阳丹的用处是治阳虚
4、谈病人每日早饭后心烦,两手、足心痛痒异常,至午初即愈者,何故?
阳虚发痒者,手、足心肉柔润不枯,无白皮干粗色,但痒极而欲重按重压,以此定之,再参看各部气色便了。阳虚宜收纳回阳为主,方用潜阳丹、四逆汤、封髓丹之类,解见阳虚门。
从此条可以看出,封髓、潜阳丹的用处是治阳虚、收纳回阳
5、谈耳病肿痛
因肾阳虚而致者,由肾阳日衰,不能镇纳僭上之阴气,其人两耳虽肿,皮色如常,即痛亦微,唇舌必淡,人必少神。法宜扶阳祛阴,如封髓丹倍砂仁加安桂、吴萸;或潜阳丹加吴萸;或阳旦汤加香附、麦芽之类。
从此条可以看出,封髓、潜阳丹的用处是扶阳祛阴
6、谈喉蛾
原由君火弱而不能制阴,阴气上僭,逆于咽喉而生蛾子。其人口内肉色,必含青黑色,或惨黄淡白色,即或唇红甚,而口气温,痛亦不甚,人困无神,脉必浮空。法宜扶阳,如封髓丹,姜桂饮、白通、潜阳等方,皆可令服。
从此条可以看出,封髓、潜阳丹的用处是扶阳
7、谈汗证
上中下三部阳衰,皆能出汗,统以阳名之。其人定多嗜卧,少气懒言为准。法宜扶阳,阳旺始能镇纳群阴,阴气始得下降,阳气始得潜藏,乃不外亡。法宜回阳、收纳、温固为要,如封髓丹,潜阳丹,黄芪建中汤,回阳饮之类。
从此条可以看出,封髓、潜阳丹的用处是回阳、收纳、温固
8、谈痔疮
因阴火而致者,或由房劳过度,君火下流,前阴发泄不畅,直逼的,蕴积亦能生痔。又或火病,用心过度,忧思过度,元气虚极,涣散欲从下脱,而不得即脱,蕴积亦能生痔。其痔或青色、黑色、白色,微痛微肿,坐卧不安,人必无神,困倦喜卧,畏寒身重,面色唇口青白,脉或浮空,两尺或弦劲,此是元气发泄不藏之故,不得照寻常通套等方施治。法宜收固,如附子理中汤加葛根,潜阳丹,回阳饮,封髓丹倍砂、草之类。
从此条可以看出,封髓、潜阳丹的用处是收固
9、谈发斑
其人懒言嗜卧,不渴不食,精神困倦。或现身热,而却无痛苦情状,行动如常。或身不热,而斑片累累,色多娇嫩,或含青色者也。粗工不识,一见斑点,不察此中虚实,照三阳法治之,为害不浅。法宜回阳收纳为主,如封髓丹,潜阳丹,回阳饮之类。
从此条可以看出,封髓、潜阳丹的用处是回阳收纳
10、谈经期盗汗
若是盗汗,察其系阴盛隔阳于外,阳气不得藏,气机上浮,故盗汗出,法宜收纳,如封髓丹,潜阳丹之类。
从此条可以看出,封髓、潜阳丹的用处是收纳
11、谈小儿痘症
浆足疮熟,以收回为主,潜阳丹,封髓丹也。
从此条可以看出,封髓、潜阳丹的用处是收回
12、谈健忘
精气足,则神自聪明,故无所不知不晓。精气衰,则神昏,故时明时昧,犹若残灯之火,欲明不明,不能照物。比病老年居多,少年却少,即有如斯之少年,其所伤损不异乎老人也。此病法宜交通阴阳为主,再加以调养胎息之功,摄心于宥密之地,久久行之,亦可复明,如将竭之灯,而更添其膏也。方用白通汤久服,或桂枝龙骨牡蛎散,三才,潜阳等汤,缓缓服至五六十剂,自然如常。
从此条可以看出,封髓、潜阳丹的用处是交通阴阳
从以上的条文可以得出的结论,封髓、潜阳丹的共同点是:
温肾助阳、降逆纳气、收纳温固、交通阴阳。
二、单独使用封髓丹的条文
1、问曰:眼中常见五彩光华,气喘促者,何故?
答曰:此五脏之精气发于外也。夫目窠乃五脏精华所聚之地,今病人常见五彩光华,则五气之外越可知,而兼气喘,明系阴邪上干清道,元阳将欲从目而脱,诚危候也。法宜收纳阳光,仍返其宅,方用三才封髓丹。
封髓丹
黄柏一两砂仁七钱甘草三钱炙
用药意解
按封髓丹一方,乃纳气归肾之法,亦上、中、下并补之方也。夫黄柏味苦入心,禀天冬寒水之气而入肾,色黄而入脾,脾也者,调和水火之枢也,独此一味,三才之义已具。况西砂辛温,能纳五脏之气而归肾,甘草调和上下,又能伏火,真火伏藏,则人身之根蒂永固,故曰封髓。其中更有至妙者,黄柏之苦,合甘草之甘,苦甘能化阴。西砂之辛,合甘草之甘,辛甘能化阳。阴阳合化,交会中宫,则水火既济,而三才之道,其在斯矣。此一方不可轻视,余常亲身阅历,能治一切虚火上冲,牙疼,咳嗽,喘促,面肿,喉痹,耳肿,目赤,鼻塞,遗尿,滑精诸症,屡获奇效,实有出人意外,令人不解者。余仔细揣摹,而始知其制方之意,重在调和水火也,至平至常,至神至妙,余经试之,愿诸公亦试之。
2、谈病后忽鼻流清涕不止,忿嚏不休,服一切外感解散药不应而反甚者,何故?
外感之清涕忿嚏,则必现发烧、头疼、身痛、畏寒、鼻塞之情形。真气不足之清涕忿嚏,绝无丝毫外感之情状。况又服解散药不愈,更为明甚。法宜大补先天之阳,先天之阳足,则心肺之阳自足。心肺之阳足,则上焦之津液,必不致外越也。人身虽云三焦,其实一焦而已。方宜大剂四逆汤,或封髓丹亦可,方解见上。即姜桂汤亦可。
3、谈病人两耳心忽痒极欲死者
此肾中之阳暴浮也。夫两耳开窍于肾,肾中之火暴发于上,故痒极欲死。或又曰,肝胆脉亦入耳,肝胆有火,亦可发痒,先生独重肾气,而不言肝胆之火,未免固执。曰:子言肝胆有火,必不专在耳心,别处亦可看出,必不忽痒极欲死。今来者骤然,故直断之曰肾中之阳暴发也,法宜收纳真气为要。方用封髓丹,解见上。
4、谈五更后常梦遗精,或一月三、五次,甚则七、八次者,何故?
病在下半夜者,主阳盛阴衰,阴虚不能配阳,阳气既旺,而又有邪念之心火助之,神昏无主,而不能镇静,故作,法宜扶阴以抑阳,如封髓丹倍黄柏、参枣汤加黄连,补血汤、将军蛋、洋参蛋之类也。
5、谈补坎益离丹方义
奈世人沉溺莫挽,深为可慨,兹特再即此方(补坎益离丹)之理推之,与仲景之白通汤同法也;桂枝龙骨牡蛎汤同法也;大、小建中汤同法也;即与后贤之参附汤、封髓丹、阳八味皆同法也。
6、谈肾病腰痛
阴虚而致者,由肾阳素旺也。旺甚即为客邪,火盛血伤,元阴日竭,则真阳无依,腰痛立作,其人必小便赤而咽干,多暴躁,阳物易挺,喜清凉。法宜养阴,阴长阳消,肾气自摄,腰痛自己。如滋肾丸、地黄汤、封髓丹倍黄柏加全皮之类。
7、谈遗精
欲使封固,如三才封髓丹、桂枝龙骨牡蛎汤、白通汤,皆可服也。此三方者,皆是交济阴阳之功,但非一二剂可见大功,总要信心得专,多服十余剂,无不灵应。
8、谈汗证
因阴虚者,则为盗汗。尤其人血液久亏,不能收藏元气,元气无依而外越,血液亦与俱出,多在夜分。夜分乃元气下藏之时,而无阴以恋之,故汗出也。非汗自出,实气浮之征也。法宜养血,如当归六黄汤、封髓丹倍黄柏加地骨皮之类。
以上八条可总结出封髓丹的作用为:
收纳阳光、调和水火、收纳真气、交通阴阳、补先天之阳、扶阴以抑阳、养阴养血、治一切虚火上冲。
  咦,奇不奇怪?这一个方子,为什么又说他补阳,又说他扶阴抑阳?这岂不矛盾吗?其实奥秘在于,此方的根本在于调和水火,交通阴阳。而辅以加减法调整阴阳药的比例,就可以左右逢源,无往而不宜了。
以上的加减法归纳如下
封髓丹倍黄柏,扶阴抑阳;
封髓丹倍黄柏加全皮养阴;
封髓丹倍黄柏加地骨皮养血。
可以看到,如果封髓丹用原方,扶阳的成分是比较大的,如果想偏于阴,很简单,倍黄柏就做到了。
还有一个小启示,知非氏在治疗偏头痛时,用封髓丹加安桂、吴茱萸效果很好。
三、单独使用潜阳丹的条文
1、谈头面忽浮肿,色青白,身重欲寐,一闭目觉身飘扬无依者,何故?
此少阴之真气发于上也。原由君火之弱,不能镇纳群阴,以致阴气上腾,蔽塞太空,而为浮肿。所以面现青黑,阴气太盛,逼出元阳,故闭目觉飘扬无依。此际一点真阳,为群阴阻塞,不能归根,若欲归根,必须荡尽群阴,乾刚复振。况身重欲寐,少阴之真面目尽露,法宜潜阳,方用潜阳丹。
潜阳丹
西砂一两姜汁炒附子八钱龟板二钱甘草五钱
用药意解
按潜阳丹一方,乃纳气归肾之法也。夫西砂辛温,能宣中宫一切阴邪,又能纳气归肾。附子辛热,能补坎中真阳,真阳为君火之种,补真火即是壮君火也。
况龟板一物,坚硬,得水之精气而生,有通阴助阳之力,世人以利水滋阴目之,悖其功也。佐以甘草补中,有伏火互根之妙,故曰潜阳。
2、谈病人两耳前后忽肿起,皮色微红,中含青色,微微疼,身大热,两颧鲜红,口不渴,舌上青白胎,两尺浮大而空者,何故?
今浮大而空,则知阴气太盛,一线之阳光,附阴气而上腾,有欲竭之势也。此际当以回阳祛阴,收纳真气为要。若不细心斟究,直以清凉解散投之,旦夕即亡。方宜白通汤主之,或潜阳丹亦可,解见上。
3、谈病人口忽极臭,舌微黄而润滑,不思水饮,身重欲寐者,何故?
子不观药中之硫黄乎!硫黄秉火之精气所生,气味极臭,药品中秉火气所生者亦多,而何不臭?可知极臭者,火之精气也。此等症乃绝症也,十有九死,法宜收纳真阳,苟能使口臭不作,方有生机。方用潜阳丹治之,解见上。
4、谈平人忽喉痛甚,上身大热,下身冰冷,人事昏沉者,何故。
此阴盛而真气上脱,已离乎根,危之甚者也。夫喉痛一症,其在各经邪火所作,必不上热下寒,即来亦不骤。今来则急如奔马,热上寒下,明明一线之阳光,为阴气所逼,已离乎根也。或又曰:既言平人,何得即谓之阳欲脱乎?曰:子不知人身所恃以立命者,其惟此阳气乎?阳气无伤,百病自然不作;阳气若伤,群阴即起。阴气过盛,即能逼出元阳,元阳上奔,即随人身之脏腑经络虚处便发。如经络之虚通于目者,元气即发于目;经络之虚通于耳者,元气即发于耳;经络之虚通于巅者,元气即发于巅,此元阳发泄之机。学者苟能识得一元旨归,六合妙义,则凡一切阳虚之症,皆在掌握也。兹虽云平人,其损伤原无人知晓,或因房劳过度,而损肾阳;或因用心太过,而损心阳;或因饮食失节,而损脾阳。然亦有积久而后发者,元气之厚也;有一损而即发者,元气之薄也。余常见有平人,日犹相见,而夜即亡者,毋乃元气之薄,而元阳之脱乎?医亦尚不知,而况不知医者乎?
此一段已将阳虚合盘托出,学者务宜留心体之可也。方宜潜阳丹主之,解见上。
5、问曰:胸腹痛甚,面赤如硃,不思茶水,务要重物压定稍安,不则欲死者,何故?
此病非纳气归根,回阳降逆不可,方用加味附子理中汤,或潜阳丹,解见上。
6、谈病人腰痛,身重,转侧艰难,如有物击,天阴雨则更甚者,何故。
元气亏者,可与潜阳丹。
7、谈五更后常梦遗精,或一月三、五次,甚则七、八次者,何故?
病于上半夜者,主阴盛阳衰,阳虚不能统摄精窍,而又兼邪念之心火动之,故作,法宜扶阳为主,如潜阳丹、白通汤、桂枝龙骨牡蛎汤之类也。
8、认病捷要总诀(此条中提及三次)
有胀而皮色如血者,阴乘于上而作也(宜补阳以消阴,如阳旦汤、潜阳丹)。
喘而不发热、身疼,舌青、二便自利者,元气上腾也(宜潜阳丹)。
头痛头痛如裂,身无他苦,舌青、不渴,或身大热,或脉劲者,此皆元阳外越,暴脱之候,切忌发散,法宜收纳(宜四逆汤,或潜阳丹)。
9、谈肺病咳嗽
审是肝肾阳衰,水邪泛上者,温其肾而咳嗽自己,如真武汤、滋肾丸、潜阳丹加吴萸之类也。
10、谈齿牙肿痛
因真阳虚而阴气上攻者,其人齿牙虽痛,面色必青白无神,舌多青滑黑润、黄润、白黄而润,津液满口,不思荼水,口中上下肉色,多滞青色而不红活,或白惨黄而无红色。以上等情,不仅此症,一切阳虚病多见此情。法宜扶阳抑阴,如白通汤、姜桂饮、阳八味、潜阳丹之类。
11、谈带证
所谓下元无火者何?或素禀不足,而劳心太甚,则损心阳。或伤于食,而消导太过,则损胃脾之阳。或房事过度,而败精下流,则损肾阳。如此之人,定见头眩心惕,饮食减少,四肢无力,脉必两寸旺,而两尺弱甚,浮于上而不潜于下,其下之物,必清淡而冷,不臭不粘。法宜大补元阳,收纳肾气,如潜阳丹加故纸、益智,回阳饮加茯苓、安桂,或桂苓术甘汤加附片、砂仁之类。
以上十一条可以总结出潜阳丹的作用为:
回阳祛阴,收纳真气,大补元阳
封髓丹矛盾的情况在这个方子里没有体现,这是因为立方时偏于用阳药的关系,而且钦安在提到此方大补元阳时还可能以加入故纸,益智仁,这样温阳的格局更为明显了。
四、两方比较结论
在以上的条文阅读中,基本理解了两方的异同,而得出大致的结论是两方基本类似,但封髓偏阴,潜阳偏阳。但只要适当的加减,药物的阴阳偏性可以很方便的变换,这就是两方交通阴阳的神奇之处了。而要验证以上的推断,我认为钥匙在于加减法及以下的这个条文:
谈汗证
上中下三部阳衰,皆能出汗,统以阳名之。其人定多嗜卧,少气懒言为准。法宜扶阳,阳旺始能镇纳群阴,阴气始得下降,阳气始得潜藏,乃不外亡。法宜回阳、收纳、温固为要,如封髓丹,潜阳丹,黄芪建中汤,回阳饮之类。
因阴虚者,则为盗汗。尤其人血液久亏,不能收藏元气,元气无依而外越,血液亦与俱出,多在夜分。夜分乃元气下藏之时,而无阴以恋之,故汗出也。非汗自出,实气浮之征也。法宜养血,如当归六黄汤、封髓丹倍黄柏加地骨皮之类。
从上面的条文中可以理解到,两丹都可以回阳收纳温固,但若要滋阴养血,钦安先生就会用封髓倍黄柏的办法来调整药物的阴阳属性。这就验证了上文的推断。
五、两方加减法总结
对于加减法的总结,有助于更好的理解钦安先生的思想,对两方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阳虚,用三才封髓丹加安桂治
扶阳祛阴,用封髓丹倍砂仁加安桂、吴萸;或潜阳丹加吴萸。
收纳温固,用封髓丹倍砂、草。
大补元阳用潜阳丹加故纸,益智仁。
封髓丹倍黄柏,扶阴抑阳;
封髓丹倍黄柏加全皮养阴;
封髓丹倍黄柏加地骨皮养血。


潜阳封髓丹(吴荣祖)

制附片100克;炙龟板15克;砂仁10克;炒黄柏410克;肉桂15克;细辛6克;骨碎补15克;白术15克;生龙牡各20克;紫石英20克;灸甘草10克。

来源:扶阳***

潜阳封髓丹(田大夫)

1熟附子10克;2干姜30克;3炙甘草30克;4紫石英30克;5黄柏20克;6龟甲10克;7磁石30克;8砂仁15克;9肉桂15克;

说明:用开水煎药,不得加冷水;先将12位药煎50分钟,再将3-7位药下煎20分钟,最后将89位药下煎20分钟即可。服药后忌生冷。煎后有两碗,约300-400毫升。

来源:国学堂吧

潜阳封髓丹(田大夫)

熟附子30克;2干姜30[1]3炙甘草30炒白芍15[2];蜜蒙花15[3]红花15克;7川芎15[4]桔梗20[5]王不留行20[6]益智仁15克;11乌药10[7]升麻15克;13柴胡15[8]志远15[9]磁石30克;16黄柏20克;17龟甲10[10]骨碎补20克(自补)[11]

来源:中央广播电台国学堂。计量自补


[1]扶阳

[2]柔肝

[3]明目治眼干涩

[4]活血化淤

[5]引子向心经

[6]通经活络

[7]蒸腾、暖膀胱,治夜尿多

[8]提中气,治气短

[9]安神

[10]潜阳入阴
       [11]强肾补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28 23:47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