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4944|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临床经验] 太阳与阳明合病浅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4-1-15 17: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大汉医承
(25112772)  16:41:12

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32)

第32条条文是太阳病篇的条文,条文非常简单,也就是看似简单,才让大家无从下手,不知从何处着手分析,所以要解开这条文的真相,还得下一番功夫。

首先要了解太阳病本病与阳明病本病的相关证状。只有了解了这二个本病,再展开分析。各自的本病是什么?“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180)”“太阳与阳明合病者,”直译来说是皮表腠理受外邪发病之时,表邪亦直接影响到阳明管辖范围而让阳明也同时受病。这是太阳与阳明一起发病,这叫合病。邪从太阳而来,直犯太阳同时也直接让阳明得病。“必自下利,”这里“必”不是“必然”,是“可能”的意思,可能引起自己下利的病症。太阳与阳明合病,如果引起了自己下利的,用葛根汤来治疗。这直译就这么简单,但看似简单的后面,你是否想到?太阳与阳明合病的情况为何会下利,如何与其它不同的“下利”相区分。从医圣仲景说用葛根汤主之看出,这个太阳病是风寒之邪引起的,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31)从31条条文中可以看出,32条的太阳与阳明合病中的太阳病不可能是太阳中风证,更不可能是太阳温病,(大家可以参考条文:“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瘲;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只属于太阳伤寒证范畴,寒邪侵犯体表,皮毛遇寒收缩,寒邪不得外出,内迫阳明而致阳明受寒邪束缚而失其健运下利。

这种下利为啥不是太阳与太阴合病而说与阳明合病呢?或是说与太阳与少阴合病呢?看看太阴病的本病条文。“273、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这种外感下利,你要想到与其它五经病都有可能合在一起。先从太阴下手吧。太阴病有腹满而吐,食不下,或是时腹自痛。这里太阳与阳明合病,说明没有太阴这些的证状。故排去太阴。然而少阴证下利,是下利清谷,条文中没有说明下利清谷,更没有手脚厥逆但欲寐的明显证状,故排除少阴。厥阴是杂病,也有厥逆的证,寒热相隔不相交或叫寒热夹杂比较明显,亦不见其叙述有此证。刚才是从证状上来讲的。如果从脉上来讲,太阳与其它合病,太阳病必然可见脉浮,既然脉浮,一般也不考虑是三阴证。以上列出三阴证状的对比,只是给大家一个辩证思路。故可以直接考虑太阳与少阳,太阳与阳明的问题。这二个问题咱们再详细展开讨论。太阳与少阳合病的话,必然是有太阳病证同时见少阳证的口苦咽干目眩,这里没有,故也可排除少阳。那我们可以理解太阳与阳明合病的证状是什么?通过上边的分析,大家试看看这个太阳与阳明合病的四诊大概是什么情况?太阳与阳明合病的证状是:“脉浮,发热恶寒无汗,纳可,下利。”没有少阳的口苦咽干,没有太阴的食不下腹满而吐时腹自痛,没有少阴与厥阴的厥逆,并且脉是带浮的,其实是早就与三阴病无关,三阴可以忽略。有风寒感冒表证,能食而下利而不见少阳的口苦咽干目眩的,就是太阳阳明合病。但太阳与明明合病,为啥下利?就是以上所说的是寒邪入里后因表闭郁不得外出,而内迫阳明所造成下利。太阳与阳明合病为何用解太阳表证的葛根汤而不是解阳明的阳明汤方?“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170)”大家知道表证无汗项背强几几时用葛根汤,有汗时就是用桂枝汤加上葛根是吧,太阳表证为何会在项背强几几,表面看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寒湿郁滞在太阳经输,其实还有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太阳本身的阳气力量不足,阳气升腾不足才导致寒湿会郁滞在太阳经输的项背,特别是受了风寒之后就更加明显时,那是太阳生病了,不能在自己管辖的范围畅行权力,故此时用桂枝加葛根汤或是葛根汤,这二个方子里以桂枝汤为升阳汤方,增补太阳力量的不足,可以让太阳从背部上升、畅行太阳之气。有了桂枝汤作底气的威武大部队,再加入葛根这个开路先锋官的个人威力,就可以铲除项背强几几上的寒湿郁滞之邪。这个寒湿是郁结在颈项的,颈项就是一个攻坚难点,只用桂枝汤升阳补气散表攻不破这郁滞寒湿之邪,故在用发汗开表药时还得加葛根这味药才能攻下这难点。现在太阳与阳明合病,寒邪不但郁积在皮毛肌肤之间,皮毛失宣,并且还内迫郁滞在阳明区位,受了风寒之邪后,只是风寒郁滞的位置不同,一个郁滞在颈项,一个郁滞在阳明区间,故太阳与阳明合病时,一样也要加葛根去除阳明位置的寒湿郁滞之邪。也就是说,这寒湿在项背也好,在阳明位置也好,借助解邪散表的汤方加上葛根这味药后,这些内迫之邪都可以去除的。所以这太阳与阳明合病,用葛根汤不单解表,还能解里之急。感受外邪的时候,寒湿郁积在阳明区位时,与郁滞在项背一样的道理一样可以用葛根来引路打前锋。葛根在这里的作用,就是通经活络把郁滞经络上的寒湿打散,后续力量靠桂枝汤的力量去散发。葛根就是起到先锋官的作用,打开城门后就要靠桂枝汤的大部队拥上来占城。看到了吧,寒湿要辅用桂枝类汤方,如果是湿热,就要辅用黄芩黄连了,所以又会有葛根黄芩黄连汤。这就是葛根通经活络的可散邪之性。葛根黄芩黄连汤就是湿热郁积在阳明时用的。从上边的分析条文,大家可以类比方法分析伤寒论的条文,大体就是通过以上几种方式,条文间要归类,要对比,相互参考,要分类,要淘汰式的排除法等。掌握好了这方法,就等于是掌握了解开伤寒论的钥匙,当然,前提是你的中医基础理论要牢固,条文也要熟悉。中医基础不牢固,是没有办法解得开机理。

不懂得为何太阳与阳明合病而用太阳病方?大家怎么没这点疑问。就这个合病,有多种原因。一是表里同病先解表。二是治病去其病根,这下利是寒邪内迫阳明所致,把寒邪去了下利自止。三是太阳阳明合病,阳明本该胃家实而现为下利,当然不能用三承气治阳明下利。

谨以此解献给为伤寒论作研究奋斗的同仁爱好者,以此作抛砖引玉为是,请各位大家高手拍砖时手下留情,不要拍头,手脚可以乱拍。

2# 沙发
发表于 2014-1-15 23:29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感谢感谢
3# 板凳
发表于 2014-1-16 23:18 | 只看该作者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如何理解?如何理解太阳阳明合病反而与胃家实相悖?太阳少阳之为病,用少阳提纲症排除,无口苦咽干目眩,与上之疑问相悖吗?这个所谓的合病恐怕仅为张氏设定病理病机概念的一个定式而已,确定外邪内迫阳明足矣,我感觉无深究之必要。外邪入里进入阳明,阳明津伤仍会胃家实,不过是此病位受邪另一表现。其实有些伤寒大家讲论伤寒无法在临床自原其说之时,大多还是会走方证相应或者徐氏类证方之路。胡希恕如此晚年刘渡周开窍之后亦如此。说白了伤寒杂病论就是典型古代医案大部分真实的案例,后人来寻找规律总会仁者见仁,张仲景当时也未必不是,但是临床的东西脱离临床来讨论总为沦落为文人文字之游戏。一个伤寒初学者的有感而发,有不妥之处敬请见谅。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4
发表于 2014-1-18 21:5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mini314512


   时间就是一把杀猪刀,你把伤寒论弄通了的时候,你就明白了张仲景的苦心了。目前鉴于你对经典有疑问,所以,我这里也不必多讲了,多讲也无益你的学习。
5
发表于 2014-1-20 21:59 | 只看该作者
可能是读经典太少了,确实其中好多东西都无法圆通其说,就好像古代注解大家、现代伤寒家,好多也是推导演绎方法解释伤寒论,就我看到过的不同版本伤寒论,不同的编排各成特色,各有道理,都有可取之处,这是伤寒之说的最大特点,而且几千年来从来没有人站出来真正让大家信服他找到其真谛,难道是研究的不够深入不够功夫,未必吧?古人的专注与投入往往不是现代人能比拟的,就好像现代西医学不敢妄称自己找到人体生命科学本质一样,中医一本书同样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一***两代上百代人也不见的解决,这也是人体生命科学的魅力所在。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6
发表于 2014-1-22 12:17 | 只看该作者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如何理解?如何理解太阳阳明合病反而与胃家实相悖?太阳少阳之为病,用少阳提纲症排除,无口苦咽干目眩,与上之疑问相悖吗?这个所谓的合病恐怕仅为张氏设定病理病机概念的一个定式而已,确定外邪内迫阳明足矣,我感觉无深究之必要。外邪入里进入阳明,阳明津伤仍会胃家实,不过是此病位受邪另一表现。其实有些伤寒大家讲论伤寒无法在临床自原其说之时,大多还是会走方证相应或者徐氏类证方之路。胡希恕如此晚年刘渡周开窍之后亦如此。说白了伤寒杂病论就是典型古代医案大部分真实的案例,后人来寻找规律总会仁者见仁,张仲景当时也未必不是,但是临床的东西脱离临床来讨论总为沦落为文人文字之游戏。一个伤寒初学者的有感而发,有不妥之处敬请见谅。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mini314512 发表于 2014-1-16 23:18


说滴是非常滴好啊,这样容易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4 21:53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