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5209|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呼吸] 【老高话题】发热的那些事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4-1-1 19: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小儿食积为什么会发热?
    食积是中医的一个病证,是指小儿乳食过量,损伤脾胃,使乳食停滞于中焦所形成的胃肠疾患。食积一证多发生于婴幼儿,主要表现为腹部胀满、大便干燥或酸臭、矢气臭秽、嗳气酸腐、肚腹胀热。食积日久,会造成小儿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

中医治疗小儿发热,很重视食积,防止小儿食积,是治疗小儿疾病很重要的环节。道理很简单,食积于内,有形之积与无形之热相合,其热难清,而且小孩一般内火较旺,一旦遇上食积,内火不能散发,成为伏火,是造成小儿扁桃体炎、口腔溃疡、咽喉炎的原因之一,使发热的疾病变得更复杂。所以在小儿发热时,提倡饮食清淡,有营养,多吃蔬菜,少吃油腻,多补充水分,如米汤、稀饭、蛋花、肉松。水果中可吃一些苹果、梨,或者甘蔗煮汤、荸荠汤等,以利身体的恢复。
2# 沙发
发表于 2014-1-4 19:55 | 只看该作者

【老高话题】发热的那些事儿

小儿发热的模式及建议
    1  婴幼儿/儿童有没有呼吸道感染或流感的症状?询问发病情况:喂哺的习惯,有无呕吐或腹泻,排尿情况(用以评估体内水分),活跃或呆滞。过往的病历,包括出生和初生时的情况;疫苗的注射;有否接触其他病人;外出旅游的记录;询问幼儿在发热之前的情况,例如活跃程度、饮食习惯以及是否出现任何异常的行为。因为发热有时候会令婴幼儿/儿童看起来好像中毒。然后,家庭医生应该详细地为病人查体,特别要注意是否有脱水现象,并尽量找出感染的潜在源头。查体应包括脉搏、呼吸频率等重要指标,必要时应测量血压,还要注意记录病人的体重。
    2  家庭医生必须注意观察下列各项:(1)中毒的表现,例如:昏睡、难以灌注、浅呼吸、呼吸急促、紫绀、面色苍白或休克的症状或征兆。(2)任何感染点,包括中耳炎、咽炎、鼻窦炎和皮肤软组织感染。(3)任何可辨识的感染,例如:细支气管炎、痉挛、龈口炎、病毒性胃肠炎、水痘或手足口病。(4)出疹,特别是患感染性菌血症后出现的瘀斑或紫斑。
    3  如果没有明确的感染源,又属于感染低风险,且排除隐性感染后,通常都会以保守的方法来治疗:给予退热药,在家观察。
    4  医生应建议父母密切观察幼儿的情况。当幼儿因呕吐、腹泻或喝水过少而出现例如眼睛凹陷、皮肤干燥、尿布干爽,父母应该立即联络家庭医生。如幼儿病情恶化或出现新的症状应再次就诊。如果幼儿出现已下任何一种情况属于急症,需住院治疗:父母发现幼儿病情恶化(即出现之前所说的症状)而联络不到家庭医生;脱水;癫痫;出疹;意识逐渐不清;浅呼吸、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呕吐、腹泻和头痛持续存在。

3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3朵
3# 板凳
发表于 2014-1-5 18:51 | 只看该作者

【老高话题】发热的那些事儿

美国免疫学家琼斯博士认为,37摄氏度是平均口腔温度,稍微升高一点没什么了不起,因为体温随着外界环境和心理因素的变化,随时会有小范围的波动。即便一切正常,体温在一天里也会有变化,晚上温度会比白天高一些。而儿童体温的波动比大人更快,这可能跟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有关。
4
发表于 2014-1-8 20:06 | 只看该作者

【老高话题】发热的那些事儿

婴儿如果在1周岁以内发过烧,长大后就不太会得过敏等疾病。跟踪调查一组美国儿童从出生到六七岁之间的健康状况,发现:1岁以前没发过烧的孩子,有50%会对灰尘或猫毛过敏;发过一次烧的小孩,过敏程度要轻一点;发烧过两次甚至更多次的小孩中,只有31.3%的人会得过敏。“这说明发烧也许能促进儿童免疫系统的发育。”
    该理论认为,过于清洁可能并不利于免疫系统的发育,而早期感染则可能提高免疫力,预防以后可能出现的过敏。
5
发表于 2014-1-10 04:12 | 只看该作者

【老高话题】发热的那些事儿

▲易误诊的小儿发热
    急性坏死性齿龈口炎。根尖脓肿。支原体感染。尿路感染。白细胞减少症。中耳炎。治疗不彻底的化脓性脑膜炎。脑脓肿。结核性脑膜炎。肝、肾周脓肿。亚临床型病毒性脑炎。旋毛虫病、弓形虫感染。
6
发表于 2014-1-11 20:52 | 只看该作者

【老高话题】发热的那些事儿

小儿发热时四肢发凉的原因
    1.小儿(特别是婴幼儿)四肢血量少于内脏,由于四肢的供血不足,因而较成年人容易发凉。
    2.小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尚未完善,负责管理血管舒张、收缩的植物神经易发生紊乱,导致高热初发时四肢末端的小血管处于痉挛性收缩状态而发凉。

2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2朵
7
发表于 2014-1-13 20:56 | 只看该作者

【老高话题】发热的那些事儿

糖皮质激素与解热镇痛药合用

    将这两种药物合用于患者,有时虽可取得明显的降热效果,但弊大于利,糖皮质激素作用非常广泛,但它对病原微生物并无斥制和灭杀作用,反而抑制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降低机体的防御功能,有可能使潜在的感染,特别是化脓性感染重新活动扩散,蔓延成为严重的败血症,给下一步的治疗带来麻烦,并且由于抑制肉芽组织增生,可延缓伤口的愈合,所以对于一般的感染或病因尚不明确的发热,不应作为常规处理方法,以免对疾病造成误诊或误治。

1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1朵
8
发表于 2014-1-25 19:35 | 只看该作者

【老高话题】发热的那些事儿

退热药物不要联合使用,各种退热药成分不同,但其药理作用基本相同,只要一种足量即有效,没有联合用药的必要。
9
发表于 2014-1-25 20:58 | 只看该作者

【老高话题】发热的那些事儿

对于感染厉害有时候用下激素也未尝不可吧O(∩_∩)O~
10
发表于 2014-2-14 23:18 | 只看该作者

【老高话题】发热的那些事儿

回复 1# laogao001


    绝大多数抗生素均可致药物热,主要表现为用药后即刻或7~14天后出现无法用当前病症解释的低热至中等发热,逾半数患者合并药疹。诊断依据为用药后体温上升、停药后体温恢复正常且无明确的感染证据。
11
发表于 2014-2-21 20:08 | 只看该作者

【老高话题】发热的那些事儿

发烧是为了清除有害物
在我们的头部下丘脑位置,有一个体温调节中枢。正常情况下,人体各个器官的细胞组织发挥功能需要37℃左右的恒定体温。当一些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微生物或其他物质进入体内,攻击、伤害身体时,身体会马上反击,在体内产生一种叫做内生致热源的物质,这种物质作用于下丘脑,可以升高人体体温调定点,使体温升高,代谢加快,免疫系统增加更多的白细胞、巨噬细胞、炎症因子,更有利于清除微生物等有害物质。但当持续高烧40℃以上,消弱了人体代谢营养后,免疫力反而会降低。
12
发表于 2014-2-26 22:47 | 只看该作者

【老高话题】发热的那些事儿

反复或大量应用退热药,可抑制机体自身免疫反应的发生,削弱机体的抗感染机制,进而使病程延长,导致严重的合并症及混合感染。
13
发表于 2014-3-1 22:55 | 只看该作者

【老高话题】发热的那些事儿

引起高热的原因不外乎感染和非感染,其中主要病因还是病毒感染。目前有检测手段可查的常见病毒主要有这样四种:腺病毒、疱疹病毒、EB病毒和巨细胞病毒。
14
发表于 2014-3-3 19:33 | 只看该作者

【老高话题】发热的那些事儿

回复 1# laogao001


    糖皮质激素:主要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休克、严重感染或炎症的应急治疗。虽可抑制致热原释放。但是非特异性的。且可能使感染播散。用于儿童退热容易掩盖病情,应慎用。该类药物无抗菌、抗病毒作用,却有免疫抑制作用,使用不当可促进细菌或病毒感染扩散而加重病情,也可使趋于好转的感染死灰复燃。还有加重对乙酰胺基酚等退热药物不良反应的作用。因此,使用**等皮质激素药物退热可能酿成小病变大病的不良后果。必须是高热其它治疗无效 。且在有效抗生素控制细菌感染同时方可应用。病毒感染者禁用。激素用于病毒性上感,只能当时缓解发热症状,并不能缩短病程和改善病情。
      有人通过对208例急性上感伴高热患者治疗,观察发现**退热效果好,患者治疗前后体温变化差异有极显著性,并能迅速缓解全身中毒症状,安全无副作用。

2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2朵
15
发表于 2014-3-23 22:14 | 只看该作者

【老高话题】发热的那些事儿


发热的发病情况或伴随症状与疾病的关系.bmp
16
发表于 2014-5-20 21:06 | 只看该作者
儿童发烧怎么办
体温37℃~38℃时,不必着急退烧,多给孩子喝水,补充营养,清淡饮食。

体温38℃~38.5℃时,用温的湿毛巾揉搓全身,这样可使孩子皮肤的血管扩张,将体热散出。另外,洗澡后体表蒸发水分时,也会吸收体热,可以泡澡约10~~15分钟,4~6小时一次。

体温在38.5℃以上时,开始考虑使用退热药,每次服药一定要间隔4~6 小时。

体温39℃以上时,在用药的同时加用冷水枕,利用较低的温度做局部散热,同时确保患儿及时去医院就诊。

1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1朵
17
发表于 2014-11-4 20:07 | 只看该作者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在一般情况下退热治疗应该只用于高热的小儿,即**温度达39℃或以上。退热的目标不是马上让体温正常,而是让其降到一个对机体具有积极保护作用的安全范围或程度。对于一般情况尚好,没有其他基础疾病的患儿的中低度发热,不主张强力退热治疗,可以适当进行物理降温;对于持续高热或有基础病的发热(如有热惊厥、癫痫、严重心脑肺部疾患等情况时),应积极退热处理。
18
发表于 2014-11-4 20:07 | 只看该作者
发热的利与弊

  一般认为,直肠温度(肛温)38℃以上时称为发热,口腔和腋下温度比肛温分别低0.5℃和0.8℃。发热既是一种疾病的症状,又是机体抗感染的保护性反应之一。当机体受到外来病原微生物(外致热原)的侵袭或体内某些物质(内致热原)释放增加,产生发热效应时,体温调节中枢将体温调定点上移,引起心跳加快、骨骼肌收缩等,使产热增加,同时末端血管收缩、汗毛孔关闭使散热减少,致使体温上升。

  医学研究表明,发热时人体内各种免疫功能指标都优于体温正常时。此时,机体紧急动员全身各种抵抗力量,对抗外来病原微生物,调整机体生理平衡。从这种意义上讲,发热是天生的自我保护性反射。当然,发热也有对人体有害的作用,持续高热可以增加心肺负担,损伤细胞、器官功能,诱发过度免疫反应及惊厥。因此,是否退热、何时退热、怎样退热,需权衡利弊,科学选择。
19
发表于 2014-11-5 13:56 | 只看该作者
基层着实难办,特别是患儿家属,低烧还好说得通,达到中度发热家属就要求要**,不单要打,还要求见效快,很多基层医生都是氨比、地米一起上。。。。难得有个愿意先吃点退烧药观察的,但因为各种病因不同后面体温继续升高,家属第一个就是来抱怨医生不懂看病,你跟他说发热是种机体保护作用,他一句隔壁村有个小孩发烧烧坏脑子,你负责啊!!!

无言以对啊。。。。
20
发表于 2014-11-5 21:42 | 只看该作者
f282602079 发表于 2014-11-5 13:56
基层着实难办,特别是患儿家属,低烧还好说得通,达到中度发热家属就要求要**,不单要打,还要求见效快, ...

不要纠结,该退热时先退热,理论不等于实际。
21
发表于 2014-11-7 19:36 | 只看该作者
小孩發燒時為什麼會手腳冰冷?
    答: 發炎反應導致腦部下視丘體溫定位點上升的時候,腦部所認定的正常體溫會超過38℃。如果當時體溫並未達到設定的標準,病人會覺得冷,而且可能不自主地出現肌肉顫抖以增加熱量,並讓四肢血管收縮以減少熱量喪失,所以會出現手腳冰冷現象。
22
发表于 2014-11-12 19:32 | 只看该作者
中枢性高热

    在重型颅脑损伤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是常见症状。主要为丘脑下部**受损,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造成,若降温速度慢,高热持续时间长,可严重引起脑病理损害,直接危急病人生命
    ①安宫牛黄丸1丸,用温开水50ml左右研细后灌服或自胃管注入,每日1~2次,连用2~3天至热退神清后停用;
    ②冷中药制剂灌肠:(灌肠1号):大黄30g,黄连10g,黄柏20g,栀子30g,金银花40g,石膏30g,知母20g,粳米30g,麦冬30g,甘草10g。水煎至800ml左右,放入冰箱制冷,使温度降至12~15℃,500ml一次性灌肠,300ml保留灌肠30min。3h重复1次。
23
发表于 2014-11-12 19:34 | 只看该作者


    小儿食积为什么会发热?

    食积是中医的一个病证,是指小儿乳食过量,损伤脾胃,使乳食停滞于中焦所形成的胃肠疾患。食积一证多发生于婴幼儿,主要表现为腹部胀满、大便干燥或酸臭、矢气臭秽、嗳气酸腐、肚腹胀热。食积日久,会造成小儿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

  食积发热?
  小儿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机体的许多功能还没有完善,尤其是消化系统功能相对薄弱,消化液分泌的少,胃肠道的吸收能力较差。而小儿时期乳食又不能自节,容易造成消化功能紊乱。乳食入胃以后,不能正常消化吸收,停滞于胃肠,会损伤脾胃而形成食积。乳食积滞日久,会郁而化热,热与积滞相合,会产生内热,内热不能及时排除,势必会外发而导致发热。同时还伴有腹胀腹痛、嗳气、大便酸臭、排便不畅等症状,有的患儿还会伴有烦躁不安、睡眠不实、容易出汗等表现。
  小儿食积发热,多表现为低热,口渴。治疗应着重在于消导食积,食积得以消导,发热会自然而退。常用消导食积的中药有:鸡内金、神曲、麦芽、焦山楂、莱菔子、陈皮、茯苓、半夏、炒枳壳、木香等。对内热较重的患儿可加用黄连、生石膏、炒山栀、连翘等。此外,还可以用中医的推拿、捏脊等方法治疗,效果也很好。
  对小儿的喂养要掌握科学的方法,最好定时、定量,并要注意营养的均衡,不要过多进食肉类食品,要多吃青菜和水果。这样,才能避免孩子发生食积。


24
发表于 2015-12-10 18:44 | 只看该作者
沉了好长时间了、拿出来晒晒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28 06:56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