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355|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学中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3-9-17 12: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作者简介

余瀛鳌,中国中医科学院专家委员会 委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古 籍领导小组成员、当代中医药技术中心顾 问、中华中医药学会文献分会主任委员 等,是我国中医临床文献学科带头人。临 床精于中医内科,长于治疗多种疑难病 证。主编《中国传统医学大系》、《中医 大辞典》、《现代名中医类案选》、《中 医古籍珍本提要》、《中国传统医学大 系》、《中医古籍新点新校新参考系 列》、《新安医籍丛刊》等多种医籍。发 表学术论文近300余篇。

●学习中医药学,必先打好学术理论 的基础,而其中必读的学术临床典籍和医 古文,又是学术奠基不可或缺的“入门之 钥”。在学习时,应当注意一词多义、字 词的古籍本义、病名诠释、医著书名涵义 等问题,重点学习、运用典籍中的实质内 容。

●读中医古书,必当“善入善出”。所 谓“善入”,就是要钻进去,力求穷极学 理;所谓“善出”,就是要出得来,能够联 系实际,用书本知识指导临床、科研与教 学。同时,注意“四不要”:一是不要遇难 而退;二是不要神秘玄化,防止以辞害 义;三是不要主观臆测;四是不要生搬硬 套。

当前,在多数的中医药工作人员中, 大致有这样的共同认识,即学习中医药 学,必先打好学术理论的基础,而其中必 读的学术临床典籍和医古文的学习,又是 学术奠基不可或缺的“入门之钥”,这不仅 和中医基础理论密切相关,而且对较快地 读懂和完整悟解中医临床文献中的载述, 也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世存的中医药图书约有1万多种,其 中以中医临床文献为主,约占80%以上, 这是从事中医诊疗和临床研究的宝贵财 富。过去有人认为:《黄帝内经》、《难 经》等偏于学术理论的奠基典籍,文字比 较深奥,难以卒读,不易领会有些词的意 蕴精髓。回顾我初学《内经》时,业师秦 伯未先生要求我遍读原文、多看注本,勤 查有关辞书。他说:“要想达到预期的学 习效果,首先要突破文字关,其后才能进 一步深入探索**的义理所在。因而在学 习速度方面不宜贪快。遇到费解的词句, 应经常翻阅相关的字典、辞书,或者请教 积学之士与师友等。”我在学习过程中更 体会到,读中医古书,必当“善入善出”。 所谓“善入”,就是要钻进去,力求穷极学 理;所谓“善出”,就是要出得来,能够联 系实际,用书本知识指导临床、科研与教 学。同时在阅读和学习古代医学名著时, 还应该注意“四不要”:一是不要遇难而 退。特别是古文基础薄弱者,须备用适量 的字典、辞书等工具书,以供翻查、检 阅。在开始学习阶段,尤需注意勤阅、勤 问和勤记。通过一个阶段的认真学习,困 难就会逐步减少。二是不要神秘玄化,防 止以辞害义。中医古籍内容极其丰富,但 又未必全是精华,宜用科学的眼光研读, 对于一些可能属于糟粕的内容,要批判地 对待。三是不要主观臆测。这主要启发我 们研读古医书的有关内容,应力求理解书 中的实义,要重视学术临床和可靠依据, 所谓“言必有据”。否则就会失之毫厘,谬 以千里。四是不要生搬硬套。在学习中医 典籍文献时,要将书本知识和临床、科 研、教学相结合。在研读时,重点是学 习、运用典籍中的实质内容。应根据其表 述的原义去认识和理解,避免用西医理论 不恰当地予以述义。

我们学习中医临床文献,当然也需要 勤查有关工具书,以促进心悟。在学习 时,应当注意一词多义、字词的古籍本义 等问题。

不容忽视的一词多义

一词或一字多义,在古文学及各个学 科典籍中,均大量存在,中医古籍更为多 见,如脉诊中的“三部九候”,最早见于 《素问·三部九候论》。这是秦汉之前的 脉诊方法,实际上主要是指全身的诊脉部 位。所谓“三部”,即头部、上肢和下 肢;“九候”是指上述“三部”有九处可供诊 脉。头部为两额动脉、两侧耳前动脉和两 颊动脉;上肢为寸口(手太阴肺经动 脉);下肢指“五里”或“太冲”(足厥阴肝 经动脉)、“箕门”(足太阴脾经动脉) 及“太溪”(足少阴肾经动脉)。而同样 是“三部九候”的诊脉部位名称,在《难经· 十八难》中,只把它限制在“寸口脉”范围 之内,即寸、关、尺三部,三部在取脉方 面各有浮中沉的诊脉法,而称之为“九 候”。

在中医临床文献中,这类情况很多。 如“胞”字,原来指胎儿的膜质囊。但在中 医妇科医籍中的“胞”,多指胞宫(即子 宫),而内科杂病和一些妇科著作中所载 述的一些有关“胞”的病证,如“胞系了 戾”、“胞转”之胞,则均指膀胱而言,至 于病证或证候名称,如“失精”的病名,往 往被单纯理解为肾虚遗精病证。而在《素 问·疏五过论》中,还有这样一段描述, 即“尝富后贫,名曰失精”。其证“身体日 减,气虚失精,病深无气,洒洒然时 惊”。此处所说的“失精”,从病因到证 候,与前者判然有别。再如消渴,后世往 往将之与糖尿病相对应。而中医古籍中存 在三种含义:一是泛指多饮、多食、多 尿、身体逐渐消瘦的病证,实际上包含糖 尿病、尿崩症、甲状腺机能亢进等病。二 是证候名,主症是口渴多饮、小便不利。 三是单指糖尿病,如《外台秘要·消中消 渴肾消方》中描述,是一种多饮、多尿、 尿甜为特征的疾病。

字词的古籍本义

我在中青年时期,阅读过较多的中医 诊疗医籍,深感有些字词,不能按通常字 书、辞书中阐述的本义进行理解,否则可 能失去原书意蕴。比如我早期看到“乙癸 同源”这个中医名词术语,笼统地知道它 和相火之间的关系。至于为何将肝与肾的 相火与天干中的壬癸相联系,以及为什么 称之为“龙雷之火”均不了解。后来读李中 梓的《医宗必读》,他对“乙癸”同源、肝 肾同治有相当精辟的释义。书中指 出:“盖火分君相,君火者,居乎上而主 乎静;相火者,处于下而主动。君火惟 一,心主也;相火有二,乃肾与肝。肾 应北方壬癸,于卦为坎,于象为龙,龙潜 海底,龙起而火随之。肝应东方甲乙,于 卦为震,于象为雷,雷藏泽中,雷起而火 随之。泽也海也,莫非水也,故曰‘乙癸 同源’……”由此可见,此处 的“乙”和“癸”系“甲乙”、“壬癸”的简 称,“甲乙”代表肝,“壬癸”代表肾,所 谓“龙雷之火”,即“肾肝之火”,亦即相 火。

如在“医案四则”中的第一案谓:“张 养之侄女,患汛愆而饮食渐减……”此处“汛 愆”之“汛”,井非指其本义(定期的潮 水),而是指“月经”。所谓“汛愆”就是 说“月经延迟”。又如“疝”在中医临床文献 中属于病名是人所共知的,但查许慎《说 文》释“疝”为“腹痛也”,而古今中医文献 并不是将“疝”与腹痛相等同的。按《内 经》中所说的“疝”。主要有两种含义:一 是指剧烈腹痛;二是指生殖器肿痛的病 证。这与现代对疝的理解也有区别。

我们在学习临床诊断医籍时,也须留 意有些字、词,不能根据常规的文字知识 加以解释。西晋·王叔和在《脉经·序》中 说:“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在心易了, 指下难明。”有些脉象的描述,相当形象 化,如“芤”脉,乃指切脉中空,如按葱叶 之感。“喘”脉最早见于《内经》,明·李中 梓《诊家正眼》谓:“曰喘,且浮且数 也。”这里的“喘”字,就不能按《说文》 中“喘,疾息也”的词义予以诠注,而 是“浮数脉”指感形象化的字。又如切脉中 的“举、按、寻”,元·滑寿《诊家枢要》 说:“持脉之要有三,曰举曰按曰寻。轻 手循之曰举,重手取之曰按,不轻不重, 委曲求之曰寻。”故此处所说的举、按、 寻,实指切脉中的浮取、沉取、中取三种 指法。

而脉象中的“胃”与“神”,也有其特定 的概念。如《素问·平人气象论》说:“有 胃则生,无胃则死。”这里的“胃”与六腑 中的胃不宜混淆,而是指脉的“胃气”,代 表正常情况下的“缓脉”。清·周学霆《三指 禅》认为:“缓即为有胃气”,亦即和缓有 生气的脉。明·李梃在《医学入门》指 出:“不大不细,不长不短,不浮不沉, 不滑不涩,应手中和,意思欣欣,难以名 状者。”加上至数上的不迟不数,六脉 (包括双手寸、关、尺)节律一致,即为 正常有胃气的“缓脉”。“脉贵有 神”的“神”字,同样不能用通常“神”的字义 加以诠解。有些临床医生往往用“只可意 会,难以言传”对待脉中之“神”。清·陈士 铎在《脉诀阐微》对脉的有神、无神,有 较为详细中肯的阐析。他说:“无论浮沉 迟数、滑涩大小各脉,指按之下,若有条 理、先后秩然不乱者,此有神之至也;若 按指而充然有力者有神之次也;其余按指 而微微鼓动者,亦谓有神。倘按之而散乱 者,或有或无者,或来有力、去无力者, 或轻按有而重按绝无者,或时而续、时而 断者,或欲续而不能,或欲接而不得,或 沉细之中倏有依稀之状,或洪大之内倏有 飘渺之形,皆是无神之脉……”由此可见, 有神之脉一定兼有柔和之象。

再以《内经》所载四季正常脉象“春 弦、夏洪、秋毛、冬石”的词义加以分 析,似亦不宜机械地按字义予以套释。如 春弦、夏洪,只是说春天脉象微带弦意, 夏天的脉象微兼洪意;“秋毛”系指秋季脉 象微有涩意;“冬石”则明示冬令脉微有沉 象。

在学习临床脉诊文献时,可从上述例 子中得到启发。

用发展的眼光诠释病名

中医所用不同的病名,有其一定的历 史沿革。如“中风”在张仲景《伤寒论》中 指外感热病——太阳病的一种病型。《难 经》亦将其隶属于广义的伤寒病证中。而 后世所说的“中风”,多指脑血管意外等 病,这是不容混淆的。有些病名的文字描 述,早期和后期也可以有明显的不同,故 须综合古代文献加以探索,才能得出较为 恰当的认识。

如“脱营”作为病名,最早见于《素问· 疏五过论》。论中说:“凡未诊病者,必 问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名曰 脱营……”往往使人体“外耗于卫,内夺于 营”,致使预后不良。即便是“良工”(高 明的医生)也容易“诊之而疑”,而犯不知 如何正确治疗的过错。《素问》所述强调 了内伤情志在发病方面的重要性,但略于 述症。明·马莳《素问注证发微)解释“脱 营”谓:“营气者,阴气也。阴气已脱,名 曰脱营。”张介宾《类经》指出此病“血无 以生,脉日以竭”的病理。对于脱营具有 突破性见解者,见于清初张璐所撰《张氏 医通》。张氏指出:“夫脱营者,营气内 夺,五志之火煎迫为患,所以动辄烦冤喘 促。五火(五脏之火)交煽于内,经久始 发于外。发则坚硬如石。毓仁(毓仁指明 代著名外科学家陈实功)所谓初如痰核, 久则渐大如石,破后无脓,惟流血水,乃 百死一生之证……原夫脱营之病,靡不本 之于郁。若郁在脏腑,则为噎膈等证;此 不在脏腑,病从内生,与流注、结核、乳 岩同源异派。推其主治,在始萌可救之 际,一以和营开结为务……”

张璐对“脱营”的阐发,毋庸赘言是对 恶性肿瘤的发病及其证侯的生动描述。特 别是他提到脱营后期“其破败之状,有如 榴子之裂于皮外,莲实之嵌于房中,与翻 花疮形象无异。非若流注、结核之溃后尚 可图治”。

综上所述,张璐是首先将脱营与乳 癌、噎膈(主要指食管癌,也包括胃贲门 部癌等病)视为同一类疾病的医学家。他 对此类病证通过血行、淋巴转移所产生的 肿块,以及肿块形诸体表的常见部位及其 破溃后的形象特点,有相当细致和全面的 观察,还特别指出脱营属于“始萌可救”的 病证,强调了早期治疗的特殊重要性。至 于临床各科的多种疾病,均有其在认识上 逐步深化的过程,需要我们用发展的眼 光,探究其源流情况。

临床医著的书名真义

中医临床著作中有关疾病科别和病证 名称,绝大多数都是容易理解的。如《内 科摘要》、《外科正宗》,但有些书名, 并不容易正确地予以理解。如张仲景《伤 寒杂病论》的“杂病”,其涵义是从《金匮 要略》具体内容中得到启发的,该书论述 以内科病证为主,兼及妇、外科等少数病 证,故后世书名凡有“杂病”二字者,如 《杂病证治准绳》、《杂病源流犀烛》 等,均为以内科为重点内容的医著。

又如《女科经纶》(清·萧壎撰), 单以“经纶”二字,首见于《易经》。本作 整理丝缕(将丝分开为“经”,将丝合拢 为“纶”)之意,其引申含义可作“操持国 家大事,有条不紊”解。作为医书名, 《女科经纶》可体会是“有条理,有系统 的女科著作”。

再举最早的儿科专著《颅囟经》而 言,书名“颅囟”,以小儿初生,颅囟未 合,其证治内容具有和成人不同的特点, 故此处的“颅囟”可以说是“小儿病”的代 词。署名唐·孙思邈编著的《银海精微》 一书中“银海“二字,则为眼科的代词。因 道家书以“目为银海”,可知此书为眼科著 述。又如《重楼玉钥》(清·郑梅涧著) 中的“重楼”,是作为咽喉的形象代词,故 知此书为喉科著作。至于脉诊专著《诊宗 三昧》(清·张璐撰),其中“三昧”本属佛 教名词,是佛教重要的修行方法,意 指“修行时能摒除杂念,专注一致”。此处 用作书名,则有“精要”之意。《青囊秘 录》(汉·华佗著)中的“青囊”,本指古代 医生盛书或装药的口袋,后也将之作 为“医术”代名词。

故不少书名是需要经过一番考证,才 能获知真义的。

中医古籍处方名涵义

古今中医临床文献中的方剂,总计约 有十余万首。较多的方名,直接反应其作 用或主治,如清气化痰丸(《医方考》 方)、定喘汤(《摄生众妙方》方)、养 阴清肺汤(《重楼玉钥》方)、利膈汤 (《普济本事方》方)、养精种玉汤 (《傅青主女科》方)、首乌延寿丹 (《世补斋医书》方)。也有大量的方剂 是以主要药物加以命名的,如张仲景著作 中的桂枝汤、麻黄汤、防已黄芪汤、大黄 牡丹汤,以及后世的枳术丸、鹿茸丸、香 砂六君子汤、杞菊地黄丸等。

有不少方剂、方名同而药物组成及主 治病证各异。如名为“牛黄丸”的方剂,最 早见于北宋年间所编《太平圣惠方》,该 书记述牛黄丸同名方二首:一方治“小儿 惊热,发歇不定”;一方治“小儿慢惊风, 发歇不止”,均以牛黄为君药。而名为牛 黄丸的方剂,尚可见于《小儿药证直 诀》、《婴童百问》、《审视瑶函》、 《医宗金鉴·眼科心法》等书。其中《小 儿药证直诀》方,为牵牛子、雄黄、天竺 黄三味组成,主治小儿疳积;《医宗金 鉴》方系黑白牵牛、大黄、胆星、姜半 夏、皂角、枳实等药组成,主治“小儿痰 盛,急惊风”。此二方虽名为“牛黄丸”, 而实无牛黄。

又如治颈淋巴腺结核的“消瘰丸”, 《医学心悟》及《医学衷中参西录》均有 同名方,前方由玄参、煅牡蛎、贝母三味 组成;后方即前方加生黄芪、血竭、龙胆 草、三棱、莪术、乳香、没药组成。主治 病证相同。

我们尚须注意方剂名称中的不同数词 概念。如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外科 心法》方)。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 诀》方),七味都气丸(《医宗己任编》 方),都直接反映了方剂的药味数。

有时则反应药物的剂量比例,如六一 散(刘完素方,《宣明论方》名益元散) 为滑石六两,甘草一两,“九一丹”(《医 宗金鉴·外科心法》方)。方用煅石膏九 钱,黄灵药一钱。同样反映了药量比例。

有些方剂联系到药物剂量,如“九分 散”(《急救应验良方》主治跌打损伤, 筋骨受损。方用马钱子(去皮毛),麻 黄,乳香,没药(去油)各四两,共为细 末,每服九分。此方之所以在方名中突出 剂量,因方中有峻毒药马钱子,不能多 服。又如七厘散(《良方集腋》,内有麝 香,血竭,红花、冰片等药)是目前治疗 跌打损伤、闪腰岔气、骨折筋伤、创伤出 血等而产生瘀滞作痛的常用方,“七厘”也 是指的服用量。

此外,方剂中的代词也须加以注意。 如钱乙所创用的儿科五脏辨证,其主方有 泻白散、泻黄散、泻青散、导赤散等。这 里的白、黄、青、赤,分别是肺、脾、 肝、心的代词,所谓“泻白”,实际上具有 清泻肺热、止咳平喘之效。

同字异义与异字同义

中医临床文献中同字异义的情况是相 当多见的。如“内”字,或作内外的“内”字 解;或指内脏,所谓“五内”,即五脏; 《内经》的“内”字,《类经》释作“性命 之道”,即“医学”的涵义;或音义同“纳”, 如“内药鼻中”,就是将药物放入鼻内的意 思;或指房事,如“伤于内”,意即房事过 度,体质受伤;有时又作妻妾解,如“张 泰林内”,即张泰林的妻子。类似这种情 况,必须承接前后句,判定其真实涵义。

异字同义亦屡见不鲜。如阅读医案医 话著作,描述治后的情况,用“痊”、 “瘥”(差)、 “瘳”、“已”、“安”、“康”等 字,都是病好、逐步恢复健康的意思。当 然,如细斟字义,也可能存在一些微小的 区别。

总之,作为一名中医,应在可能范围 内阅读较多的医籍和相关著作,这不仅有 助于提高临床学术水平,也有利于我们对 中医药学丰富的文化内涵加强认识,医圣 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治学方 法,应该成为我们学习研究中医者共同的 座右铭。
2# 沙发
发表于 2015-10-14 17:5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的分享
3# 板凳
发表于 2015-12-31 15:57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资料,学习了
4
发表于 2016-1-2 17:25 | 只看该作者
很实用 的,谢谢楼主
5
发表于 2016-1-2 19:45 | 只看该作者
好经验,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9-25 02:49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