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3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胃底异位脾种植误诊为间质瘤病例分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3-1-8 14: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患者男,53岁,因反复上腹痛伴早饱2年余入院。患者8年前因外伤导致脾破裂行脾切除术,近2年反复出现上腹痛伴早饱,无呕血、黑便。入院查体未发现明显阳性体征中性粒细胞46.9%,嗜酸性粒细胸7.1%,总蛋白55.9g/L,尿素氮8.25mmol/L,其余生化检查无异常。胃镜检查见胃底前壁大弯侧一大小2.5cmx2.0cm降起(图1),表面黏膜充血肿胀(图2)。胃镜诊断:黏膜下肿块、曲张静脉待排除。超声内镜检查:胃底固有肌层起源稍低回声光团,横截面积约1.5cmx2.2cm(图3),局部管壁层次欠清晰,壁外未见肿大淋巴结声像,考虑间质瘤可能。入院第5天于全麻下行内镜下胃底肿块切除术,术中见肿块位于胃底,呈可疑血管性,遂中转剖腹探查。探查术中见胃底肿块大小约2.0cmx1.0cmx1.0cm,源干固有肌层,色暗红,边界清晰,呈可疑血管性。术后病理证实为脾组织,诊断为胃内异位脾种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1 胃镜下见胃底前壁人弯侧一大小2.5cmx2.0cm降起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2 隆起物表面黏膜充血肿胀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3 超声内镜示胃固有肌层起源稍低回声光团,横截面积约1.5cmx2.2cm


  讨论
  异位脾种植是指由于外伤或其他原因导致脾切除后脾组织的自体移植,在脾破裂、脾切除患者中发生率达67%,其种植途径可能为破口处潜在的腔隙、脾静脉栓子、脾髓血行播散等。本例患者未发生胃破口,考虑其种植系脾静脉栓子或者血行播散可能脾组织种植部位亦可偏及胸腔、腹腔的多个器官。多数患者无特殊症状而不用处理,但少数患者由于其种植部位以及异位脾组织大小、形态等原因可发生非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常不被医生所认识,容易导致误诊误治。
  胃内异位脾种植与胃间质瘤招声内镜下表现相似,难以区分,极易浩成误诊。这就要求检查者个面掌握患者病史及检查结果,并对脾种植有充分的认识。尽管如此,确诊仍需病理检查结果证实。本例最终经剖腹探查术后病理证实为胃内异位脾种植。

1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1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5 12:13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