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777|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编读往来] 2012年《爱爱医》第11期“我最喜欢的文章”(3)《小儿腹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3 19: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康健晟 于 2012-12-13 19:55 编辑

这是2012年《爱爱医》杂志第11期“我最喜欢的文章”之一——《小儿腹泻》。在此请允许我代表《爱爱医》杂志真诚的邀请本篇作者别看资料 寒冰、qinghua2008、他克莫司、dliuke等相关编辑老师和热心爱友积极参加《小儿腹泻》的赏析活动(该文章原文见二楼帖子)。

方式:邀请作者谈谈自己创作的动机、背景、心得及体会;邀请广大爱友们跟帖,说出对这篇文章的点评;请编委跟帖说明选稿原因。
奖励:a、只要言之有物,即可获得鲜花2朵。b、优秀评刊者,可以获得贡献积分1分。c、半年统计一次,期间被评选精品文章最多的作者(前3名),可获得爱爱医纪念品一份(暂时保密)。d、参与评刊最多,获得积分最多的前五名爱友,可以获得爱爱医纸质杂志合订本奖励。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为方便本文作者和爱友们交流和相互学习,本篇精品文章赏析贴将长期开放。
                                                                                                                                                                                       
小爱
                                                                                                                                                                                        12月13日
2# 沙发
发表于 2012-12-13 19: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康健晟 于 2012-12-13 19:54 编辑

小儿腹泻
作者:别看资料
原帖链接:https://bbs.iiyi.com/thread-2063871-1.html#pid10845975
小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病,在基层更常见,***内已经多次讨论过诊断与治疗,这
里只是简单介绍一下。
对补液大家总感觉到无从下手,这里提供了一份大家能看懂、学明白、会用的补
液资料。
小儿腹泻(或称腹泻病)是一种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
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症,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6个月~2岁婴幼
儿发病率高,一岁以内占半数,是造成儿童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引起儿童腹泻病的病因分为感染性及非感染性两种,不同病因引起的腹泻常各具临床
特点和不同临床过程,故在临床诊断中常包括病程、严重程度及可能的病原诊断。
【诊断程序】
步骤一:是否存在腹泻→重要疑诊线索。
大便次数大于或等于3次/天,性状由成型便变成稀便、粘液便、稀水便,稀薄
或带水,有酸味,常见白色或黄白色奶瓣和泡沫,重者大便每日10余次,多为黄色
水样成蛋花汤样便,含有少量粘液,少数患儿也可有脓血便。
步骤二:是否不是引起的上述表现→排除线索。
便常规无或偶见少量白细胞者:①生理性腹泻;②导致小肠消化,吸收功能障碍的
各种疾病,如乳糖酶缺乏、葡萄糖-半乳糖吸收不良。
便常规可见较多的白细胞:①细菌性痢疾:常有流行病学史,起病急,全身症状
重,大便次数增多,量少,排脓血便伴里急后重,大便显微镜检查有较多脓细胞、红
细胞和吞噬细胞,大便细菌培养有痢疾杆菌生长可确诊。②坏死性肠炎:中毒症状严
重,腹痛、腹胀、频繁呕吐、高热,大便暗红色糊状,渐出现典型的赤豆汤样血便,
常伴休克。腹部立、卧位X线摄片呈小肠局限性充气扩张,肠间隙增宽,肠壁增厚等。
步骤三:确诊的重要依据。
小儿腹泻的诊断程序应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根据患儿的大便次数及性状有无改变
而确定是否存在腹泻以及脱水程度及性质,是否有酸碱失衡,离子紊乱,病程诊断及
病因诊断。
1.粪便常规检查:镜检可见少量黏液,脂肪滴或红、白细胞。
2.粪便细菌培养、病毒分离、真菌培养可阳性。
3.血生化检查:血清钠、钾、氯、钙,碳酸氢根测定或血气分析。
步骤四:病因诊断。
引起儿童腹泻病的病因分为感染性及非感染性两种,感染性腹泻可由病毒、细菌、
真菌、寄生虫引起,根据大便常规化验结果可分为两种情况:
无或偶见少量白细胞为侵袭性细菌以外的病因,如病毒,非侵袭性细菌,寄生虫
等肠道内、外感染或喂养不当引起的腹泻多为水样泻。
有较多的白细胞表明结肠或回肠末端有侵袭性炎症病变,常由各种侵袭性细菌感
染所致,仅凭临床表现难以区别,必要时进行便培养、细菌血清型和毒性检测以定诊。
非感染因素有饮食因素、气候因素等引起消化功能紊乱而致腹泻。
步骤五:临床评估。



是否有其他离子紊乱。
低钾血症:血钾正常值3.5~5mmol/L,当<3.5mmol/L时可考虑低钾血症。四肢
无力,严重者可出现肌麻痹;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心音低钝,可发生心律不齐,
心电图示T波低平,出现u波;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多尿,可出现碱中毒。
低钙血症:血钙正常值为2.24~2.75mmo/L,当<2.2mmo/L时,结合临床可诊断。
常见于腹泻久及活动性佝偻病小儿,脱水酸中毒时可不出现症状,随着脱水酸中毒纠
正,可出现手足搐溺或惊厥症状。
低镁血症:正常血镁0.7~1.0mmol/L,常见于长期腹泻及营养不良。除神经肌肉
兴奋性增强时,少数情况还有心动过速,室性早搏等。当输液后出现震颤、手足搐溺
或惊厥,补钙无效时,应想到缺镁。
步骤六:病程分期。
病程在2周以内的腹泻为急性腹泻,病程在2周~2月为迁延性腹泻,慢性腹泻的
病程在2个月以上。
【治疗程序】
一般治疗:原则为调整饮食,预防并纠正脱水,合理用药,加强护理,预防并发
症。
急性腹泻治疗:
饮食疗法:强调继续饮食,有严重呕吐者可暂时禁食4~6小时(不禁水),好转后
继续喂食,病毒性肠炎可暂停乳类改为豆类,腹泻止后逐渐恢复营养丰富的饮食,并
每日加餐一次。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
口服补液:轻度脱水50~80ml/kg,中度脱水80~100ml/kg,8~12小时内将累计损
失量补足。脱水纠正后可将剩余口服ORS用等量水稀释,按病情需要随时口服。静
脉补液:中度以上脱水,吐泻严重或腹胀的患儿,第一天补液量包括累计损失量、继
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一般轻度脱水约为90~120ml/kg,中度脱水120~150ml/kg,
重度脱水150~180ml/kg。溶液性质:一般等渗性脱水用1/2张含钠液,低渗性脱水用
2/3张含钠液,高渗性脱水用1/3张含钠液,若临床判断脱水有困难时,可先按等渗
性脱水处理。输液速度:取决于脱水程度,对重度脱水有明显周围循环障碍时,应先
快速扩容,用2:1等张含钠液20ml/kg,总量不超过300ml,30~60分钟内快速输入,
累计损失量在8~12小时内补充,约每小时8~10ml/kg。脱水纠正后,补充继续损失量
和生理需要量时,速度宜慢,于12~16小时内补完,约每小时5ml/kg,补液性质1/3~1/5
张。纠正酸中毒:因输入的混合溶液中已含有一部分碱液,输液后循环和肾功能改善,
酸中毒即可纠正。亦可用测得血气结果计算,所需要5%的碳酸氢钠毫升=|BE|×
0.5/kg,一般首次给计算量的1/2,根据治疗后复查情况决定是否继用。重度酸中毒伴
重度脱水时可用1.4%NaHCO3,每次20ml/kg,扩容即可同时纠酸。纠正低钾血症:
有尿及***前6小时内有尿即应及时补钾,浓度不应超过0.3%;每日静脉补钾时间
不应少于8小时。细胞内钾浓度恢复正常要有一个过程,因此纠正低钾血症需要有一
定时间,一般静脉补钾要持续4~6天。纠正低钙血症:出现低钙症状时可用10%葡萄
糖酸钙(每次1~2ml/kg,最大量不超过10ml/次),加葡萄糖稀释后静注,低血镁者用
25%硫酸镁按每次1~2ml/kg,深部肌肉注射,每6小时1次,每日3~4次,症状缓解
后停用。第2天以后的补液:主要是补充继续损失量(防止发生新的累计损失)和生理
需要量,继续补钾,供给热量,一般可改为口服补液。若腹泻频繁或口服量不足,仍
需静脉补液,用1/3~1/5张含钠液补充生理需要量,用1/2~1/3张含钠液补充继续损失
量,按丢多少补多少、随时丢随时补的原则,仍需注意补钾及纠酸。
药物治疗:①控制感染:水样便腹泻多为病毒及非侵袭性细菌所致,一般不用抗
生素;粘液、脓血便患者多为侵袭性细菌感染,应根据临床特点针对病原经验性选用
抗菌药物。②肠道微生态疗法。③肠粘膜保护剂。④避免用止泻剂。⑤补锌治疗。
迁延性和慢性腹泻治疗:因迁延性和慢性腹泻常伴有营养不良和其他并发症,病
情较为复杂,必须采取综合治疗措施:①调整饮食:应继续母乳喂养,人工喂养儿应
调整饮食,保证足够热能。②双糖不耐受患儿采用豆浆或去乳糖配方奶粉。③过敏性
腹泻治疗:如在应用无双糖饮食后腹泻仍不改善时应考虑食物过敏(对牛奶或大豆蛋
白过敏)的可能性,应改用其他饮食或水解蛋白配方饮食。④要素饮食:是肠粘膜受
损伤时的理想食物。⑤静脉营养:少数患儿不能耐受口服营养物质者可采用静脉营养。
⑥药物治疗:抗生素仅用于分离出特异病原的感染患儿,并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用,
应用微生态制剂和肠粘膜保护剂。⑦中医辨证论治有较好疗效。
【临床经验与注意事项】
1.治疗后观察腹泻的情况,大便次数与性状有无好转并继续观察脱水情况,记
录患儿液体出入量,注意有无脱水征象,比较治疗期前后脱水的变化。
2.轻度腹泻经口服药物症状可很快好转,可在门诊治疗;中重度腹泻,尤其呕
吐严重不能进食、服药困难时,须留院观察,进行静脉补液或住院治疗。
3.观察代谢性酸中毒表现,应及时查血PH值,应用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
4.密切观察低血钾表现,当发现患儿全身无力,哭声低弱或不哭,吃奶无力,肌
张力低下,反应迟钝,恶心、呕吐、腹胀及听诊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应及时检测血
钾,如血钾减低需及时补充钾盐。
5.注意纠酸后血钙离子降低,可能出现低钙性手足搐溺或惊厥,须及时补充钙剂。
3# 板凳
发表于 2012-12-13 20:13 | 只看该作者
小儿腹泻是基层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病因有内在因素、感染性因素、非感染性因素三类!感染性因素又分为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

基层受条件限制,如血气分析等很难完善,所以在判断脱水性质时有困难,在诊断、治疗此病时也存在很多误区:到底是哪种感染?到底该不该使用抗生素?到底该口服补液还是静脉补液?

别看资料斑竹的本篇文章着重介绍了补液相关知识,特别是步骤五的临床评估,一目了然,对大家在判断脱水性质时很有帮助!

文章后面的治疗程序等详细介绍了饮食、补液、药物等相关知识,对处于基层的儿科医师来说很有帮助,值得推荐到杂志供大家一起学习!

2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2朵
4
发表于 2012-12-20 17:0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dliuke


    感谢支持!{MOD}!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0 07:41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