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07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编读往来] 2012年《爱爱医》第9期“我最喜欢的文章”(4)《丁胺卡那霉素:来自基层的呼唤》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5 20: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康健晟 于 2012-11-15 22:03 编辑

这是2012年《爱爱医》杂志第9期“我最喜欢的文章”之一——《丁胺卡那霉素:来自基层的呼唤》。在此请允许我代表《爱爱医》杂志真诚的邀请本篇作者诸葛大夫和寒冰 、dingml97、dliuke等相关编辑老师和热心爱友积极参加《丁胺卡那霉素:来自基层的呼唤》的赏析活动(该文章原文见二楼帖子)。

方式:邀请作者谈谈自己创作的动机、背景、心得及体会;邀请广大爱友们跟帖,说出对这篇文章的点评;请编委跟帖说明选稿原因。
奖励:a、只要言之有物,即可获得鲜花2朵。b、优秀评刊者,可以获得贡献积分1分。c、半年统计一次,期间被评选精品文章最多的作者(前3名),可获得爱爱医纪念品一份(暂时保密)。d、参与评刊最多,获得积分最多的前五名爱友,可以获得爱爱医纸质杂志合订本奖励。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为方便本文作者和爱友们交流和相互学习,本篇精品文章赏析贴将长期开放。
                                                                                                                                                                                       
小爱
                                                                                                                                                                                        11月15日
2# 沙发
发表于 2012-11-15 20:20 | 只看该作者
丁胺卡那霉素:来自基层的呼唤
作者:诸葛大夫
原帖链接:https://bbs.iiyi.com/thread-2179032-1.html
近年来,国内刊物相继登载了有关丁胺卡那霉素(以下简称丁卡)致敏致死的报
道,但是目前在基层,特别在农村,丁卡的应用还相当普及,应用现状存在着很多问
题,在此我谈谈个人的看法。
同仁们都知道丁卡主要毒副作用表现为耳毒性、 肾毒性、 神经肌肉阻滞及过敏
应等。 临床上经常发现基层医生在使用丁卡时存在着不合理应用的现象, 从而导致一
些不良反应的发生。
现作简单叙述,以与同仁们切磋共勉:
1.与同氨基糖苷类药物配伍。 曾报道过某基层大夫用丁卡同时又用庆大霉素导致
严重的肾损害。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同类药物配伍,其治疗作用增加有限,而毒副作
用却显著增加。
2.与茛菪类药物同组输液。 这种现象最多见。 有些经治大夫遇到上感伴消化道症
状的患者,常规似的给予丁卡+莨菪类药物(654-2)在同一瓶内输液。曾经见到一个
这样的例子,患者用药以后出现心悸、头昏、胸闷,心电图检查提示心肌损害。这与
丁卡的神经肌肉阻滞的副作用有关,导致心肌抑制,损害心脏,654-2 还可以加重丁
卡的呼吸抑制作用,严重者可引起呼吸循环衰竭。
3.滴速过快,浓度过大。丁卡一次输液量用 0.6g(即 3 支) ,在剂量方面就有过
大之嫌的。有些医生习惯将丁卡 0.6g 加入等渗液 250ml 里使用,而且滴速偏快,也
就是所谓的“冲击”治疗,但是医生必须警惕:药物过量、滴速过快均很容易发生严
重的不良反应。
4.忽略禁忌症。 《常用耳毒性药物临床使用规范》 中明确规定: 6 岁以下儿童及孕
妇和 65 周岁以上老年人禁忌应用丁卡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5.不恰当地给所有腹泻患者用丁卡。 腹泻本身就存在不同程度的脱水现象, 此时
若给丁卡,极有可能加重肾毒性,甚至会诱发肾衰。
说这些,并不是说丁卡“一无是处” ,丁卡在临床上的治疗地位是不容置疑的 。
因此,我们要熟悉丁卡的“本质” ,尽量规避风险,更好地利用它在临床上发挥“威
力” 。现在社会医患关系紧张,规范用药、合理用药对我们医务工作者来讲任重而道
远!
3# 板凳
发表于 2012-11-18 21:55 | 只看该作者
与同氨基糖苷类药物配伍。
与氨基糖苷类药物配伍。


有些经治大夫遇到上感伴消化道症
状的患者,


有些经验的大夫遇到上感伴消化道症
状的患者,

有些有经验的大夫遇到上感伴消化道症
状的患者,


鸡蛋里挑骨头       呵呵


现在社会医患关系紧张,规范用药、合理用药对我们医务工作者来讲任重而道
远!   选择用药  慎之又慎啊   !

2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2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6 15:25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