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6398|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求助] 求问,普通感冒和人体免疫力是否有关?而免疫力是否真的和温差变化有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2 23: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luqiwei123 于 2012-10-12 23:28 编辑

这两个问题,不知是有关呢,无关呢,还是“尚无定论”?因为常有言论指人体免疫力无关普通感冒,另有言论称“着凉”根本不是感冒的诱因,并称几十年前曾有志愿者实验证明着不着凉致病概率是相同的。
2# 沙发
发表于 2012-10-13 14: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ngsl 于 2012-10-13 21:37 编辑

这是我找到的文章一则,标题就说感冒与着凉无关,据说是采访三名呼吸科副主任医师得来。求各位专家辨别。

感冒并不是“冻”出来的 由病毒引起洗手最防病
文章来源:人民网 2009-9-21 14:48:26

  不少市民发现,近一段时间以来,身边感冒的多起来了,在写字楼里,

只要是有几个人开始打喷嚏,身边的很多人似乎都会被“传染”。记者从南京各大医院内科和呼吸科门诊的情况了解到,立秋后感冒的病人就呈现出逐日上升的趋势,为什么有的人很少感冒,有的人风一吹就打喷嚏?周围好多人都发烧了,会不会是流感?究竟什么样的情况下,就必须去医院挂水了……就市民普遍关心的一些问题,记者咨询了呼吸科专家。

  采访专家: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呼吸内科 朱晓莉 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中医院养生康复中心 王挺 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儿童医院呼吸科 田曼 副主任医师

  人为什么会感冒

  感冒是指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为流行性感冒,尤其他病毒(多达一百多种,以鼻病毒、冠状病毒最常见)引起的为普通感冒。二者的症状很相似,但是其实是两种不同的疾病。本文说的感冒如果没有特别说明,都是指普通感冒。一个成年人平均一年要得两三回感冒,它是最常见的、也是最被误解的疾病之一。

  有人认为感冒是风邪由皮毛、口鼻乘虚而入引起的。风邪就相当于病毒,即便如此,这种说法也弄错了感冒病毒进入人体的途径。感冒病毒并不能由皮毛、口腔进入人体,它的入口是鼻腔(有时也从眼睛进入,但也是经由泪管抵达鼻腔)。鼻腔粘膜上长有纤毛,这些纤毛会从前向后摆动,把粘在上面的东西往鼻咽部送去。进入鼻腔的病毒就这样被纤毛送到了鼻腔后部的淋巴组织——腺样体。腺样体细胞的表面有一种叫“细胞间粘附分子”(简称ICAM)的受体。受体就有专门和它结合的配体,但是感冒病毒却能冒充ICAM的配体,和ICAM结合,让ICAM把它送进细胞内。 感冒病毒进入腺样体细胞后,就把细胞劫持了,利用细胞内的设备大量地**病毒。被感染的细胞最终死亡、破裂,释放出新**的病毒,去感染其他细胞。感冒病毒的感染能力非常强,很少量(1~30个感冒病毒颗粒)的感冒病毒就足以导致感染,而且感冒病毒一旦进入鼻腔,95%的人都会被感染。

  感冒症状通常在病毒感染2~5天以后出现。被感冒病毒感染的细胞只占鼻细胞的一小部分,对鼻粘膜的损害很轻微。感冒症状主要不是由于病毒造成的损害导致的,而是人体免疫系统对病毒感染做出的反应。感冒病毒感染了鼻细胞后,人体免疫系统发现了入侵者,就会像对待其他入侵者一样做出反应,释放出许多称为“炎症介质”的生物活性物质,例如组胺、激肽、前列腺素等等,导致了鼻腔堵塞、流鼻涕等症状。

  感冒病毒主要传播“中介”是手

  实验表明,感冒完全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挨冻并不能增加患感冒的风险。为什么世界各地的人都普遍认为“着凉”、“伤风”会导致感冒呢?可能有几个因素引起了误解。感冒在冬天较常见,这是由于在冬天人们多数时间待在门窗禁闭的室内,因此感冒病毒在冬天容易传播,会让人误以为是寒冷引起了感冒。患者被感冒病毒感染后在感冒症状出现之前有时会先发烧,感到寒冷、颤抖,之后发现自己感冒了就以为是着凉引起的,其实是倒果为因。此外,在挨冻时会流鼻涕,也容易让人误会那是感冒。

  有些医生知道感冒是病毒引起的,不过他们认为着凉会降低人的免疫力,因此容易招致感冒病毒入侵。然而实验已表明只要感冒病毒进入鼻腔,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被感染,可见与着凉与否、免疫力的高低是没有关系的。并不是所有被感冒病毒感染的人都会出现症状,大概75%的人有症状。那么那些没有症状的被感染者是不是因为其免疫力强呢?情形可能恰好相反。感冒症状是由于人体正常的免疫反应引起的,没有症状反倒有可能表明其免疫系统不够活跃。

  既然感冒与着凉无关,避免吹风、注意保暖并不能预防感冒。感冒病毒的主要传播“中介”是手,是接触过感冒患者或粘有感冒病毒的物体表面的手,那么勤洗手、避免用手碰鼻子和眼睛,以减少感冒病毒进入鼻腔的机会,是更可靠的预防感冒的方法。国内有药厂宣传“常服维C防感冒”,但是多项临床对比试验表明服用维生素C对预防或治疗感冒都没有效果。

  发高烧全身酸痛要警惕流感

  若在流感季节出现感冒症状,人们不免心理嘀咕自己是否“中招”,但实际上,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由于病原不同,症状上是有较明显差异的。究竟如何区分普通感冒和流感呢?

  成人的普通感冒多为鼻病毒引起主要是以鼻咽部上呼吸道卡他(“卡他”是指黏膜炎)症状为主。主要表现是发病初期有咽喉干痒或烧灼痛,并伴随打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等症状。可伴咽痛、咳嗽,有的人还会感觉到嗓子干哑、嘴巴尝不出味道来。一般来说,没有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轻度畏寒和头痛。一般5-7天痊愈。

  而流感与普通感冒不同在于全身症状明显。它起病急,鼻咽部的症状轻,相反全身症状较重,高热、头痛、乏力、特别是会出现全身酸痛症状、体温可达39℃到40℃,一般持续2-3天后减退。全身症状好转后,原先较轻的鼻咽部症状却可能表现得更显著,少数患者还会有食欲不振、恶心、便秘或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而流行性感冒则是由流感病毒引起,传染性较强,常有明显的流行性。特别是甲型H1N1病毒,人群对其没有免疫能力,普遍易感。换句话说,流感以聚集性的病例为主,如果身边发生了小范围的多人出现感冒症状,就要警惕是不是流感,必要的时候要采取隔离和消毒的措施。

  适当“烧一烧”孩子抵抗力更强

  小孩为什么会经常发烧?小孩由于体温的调节中枢不如成人,所以发热的通常比较多,而且一下子能烧得很高。但是小孩发烧时体温的耐受能力比成人要强,这就是有时候小孩为什么烧到38℃时还在玩儿的原因。

  但是很多家长有“发烧恐惧症”,一发现孩子发热了就要急着给他退烧。其实,对于一岁以下的小小孩来说,出现感冒的唯一表现就是高烧。孩子发热是机体防御外部病毒入侵的正常反应,有利于全身免疫系统的调动。如果孩子一年到头都不发烧,那家长更应该警惕,是不是孩子的免疫系统有什么问题。

  儿科专家强调,一般来说,发烧不超过38.5℃,不要给孩子吃退烧药。因为任何一种感冒药都起不到抗病毒的作用,退烧药只管退烧,而且也仅仅只能管4-6个小时,药效一过,孩子又会烧上去。而且吃了退烧药了,孩子往往会大量地发汗,对于一些温度不高的孩子来说,非但起不到作用,还会降低白细胞,降低免疫能力。如果孩子烧得不高,且精神状态好,能吃能玩,完全可以在家观察两三天。

  孩子感冒到什么程度必须要送到医院呢?

  专家建议,第一,如果在家观察两三天后,烧仍然没有退,反而越烧越高,此时要到医院来看。因为此时可能会继发细菌感染。第二,孩子体温超过40℃。虽然高烧仍有可能还是单纯的病毒感染,但是如果此时不及时补液的话,烧不容易退下来。第三,孩子喉咙肿痛,小小孩口水多,哭闹、不肯进食,此时可能是化脓性的扁桃体炎,所以医生检查时首先都要看看孩子的喉咙,就是这个意思;第四,就是孩子精神不好,出现呕吐、嗜睡等症状,这可能是脑炎的早期表现,家长应该提高警惕。

  喉咙肿痛咳出浓痰就要挂水了

  有的小感冒可以抗抗,可是出现了哪些症状,就意味你必须去医院了?
  一,高烧的病人,在散发热量的同时也带走了身体中的水分,导致血液粘稠,此时需要补液。
  二,由细菌感染造成的炎症反应。这里你可能会问,感冒是病毒引起的,怎么会出现细菌感染呢?这是因为病毒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使得细菌乘虚而入。出现已下几种症状,就要考虑可能是继发了细菌感染,首先是咽喉肿痛,有可能是链球菌感染;其次是出现黄浓痰。而具体是不是细菌感染,验个血象就能看得很明白。正常人的红细胞是不高的,但是细菌感染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的值会升高。此时就需要挂抗生素治疗了。

  为什么感冒好了,咳嗽还不停?

  在临床上,没有发热,单纯以咳嗽为表现前来就诊的患者也很多。这其中最常见的病因有三,第一,是有过感冒病史,在感冒的后期出现咳嗽,这是由于炎症并没有完全恢复,稍有**就会出现的一种变态反应。此时要进行雾化治疗和一些抗变态反应的治疗。

  第二,有一种哮喘,叫做“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不喘只是咳嗽,特别是在夜晚和凌晨这段时间咳得最厉害。此类病人往往一直是当作普通的支气管炎进行治疗,用了很多抗生素,但是效果并不明显。

  第三,鼻水从后鼻腔流到咽喉,反复在**咽喉,导致咳嗽。过去这种疾病叫做“鼻后滴流”,现在叫做“急性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所以提醒市民,特别是孩子家长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反复咳嗽,按上呼吸道感冒和支气管炎治疗效果不明显的话,就一定要去看呼吸专科医生,必要的时候要做相关的检查。有的人因为抗生素吃得太多,导致体内的菌群紊乱,可能出现一系列更为严重的后果。而咳嗽久治不愈,从上呼吸道蔓延到了下呼吸道,容易引起肺部的感染。
3# 板凳
发表于 2012-10-13 14: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ngsl 于 2012-10-13 21:34 编辑

再贴一篇,貌似论文,求辨别。最后一则实验貌似翻案,但仔细看似乎只是寒冷会加重症状(而非增加致病机会),同时文章也提出了实验的缺陷。

着凉了,我会感冒吗?
“小心别着凉,不然要感冒的”的说法太常见了。不过,现代病毒学不认为寒冷和感冒存在因果关系,而寒冷会不会促进感冒的发病还在争论中。诸多科学家、多项科学实践、一百多年的呕心研究,揭示感冒和寒冷间的真相,还不快来看一下。

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感冒似乎都和寒冷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在汉语中,感冒又叫“着凉”,英语里普通感冒叫“common cold”,也和冷有关系。这非常容易理解,凭借人们的经验和感觉,冬天似乎更容易得感冒。也有不少人有类似的体验:昨天出门受了凉,回家就病倒了。不过,随着医学、生物学对感冒这种疾病的认识不断深入,科学家发现感冒可不单单是着凉那么简单。
从医学的严格定义来说,普通感冒是鼻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不过对于大多数人,其他病原体(可以是病毒、细菌,甚至是真菌)感染导致了鼻塞、嗓子痛、咳嗽、发热等症状的情况也都被通俗得称为感冒(这些情况统称为上呼吸道感染更为准确)。当这些病原体入侵人体的时候,人的免疫系统会做出反应,感冒的症状也就因此产生了。

突破:寒冷不等于会感冒

100多年前,科学界或多或少地认为,寒冷的天气会让人感冒[1]。这种观点很直观,因为感冒往往有很鲜明的季节性特征。不过,很快有人开始注意到一些例外的情况。1933年5月,H.H.Paul和H.L.Preese在美国卫生学杂志(The American Journal of Hygene)上发表了一篇论文。他们发现,位于北极圈内的挪威斯匹次卑尔根岛(Spitsbergen)有很特别的感冒流行期。在这里,感冒会在每年五月左右开始爆发,到十月份又归于平静。Paul和Preese发现,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卑尔根岛在漫长的冬季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每年五月,第一艘货船才会来到这里。船只不仅带来了货物,还带来了感冒。只有当一年中最后一艘船只在十月份离开以后,感冒流行才会逐渐中止。这个现象很清楚地说明,感冒源于某种可以被传染的病原体,而温度很可能不是导致感冒的主要因素[2]。

二战结束后,英国病毒学家Christopher Andrewes和他的同事们认为,是时候好好研究导致感冒的病原体了。在此之前,一些研究结果显示,导致感冒的很可能是一种或几种病毒,不过仍然没有充足的证据证明这一点。1946到1950年间,Christopher Andrwes和他的同事对感冒做了很多研究工作。他后来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总结了这些工作。Christopher Andrewes和他的同事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寻找参加实验的志愿者。因为他们愿意提供路费,所以许多放假的学生把实验当成了一次旅游的好机会。这些志愿者被分成两组,一组的鼻腔中被滴入感冒病人的鼻腔分泌物,另外一组被滴入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实验的结果非常清晰,被滴入病人分泌物的231名实验组志愿者中,有137人得了感冒;而被滴入生理盐水的63人中没有一个生病。研究还发现,造成感冒的病原体可以穿过140mμ的小孔,说明导致感冒的是一种病毒[3]。

缠斗:寒冷也不会促进感冒的发生

虽然,寒冷不是感冒的直接原因,那寒冷有没有可能会促进感冒的发生呢?为了研究这个问题,Christopher Andrewes和他的同事们把18个实验对象分成三组。其中6人接种了稀释过的病毒溶液,6人在洗完澡以后穿着湿漉漉的浴袍呆站了至少半个小时------他们的体表温度因此下降了好几度,另外6个倒霉的志愿者在挨冻的同时也被接种了病毒。结果看起来不错,只要没有接触过病毒,即使挨冻也不会感冒。而接受病毒的人里,如果受凉的话,染上感冒的概率是不受凉的两倍。但是,Andrews觉得18个人的样本有点太小了,所以他又重复了一次实验。结果与第一次实验完全相反,在第二次实验中,受冻的人患感冒的几率只有不受冻的二分之一[3]。

此后的十几年中,类似的研究还做了好几次。1968年,贝勒大学医学院(Baylor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dicine)的三名医学博士联合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他们发现,无论是待在4摄氏度的室内,还是泡在32摄氏度的热水中,在接种了15型鼻病毒以后,染上感冒的概率不会发生变化。因此这篇论文写道:“这项研究显示,在低温下暴露并不会影响身体对鼻病毒感染的抵御能力。”[4] 基于这些研究,很多现代病毒学教科书并不承认寒冷和感冒存在因果关系[5]。

既然低温不能导致感冒,那为什么感冒会表现出和季节有关呢?最常见的解释是,低温环境下,人们会更多地集中在室内,通风条件也很差,让病毒更容易传播。另外,冬天的湿度比夏天要低,而很多感冒病毒在低湿度的环境下生存得更久。还有一些观点认为感冒的流行和学校的日程安排有关,秋天是学生开学的季节,学校让抵御力不高的未成年人聚集在一起,给了病毒一个扩散自己的好机会。
逆袭:寒冷可能诱发感冒吗?

不过最近几年,之前的研究结论又开始受到一些挑战。2002年,英国卡迪夫大学 (Cardiff University)的教授Ronald Eccles发表了一篇综述文章。他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时发现,体表温度的降低会导致鼻黏膜中的毛细血管收缩,随后血管供血量减少,免疫细胞数量也会下降,进入鼻腔的病毒会有更大的概率感染细胞。此外,相当一部分人即使被病毒感染,也不会出现任何症状,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已经得了感冒。Eccles根据这些事实,提出了一个理论。他认为,虽然低温不是感冒的直接原因,但是却可以降低人的免疫力,让那些已经感染病毒却没有明显症状的人病情加重。换句话说,各种感冒病毒总是长存于人间,只是到了低温的季节才会让重症状患者多起来。

为什么之前的结果显示感冒和低温无关呢?Eccles认为那些实验都有一个缺陷:没有模拟正常情况下的病毒感染过程。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接触到的感冒病毒剂量比实验室中接种的病毒剂量要低得多。所以,这些实验不能正确地模拟出感冒症状由轻到重的过程[6]。不过,之前Andrews的研究使用的是稀释过的病毒,接种的志愿者也没有全部出现感冒症状,Eccles没有解释这一点。

在科学领域,只提出理论是不够的,还要通过实验验证才行。Eccles从他所在的大学里找了180个学生做实验。这些学生被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学生把脚放在10度的冷水中泡20分钟,而另外一组只是把脚放到空盆里作为对照。实验结束以后,Eccles并没有给这些学生人工接种病毒,而是让他们回家记录下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果出现了感冒症状,还要根据严重程度打分。结果发现,那些泡过冷水的学生在第4天和第5天更容易出现比较严重的感冒症状,说明低温和感冒之间存在某些关系。不过,这样的关系似乎并不会立刻出现,因为在实验的当天以及第2天,对照组还是实验组的学生都几乎没有出现感冒的症状[7]。所以,这项研究同样不能支持一些民间流传的观点,比如“冬天打湿头发出门,回来就感冒了”,或是“晚上没有盖好被子,早上起床就会感冒”,因为受凉以后,感冒症状并不会立即出现。

未来:争论还没有停止

值得注意的是,Eccles的实验并没有彻底推翻以前的研究,因为他的实验也并非没有缺陷。其中一个明显的不足就是,这项研究不是单盲的。毕竟把脚放到冷水中和放到空气中的感觉完全不同。所以那些浸过冷水的学生可能在心理暗示的作用下感觉自己的感冒症状更重一些。Eccles并没有在实验前做一个问卷调查,看看这些参与研究的志愿者们是否相信低温会导致感冒,然后尽量排除掉心理因素。虽然,他对此作出了一些解释,但仍然不很圆满。而且,Eccles也没有进行更深入的病毒学研究,来验证低温,免疫力以及感冒病毒之间的关系。 看来,在更多更有说服力的研究出现之前,寒冷让人更容易感冒这个流行了上百年的说法还会一直争论下去。

虽然寒冷之于感冒既非必要也非充分,不过寒冷对感冒的影响到底如何还很难下一个明确的结论。在这个阅读过程中,除了了解知识,体会科学研究的精神或许更为重要:在反复得质疑——实验——理论——验证——质疑中不断接近真相。

更正说明:对于感冒、普通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的定义,经 @小园听风 的指正做出修改。

参考资料:
[1]        Mackenzie, M. Diseases of the throat and nose. J. & A. Churchill, London. 1884.
[2]        Paul, J.H., and Freese, H.L. Epidemiological and bacteriological study of “common cold” in isolated Arctic community (Spitzbergen). Am.J.Hyg. 1:517-535, 1993.
[3]        (1, 2) Andrews, C.H. Adventures Among Virus. III. The Puzzle of the Common Cold. Reviews of Infectious Disease. 2:1022-1028,1989.
[4]        Douglas, R.G, Lindgre, K.M, Couch, R.B.Exposure to Cold Environment and Rhinovirus Common Cold — Failure to Demonstrate Effect. N. Eng. Med. J. 279: 742-747
[5]        White D.O, Brown L. Respiratory viruses. In: A. Gronoff, R. Webser (Eds.) Encyclopedia of virology, volume 3. Academic Press, San Diego, 1999.
[6]        Eccles, R. Acute cooling of the body surface and the common cold. Rhinology. 40:109-114, 2002.
[7]        Johnson, C., and Eccles, R. Acute cooling of the feet and the onset of common cold symptoms. Fam Pract. 22: 608-613, 2005.
[8]        Paul, J.H., and Freese, H.L. Epidemiological and bacteriological study of “common cold” in isolated Arctic community (Spitzbergen). Am.J.Hyg. 1:517-535, 1993.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分 +1 收起 理由
angsl + 1 非常感谢您对爱爱医的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4
发表于 2012-10-13 21:46 | 只看该作者
看了楼主的两个回帖,受凉与感冒的关系目前仍无定论,与免疫力是否有关也不好说,事实上医学上有很多事情目前尚无法界定。
5
发表于 2012-10-14 22:1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 angsl


   感觉也是,但还是专家说出来比较靠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7 10:31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