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3025|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用药经验] 【杏林堂药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2-10-9 09: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xintaoii 于 2012-10-9 14:48 编辑

(鄙门诊号杏林堂)
佩兰
佩兰可以芳香化湿,醒脾和中,常用治疗中焦湿阻诸证,如脘闷呕恶,口中甜腻,口臭流涎等,单用(15-30g)或者配合其他芳香化湿药效果不错。在妇科领域,佩兰对经行头痛、经行眩晕,属于血虚肝旺之患者,若在养血柔肝方药中加入佩兰,则可以芳香化浊,辟秽醒脑,令清气上升,浊气下降,佐助他药,使肝血得养,清空得清,头痛眩晕则可大减。

2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 赌注+1感谢支持!感谢分享!
  • 本草堂+1感谢支持!感谢分享!
收到2朵
2# 沙发
发表于 2012-10-9 13:48 | 只看该作者

【杏林堂药论】

请后续啊
……
3# 板凳
发表于 2012-10-9 14:03 | 只看该作者

【杏林堂药论】

钩藤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而降压治疗可使脑出血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减少。在众多的降压药物中,中药钩藤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药物。临床治疗高血压病,一般多用复方制剂。如天麻钩藤饮,除天麻、钩藤外,还有生决明、山栀、黄芩、川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茯神等。其功效为平肝熄风、清热安神。主治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所致的头痛、眩晕、耳鸣、眼花、失眠,甚或半身不遂等症。对高血压阴虚阳亢型疗效较好。
本品不宜久煎,否则影响药效,因此在入煎剂时,必须“后下”,即在其他药物煎煮15一20分钟之后再下锅,复煎5分钟即可。

1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 ruru+1加油!感謝分享。 如能更系統地介紹,相信對學習會更有幫助!
收到1朵
4
发表于 2012-10-9 14:42 | 只看该作者

【杏林堂药论】

川芎
川芎辛温,芳香雄烈,上行巅顶,活血祛风而止头痛。现代药理学认为川芍具有扩张血管而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川芎之性辛温,主中风入脑”之说,不可忽视。不可拘于现代药理实验,川芍能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说法,不注意川芎的辛温药性对肝阳上亢者有不适合处,否则可能导致患者呈现肝火上炎的不良后果。在中西医结合使用中药这一工作上,切勿忽视中医传统理论。
川芎用其引药入巅顶之功效时,用量不宜过大,3-6g即可,太大则起不了引药的作用。
5
发表于 2012-10-9 17:20 | 只看该作者

【杏林堂药论】

很不錯的帖子!
謝謝xintaoii的分享,期待繼續精彩!
6
发表于 2012-10-9 18:11 | 只看该作者

【杏林堂药论】

远志
安神药远志,我们常用其治疗心神不安、经济失眠、健忘以及痰阻心窍诸证,而常常忽视了他的消散痈肿作用。本品单用为末黄酒送服,外用调敷患处,对于痈疽疖毒、**肿痛有良好的效果。
张山雷前辈云远志:《三因方》治一切痈疽,最合温通行血之意,而今之疡科,亦皆不知,辜负好方,大是可惜。寿颐恒用于寒凝气滞,痰湿入络,发为痈肿等证,其效最捷。(张山雷《本草正义》)
远志治痈,其效最捷,而今医不知用,实是辜负好方,望爱友重视。
7
发表于 2012-10-10 08:50 | 只看该作者

【杏林堂药论】

大黄
大黄,《神农本草经》早有载述,谓其功能“荡涤肠胃,推陈致新.。明·张景岳《景岳全书》认为“人参、附子、熟地、大黄为药中四维”,,更推“人参、地黄为良相,大黄、附子为良将”.可见大黄一药,是历代医家所推崇。在临床上我对大黄甚为赏用,认为能够促进新陈代谢,确是一味“出将入相”的好药。 大黄有两种主要成分,一是大黄泻素,一是蹂酸.用生大黄导泻,煎药时要“后入”,使大黄泻素分析出来;要是煎煮时间过长,则大黄泻素被破坏,揉酸分析出来,反而起止泻的作用.此外,大黄还有活血祛疲的功效。在临床上使用大黄,基本上有四种用法:生大黄(生军)导泻;熟大黄〔制军)活血祛痛;大黄炭止血,供参考。
8
发表于 2012-10-10 15:30 | 只看该作者

【杏林堂药论】

槟榔
秦伯未先生论曰:人皆知槟榔用于下痢,而不知湿重之病,无不可用。余见舌苔白腻,腹满溲短者,加人二三钱于剂内,辄奏捷效。因知御药院方以槟榔末治痰涎,《千金方》以槟榔、橘皮治呕吐痰水,《宜明方》以槟椰、积实治痞满,庞安时以槟椰酒煎治伤寒结胸,俱能熟于药性,善于指使。盖痰涎之生,由于湿盛凝聚;呕吐之来,由于湿阻不化;痞满结胸之成,亦由湿郁水停,而阳气痹闭。槟榔能祛湿,湿去则三焦宜利,诸恙痊愈矣。仲景于胸满恒用厚朴,腹满常用积实,取其辛苦而温,化浊利气。窃谓槟榔同其功而无其烈,允推上品。
黑糊糊版主的某则医案中,其治疗口臭方中加有槟榔,起初不明其意,看完秦老的论述,方才明白是何用意。不禁叹服秦老博古通今的渊博知识,而黑糊糊版主的临床造诣也确实非同小可。
9
发表于 2012-10-11 22:15 | 只看该作者

【杏林堂药论】

本帖最后由 xintaoii 于 2012-10-12 15:29 编辑

天麻
天麻甘平,专入肝经,功能平肝熄风。诸如肝风内动、惊痫抽搐,还有肝阳上亢之眩晕头痛、风湿痹痛及肢体麻木俱可选用。回忆我2002年在湖北山区行医时,遇到头痛、眩晕、手麻等病人,都是只开一味天麻(30g),水煎服,煎两遍后带天麻一起吃下,竟然治好了很多病人,有些经服药输液都未见效的顽固疾病也治愈不少,以致数十里外的村民都赶来求药。说明天麻单用的功效却是不容忽视,我常用其治疗眩晕,头痛,麻木,震颤,抑郁,失眠等症,疗效不错。俗话说:单方一味,气死名医。录之供参考。
10
发表于 2012-10-11 22:15 | 只看该作者

【杏林堂药论】

关注此帖的人太少了......
11
发表于 2012-10-12 08:25 | 只看该作者

【杏林堂药论】

我来转帖。楼主辛苦
12
发表于 2012-10-12 21:47 | 只看该作者

【杏林堂药论】

延胡索
为行气活血消瘀之要药 主治气滞血瘀诸痛。我常用其治疗气滞血虚型胃脘痛,配合白及、三七、海螵蛸、柴胡、白芍等,有效果。也常单用焙干研末冲服治疗疝气和跌打损伤气滞较重的。
13
发表于 2012-10-13 21:37 | 只看该作者

【杏林堂药论】

回复 10# xintaoii


    也許是暫時而已,
或許稍後會有更多網友知道這是好東西呢!
加油啊!
14
发表于 2012-10-24 21:53 | 只看该作者

【杏林堂药论】

回复 12# xintaoii


  期待著樓主的繼續啊!
都是很不錯的經驗分享,推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5 04:27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