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745|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执业笔试资源] 西医内科精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2-10-7 10: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西医内科学

第一单元  呼吸系统疾病
一.支气管炎

1.急性支气管-支气管炎的主要病变:气管-支气管粘膜的急性炎症(X线:肺纹理增粗)

2.慢性支气管炎(慢支),气管、支气管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诊断:依据病史和症状。

      并发症,阻塞性肺气肿。 与肺结核鉴别:胸部X线检查。

单纯型:长期咳白色黏液或泡沫痰。

   喘息型:听诊,哮鸣音及呼气延长。  

   急性发作期:首要治疗,控制感染。(病因感染。)1周内出现脓性痰,痰量明显增多。

   慢性迁延期:咳、痰、喘,迁延1个月以上。

二.阻塞性肺气肿(COPD)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1. 肺动脉高压的X线表现:右下肺动脉干扩张。听诊: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

   右心室扩大:三尖瓣区收缩期杂音和剑突下搏动。

2. 肺心病的常见病因:慢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肺循环阻力增高)

   继发红细胞增多的原因是慢性缺氧。

   并发心律失常多为:房早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3.有助于肺心病与左房室瓣瓣膜病鉴别的是:左房室瓣听诊区杂音

            与二尖瓣瓣膜病鉴别:二尖瓣听诊区杂音。

            与冠心病心衰鉴别:心电图及X线检查有左室肥大。

4.治疗:肺心病的血管扩张剂:酚妥拉明。

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关键治疗措施:控制呼吸道感染。(治疗前易出现呼吸性中毒并代谢性酸中毒及高血钾症;治疗后易出现呼吸性酸中毒并代谢性碱中毒及低钾、低氯血症)

肺心病心衰并房性异位心律者:***   

肺心病右心衰选用洋地黄时应:速效类,常规剂量的1/2-2/3  

三.支气管哮喘

  1.主要特征:反复发作性的呼气性呼困。典型发作:先兆症状后出现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困

  2.危重哮喘患者,肺部哮鸣音减弱或消失提示:支气管高度狭窄或痰栓堵塞。

支气管哮喘发作时肺部叩诊呈过清音。

  3.在支气管哮喘和心源性哮喘鉴别困难时应选(区别在心血管的病史和体征):氨茶碱  

  4. 支气管解痉剂: 选择性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控制哮喘发作)

     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特布他林。   抗胆碱药物(山莨菪碱):抑制M3型受体。

5.支气管哮喘发作忌用:**。副作用多,现已少用的:**、肾上腺素。

四.肺炎

1.肺炎球菌肺炎  常见于青壮年。

2.临床表现:肺实变体征(X线呈叶、段状密度均匀影),咳铁锈色痰、胸痛(病变累及胸膜)3.肺炎球菌肺炎的诊断最有价值痰培养肺炎球菌阳性

4.治疗肺炎球菌肺炎最常用的抗生素:青霉素

5.并发症:心肌炎

6.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的临床表现:咳粉红色乳样痰,X线示肺多发病灶。

7.急性左心衰、肺水肿:**

五.肺结核

1.结核菌属于分枝杆菌,涂片染色具有抗酸性。病灶中的不断繁殖的(A群)传染性大。

2.感染结核菌后而获得的免疫力主要是:细胞免疫。

3.病理:增殖为主的病灶中结核菌数很少,病变形成结核结节。

4.分型:原发型(I型):X线表现,原发灶相应淋巴管增粗及肺门淋巴结肿大。

血行播散型(II型):急性粟粒型,两肺布满边缘整齐的粟粒状阴影。症状不典型,具有反复性和阶段性。

浸润型(Ⅲ型):上叶尖、后段或下叶的背段。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个类型。

X线:渗出性病灶表现为云雾状或片絮状,密度教淡,边缘模糊不清。

感染来源主要是过去经血行播散潜伏在肺内的结核菌。

慢性纤维空洞(Ⅳ型):临床特点,空洞长期不愈,经常排菌。(伴有肺气肿)

胸膜炎(Ⅴ型)

5.痰结核菌检查:阳性说明是开放性的,具有传染性。  早期诊断方法:X线检查。

结核菌素:阳性,受过结核菌感染;假阴性,细胞免疫缺陷病。

6.分期:进展期(痰菌转为阳性),好转期(空洞闭合或缩小),——活动性肺结核

稳定期——非活动性肺结核。

7.。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的原则:早期,连用,适量,规律,全程 
一线抗结核药:异烟肼(H)
利福平(R) 链霉素(S) 吡嗪酰胺(Z)
结核菌抑菌药物:乙胺丁醇(E) 对氨水杨酸钠(P)
卡那霉素(K)

异烟肼:周围神经炎、肝功损害;卡那霉素:听力障碍。

化疗方案:开始强化及继续巩固阶段。疗效判定:主要指标,痰结核菌持续3个月转阴。

次要指标,X线检查示病灶吸收、硬结。

8.肺结核大咯血时首选止血剂:垂体后叶素。

六.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1. 肺癌原发于,支气管上皮。最常见的细胞类型,鳞癌。
2.中央型肺癌:生长在叶、段以上的支气管。

  周围型肺癌:生长在叶、段以下的支气管。(腺癌)

3.肺癌局部扩展引起,声音嘶哑。远处转移引起,肝大、黄疸、腹水。
引起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侵犯纵膈,压迫上腔静脉所致。

4.诊断价值最大的是,X线检查。孤立性圆形病灶或单侧肺门阴影增大。

  肺泡性肺水肿的X线:肺门阴影呈蝴蝶状。

第二单元 循环系统疾病

一. 心力衰竭

1.病因:慢性心衰,心脏负荷异常。后负荷过度引起,高血压病;前负荷过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二尖瓣狭窄,导致前负荷不足。主动脉瓣狭窄,后负荷加重。诱发心衰的感染,呼吸道感染。

2.表现:左心衰,急性肺水肿,呼吸困难。右心衰,颈静脉怒张,下垂型凹陷性水肿。

3.治疗:急性肺水肿,快速利尿,**;呼困,**。一般心衰利尿剂:氢**。

急性心梗24H内并发左心衰,避免用强心苷。强心苷中毒绝对禁忌:西地兰。

慢性心衰增加心排量,洋地黄类药物。洋地黄中毒诊断:心力衰竭的加重和各种心律失常。

二. 常见心律失常

1. 室早夹在两个窦性心搏之间,其后无代偿间歇,称插入型室早。

在同一导联上室早形态不同,配对间期不等,称多源性室早。

每个窦性搏动后出现1个室早,二联律。

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发生在无器质性心脏病者。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可发生心室夺获,心电图室性融合波,多发于有严重心肌损害患者。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常见于无明显心脏病的患者。

心房颤动:风心病二尖瓣狭窄。仅次于过早搏动的常见心律失常。

    连续房早,房性心动过速。

2. 听诊: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第一心音减弱。第三度,大炮音。二度I型,有心音脱漏。

         心房扑动,心律一般规律(F波);心房颤动,心律绝对规律(f波)。

  心电图: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无明显症状),PR间期>0.20秒。二度I型,QRS波脱漏。

   房性早搏,PR间期≥0.12秒。室性早搏,QRS间期应>0.12秒。

3.治疗:多源性频发室早,静注利多卡因。急性心梗室早:静注利多卡因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利多卡因。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静注腺苷,静注维拉帕米。

心衰室早,静注西地兰。洋地黄中毒室早,停服。心动过缓室早:阿托品。

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发作,**迷走神经方法。器质性房早:β受体阻滞剂。

终止房扑,同步直流电复律。使房扑心律突然减慢,**颈动脉窦。

病窦综合征并房颤不易复律,心律过慢应:安装起搏器。房颤:同步电转复。

三. 风湿热和风湿性心脏病

1.风湿热:发病年龄,青年人。表现:心脏炎,皮肤环形红斑。

  检查: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抗“O”>500U。提示有风湿活动,血沉增快。

2. 风心病常并发心律失常房颤。二尖瓣狭窄房颤最容易并发栓塞。并发栓塞最多部位,脑。风心病最易并发心衰。风湿性心内膜炎,常并存心肌炎。常见瓣膜损害:二尖瓣。

心电图:风湿性心肌炎: PR间期延长。风湿性心包炎:ST段上抬。

联合瓣膜病变:左房室瓣狭窄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左房室瓣狭窄(梨形心-左房右室明显增大)心尖区舒张期杂音(胸骨左缘第3-4肋间SM)。左房室瓣关闭不全-闻及心尖区收缩期杂音。

主动脉瓣狭窄:胸骨左缘第3-4肋间听到舒张早期吹风样杂音。            靴形心-左室增大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出现周围血管体征,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有舒张期吹风样杂音。(靴形心)

二尖瓣狭窄的特征:心间区闻及隆隆样舒张中晚期杂音。心尖区触及舒张期震颤。并发心衰。

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尖区闻及全收缩期杂音并向左腋下传导。鉴别于心尖区功能性收缩期杂音。

3.治疗:风湿热,抗链球菌感染,(普鲁卡因)青霉素。单纯关节炎或皮肤表现,阿司匹林。

四. 高血压病

1.高血压并发急性左心衰:**。  属α受体阻滞剂的药物,哌唑嗪。β受体阻滞剂,洛尔。

高血压合并肾功不全时宜选/高血压并发心衰,卡托普利。高血压脑病控制抽搐,静注**。

合并心梗,美托洛尔/倍他乐克/卡托普利。高血压危重症快速降压,静滴硝普钠。老年人高血压的最主要特点以纯收缩压升高为多见,非洛地平。钙拮抗剂,硝苯地平。

2.高血压病累及脑常见症状:眼底改变。

五.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

1.心绞痛发作的典型部位是胸骨上、中段后,短暂压迫性疼痛。冠心病诊断:选择性冠脉造影。

2.急性心肌梗死早期(24小时内)死亡主要由于心律失常,室性早搏及室性心动过速。AMI时发生心室颤动,尽快采用非同步直流电除颤。 心尖区粗糙收缩期杂音,急性**肌功能不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房室传导阻滞Ⅱ度或Ⅲ度时宜用人工起搏器。

3.
变异型心绞痛:发作时ST段抬高。治疗:钙离子拮抗剂,硝苯地平。

4.心电图:心肌损伤,ST段弓背型抬高。心肌坏死,病理性Q波。急性心梗早期:T波高耸。下壁心梗(多见),Ⅱ.Ⅲ.aVF 。V1-3,前间壁。广泛前(心包炎),V1-5,I,aVF。
5.急性心肌梗死时,特异性高,同工酶CPK-MB,LDH1。升高最早的是肌酸磷酸激酶(CPK),
6.治疗:心绞痛含硝酸甘油,缓解1-3分钟。缓解急性心肌梗死剧烈疼痛效果最好的是**。

心绞痛合并高血压及心律增快,美托洛尔。心肌梗死患者高血压及心律增快,硝酸甘油,可止痛改善预后药物。急性心梗出现频发室早,利多卡因。心绞痛:**(β受体阻滞剂),减慢心律,减弱心肌收缩力;硝苯地平,扩张冠状动脉,抑制心肌收缩,减少心肌耗氧量。

第三单元 消化系统疾病

一. 胃炎

1. 急性胃炎:诱发因素,非甾体抗炎药。发病后24-48h做胃镜检查。

2. 慢性胃炎:诊断,胃镜加活检(幽门螺旋杆菌)。胃镜紧急检查:由胃炎引起上消化道出血。

3. 慢性胃炎分慢性浅表性(胃酸,基本正常)和慢性萎缩性。

萎缩性又分为A、B型(胃窦,分泌正常)。A型(胃体)胃炎:胃液分析显示胃酸缺乏者。

4. 治疗:慢性胃炎的上腹痛:阿托品。胆汁返流性胃炎:胃肠动力药。定期复查:胃痛久发,胃镜示胃黏膜充血、水肿,红白相间。手术:胃黏膜变薄、皱襞细少、黏膜下血管透见。

二. 消化性溃疡

1. 十二指肠溃疡  病因:胃酸分泌增高。好发部位,球部。穿孔部位,球部前壁。

空腹痛,多在中上腹正中或偏右侧。

2. 消化性溃疡  病因:Hp感染。最有诊断意义的症状:规律性上腹部疼痛。慢性、周期性、节律性。常见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X线诊断溃疡:龛影。检查溃疡穿孔,X线透视。

3. 胃溃疡  餐后0.5-2小时痛。胃溃疡好发于胃小弯。病因,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镜确诊。

4. 治疗:雷尼替丁,抑制胃酸分泌。胃溃疡,保护胃黏膜药。十二指肠溃疡,H2受体阻滞剂。

三. 胃癌

1. 消化道最常见的肿瘤,胃癌。好发部位,胃窦。症状:失去原有节律性的上腹部疼痛。

发病因素:胃癌,发霉食物。慢性胃炎,**性食物。   胃酸缺乏

早期:淋巴转移,好发于左锁骨上淋巴结。晚期:血行转移,主要转移到肝。

2.诊断:早期,胃镜检查。胃癌中晚期,体征为腹部肿块。3.治疗:早期,手术治疗。

四.肝硬化

1.病因:我国,病毒性肝炎;欧美,慢性乙醇中毒。

2.症状:内分泌失调(雌激素增多),肝脏、蜘蛛痣。肝硬化门脉高压,腹水,脾肿大。

       合并肝性脑病:扑翼样震颤。雌雄激素比例失调,男性**发育。

3.常见并发症:上消化道大出血。病因: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晚期死亡原因:肝性脑病。

  肝昏迷前驱症状:轻度性格和行为改变。

4.检查:早期诊断,肝活检。肝性脑病:血氨。肝功能诊断最有意义,白蛋白/球蛋白比例。

单纯腹水,淡黄色漏出液。癌变时:血性腹水。

X线钡餐:食管曲张,虫蚀样充盈缺损;胃底,菊花痒缺损。

5.治疗:腹水,利尿剂首选,螺内酯。肝昏迷饮食,限制蛋白饮食。

口服氨苄西林,抑制肠道细菌减少氨产生。降血氨,谷氨酸盐。

五.原发肝癌

1.转移:早期,肝内血行转移。肝外血性到,肺。2.肝癌的组织学类型:肝细胞型。

3.症状、体征:进行性肝脏肿大及肝区痛。4.诊断:最敏感,AFP。最有效的治疗,手术。

六.急性胰腺炎

1.病因:胆道疾病。 2.首发症状:上腹痛。持续性疼痛伴阵发性加剧。

3.特征:坏死型,休克;水肿型,上腹部肌紧张及反跳痛不明显。

4.诊断:血清淀粉酶。发病后6-8小时开始升高。500苏氏单位/L。发病5日,血清脂肪酶。

5.治疗:水肿型,抑制胰酶分泌。剧痛,哌替啶。禁忌单独使用,**。

七.上消化道大出血

1.病因:胃、十二指肠溃疡。2.表现:黑便,出血量50-100ml。呕血,250-300ml。

3.检查:紧急胃镜在出血后24小时内。呕血:胃镜。血管畸形,选择性腹部动脉造影。

4.治疗:首选,补充血容量。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药物首选垂体后叶素,内镜(硬化栓塞疗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药物首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静注。

第四单元 泌尿系统疾病

一.慢性肾小球肾炎

1.病因:感染后免疫性损害。(尿中最多,红细胞。肾盂肾炎,白细胞。)

2.肾性高血压特点:舒张压明显升高。(中度以上)晚期发生肾衰。

3.鉴别:慢肾盂肾炎:尿培养阳性。高血压肾病损害:高血压或肾炎病史。

4.治疗:肾性高血压:苯那普利。蛋白摄入量每天1.0g/kg。低蛋白低钠饮食。

二.尿路感染

1.主要途径:上行感染(尿路梗阻)。  膀胱炎最易发生,育龄妇女。

病原体:大肠杆菌。器械检查:绿脓杆菌。

2.表现:慢性肾盂肾炎早期的肾功能减退:尿浓缩功能减退。严重并发症:肾周围脓肿、肾**坏死。糖尿病最易合并尿感。

3.诊断:尿培养菌落计数>105/L;菌落计数<104/L,为尿液污染。

4.治疗:轻症膀胱炎,休息、饮水。急性肾盂肾炎,静脉滴注抗生素。

三.慢性肾衰竭

1.病因:慢性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血磷高,血钙低(抽搐)——葡萄糖酸钙。

2.表现:尿毒症早期:代谢性酸中毒。(使用碳酸氢钠)。尿毒症晚期

3.高血压原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活性增高。

第五单元 血液和造血系统的疾病

一.缺铁性贫血(最常见)——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1.病因:成人,铁摄入不足(正常每天摄入1-1.5mg,排出1mg)。铁吸收的部位:十二指肠。

2.诊断:骨髓铁染色(-)。血清铁蛋白<12μg/L。      血清铁降低,总铁结核力增高。

血象:红细胞大小不等、中心淡染。铁粒幼细胞性贫血:血清铁增高,总铁结合力降低。

3.治疗:病因治疗最重要。口服铁剂疗效表现最早(5-10天内)为网织红细胞增加。口服2周后,血红蛋白开始上升。口服铁剂,Hb恢复正常后仍需继续治疗3-6个月。注射铁剂治疗最严重的副反应:过敏性休克。

二.再生障碍性贫血——正常细胞性正常色素性贫血

1.病因:骨髓造血功能衰竭(药物及化学物质)。造血干细胞的减少或缺乏。(无肝脾肿大)

  引起继发性再障:氯霉素。(出现出血时间延长)

2.表现:全血细胞减少、骨髓三系增生低下。骨髓中绝对增多:脂肪细胞。血小板<10*109/L

3.治疗:雄激素(慢性3个月以上).作用于造血干细胞:丙酸睾丸素;改善骨髓微循环:一叶萩碱。

三.白血病

1.病因:白血病细胞干扰。中枢系统白血病(多见脑膜浸润):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2.表现:巨脾(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高热:合并感染。急性白血病易继发感染的原因:白血病细胞抑制正常粒细胞产生。出血:血小板减少。

3.MIC分型:结合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

4.诊断依据:骨髓检查。骨髓表现,原始细胞占非红系红细胞的30%以上。

5.治疗:慢粒,羟基脲。中枢系统白血病:甲氨蝶呤(MTX)鞘内注射。

急淋方案:VP、VLOP。急性非淋(急性粒细胞):DA方案、HOAP方案。

四.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

1.白减:周围血白细胞持续低于4.0*109/L。血象:粒细胞有中毒颗粒、空泡。

粒缺:周围血白细胞<2.0*109/L,粒<0.5*109/L。

2.病因:粒减,氨基比林引起免疫性粒减。

3.治疗:白减,病因治疗。

五.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病因:免疫因素。(过敏性紫癜: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

2.急性型:骨髓幼稚型巨核细胞增多。破坏血小板的主要场所:脾脏。

慢性型:颗粒型巨核细胞增加。血小板30-80*109/L。 (出血时间延长)

3.治疗:糖皮质激素。

第六单元 内分泌及代谢疾病

一.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

1. 诊断:T3、T4测定(疗效判定指标)。最灵敏,TT3。T3抑制试验:鉴别甲亢与单纯甲肿。

甲亢诊断:甲状腺摄131I率增高,高峰前移。

2. 临床表现:甲亢最严重——浸润性突眼(眶内软组织肿胀、增生和眼肌明显病变)。

甲亢所致甲状腺肿大:触及震颤和听到血管杂音。甲亢常见:房性早搏。

3. 甲状腺素分泌过多:怕热,多汗,多食而消瘦。

服用甲状腺片:避免甲状腺、突眼加重。

4. 抗甲状腺药物(抑制甲状腺素合成)甲硫咪唑:初治期1-3个月。卡比马唑:维持治疗1-1.5年或更长。  常见副作用:粒细胞减少。服药前必须检查血白细胞数。

5. 甲状腺危象:首选-丙硫氧嘧啶;抑制甲素释放-无机碘溶液;阻滞儿茶酚胺释放-**。

   抑制甲状腺素合成-大量抗甲状腺药物。

二. 糖尿病

1.引起2型糖尿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心血管病变。1型糖尿病首位死亡原因:肾小球硬化症。

2.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特点:血浆渗透压显著增高。

3.糖尿病患者注射普通胰岛素的时间:餐前30分钟。  

4.酮症酸中毒用胰岛治疗素采用:每小时静脉滴注正规胰岛素5U。

酸中毒重度失水,一般第一日补液约4000-5000ml。

5.诊断可以糖尿病患者最有意义的是:糖耐量试验。空腹血糖≥7.0mmol/L

  监控糖尿病病情好坏程度的指标最好:糖化血红蛋白。(反应8-12周的平均血糖水平)

  调整胰岛素剂量最简便得检查示:尿糖。

6. 磺脲类药物作用:促进胰岛素分泌。格列齐特每天80-240mg,格列苯脲每天2.5-15mg。

   磺脲类中,作用最强而快的是格列苯脲,能防止微血管病变的是格列齐特。

7.1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加用:正规胰岛素。

  2型糖尿病轻症患者,单纯饮食控制。2型肥胖患者:饮食疗法+双胍类降糖药。

第七单元  急性中毒

一. 急性中毒总结

1. 临床表现:一氧化碳中毒:皮肤潮红,皮黏呈樱桃红色。呼吸带有苦杏仁味:***中毒。瞳孔散大—阿托品、***中毒。瞳孔缩小—有机磷杀虫药、**类中毒。

2. 解毒药:纳洛酮—**受体(**中毒、酒精中毒)

二. 有机磷杀虫药中毒

1. 症状:呼气大蒜臭味,瞳孔针尖样大小(重度中毒)。

口服后症状出现5-30分钟。经皮肤吸收2-4小时,

2. 检查:血胆碱酶活力测定(重度,30%以下;轻度50%-70%)可疑时可进行:尿液检查。

3. 解毒药:阿托品—有机磷杀虫药毒蕈碱中毒,氯磷定(胆碱酯酶复能剂)—烟碱样症状。

4. 低毒类:***。剧毒类:毒鼠磷。

第八单元  神经系统疾病

一.癫痫

1.病因:原发性,病因未明。

2.表现:单纯部分性发作:不超过1分钟。失神发作:儿童或少年。

  失神发作(小发作):5~30秒意识丧失。

大发作表现(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意识丧失,四肢强直,继之阵挛、昏睡。

癫痫持续状态:连续大发作,意识丧失。持续30分钟以上或连续多次发作。

3.诊断依据:病史和脑电图。

  为了排除继发性癫痫:首选检查,颅脑CT或MRI。

4.选择抗癫痫药依据:发作的类型。

  强直—阵挛性发作:丙戊酸钠、卡马西平(防止窒息、误伤)

  癫痫持续状态的紧急处理,首选:**。

  失神发作:乙琥胺。

二.急性脑血管病

1. 病因  脑血栓:脑动脉硬化与高血压。TIA:脑动脉粥样硬化。脑栓塞:心脏病。(栓子来源,风心病伴房颤)。腔隙性梗死:高血压性小动脉硬化。脑出血:高血压伴脑内小动脉硬化。(诱因,情绪激动或过度用力)

2.症状:TIA持续时间不超过24小时。大脑中动脉区梗死:三偏征。

  高血压性脑出血:基底节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脑膜**征。(外伤性,自发性)

  桥脑出血:交叉性瘫痪、针尖样瞳孔和昏迷。小脑出血:眩晕、共济失调。

3.CT不易显示:脑干部梗死灶。

4.治疗:局限性脑梗死急性期主张不用血管扩张剂:可引起脑内盗血现象。

  脑出血: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水肿:甘露醇)

    脑血栓急性期的血液稀释法:低分子右旋糖酐。


西医内科学

第一单元  呼吸系统疾病
一.支气管炎

1.急性支气管-支气管炎的主要病变:气管-支气管粘膜的急性炎症(X线:肺纹理增粗)

2.慢性支气管炎(慢支),气管、支气管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诊断:依据病史和症状。

      并发症,阻塞性肺气肿。 与肺结核鉴别:胸部X线检查。

单纯型:长期咳白色黏液或泡沫痰。

   喘息型:听诊,哮鸣音及呼气延长。  

   急性发作期:首要治疗,控制感染。(病因感染。)1周内出现脓性痰,痰量明显增多。

   慢性迁延期:咳、痰、喘,迁延1个月以上。

二.阻塞性肺气肿(COPD)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1. 肺动脉高压的X线表现:右下肺动脉干扩张。听诊: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

   右心室扩大:三尖瓣区收缩期杂音和剑突下搏动。

2. 肺心病的常见病因:慢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肺循环阻力增高)

   继发红细胞增多的原因是慢性缺氧。

   并发心律失常多为:房早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3.有助于肺心病与左房室瓣瓣膜病鉴别的是:左房室瓣听诊区杂音

            与二尖瓣瓣膜病鉴别:二尖瓣听诊区杂音。

            与冠心病心衰鉴别:心电图及X线检查有左室肥大。

4.治疗:肺心病的血管扩张剂:酚妥拉明。

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关键治疗措施:控制呼吸道感染。(治疗前易出现呼吸性中毒并代谢性酸中毒及高血钾症;治疗后易出现呼吸性酸中毒并代谢性碱中毒及低钾、低氯血症)

肺心病心衰并房性异位心律者:***   

肺心病右心衰选用洋地黄时应:速效类,常规剂量的1/2-2/3  

三.支气管哮喘

  1.主要特征:反复发作性的呼气性呼困。典型发作:先兆症状后出现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困

  2.危重哮喘患者,肺部哮鸣音减弱或消失提示:支气管高度狭窄或痰栓堵塞。

支气管哮喘发作时肺部叩诊呈过清音。

  3.在支气管哮喘和心源性哮喘鉴别困难时应选(区别在心血管的病史和体征):氨茶碱  

  4. 支气管解痉剂: 选择性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控制哮喘发作)

     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特布他林。   抗胆碱药物(山莨菪碱):抑制M3型受体。

5.支气管哮喘发作忌用:**。副作用多,现已少用的:**、肾上腺素。

四.肺炎

1.肺炎球菌肺炎  常见于青壮年。

2.临床表现:肺实变体征(X线呈叶、段状密度均匀影),咳铁锈色痰、胸痛(病变累及胸膜)3.肺炎球菌肺炎的诊断最有价值痰培养肺炎球菌阳性

4.治疗肺炎球菌肺炎最常用的抗生素:青霉素

5.并发症:心肌炎

6.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的临床表现:咳粉红色乳样痰,X线示肺多发病灶。

7.急性左心衰、肺水肿:**

五.肺结核

1.结核菌属于分枝杆菌,涂片染色具有抗酸性。病灶中的不断繁殖的(A群)传染性大。

2.感染结核菌后而获得的免疫力主要是:细胞免疫。

3.病理:增殖为主的病灶中结核菌数很少,病变形成结核结节。

4.分型:原发型(I型):X线表现,原发灶相应淋巴管增粗及肺门淋巴结肿大。

血行播散型(II型):急性粟粒型,两肺布满边缘整齐的粟粒状阴影。症状不典型,具有反复性和阶段性。

浸润型(Ⅲ型):上叶尖、后段或下叶的背段。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个类型。

X线:渗出性病灶表现为云雾状或片絮状,密度教淡,边缘模糊不清。

感染来源主要是过去经血行播散潜伏在肺内的结核菌。

慢性纤维空洞(Ⅳ型):临床特点,空洞长期不愈,经常排菌。(伴有肺气肿)

胸膜炎(Ⅴ型)

5.痰结核菌检查:阳性说明是开放性的,具有传染性。  早期诊断方法:X线检查。

结核菌素:阳性,受过结核菌感染;假阴性,细胞免疫缺陷病。

6.分期:进展期(痰菌转为阳性),好转期(空洞闭合或缩小),——活动性肺结核

稳定期——非活动性肺结核。

7.。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的原则:早期,连用,适量,规律,全程 
一线抗结核药:异烟肼(H)
利福平(R) 链霉素(S) 吡嗪酰胺(Z)
结核菌抑菌药物:乙胺丁醇(E) 对氨水杨酸钠(P)
卡那霉素(K)

异烟肼:周围神经炎、肝功损害;卡那霉素:听力障碍。

化疗方案:开始强化及继续巩固阶段。疗效判定:主要指标,痰结核菌持续3个月转阴。

次要指标,X线检查示病灶吸收、硬结。

8.肺结核大咯血时首选止血剂:垂体后叶素。

六.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1. 肺癌原发于,支气管上皮。最常见的细胞类型,鳞癌。
2.中央型肺癌:生长在叶、段以上的支气管。

  周围型肺癌:生长在叶、段以下的支气管。(腺癌)

3.肺癌局部扩展引起,声音嘶哑。远处转移引起,肝大、黄疸、腹水。
引起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侵犯纵膈,压迫上腔静脉所致。

4.诊断价值最大的是,X线检查。孤立性圆形病灶或单侧肺门阴影增大。

  肺泡性肺水肿的X线:肺门阴影呈蝴蝶状。

第二单元 循环系统疾病

一. 心力衰竭

1.病因:慢性心衰,心脏负荷异常。后负荷过度引起,高血压病;前负荷过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二尖瓣狭窄,导致前负荷不足。主动脉瓣狭窄,后负荷加重。诱发心衰的感染,呼吸道感染。

2.表现:左心衰,急性肺水肿,呼吸困难。右心衰,颈静脉怒张,下垂型凹陷性水肿。

3.治疗:急性肺水肿,快速利尿,**;呼困,**。一般心衰利尿剂:氢**。

急性心梗24H内并发左心衰,避免用强心苷。强心苷中毒绝对禁忌:西地兰。

慢性心衰增加心排量,洋地黄类药物。洋地黄中毒诊断:心力衰竭的加重和各种心律失常。

二. 常见心律失常

1. 室早夹在两个窦性心搏之间,其后无代偿间歇,称插入型室早。

在同一导联上室早形态不同,配对间期不等,称多源性室早。

每个窦性搏动后出现1个室早,二联律。

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发生在无器质性心脏病者。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可发生心室夺获,心电图室性融合波,多发于有严重心肌损害患者。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常见于无明显心脏病的患者。

心房颤动:风心病二尖瓣狭窄。仅次于过早搏动的常见心律失常。

    连续房早,房性心动过速。

2. 听诊: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第一心音减弱。第三度,大炮音。二度I型,有心音脱漏。

         心房扑动,心律一般规律(F波);心房颤动,心律绝对规律(f波)。

  心电图: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无明显症状),PR间期>0.20秒。二度I型,QRS波脱漏。

   房性早搏,PR间期≥0.12秒。室性早搏,QRS间期应>0.12秒。

3.治疗:多源性频发室早,静注利多卡因。急性心梗室早:静注利多卡因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利多卡因。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静注腺苷,静注维拉帕米。

心衰室早,静注西地兰。洋地黄中毒室早,停服。心动过缓室早:阿托品。

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发作,**迷走神经方法。器质性房早:β受体阻滞剂。

终止房扑,同步直流电复律。使房扑心律突然减慢,**颈动脉窦。

病窦综合征并房颤不易复律,心律过慢应:安装起搏器。房颤:同步电转复。

三. 风湿热和风湿性心脏病

1.风湿热:发病年龄,青年人。表现:心脏炎,皮肤环形红斑。

  检查: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抗“O”>500U。提示有风湿活动,血沉增快。

2. 风心病常并发心律失常房颤。二尖瓣狭窄房颤最容易并发栓塞。并发栓塞最多部位,脑。风心病最易并发心衰。风湿性心内膜炎,常并存心肌炎。常见瓣膜损害:二尖瓣。

心电图:风湿性心肌炎: PR间期延长。风湿性心包炎:ST段上抬。

联合瓣膜病变:左房室瓣狭窄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左房室瓣狭窄(梨形心-左房右室明显增大)心尖区舒张期杂音(胸骨左缘第3-4肋间SM)。左房室瓣关闭不全-闻及心尖区收缩期杂音。

主动脉瓣狭窄:胸骨左缘第3-4肋间听到舒张早期吹风样杂音。            靴形心-左室增大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出现周围血管体征,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有舒张期吹风样杂音。(靴形心)

二尖瓣狭窄的特征:心间区闻及隆隆样舒张中晚期杂音。心尖区触及舒张期震颤。并发心衰。

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尖区闻及全收缩期杂音并向左腋下传导。鉴别于心尖区功能性收缩期杂音。

3.治疗:风湿热,抗链球菌感染,(普鲁卡因)青霉素。单纯关节炎或皮肤表现,阿司匹林。

四. 高血压病

1.高血压并发急性左心衰:**。  属α受体阻滞剂的药物,哌唑嗪。β受体阻滞剂,洛尔。

高血压合并肾功不全时宜选/高血压并发心衰,卡托普利。高血压脑病控制抽搐,静注**。

合并心梗,美托洛尔/倍他乐克/卡托普利。高血压危重症快速降压,静滴硝普钠。老年人高血压的最主要特点以纯收缩压升高为多见,非洛地平。钙拮抗剂,硝苯地平。

2.高血压病累及脑常见症状:眼底改变。

五.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

1.心绞痛发作的典型部位是胸骨上、中段后,短暂压迫性疼痛。冠心病诊断:选择性冠脉造影。

2.急性心肌梗死早期(24小时内)死亡主要由于心律失常,室性早搏及室性心动过速。AMI时发生心室颤动,尽快采用非同步直流电除颤。 心尖区粗糙收缩期杂音,急性**肌功能不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房室传导阻滞Ⅱ度或Ⅲ度时宜用人工起搏器。

3.
变异型心绞痛:发作时ST段抬高。治疗:钙离子拮抗剂,硝苯地平。

4.心电图:心肌损伤,ST段弓背型抬高。心肌坏死,病理性Q波。急性心梗早期:T波高耸。下壁心梗(多见),Ⅱ.Ⅲ.aVF 。V1-3,前间壁。广泛前(心包炎),V1-5,I,aVF。
5.急性心肌梗死时,特异性高,同工酶CPK-MB,LDH1。升高最早的是肌酸磷酸激酶(CPK),
6.治疗:心绞痛含硝酸甘油,缓解1-3分钟。缓解急性心肌梗死剧烈疼痛效果最好的是**。

心绞痛合并高血压及心律增快,美托洛尔。心肌梗死患者高血压及心律增快,硝酸甘油,可止痛改善预后药物。急性心梗出现频发室早,利多卡因。心绞痛:**(β受体阻滞剂),减慢心律,减弱心肌收缩力;硝苯地平,扩张冠状动脉,抑制心肌收缩,减少心肌耗氧量。

第三单元 消化系统疾病

一. 胃炎

1. 急性胃炎:诱发因素,非甾体抗炎药。发病后24-48h做胃镜检查。

2. 慢性胃炎:诊断,胃镜加活检(幽门螺旋杆菌)。胃镜紧急检查:由胃炎引起上消化道出血。

3. 慢性胃炎分慢性浅表性(胃酸,基本正常)和慢性萎缩性。

萎缩性又分为A、B型(胃窦,分泌正常)。A型(胃体)胃炎:胃液分析显示胃酸缺乏者。

4. 治疗:慢性胃炎的上腹痛:阿托品。胆汁返流性胃炎:胃肠动力药。定期复查:胃痛久发,胃镜示胃黏膜充血、水肿,红白相间。手术:胃黏膜变薄、皱襞细少、黏膜下血管透见。

二. 消化性溃疡

1. 十二指肠溃疡  病因:胃酸分泌增高。好发部位,球部。穿孔部位,球部前壁。

空腹痛,多在中上腹正中或偏右侧。

2. 消化性溃疡  病因:Hp感染。最有诊断意义的症状:规律性上腹部疼痛。慢性、周期性、节律性。常见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X线诊断溃疡:龛影。检查溃疡穿孔,X线透视。

3. 胃溃疡  餐后0.5-2小时痛。胃溃疡好发于胃小弯。病因,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镜确诊。

4. 治疗:雷尼替丁,抑制胃酸分泌。胃溃疡,保护胃黏膜药。十二指肠溃疡,H2受体阻滞剂。

三. 胃癌

1. 消化道最常见的肿瘤,胃癌。好发部位,胃窦。症状:失去原有节律性的上腹部疼痛。

发病因素:胃癌,发霉食物。慢性胃炎,**性食物。   胃酸缺乏

早期:淋巴转移,好发于左锁骨上淋巴结。晚期:血行转移,主要转移到肝。

2.诊断:早期,胃镜检查。胃癌中晚期,体征为腹部肿块。3.治疗:早期,手术治疗。

四.肝硬化

1.病因:我国,病毒性肝炎;欧美,慢性乙醇中毒。

2.症状:内分泌失调(雌激素增多),肝脏、蜘蛛痣。肝硬化门脉高压,腹水,脾肿大。

       合并肝性脑病:扑翼样震颤。雌雄激素比例失调,男性**发育。

3.常见并发症:上消化道大出血。病因: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晚期死亡原因:肝性脑病。

  肝昏迷前驱症状:轻度性格和行为改变。

4.检查:早期诊断,肝活检。肝性脑病:血氨。肝功能诊断最有意义,白蛋白/球蛋白比例。

单纯腹水,淡黄色漏出液。癌变时:血性腹水。

X线钡餐:食管曲张,虫蚀样充盈缺损;胃底,菊花痒缺损。

5.治疗:腹水,利尿剂首选,螺内酯。肝昏迷饮食,限制蛋白饮食。

口服氨苄西林,抑制肠道细菌减少氨产生。降血氨,谷氨酸盐。

五.原发肝癌

1.转移:早期,肝内血行转移。肝外血性到,肺。2.肝癌的组织学类型:肝细胞型。

3.症状、体征:进行性肝脏肿大及肝区痛。4.诊断:最敏感,AFP。最有效的治疗,手术。

六.急性胰腺炎

1.病因:胆道疾病。 2.首发症状:上腹痛。持续性疼痛伴阵发性加剧。

3.特征:坏死型,休克;水肿型,上腹部肌紧张及反跳痛不明显。

4.诊断:血清淀粉酶。发病后6-8小时开始升高。500苏氏单位/L。发病5日,血清脂肪酶。

5.治疗:水肿型,抑制胰酶分泌。剧痛,哌替啶。禁忌单独使用,**。

七.上消化道大出血

1.病因:胃、十二指肠溃疡。2.表现:黑便,出血量50-100ml。呕血,250-300ml。

3.检查:紧急胃镜在出血后24小时内。呕血:胃镜。血管畸形,选择性腹部动脉造影。

4.治疗:首选,补充血容量。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药物首选垂体后叶素,内镜(硬化栓塞疗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药物首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静注。

第四单元 泌尿系统疾病

一.慢性肾小球肾炎

1.病因:感染后免疫性损害。(尿中最多,红细胞。肾盂肾炎,白细胞。)

2.肾性高血压特点:舒张压明显升高。(中度以上)晚期发生肾衰。

3.鉴别:慢肾盂肾炎:尿培养阳性。高血压肾病损害:高血压或肾炎病史。

4.治疗:肾性高血压:苯那普利。蛋白摄入量每天1.0g/kg。低蛋白低钠饮食。

二.尿路感染

1.主要途径:上行感染(尿路梗阻)。  膀胱炎最易发生,育龄妇女。

病原体:大肠杆菌。器械检查:绿脓杆菌。

2.表现:慢性肾盂肾炎早期的肾功能减退:尿浓缩功能减退。严重并发症:肾周围脓肿、肾**坏死。糖尿病最易合并尿感。

3.诊断:尿培养菌落计数>105/L;菌落计数<104/L,为尿液污染。

4.治疗:轻症膀胱炎,休息、饮水。急性肾盂肾炎,静脉滴注抗生素。

三.慢性肾衰竭

1.病因:慢性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血磷高,血钙低(抽搐)——葡萄糖酸钙。

2.表现:尿毒症早期:代谢性酸中毒。(使用碳酸氢钠)。尿毒症晚期

3.高血压原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活性增高。

第五单元 血液和造血系统的疾病

一.缺铁性贫血(最常见)——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1.病因:成人,铁摄入不足(正常每天摄入1-1.5mg,排出1mg)。铁吸收的部位:十二指肠。

2.诊断:骨髓铁染色(-)。血清铁蛋白<12μg/L。      血清铁降低,总铁结核力增高。

血象:红细胞大小不等、中心淡染。铁粒幼细胞性贫血:血清铁增高,总铁结合力降低。

3.治疗:病因治疗最重要。口服铁剂疗效表现最早(5-10天内)为网织红细胞增加。口服2周后,血红蛋白开始上升。口服铁剂,Hb恢复正常后仍需继续治疗3-6个月。注射铁剂治疗最严重的副反应:过敏性休克。

二.再生障碍性贫血——正常细胞性正常色素性贫血

1.病因:骨髓造血功能衰竭(药物及化学物质)。造血干细胞的减少或缺乏。(无肝脾肿大)

  引起继发性再障:氯霉素。(出现出血时间延长)

2.表现:全血细胞减少、骨髓三系增生低下。骨髓中绝对增多:脂肪细胞。血小板<10*109/L

3.治疗:雄激素(慢性3个月以上).作用于造血干细胞:丙酸睾丸素;改善骨髓微循环:一叶萩碱。

三.白血病

1.病因:白血病细胞干扰。中枢系统白血病(多见脑膜浸润):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2.表现:巨脾(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高热:合并感染。急性白血病易继发感染的原因:白血病细胞抑制正常粒细胞产生。出血:血小板减少。

3.MIC分型:结合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

4.诊断依据:骨髓检查。骨髓表现,原始细胞占非红系红细胞的30%以上。

5.治疗:慢粒,羟基脲。中枢系统白血病:甲氨蝶呤(MTX)鞘内注射。

急淋方案:VP、VLOP。急性非淋(急性粒细胞):DA方案、HOAP方案。

四.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

1.白减:周围血白细胞持续低于4.0*109/L。血象:粒细胞有中毒颗粒、空泡。

粒缺:周围血白细胞<2.0*109/L,粒<0.5*109/L。

2.病因:粒减,氨基比林引起免疫性粒减。

3.治疗:白减,病因治疗。

五.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病因:免疫因素。(过敏性紫癜: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

2.急性型:骨髓幼稚型巨核细胞增多。破坏血小板的主要场所:脾脏。

慢性型:颗粒型巨核细胞增加。血小板30-80*109/L。 (出血时间延长)

3.治疗:糖皮质激素。

第六单元 内分泌及代谢疾病

一.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

1. 诊断:T3、T4测定(疗效判定指标)。最灵敏,TT3。T3抑制试验:鉴别甲亢与单纯甲肿。

甲亢诊断:甲状腺摄131I率增高,高峰前移。

2. 临床表现:甲亢最严重——浸润性突眼(眶内软组织肿胀、增生和眼肌明显病变)。

甲亢所致甲状腺肿大:触及震颤和听到血管杂音。甲亢常见:房性早搏。

3. 甲状腺素分泌过多:怕热,多汗,多食而消瘦。

服用甲状腺片:避免甲状腺、突眼加重。

4. 抗甲状腺药物(抑制甲状腺素合成)甲硫咪唑:初治期1-3个月。卡比马唑:维持治疗1-1.5年或更长。  常见副作用:粒细胞减少。服药前必须检查血白细胞数。

5. 甲状腺危象:首选-丙硫氧嘧啶;抑制甲素释放-无机碘溶液;阻滞儿茶酚胺释放-**。

   抑制甲状腺素合成-大量抗甲状腺药物。

二. 糖尿病

1.引起2型糖尿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心血管病变。1型糖尿病首位死亡原因:肾小球硬化症。

2.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特点:血浆渗透压显著增高。

3.糖尿病患者注射普通胰岛素的时间:餐前30分钟。  

4.酮症酸中毒用胰岛治疗素采用:每小时静脉滴注正规胰岛素5U。

酸中毒重度失水,一般第一日补液约4000-5000ml。

5.诊断可以糖尿病患者最有意义的是:糖耐量试验。空腹血糖≥7.0mmol/L

  监控糖尿病病情好坏程度的指标最好:糖化血红蛋白。(反应8-12周的平均血糖水平)

  调整胰岛素剂量最简便得检查示:尿糖。

6. 磺脲类药物作用:促进胰岛素分泌。格列齐特每天80-240mg,格列苯脲每天2.5-15mg。

   磺脲类中,作用最强而快的是格列苯脲,能防止微血管病变的是格列齐特。

7.1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加用:正规胰岛素。

  2型糖尿病轻症患者,单纯饮食控制。2型肥胖患者:饮食疗法+双胍类降糖药。

第七单元  急性中毒

一. 急性中毒总结

1. 临床表现:一氧化碳中毒:皮肤潮红,皮黏呈樱桃红色。呼吸带有苦杏仁味:***中毒。瞳孔散大—阿托品、***中毒。瞳孔缩小—有机磷杀虫药、**类中毒。

2. 解毒药:纳洛酮—**受体(**中毒、酒精中毒)

二. 有机磷杀虫药中毒

1. 症状:呼气大蒜臭味,瞳孔针尖样大小(重度中毒)。

口服后症状出现5-30分钟。经皮肤吸收2-4小时,

2. 检查:血胆碱酶活力测定(重度,30%以下;轻度50%-70%)可疑时可进行:尿液检查。

3. 解毒药:阿托品—有机磷杀虫药毒蕈碱中毒,氯磷定(胆碱酯酶复能剂)—烟碱样症状。

4. 低毒类:***。剧毒类:毒鼠磷。

第八单元  神经系统疾病

一.癫痫

1.病因:原发性,病因未明。

2.表现:单纯部分性发作:不超过1分钟。失神发作:儿童或少年。

  失神发作(小发作):5~30秒意识丧失。

大发作表现(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意识丧失,四肢强直,继之阵挛、昏睡。

癫痫持续状态:连续大发作,意识丧失。持续30分钟以上或连续多次发作。

3.诊断依据:病史和脑电图。

  为了排除继发性癫痫:首选检查,颅脑CT或MRI。

4.选择抗癫痫药依据:发作的类型。

  强直—阵挛性发作:丙戊酸钠、卡马西平(防止窒息、误伤)

  癫痫持续状态的紧急处理,首选:**。

  失神发作:乙琥胺。

二.急性脑血管病

1. 病因  脑血栓:脑动脉硬化与高血压。TIA:脑动脉粥样硬化。脑栓塞:心脏病。(栓子来源,风心病伴房颤)。腔隙性梗死:高血压性小动脉硬化。脑出血:高血压伴脑内小动脉硬化。(诱因,情绪激动或过度用力)

2.症状:TIA持续时间不超过24小时。大脑中动脉区梗死:三偏征。

  高血压性脑出血:基底节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脑膜**征。(外伤性,自发性)

  桥脑出血:交叉性瘫痪、针尖样瞳孔和昏迷。小脑出血:眩晕、共济失调。

3.CT不易显示:脑干部梗死灶。

4.治疗:局限性脑梗死急性期主张不用血管扩张剂:可引起脑内盗血现象。

  脑出血: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水肿:甘露醇)

    脑血栓急性期的血液稀释法:低分子右旋糖酐。

2# 沙发
发表于 2013-1-24 00:2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绿军装梦
3# 板凳
发表于 2013-1-24 19:09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感谢!只背这些简单多了!
4
发表于 2013-2-26 20:49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主!
5
发表于 2013-2-27 19:4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 此消息发自iPhone版爱爱医
6
发表于 2013-8-20 22:34 | 只看该作者
:风湿热,抗链球菌感染,(普鲁卡因)青霉素。单纯关节炎或皮肤表现,阿司匹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28 02:01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