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357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业资源] 尿液干化学在实验工作中的应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2-10-5 23: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尿液干化学在实验工作中的应用
尿液有形成分检查是诊断肾脏疾病及泌尿道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并可为临床提供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依据。随着尿干化学技术的普及,其简单、快捷的优点被人们所接受,但只做干化学检测而忽略显微镜检查会给临床带来漏诊或误诊。
尿沉渣检查是目前最常用的学法与尿沉渣两者的原理截然不同,报告方式也不同。由于干化学方法受尿中许多化学因素的干扰,如健康人群混合尿样内加入一定浓度的药物观察尿干化学法结果的变化,结果含氯消毒剂主要引起尿隐血,葡萄糖假阳性;细胞色素C可造成尿干化学法多种结果的假阳性;碳酸氢钠主要引起尿蛋白假阳性,误导临床医生对患者的病情判断,应与沉渣镜检综合分析。
尿液中亚硝酸盐测定是诊断尿路感染的指标之一,其存在的量与泌尿系统的感染密切相关,但亚硝酸盐只对革兰阴性杆菌有效。亚硝酸盐的检出率受尿中是否含有硝酸盐还原酶, 尿液是否在膀胱停留4h,以上等因素的影响,有些细菌不含能引起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的还原酶,致使尿镜检有细菌而亚硝酸盐为阴性。当尿中维生素C含量超过一定浓度时会造成假阴性结果,标本放置时间过长造成假阳性结果,故应综合判断。
白细胞:①分析仪法(+),镜检法(-):可能的解释为尿液在膀胱贮存时间过长或其他原因致使白细胞破坏,中性粒细胞酯酶释放到尿中所致。②分析仪法(-),镜检法(+):这种情形多发生在肾移植患者发生排异反应时,尿中以淋巴细胞为主,另外尿液中以单核细胞为主时也会出现此结果,因干化学法检测的是尿中完整的及溶解的中性粒细胞,而与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不起反应,此时应以显微镜检查为准。
红细胞:①分析仪法(+),镜检法(-):这种情形可由于尿液中红细胞被破坏而释放出血红蛋白,多发生于肾病患者,或某些患者尿液中含有对热不稳定酶、肌红蛋白或菌尿,引起红细胞干化学法测定结果的假阳性;将尿液煮沸冷却后再测试可以排除对热不稳定酶的影响。②分析仪法(-),镜检法(+):这种情形一般很少,但可发生在尿液中含有大量维生素C(>100]mg/L)或试带失效时;若使用尿11 联试带,可通过观察维生素C的含量来加以判别。尿干化学法具有快捷、简便的特点,对红细胞、白细胞不如显微镜检查法,两者联合使用可降低假阴性、假阳性误差,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和可靠性,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虽然干化学尿液分析取得了重大进展,但迄今为止,没有一台仪器的检测结果能完全替代显微镜,尿沉渣镜检以其独特的临床价值仍是尿液分析中不可或缺的检查手段。尿干化学分析标本用量少(10~20mL),检测速度快、检测项目多,最快10s 可完成一条多联试带11 个项目的检测;检测准确性、重复性好,适用于大批量普查。只有在尿干化学全部阴性的尿常规检查项目之一,尿干化情况下,干化学法才能作为尿常规的筛选方法。
2# 沙发
发表于 2012-10-21 20:52 | 只看该作者
又学到了......
3# 板凳
发表于 2012-10-23 21:33 | 只看该作者
又学到了新知识了   谢谢楼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6 21:07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