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3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笔试资源] 医学心理学(i不要爱医币的资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2-9-20 09: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绪  论

一、医学心理学

1概念与性质  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其性质既是自然科学也是社会科学,既是理论科学也是应用学科

2意义:医学模式的转变: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疾病谱的转变:心身疾病;临床医疗工作的需要;改善医患关系。

3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分支①临床心理学。②咨询心理学。③异常心理学。④健康心理学。⑤行为医学。⑥心身医学。⑦心理生理学与生理心理学。⑧神经心理学。⑨护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不属于医学心理学。


4.医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创立)基本观点:潜意识理论、人格结构学说、性象征、心理防御  精神分析疗法自由联想、释梦、移情、催眠

心理生理学理论:紧张状态、应激为研究

行为主义理论:华生创立,后天学习及环境对人的影响,条件反射理论。

人本主义:强调人的主观意识作用,强调人的自我实现

认知理论.

5研究对象
研究人的疾病和健康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心理行为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6.研究方法
按研究涉及的时间,可以分为横断研究、纵向研究、前瞻研究和回顾研究;按研究涉及的手段可以分为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个案法、相关法与实验法。实验法最常被用于实验室中,该法的主要特点是在控制的条件下,实验者系统地操纵或改变一个或几个变量,观察、测量和记录对其他变量的影响

医学心理学基础

  一、心理学的概述


1概念:心理学是研究机体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活动和个体的行为。


2心理现象
心理过程和人格

(1)心理过程是指心理活动发生、发展、消失的动力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2)人格又称个性,包括两个方面人格特征和人格倾向

3.心理活动的分类。

(1)认识过程——觉、知觉、学习、记忆、思维、想象、注意、语言

    (2)心理过程、情绪过程——情绪、情感。

    (3)意志过程——有意识地确定目的,自觉果断、坚持、自制地行动。

    (4)人格特征——气质、性格、能力。

    (5)人格倾向——世界观、人生观、理想、需要、动机、兴趣。


4心理实质的内容心理是脑的功能,脑是心理的器官,任何心理活动都产生于脑,即心理活动是脑的高级功能的表现;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应,即所有心理活动的内容都来源于外界环境;心理是外界事物在脑中的主观能动的反应



二、认识过程



(一)感觉与知觉



1.感觉
变化规律是:①持续作用的强**造成感受性降低,称为感觉的适应,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但是人们对痛觉缺乏适应。②感觉对比。③后像。④联觉。⑤感受性的补偿与发展。

    2.知觉
当前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及其外部相互关系在脑的反应。知觉的特性是:①选择性。在课堂上,学生能从环境的噪声中拾取出老师的声音,就是知觉的选择性,如“双关图”等。②整体性。③理解性。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赋予知觉对象一定的意义,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④恒常性。

    (二)学习与记忆的概念与规律

    1.学习是指通过练习而促使行为发生相对持久变化的过程

    2.学习或建立条件反射的规律 (1)强化。(2)消退。


3记忆是指对过去已感知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其印象仍保留在脑中,在一定条件下能重现的心理过程。记忆的基本过程为:识记、保持、再认和再现。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识记内容在1天内遗忘得最快,以后会变得缓慢,呈现先快后慢的规律,提示要及时复习。根据信息加工理论,记忆分为三个阶段。①在感觉记忆阶段,记忆容量大,按物理特性编码,感觉信息保持0.25~2s。②被注意的信息进入短时记忆阶段,短时记忆贮存量小,为7土2个组块。③长时记忆阶段,信息保持时间在1min以上。

    三、情绪过程

    (一)情绪与情感
1.情绪的状态包括心境、**和应激。2.情感是人的高级心理,是人对精神性和社会性需要的态度的体验。 3.心境是一种微弱而持久具有一定渲染性的情绪

    (二)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1.情感分为道德感、理智感、美感。①道德感:根据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道德标准评价人的行为、想法和意图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如爱国心;②理智感:人对认识和追求合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产生的情感体验;③美感:对人和事物美的情感体验。 2.情绪有明显的外部表现,具有情境性、短暂和不稳定性,是低级的,人与动物共有。3.情感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是稳定的内心体验,是高级的,只有人具有



四、意志特性:自觉性、果断、坚韧性、自制



五、需要与动机



(一)需要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最高层次为自我实现,即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



(二)动机即推动个体投入行动达到目的心理动力。它是以需要为基础,并在外界诱因下产生的(需要、诱因两条件下产生动机)

    (三)冲突

1.双趋冲突
两个目标对个人有相同的吸引力,无法同时实现,二者必择其一时的冲突。  2.双避冲突
指一个人同时受到两种威胁,产生同等程度的逃避动机,但迫于形势只能择其一时的冲突,前有江河后有追兵。
3.趋避冲突
指人对同一事物同时产生相矛盾的动机,既向往得到它,又想拒绝避开它,想做手术恢复健康又怕影响美容

    六、人格

    气质的生理基础  基于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认为神经系统的最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按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分为抑制型、兴奋型、活泼型和安静型四种类型

3.气质的分型



气质分型 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



精神分析理论:人格的结构包括“本我”,生物本能驱使的人格部分;“自我”,客观现实产生的心理成分;“超我”,社会道德、规范约束的人格成

    七、行为

    (一)行为的是机体为了个体生和种族繁衍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二)A型行为、C型行为与疾病


1.A型行为与心血管疾病
弗雷德曼提出的A型行为是指容易发生冠心病的行为模式,其特:①时间紧迫感,如同一时间做两件事,行为急促,说话快、走路快、办事快;②脾气暴躁,容易激动;③争强好胜;④对人有敌意等。具有这种行为的人因经常处于忙碌状态,其血中应激性激素均较B型行为人高,日久天长可引起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


2.C型行为与肿瘤发生

心理卫生

1.健康新定义:一个人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和道德健康的四个方面皆健全。

2.心理健康的标准:认知过程及智力正常、情绪稳定乐观、生活目标明确,对自己的言行有约束力、人格健全,人际关系良好、健康行为及生活方式。


3、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卫生

儿童心理健康的问题与维护
(1)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儿童常见心理问题是不良行为习惯、偏食、肥胖、口吃、场所恐惧、注意力障碍等。(2)维护方法:感觉整合训练即同时能**多种感官的游戏或运动,如爬行、滑板、秋千、垫上运动、木马等,具有促进儿童脑发育的作用,是促进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关键。(3)抓住关键期:抓住不同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促进心理发展。1-3岁语言发展,2-3岁自制力,人格发展3-7岁,7岁前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期

青少年期心理健康问题表现为自我意识的矛盾、性心理卫

心身疾病

一、心身疾病



1.心身疾病是指由心理社会因素作为主要病因引发的躯体疾病,主要为情绪引起的躯体生理变化并伴有器质性变化的疾病。心身反应是指心理因素引起的短暂的生理反应。心身障碍是指长期心理**引起躯体功能持久变化,但并不伴有器质性变化

    2.心身疾病的诊断标准

    (1)根据临床症状、体征、特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已明确有器质性病变。如冠心病

    (2)疾病的发生有明确的心理社会因素与上述构成因果关系,且相互平行。

    (3)排除神经症、精神病、心因性精神障碍。   

(4)用单纯的生物医学的治疗措施收效甚微。

3.心身疾病的治疗 心理治疗、心理护理、矫正不良行为习惯,、自我放松、自我心理调节、药物缓解症状。

    二、心理应激对健康的影响与机制  生活事件对人有不同的意义和**强度,其**强度以生活事件单位(LEU)为标志。当一个人所遇到的生活事件**过强、持续时间过久时,可引起疾

心理评估

  一、心理评估



心理评估的基本程序和常用方法
心理测验是一种心理测量的工具,心理测验法是对心理现象的某些特定方面进行系统评定的方法。

   心理评估的常用方法
医学心理中心理评估的常用方法:①调查法;②观察法;③会谈法;④作品分析法;⑤心理测验法。

  二、心理测验的分类



按测验的目的分类  ①智力测验。②人格测验。③神经心理学测验主要包括一些个别能力测验,垂直一些成套测验,以H-R神经心理学测验为代表。这些测验可用于脑器质性损害的辅助诊断及对脑与行为关系的研究

   按测验方法分类

①问卷法。②作业法。③投射法投射法多用于测量人格,如洛夏墨迹测验、TAT等,也有用于异常思维的检测,如由联想测验、填词测验等

    三、应用心理测验的一般原则①标准化原则。②保密原则。③客观性原则。

    四、信度、效度和常模

    1.信度
是指一个测验工具在对同一对象的几次测量中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它反应工具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效度
测验的效度是指测验能够测得的它所要测定的内容的真实程度,反应工具有效性和正确性

    3.常模 测验取样的平均值

    五、常用的心理测验与评定量表

  (一)智力是一种潜在的、非单一的能力,它是一种知觉、分析和理解信息的复杂的混合体。

    2.智力的计算方法

  (1)比率智商:IQ=[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CA)]×100(MA为智力年龄,CA为实际年龄)。

  (2)离差智商:IQ=100+15Z=100+15(X—M)/S(X为某人测得的分数,M为该人所在年龄组的平均分数,S为该年龄组得分的标准差)。

    3.常用量表

    (1)斯坦福一比奈量表:比奈一西蒙量表传到美国后,由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推孟于1916年进行了第一次修订,称为斯坦福一比奈量表(2003)。

    (2)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3)瑞文非文字推理测验。

    (二)人格测验

    1.人格测验分为投射性测验和客观性测验。

    2.广泛使用的人格问卷有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艾森克人格问卷(EPO)、儿童青少年人格问卷。

    (1)艾森克人格问卷。(2)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简称l6PF):美国卡特尔教授用因素分析统计法慎重确定和编制而成的一种精确的测验(2003)。

心理治疗与咨询

一、心理治疗

具有的特性。①自主性:病人从一开始就承担主动的作用。通过治疗,病人变得越来越具有自主性和自我导向能力,对自己的情感和行为更负责任。②学习性。③实效性。

    二、心理治疗的理论基础

1.精神分析学派
奥地利的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创立了精神分析学派,认为童年时压抑在潜意识中的心理冲突,是引起各种心理障碍和心身疾病的根源。 2.行为主义学派 3.人本主义学派

    三、心理治疗的主要方法

    1.精神分析的治疗  治疗原则是通过自由联想、释梦、移情、抗阻等方法挖出其压抑的潜意识冲突,予以解释并在意识领域消除

    2.行为主义的治疗  行为疗法源于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社会学习理论的实验研究,评价可测查的行为。(1)系统脱敏法:又名对抗条件疗法、交互抑制法等。脱敏治疗是根据两种相反的情绪或行为不能同时并存,且可相互抵消的交互抑制论点,学习用放松的心身状态去克服恐惧、焦虑。(2)冲击疗法:又名满灌法。治疗开始即使病人处于他最怕的情境中,如果并没有真正可怕的事情发生,紧张、焦虑不安便会明显减轻)。(3)厌恶疗法:本法是将令病人厌恶的**与对它有吸引力的不良**相结合,形成条件反射以消退不良**对病人的吸引力,使症状消退。(4)标记奖励法:又名代币法。(5)生物反馈。

    3.人本主义疗法 询者中心疗法是美国的心理治疗家罗杰斯所创建的一种心理疗法,是人本主义疗法的代表。(1)以询者为中心中
治疗者的责任是创造一种良好的气氛,使病人感到温暖,不受压抑,受到充分的理解。治疗者这种真诚和接纳的态度,会促使病人重新评价自己周围的事物,并按照新的认识来调整自己和适应生活。 (2)指令性治疗的技巧与一般的指令性心理治疗比较,很少提问题,从来不给什么回答,在任何时候都让病人确定讨论的问题,不提出需要矫正的问题,也不要求病人执行推荐的活动

    四、心理治疗的原则

    1.治疗关系的建立原则 单向性、系统性、正式性、时限性

    2.心理治疗的工作原则
真诚原则。②耐心原则。③保密原则:尊重病人的隐私,不得将病人的材料公布于众④中立原则:心理治疗的目标是促进求助者的成长与自立,不能代替病人作出选择与决定⑤回避原则:一般情况下,不能为亲友、熟人进行治疗。

    五、临床心理咨询

    1.心理咨询的意义 解决紧张应激压力、防止心身疾病、促进健康长寿。

    2.心理咨询的方式
(1)门诊心理咨询。(2)信函咨询。(3)电话,心理咨询:多为处于急性情绪危象、濒于精神崩溃或企图**的人拨专用电话向心理咨询门诊告急、诉苦和求援

医患关系


1.医患交往的两种水平
①技术水平。②非技术水平。③病人的依从性治疗效果=医生的临床知识与技能+病人的依从性


2、医患关系模式

  1.主动一被动型 :麻醉、严重外伤、昏迷、谵妄、儿童

  2.指导一合作型  :急性感染过程、术后病人

  3.共同参与型
   :多数慢性病人、糖尿病

患者的心理问题

    (1)角色行为缺如:即未能进入角色,虽然医生诊断为患者,但本人否认自己患病。行为缺如,还表现为虽然承认自身有病,但没有意识到病情的严重性。如勉强从事不能胜任的操作,以致受伤或加重病势

    (2)角色行为冲突:患者角色与其他角色发生矛盾时产生心理冲突。

    (3)角色行为减退:其他角色攻击患者角色,患者从事不应承担的活动。

    (4)角色行为强化:由于依赖性加强和自信心减弱,对自我能力表示怀疑,对承担原来的社会角色恐惧不安,“安于”病人角色的现状,或自我感觉病情严重程度超过实际情况,小病

    (5)角色行为异常。

情绪和情感活动①焦虑。②退化:退化或称幼稚化,即其行为表现与年龄、社会角色不相称,退回到婴儿时期的模式。③主观感觉异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5-17 05:01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