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8690|回复: 4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文化] 中医需要悟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2-5-12 12: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感悟一:湿毛巾的感悟。

       天冷了,早上洗脸用的是热水,洗完后,我将毛巾挂在阳台上。晚上洗脸时,发现毛巾上半部分已经干了,而下半部分仍然是湿的,而且最下端居然还结了少许冰块!
       我拿着毛巾沉思了很久!妻子说:“还不快点洗脸,发啥呆?”
       是啊!看着这一半干一半湿的毛巾,我的确想了很多,也明白了最近一些病人的病机,也想通了治疗方案了……
       “湿性驱下”!毛巾湿透后挂起来,水向下流,自然上半部分先干了,下半部反而更湿,加上天气原因,时间长点,慢慢就会结冰。
       “湿性驱下”这句经典的话,我们记得熟,用得却少,临证时常常容易忘记!
       常有病人说:“医生啊!我每天上楼时两腿好像灌了铅,沉重无比。咋回事啊?”
       而临床的西医,立马会想到是不是脑血管的问题呢?建议头颅CT,结果正常;刚上临床的中医,会有些茫然,认为是疑难杂症,是啊?为啥两腿好像灌钎,看看两腿没有肿啊?
       其实,就像这毛巾一样,白天人站立时间多,湿性驱下,所以下肢的湿邪就会偏重。体内湿邪稍重的人,会出现双腿很累的感觉;如果湿邪较重的病人,表现就是“两腿好像灌了铅,沉重无比”了……
       如果天气气温较高,则毛巾下端也会及时干燥,不会到夜晚还结冰!
       在人体,如果肾阳足,没有亏虚,或亏虚不重,则下半身湿邪会被肾阳蒸腾,化为气而上升,在人体进行循环;如果肾阳虚衰,就好比这冬天挂湿毛巾一样,湿邪盘踞下焦了!自然“两腿好像灌了铅,沉重无比”了!
       夜晚,卧床休息,最下端的地方就不是下肢了,应该是与床面接触的部位。按照“湿毛巾理论”,应当与床接触的部位会不舒服啊!
       事实情况正如此,不少病人反应,白天还好,只是感觉双腿有些累,到了晚上睡觉,前半夜还可以,但后半夜慢慢开始出现腰痛、背痛,凡是与床接触的部位都感到很累,疼痛,早上5、6点痛醒,起床后活动活动就好了。其实这就是湿邪由白天积于双下肢,晚上向接触床面的部位转移的结果。也是“湿性驱下”啊!
       刚开始我还以为是什么疑难杂症,反复询问早上疼痛的时间,按照子午流注进行分析…….
       看到“湿毛巾”,想到“湿性驱下”,想到“正气不足”,想到“脾肾阳虚”,想到很多很多!
       就这样明白了一些病的治疗方法,从温补脾肾入手,加上祛风除湿的药物,很快病人就得到了康复!
       医者意也,从生活中感悟人身!从自然中感悟疾病!的确能开启我们的智慧!!
感悟二:弓箭的感悟

       去年的一天,邻居小孩拿来一根细竹棍,要我帮忙做个弓。这是很容易办的事情,小时候经常玩自制的弓箭。于是我找来一根细绳,栓上竹棍的一端,拉紧细绳后拴在已弯了的竹棍另一端,然后稍稍修理竹棍不光滑的地方,一个弓就成了!
       小家伙高高兴兴地找细棍当箭,开始玩了起来!
       没一会时间弓拉断了,他又找来一根细竹棍,要我再做弓!于是我又做了一个,闲着没事,就在一旁看着他玩。
小家伙使出最大的力气拉弓,眼看又要断了,我立即阻止,“弓不能这样拉,超过限度就会拉断的!”我一边说,一边示范……
      “余大夫!来病人了!”正在这时,员工喊我了。
       我放下弓箭,回到诊室。来看病的是个老病号,切脉后发现左关郁塞,左尺沉细,我问病人,吃荤油恶心吗?病人否认了。我说,你的膝关节出了问题,走几步让我看看!
      病人很费力的站起来,走路时有点跛。病人说医院拍片了,认为是膝关节退行性变,是老年病变,治不好,也就没有治疗。以前不怎么疼,情况还好,就这两天出现疼痛,关节僵硬……
       我用手活动病人的膝关节,左膝关节活动明显受限。我一时陷入沉思,如何寻求良策?
       屋外邻居小孩仍在玩拉弓射箭,看着他欢笑的脸庞,和手中时紧时松的弦,我忽然明白了一个道理:
       膝关节僵硬、疼痛,并不一定是骨头的病变,也可能是关节四周的肌腱收缩,使关节活动空间变小,关节才出现活动受限,僵硬、疼痛的啊!这个病人骨质增生多年都不疼,现在疼痛为什么不找肌腱的责任,而非要找骨头的问题不可呢?
       就好像邻居小孩玩的弓箭,弦拉得太厉害,弓自然就断了,只用弦的松紧合适,拉得力度合适,弓才不会断啊!
看来只要让患者的肌腱稍稍舒张,给关节一点活动的空间,病应该就好了。
       想到这些,我并在膝关节上下肌腱的附着点扎针,然后拔火罐,十分钟后,病人关节活动轻松不少,然后开了下方:
白芍30克 甘草30克 怀牛膝20克
鸡血藤25克 延胡索15克当归15克 三剂
       第三天病人过来反馈,说吃完一剂药,关节疼痛就好的差不多了,中药见效也快啊!
       后来碰到一个搞小针刀的朋友,他告诉我,很多关节病变并非骨头的问题,而是肌腱、韧带的问题,骨头只是代人受过。在肌腱附着点采用小针刀稍稍松解,病人很快就好了……
       没想到无心的做弓箭,却丰富了我治疗关节疼痛的经验!!!
感悟三:洗地的感悟
       快过春节了,我和妻子清洗屋外的地面。
       妻子将地面打扫赶紧,我接出水管冲刷地面,由于水的压力不大,起不到冲刷的效果,于是将水管口捏扁后再冲地面,一样的水,压力变得大了起来,冲洗效果好了很多……
       我一边冲洗,一边想,“水管变细了,压力就大了,我们人体的水管能变细吗?”
       我随即想到了低血压病的治疗!以前治疗低血压,通过补气,提气来升高血压,但效果一般。往往病人服药期间还勉强可以,但停药后很快血压又降了下来,低血压病是否与血管弹性差有关系?
       人体的血液大部分存在于大小血管中,当心脏的每分钟射血量不变时,只要稍稍收缩一下全身的血管,应该就会使血压升高;高血压病人,通过扩张全身血管,血压自然也应该会降低……
       要收缩血管,就得选用特定的药物。寒性收引!酸性收敛!
       后来我在治疗低血压时,除了运用补气、提气、改善心脏功能的同时,用上了仙鹤草、北五味子、枣皮等药物,来收缩患者全身的血管,患者的血压果然有明星改善,头脑清醒了,身体也舒服了。而且停药后,也能持续很长时间!!
      后来查资料得知,仙鹤草又名脱力草,看来与其凉血止血,收缩血管,升高血压也是很有关系的!
感悟四:杀年猪的感悟

       几年前的一次春节回家,正好家里杀年猪,父亲请来屠户,家里烧了几大锅开水。杀猪、放血、刮毛、破腹……屠户一切按部就班进行。
       母亲在一边唠叨,“这头猪长得快,吃了氨化饲料就是不一样!”
       “什么是氨化饲料?”我问父亲。
       父亲说:“ 秸杆饲料营养价值很低,在密闭条件下,经过氨化(氨水或尿素)处理,则一些与木质素有联系的营养物质,如纤维素,半纤维素通过化学反应破坏分解,并增加了氮元素,促进胃内微生物的大量繁殖,从而提高了其营养价值。不过目前此技术尚处于研究阶段,而且氨化的过程也很有讲究,我们农村主要是针对牛吃的稻草进行氨化!”
       父亲不愧是兽医,标准地描述氨化饲料的概念和目前的事宜推广方向。
     “听你爸关于氨化饲料的描述后,我就偷偷在猪饲料中加了一些尿素,猪吃食后常常睡觉,体重增加很快,去年那头猪养到这个时候也才220斤左右,今年这头有三百多斤……”母亲一边看着屠夫褪猪毛,一边说氨化饲料的事情。
       打开猪的腹腔,情况并非想象的那样,猪的膘并不厚,反而有些薄,在网油上挂满了水铃铛,看着大大小小的水铃铛,父亲责备母亲,“瞎搞!听风就是雨,长得快,可长的都是水,有啥用?”
       母亲也非常懊恼,后悔不该在饲料中加尿素,原本氨化牛饲料,弄到猪身上了……
       年后上班了,遇到几个中年女性患者,自述体重增加较快,平时饮食已经控制了,但喝水都感觉在长胖……
      切脉后发现患者右尺沉细无力,关部郁塞,患者脾肾阳虚啊。
      想想杀年猪时看到的水铃铛,在看看患者涨满的中腹部,我慢慢明白了患者体重增加的原因!
      人体内的水分,大约占到体重的65%左右,水液的代谢与肺、脾、肾三脏有密切关系,当三脏功能异常时,水液在体内代谢就会出现异常,轻则体重增加,重则出现浮肿。许多患者长胖,并非是脂肪增加,而是水液内停所致啊!
后来在治疗体重重增加的患者时,上腹部胀满的,就习惯运用上枳实、白术和木香;对于小腹胀满的则加上附子、小茴香、荷叶;对于下肢沉重、浮肿的患者,则配伍黄芪、益母草、川芎。患者服用后,很快就感到轻松舒服了,体重也下降不少。  
       肥胖的治疗,除了考虑降脂外,水液代谢异常也是非常多见的! (所以针灸减肥的时候我们都会选择一些利水的穴位)
感悟五:护膝的感悟

       去年一个老病号过来我这玩,闲谈中谈到他的老寒腿,老爷子说:“我自己找到一个良方,就是入秋开始戴护膝,坚持两年了,再也没痛过了”
       “效果真这么好?”我问道。
      “我这老寒腿有十多年了,吃药无数,吃药当时好些,没过几天照旧。我反复琢磨,这老寒腿不就是怕冷吗?我让它冷不着就是了,于是入秋后,天气稍冷我就开始戴护膝,还莫说真管用,坚持了一两年,现在仍然坚持戴,以前我这腿就是天气预报,现在预报天气不灵了!平时也不痛了!依我看,这老寒腿的治疗关键问题还是抵抗力差,戴上护膝,增加一层保护层,就好了……”老爷子很有心得的谈论着。
       晚上我睡不着,一直像一个问题,为什么农村将风湿称为死不了的癌症?为什么许多病人服用那么多治疗风湿的药都不能彻底治愈?为什么一个护膝,加上注意保养效果比药物还好?
       护膝不就是提供了一层保护层吗,难道风湿的病人却少这种保护层?风湿驱散后容易再次进入人体?
       这种保护层应该属于中医卫气的范畴,难道补充气血,让人体卫气充足,就可以治疗风湿?
       后来在治疗风湿的时候,运用散寒、祛风、活血、通络、止痛等方法时,我会用上黄芪、当归、防风、白术等来提高正气,患者服用后病情好转也快了,调理阶段就直接以扶正为主,这样风湿复发的机会就少了很多。
       是啊!中药治疗风湿,除了祛风除湿,更重要的是给患者“带个护膝”,即“补充卫气”,这样风寒湿邪就不会去而复返,患者的病情才能彻底好转!!
感悟六:眼镜的感悟

       前年冬天一段时间,不少患者过来就诊,反应眼睛看东西模糊,具体描述也说不清楚,只是说感觉好像有眼屎一样,但擦时又没有。我建议病人服用杞菊地黄丸,结果效果非常一般;采用张锡纯的办法,蒲公英煎水,熏眼后在喝,也没能起到很好疗效,从脉象上看,患者有肝肾阴虚,但疗效为什么不好呢?
       晚上天气很冷,我和妻子下班后回家,刚进屋就看见妻子眼镜镜片上蒙上了一层水汽,妻子说“天气真冷,家里真暖和!”
我看着妻子眼镜镜片上的水汽,似乎明白了最近病人说眼睛发糊的感觉!
      第二天刚好来了一个戴眼镜的病号,也是感觉眼睛模糊,我问是不是感觉好像眼镜上有水汽一般?
      患者高兴的说,就是这种感觉,看东西很不舒服!
     我开始思索,什么药能够除掉患者眼中多余的这点水汽呢?
     于是我想到了车前子,其功效利水、明目,这正是我需要的啊!
     肾主封藏,肾亏则封藏失司,肾中寒水随肝气升腾,上达于目,患者便会感到视物模糊,如同眼镜蒙上水汽一般,有的患者表现为迎风流冷泪,其实这都是肾虚,寒水上达于目所致啊!
      于是在治疗视物模糊上,我采用养肝肾为主,同时加上车前子8-15克,利利肝经中的水湿,患者的病很快就好了。
      想明白这些道理,治疗眼疾的技术就提高了一层,随后治疗一个迎风流泪达三年的患者,五天就好了。处方其实很简单,杞菊地黄丸原方加上白蒺藜、车前子。

1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 woyaofada+1很好的启示!我不能推荐,只能送花支持!
收到1朵
2# 沙发
发表于 2012-5-12 15:36 | 只看该作者
我也觉得,中医需要悟性和兴趣
3# 板凳
发表于 2012-5-12 19:26 | 只看该作者
学医要用心学才是能学好<br>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爱爱医
4
发表于 2012-5-12 21:01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被屏蔽了?
5
发表于 2012-5-15 16:38 | 只看该作者
讲的太好了,企盼继续。-------------------- 此消息发自iPhone版爱爱医
6
发表于 2012-5-18 12:29 | 只看该作者
太棒了,老师您的精神和思路确实值得我们后生学习和借鉴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爱爱医
7
发表于 2012-5-20 18:59 | 只看该作者
怎么被屏蔽了呢
8
发表于 2012-6-14 07:0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闫军伟


    厉害厉害
9
发表于 2012-6-14 10:30 | 只看该作者
感慨良多,这不仅仅是悟性,更是对生活与中医学的融会贯通,祖先就是这么创造的中医学,我们就要像作者一样学才能真正掌握这门艺术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爱爱医
10
发表于 2012-6-14 23:02 | 只看该作者
亲,医学是看病的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爱爱医
11
发表于 2012-6-15 00:23 | 只看该作者
医者意也,这句话用在这里没错吧?很精彩...感觉听了一堂讲座,很有意思的讲座
12
发表于 2012-6-15 18:18 | 只看该作者
佩服!!!!!!
13
发表于 2012-6-16 20:04 | 只看该作者
闻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谢谢楼主无私的教授。
14
发表于 2012-6-17 09:49 | 只看该作者
医者意也,从生活中感悟人身!从自然中感悟疾病!非常精辟的论述,值得学习!
15
发表于 2012-6-17 23:02 | 只看该作者
我们一定要对中医有信心!
16
发表于 2012-6-18 07:32 | 只看该作者
深感楼主悟性之高而非常!吾喜之赞之悦之!
17
发表于 2012-6-19 22:22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真是有心人,随时都把中医理论放在生活中。
18
发表于 2012-6-21 08:01 | 只看该作者
嗯,我觉得也需要悟性,要不就是学不好的哈哈哈哈哈哈
19
发表于 2012-6-21 13: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1015356454 于 2012-6-21 13:03 编辑

老师在生活中领悟,而我们却在书本里领悟,都是学医的人,咋区别就这么大呢?
版主:这个可以加分!
20
发表于 2012-6-25 22:4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9# 小蛇飘飘<br>
讲的好,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爱爱医
21
发表于 2012-6-26 11:1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闫军伟


   呵呵,推荐了,也送花了。谢谢你的分享和教导!感触良多!
22
发表于 2012-7-6 10:09 | 只看该作者
gan xie nin. wo xue xi le.
23
发表于 2012-7-6 17:58 | 只看该作者
很有启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一名中医生,我一直认为自己误性不够,其实细细想来,恐是每天只埋头于书本,降低了学习的趣味性,没有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所以学习效率一直低下。
24
发表于 2012-7-11 23:52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是用心之人-------------------- 此消息发自iPhone版爱爱医
25
发表于 2012-7-17 20:43 | 只看该作者
悟性必须有深厚的基础
26
发表于 2012-7-20 21:34 | 只看该作者
神奇的中医,处处是学问。
27
发表于 2014-4-29 10:04 | 只看该作者
瞎了这么多的粮食,喂了你这个**,应该给你吃酒糟。


28
发表于 2015-4-6 11:43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余老师的好文章,请注明出处。作为中医爱好者,感谢你为大家引荐。
29
发表于 2015-4-6 19:41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感悟很深,觉得中医要边学边悟。
30
发表于 2015-4-8 22:03 | 只看该作者
其作者确实悟性极高,其悟性之源是在于对中医的全心投入所致。吾辈学习中医必报有矢志中医之念方有所悟所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4 02:54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