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5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题讲座] 【专题讲座】瓣膜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2-4-18 13: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临床多见二尖瓣和主动瓣病变.主动脉瓣增厚伴交界处融合为风湿性,瓣环增厚或钙化为老年性病变。先天性二叶瓣畸形仅见两个主动脉瓣。瓣膜脱垂可见瓣膜冗长,二尖瓣于收缩期向左心房,主动脉瓣于舒张期向左心室流出道脱垂。

简介  临床多见二尖瓣和主动瓣病变.二维超声可显示病变瓣膜的形态,包括增厚、钙化、粘连、交界处融合、瓣环增厚与钙化、瓣膜冗长导致脱垂等。也可显示二尖瓣腱索缩短,增粗。从病变形态特征判断瓣膜病的性质,如二尖瓣前叶增厚,舒张期开放时呈圆隆状则符合风湿性病变;二尖瓣后叶瓣环增厚或钙化为老年性退行性病变。主动脉瓣增厚伴交界处融合为风湿性,瓣环增厚或钙化为老年性病变。先天性二叶瓣畸形仅见两个主动脉瓣。瓣膜脱垂可见瓣膜冗长,二尖瓣于收缩期向左心房,主动脉瓣于舒张期向左心室流出道脱垂。瓣膜狭窄时CFI显示通过瓣膜的血流呈射流束,流速快,甚至呈五色镶嵌,经CW可记录快速的血流速,计算跨瓣压差,判断瓣膜狭窄程度。二尖瓣狭窄时可从二维图像测定瓣膜口面积,CW的压力减半时间法也可测定瓣膜面积(更推荐后者)。主动脉瓣狭窄者用PW和CW的连续方程式计算瓣膜口面只可靠。瓣膜反流时CFI显示反流束,根据反流束的范围和面积判断反流程度。肺动脉瓣狭窄多为先天性,CFI显示流经肺动脉瓣口时五色镶嵌的细射流束,到肺动脉后增宽形成喷泉状。CW记录肺动脉流速及跨瓣压差以判断狭窄程度。
老年人黏液性瓣膜病  老年人黏液性瓣膜病是指心瓣膜的黏液样变性引起房室瓣于收缩期脱垂入心房,半月瓣于舒张期脱垂入心室流出道,伴或不伴瓣膜关闭不全的一种退行性非特异性非炎症性心脏瓣膜病。这种黏液样变性可导致多瓣膜脱垂,临床上以二尖瓣脱垂最多见,主动脉瓣脱垂和叁尖瓣脱垂次之,肺动脉瓣脱垂罕见。本病及其并发症(腱索断裂)是引起瓣膜反流的常见原因,重者需要外科干预。本病虽可见于任何年龄,但发生率随增龄而上升,以老年人最多见,尤其是75岁以上的老年人。
联合瓣膜病  联合瓣膜病又称为多瓣膜病,是一种后天性心脏病,系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瓣膜有病损,以二尖瓣狭窄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最常见。其瓣膜病变既可狭窄也可关闭不全。不同的病变类型,均改变心脏正常血液回圈,出现左心室单纯容量负荷增加、单纯压力负荷增加或两者并存。致左心室肌肥厚、顺应性降低。联合瓣膜病治疗原则  1.强心、利尿、调整心功能。   2.体外循环下行双瓣膜置换术或瓣膜成形。联合瓣膜病用药原则  1.体外循环时,必用肝素并据病情需要应用抑太酶和人体白蛋白。   2.术前术后应用抗生素防止感染。   3.术后据病情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及强心利尿药物。   4.术后华法林或新抗凝片服用终身。联合瓣膜病辅助检查  1.大部分病例检查专案以检查框限“A”为主;   2.部分诊断不明或需了解心脏供血及心输出量的病例,检查专案可包括检查框限“A”、“B”。联合瓣膜病疗效评价  1.治愈:经瓣膜置换术后,症状消失,心功能恢复正常。   2.好转:瓣膜置换术后,症状改善。   3.未愈:症状无改善。[1]
瓣膜病的治疗  瓣膜病的外科手术治疗主要分两种方法:   (1)瓣膜成形术,即对损害的瓣膜进行修复;   (2)瓣膜置换术,用人工机械瓣或生物瓣进行替换。   瓣膜成形术通常用于病变轻微的二尖瓣或三尖瓣,而对于严重的心脏瓣膜病变,特别是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多选择瓣膜置换术。曾经,外科人工瓣膜置换术是重度瓣膜病患者的唯一选择。此种方法需要开胸、心脏停跳,存在创伤大、出血多、术后并发症多、早期死亡率高等缺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4 02:41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