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123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交流] CTA和MRA检查的区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2-3-25 08: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来源:保定市第五医院影像诊断科 作者:田新良
    MRA是显示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基于饱和效应、流入增强效应、流动去相位效应。MRA 是将预饱和带置于3D层块的头端以饱和静脉血流,反向流动的动脉血液进入3D层块,因未被饱和从而产生MR信号。扫描时将一个较厚容积分割成多个薄层激发,减少激发容积厚度以减少流入饱和效应,且能保证扫描容积范围,获得数层相邻层面的薄层图像,使图像清晰,血管的细微结构显示好,空间分辨力提高。 MRA对中等流速血液敏感,颅底动脉环显示良好。 MRA不仅是对血管腔内结构的简单描述,更是反映了血流方式和速度的血管功能方面的信息。MRA与CTA、DSA比较更具有无创性、安全性,其优点是无需注射造影剂,对病人无创伤性、无痛苦,亦无辐射性损害,造影剂反应和并发症显著减少。
    需要注意的是3D TOF图像对比取决于组织的纵向磁化幅度及T1值,短T1组织(如脂肪、高铁血红蛋白等)可误为流动质子表现为高信号,如亚急性血肿在3D TOF图像上表现为高信号,有时掩盖病灶信号;受慢血流及湍流影响,使血流信号丢失,而常有夸大狭窄程度的倾向,空间分辨率也不如DSA 目前认为:MRA显示颅内动脉瘤同DSA结果相比较具有相等敏感度,均为97%。 CTA的技术原理和影像特点 CTA可显示脑血管的三维空间的立体结构,并可进行任意方位和任意角度的旋转,以使AN得以最清晰地显示,定位准确,清晰地显示AN的形态、大小、瘤颈及与周围血管和颅骨的解剖关系,模拟手术入路,为外科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的依据,降低术中风险。
    CTA作为一种无创、快捷、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的影像学诊断技术,在临床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中已可以大部分取代DSA造影检查。文献报道CTA发现颅内动脉瘤的敏感性为87%~100%。但对于颈内动脉尤其是海绵窦段颅内动脉瘤,由于受到颅底骨质影响,CTA难以充分显示瘤体全貌及瘤颈,易漏诊。而且CTA 不能确定血流方向,难以完全分开动脉期和静脉期,大脑静脉血管影像的干扰难以排除,然而MRA 对于CTA的这些缺点来讲可以完全克服。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颅内动脉瘤瘤颈宽度、瘤体最长径数值无显著性差异。一般认为MRA对伴有SAH的颅内动脉瘤不敏感,若患者状态稳定,颅内未形成较大局限性血肿,MRA对伴SAH的颅内动脉瘤诊断是可行的。 MRA可以成为临床筛查大部分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方法。

1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1朵
2# 沙发
发表于 2012-4-6 00:2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3# 板凳
发表于 2012-4-7 00:2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000000000000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26 03:07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