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933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交流] 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2-3-21 19: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
1.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的器官和尸体不同方位的断面标本及其对应的影像图的一门科学。
2.断层:是根据研究目的某一方向所作的具有一定厚度的标本或图像。
3.断面:是指断层标本的表面。
4.横断面:又称水平面,是指平行于水平面的断面,断层标本和CT、MRI等图像观察其下表面。
5.矢状断面:是按人体的矢状轴沿上下方向移动切割所制成的左右侧断面。通过人体正中线的断面为正中矢状面。断层标本和MRI等图像观察其左侧面,但超声一般观察其右侧面。
6.眶耳线(眦耳线):眼外眦与外耳门中点的连线 ,颅部横断层扫描多以此为基线,亦即临床影像上轴位扫描的基线。
7.Reid基线(下眶耳线):眼眶下缘中点与外耳门中点的连线,头部横断层标本制作的常用基线,冠状面标本的常以该线的垂线为基线。
8.上眶耳线:眶上缘中点与外耳门重点的连线,以此为基线的断面与颅底平面相一致,临床影像按此基线扫描,有利于显示颅后窝的结构和减少颅骨伪影。
9.胼胝体:位于大脑纵裂底部,在正中矢状面上呈弓形的白质带,自前向后分为胼胝体嘴、膝、干和压部,胼胝体嘴向下连于终板。
10.穹窿:是自海马至**体的弓状纤维束,分为穹窿脚、体柱三个部分。
11.内囊:位于尾状核、豆状核和背侧丘脑之间的宽阔致密的白质带,自前向后分为内囊前肢、膝和后肢三个部分。
12,外囊:屏状核与豆状核之间的髓质称为外囊。
13.最外囊:评传和外侧的波纹状的突起与岛叶皮质之间的髓质称为最外囊。
14.新纹状体:尾状核和壳称为新纹状体。
15.旧纹状体:苍白球称为旧纹状体。
16. 纹状体:尾状核和豆状核合称纹状体。维持骨骼肌的张力,协调集群运动。
17.基底核:位于大脑半球髓质中,包括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和杏仁体。
18.侧脑室:位于大脑半球内,左右各一,形状不规则,可分为侧脑室前角、中央部、后角和下角四个部分借室间孔与第三脑室相通。
19.侧脑室三角区:侧脑室中央部、下角和后角三者汇合处呈三角形的腔隙称为侧脑室三角区。
20.第三脑室:是两侧背侧丘脑和下丘脑之间的狭窄的腔隙,有顶、底前壁、后壁和左、右侧壁。
21.第四脑室:位于脑桥、延髓与小脑之间形似帐篷。
22.硬脑膜窦:为颅内静脉的一部分,由分开的两层硬脑膜衬以内皮细胞构成,窦壁无平滑肌,不能收缩,故损伤时难于止血易形成颅内血肿。
23.脑蛛网膜下隙:位于蛛网膜和软脑膜之间,内充满脑脊液,此间隙向下与脊髓蛛网膜下隙相连通。
24.脑池:蛛网膜下隙在脑的沟、裂等处扩大,形成蛛网膜下池,又称脑池。
25.小脑延髓池:又称枕大池,位于颅后窝下部的小脑与延髓之间,被小脑镰分为左、右侧部,向前连同第四脑室,向下连通脊髓蛛网膜下隙,内有小脑后动脉经过。
26.桥池:又称脑桥前池,位于脑桥腹侧面与枕骨之间,扁且宽阔,向上连通脚间池,向后连通小脑延髓池,内有基底动脉通过。
27.脑桥小脑角池:又称桥池侧突,为桥池向外侧的延续。
28.脚尖池:为桥池向上的延续,位于鞍背与中脑的脚间窝之间,两侧经环池与中脑后方的四叠体池相通,内有动眼神经和基底动脉延续形成的大脑后动脉通过,后交通动脉和脉络丛前动脉经过该池的外侧部。
29.环池:包括环池本部和环池翼部。环池本部围绕中脑的大脑脚两侧,连于四叠体池与脚间池之间;环池翼部向外侧伸向背侧丘脑枕的后方又称丘脑后池。
30.四叠体池:位于中脑顶盖与小脑蚓上部前缘之间,两端向外侧连于环池翼部,向前外侧连通于环池本部,向上延续为大脑大静脉池。
31.帆间池:又称中间帆腔,位于第三脑室顶的上方、穹窿体和穹窿连合的下方,两侧为穹窿内侧缘,后界为胼胝体压部,呈尖伸向前的三角形腔隙;向下连通大脑大静脉,内有大脑内静脉通过。
32.大脑大静脉池:位于第三脑室的后方,向上至胼胝体压部,内有松果体和大脑大静脉等。
33.鞍上池:位于蝶鞍上方,是交叉池、脚间池和桥池前部组成。
34.交叉池:位于是交叉周围。
35.大脑动脉环:是围绕视交叉、灰结节和**体,依次由前交通动脉、大脑前动脉、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和大脑后动脉连接而成的动脉环。
36.纵膈:是两侧纵膈之间所有器官、结构和结缔组织的总称。
37.CT的纵膈间隙:是纵膈气管之间的结缔组织间隙(非筋膜间隙),含疏松结缔组织和淋巴结等,是CT图像上所见的由脂肪、淋巴结等组织所形成的低CT值的非筋膜间隙,包括气管前间隙、气管后间隙、血管前间隙、主动脉肺动脉窗、气管杈下间隙、后纵膈间隙和膈脚后间隙。
38.第一肺门:在肺的内侧面(纵膈面)中部的凹陷称第一肺门,是主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淋巴管和神经进出之处。
39.第二肺门:是肺叶支气管、动脉、静脉、淋巴管和神经等出入肺叶之处。
40.第三肺门:肺段支气管、动脉、静脉、淋巴管和神经等出入肺段之处。
41.支气管肺段:简称肺段,是每一个肺段支气管及其分支分布区域肺组织的总称,无论是形态上或是功能上都可作为一个***的单位。
42.肝裸区:冠状韧带前、后层之间没有腹膜覆盖的部分称为肝裸区。
43.第二肝门:是肝左静脉、肝中间静脉、肝右静脉汇入下腔静脉处称为第二肝门。
44.第一肝门:位于肝的横沟处,有肝管、肝固有动脉、肝门静脉、内脏神经和淋巴管等出入之处称为第一肝门。
45.格利森系统(Glisson系统):肝门静脉、肝固有动脉和肝管的各级分支在肝内走行,分支和配布基本一致,并被结缔组织鞘包裹构成格利森系统。
46.肾前间隙:位于壁腹膜与肾前筋膜之间的间隙,内有十二指肠、胰、升结肠、降结肠、肠系膜血管、淋巴结以及脂肪组织。
47.肾周间隙:位于肾浅筋膜与肾后筋膜之间,内有肾、肾上腺、肾血管、肾盂、输尿管和肾脂肪囊等。
48.肾周间隙:位于肾后筋膜、侧锥筋膜与腹内筋膜之间,内无任何器官,仅有脂肪组织、血管和淋巴结等。
49.膀胱精囊角:膀胱底与精囊之间常有一呈锐角区域充满脂肪组织,正常值为28.5°+-4.5°。
50.直肠膀胱陷凹:位于膀胱与直肠之间,是男性站立时的最低点。
51.直肠子宫陷凹:位于直肠与子宫之间,是女性站立时的最低点。
52.膀胱子宫陷凹:位于膀胱与子宫之间。
53.肝肾隐窝:在肝右叶与右肾和结肠之间,平卧时是腹膜腔的最低点。
54.胸膜腔:脏层胸膜与壁层胸膜在肺根处相互移行围成的完全封闭的胸膜间隙,左、右各互不相通,呈负压,内有少量浆液,可减少呼吸时脏、壁之间的摩擦。
55.胸膜隐窝:不同部分的壁胸膜相互返折移行处的胸膜腔,即使在深呼吸时,肺缘也不能伸入其内,故称为胸膜隐窝。
56.椎孔:由椎体和椎弓围成。
57.椎间孔:由相邻的椎骨上、下切迹围成。
58.椎管:有椎骨的锥孔、骶骨的骶管和椎骨之间的骨连接共同构成的骨纤维管道,起自枕骨大孔,终于骶管裂孔,其弯曲度与脊柱的弯曲一致,内有脊髓、脊髓被膜、神经根、血管和结缔组织等结构。
59.肝门静脉窦:肝门静脉一般分为左、右两支入肝,在分支前其管径稍膨大称为肝门静脉窦。
60.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的学习方法:
①欲学断层,先修整体。
②整体与断层相结合,培养断层解剖思维。
③标本与影像相结合,完完成从尸体向***过渡。
④理论联系实际。
61.在大脑半球表面主要的沟裂有外侧沟、中央沟、顶枕沟、中央前沟、中央后沟、距状沟、中央旁沟、扣带沟、胼胝体沟、扣带沟缘支。
62.在大脑半球表面的主要的回有额叶、顶叶、颞叶、岛叶、中央前回、中央后回、中央旁小叶、扣带回。
63.脑供血的特点:
①.进入颅内的动脉行程极度弯曲,一般认为是脑动脉无搏动的主要原因。
②.脑动脉与脑静脉多不伴行。
③.脑的动脉来自于颈内动脉和椎动脉,且在脑的底部吻合成Willis环(大脑动脉环)。
④.脑动脉壁极薄,类似颅外其他部位同等大小的静脉。
⑤.脑浅层的动脉有丰富的吻合支。
⑥.脑的血供与颅骨和硬膜的血供彼此来源不同,前者来源于颈内动脉与椎动脉,后者来源于颈外动脉。
⑦.大脑半球的动脉可分为皮质支(营养皮质及其下的髓质)和中央支(营养基地核、内囊以及间脑)均自成体系互不吻合。
⑧.皮质血供较髓质丰富,以视皮质最丰富。
⑨.脑的静脉与硬脑膜静脉窦无完整的静脉瓣,但在某些部位(如上矢状窦的静脉入口处),却又能起导流作用的瓣状结构存在。
⑩.脑毛细血管的内皮为紧密连接,无窗孔,周围被交织细胞的足板所包绕,构成血脑屏障。但但在某些区域缺乏血脑屏障,包括:松果体、下丘脑和正中隆嵴、神经垂体(垂体后叶)、延髓最后区、后连合、终板、脉络丛等。
64.颈内动脉依据行程分为颈段、岩段、海绵窦段、前床突段和终末段。
65.中央沟在横断面上的识别:
①.沟的深度:中央沟较深,自外侧向内侧延伸,并可有一条(中央沟)或两条(中央前、后沟)与之伴行。
②.中央前、后回的厚度:中央前回较中央后回宽厚,两者之间的沟即为中央沟。
③.沟的位置:一眶(眦)耳线为基线的横断层面上,中央沟均位于大脑半球上外侧面德2/5与后3/5交界处。
66.上纵膈的结构自前向后可分为五层:胸腺层、静脉层、动脉层、气管层食管层。
67.右肺肺段(10段):
①.尖段(SⅠ)
②.后段(SⅡ)
③.前段(SⅢ)
④.外侧段(SⅣ)
⑤.内侧段(SⅤ)
⑥.上段(SⅥ)
⑦.内侧底段(SⅦ)
⑧.前底段(SⅧ)
⑨.外侧底段(SⅨ)
⑩.后底段(SⅩ)
68.左肺肺段(8~10段):
①.尖后段(SⅠ+Ⅱ)
②.前段(SⅢ)
③.上舌段(SⅣ)
④.下舌段(SⅤ)
⑤.上段(SⅥ)
⑥.内侧前底段(SⅦ+Ⅷ)
⑦.外侧底段(SⅨ)
⑧.后底段(SⅩ)
69.肺根内诸结构的排列自前向后依次为上肺静脉、肺动脉、主支气管和下肺静脉;自上而下左肺根的结构依次为左肺动脉、左主支气管、左上肺静脉和左下肺静脉;自上而下右肺根的结构依次为上叶支气管、右肺动脉、中间支气管、右上肺静脉和右下肺静脉。
70.心底血管的排列:自右向左依次为上腔静脉、升主动脉和肺动脉干。
71.心室、心房的位置关系:右心室位于最前方,左心房位于最后方,右心房位于最右侧,左心室位于最左侧。房室间隔从左外侧与中线约夹45度角,分别隔开两侧的心房与心室。同侧的心室与心房呈现出左前与左后的位置关系。
72.肝裂:
①.正中裂:又称为主门裂或Cantlie裂,肝膈面为下腔静脉左壁至胆囊切迹中点的连线,脏面由胆囊切迹经胆囊窝中份,越横沟入腔静脉。
②.左叶间裂:又称脐裂,肝膈面镰状韧带左侧1cm处与下腔静脉左壁的连线,脏面则为杆圆韧带裂。
③.左段间裂:又称左门裂,肝膈面为下腔静脉左壁与肝左缘中、上1/3交界处的连线,转至脏面再横行至左纵沟。
④.背裂:上起自肝左、肝中间和肝右静脉注入下腔静脉处,下至肝门的弧形线,即尾状叶的周界。
⑤.右叶间裂:又称为右门裂,肝膈面为下腔静脉右壁与胆囊窝中点右侧的肝下缘中、右1/3交点的连线,转至脏面连于横沟右端。
⑥.右段间裂:又称为横裂,肝脏面为横沟右端与肝右缘中点的连线,转至膈面连于正中裂。
73.肝门静脉:在第二腰椎提的右侧、胰颈的后方,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汇合而成,或由肠系膜上、下静脉和脾静脉三者汇合而成。
74.肝门静脉左支矢状部依据行程分为四个部分,即横部、角部、矢状部(又称脐部)和囊部。
75.肝门静脉左支矢状部出现的标志性意义:
①.肝门静脉已出现或将在下一层面出现。.
②.第一肝门出现或将在下一层面出现。
③.左叶间裂出现分为左外叶和左内叶。
④.左肝管内支出现及左肝管的合成。
⑤.肝门静脉左支矢状部的平面把左外叶分为左外叶上段和左外叶下段。
⑥.肝圆韧带的出现。
76.胰腺的分型:
⑴.一般型(约占74%):斜型(49%)、水平型(12%)、直角型(13%)。
⑵.特殊型(约占26%):体高型(16%)、头高型(2%)、波波浪型(6%)、突出姨块型(2%)。
77.肾缔内各结构的排列关系自前向后分别为肾静脉、肾动脉和肾盂,自上向下分别为肾动脉、肾静脉和肾盂。
78.在横断面上肝门静脉与肝静脉的识别:
①.两者走行相反,肝肝静脉越靠近膈面官腔口径越粗,而肝门静脉越靠近第一肝门管腔口径越粗。
②.两者的走行呈十字交叉,即断面上如肝静脉显示长轴,则肝门静脉呈横断面,反之亦然。
③.肝门静脉直而柔软,液性管腔清晰,肝静脉管壁看不到回声,肝门静脉管壁回声强,各级具有特定形态,极易区别。
④.肝门静脉走行于肝叶或肝段之间,而肝门静脉走行于肝叶或肝段内。
⑤.肝门静脉及其属支在横断面上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而肝门静脉及其分支呈弯曲状,故横断面也呈不规则形。
⑥.肝静脉管壁薄,而**静脉的管壁较厚。
79.肝裂在横断面的识别:
①.正中裂:在肝的上部横断层上相当于肝中静脉长轴与下腔静脉左前壁的连线,在肝的下部横断层上相当于下腔静脉左前壁与胆囊窝中点的连线。
②.左叶间裂:在肝的上部横断层上相当于肝左静脉或左叶间静脉长轴与下腔静脉左前壁的连线,或者是镰状韧带附着缘左侧1cm处,在肝的中部横断层相当于肝门静脉左支矢状部长轴的延长线,在肝的下部横断层面上肝圆韧带裂为天然的分界标志。
③.左段间裂:仅在肝的上部横断层面内出现,可根据肝左静脉来确定,或在肝门静脉左支矢状部出现及其以上横断面。
④.右叶间裂:在肝的横断层面上相当于下腔静脉右前壁与肝静脉的连线。
⑤.右段间裂:以肝门静脉右支主干为标志,在肝门静脉右支出现及其以上的横断层面上,右半肝被分为右后叶上段(SⅦ)与右前叶上段(SⅧ);而在此以下的横断层面上则分开右前叶下段(SⅤ)与右后叶下段(SⅥ)。或当肝门静脉呈三叉型而五右支主干时可以此分叉处来确定右段间裂。
⑥.背裂:在肝的上部横断层面上相当于肝左、中静脉注入下腔静脉处于静脉韧带裂右端的连线;中部横断层面上相当于下腔静脉右前壁与静脉韧带裂右端所作的弧形线;下部横断层面上相当于下腔静脉右壁与肝门静脉中点的连线。
80.肝的分段:
⑴.6分法:尾状叶(SⅠ)、左外叶上段(SⅡ)、左外叶下段(SⅢ)、右前叶(SⅣ)、右后叶上段(SⅤ)、右后叶下段(SⅥ)。
⑵Couinaud肝段划分法:按顺时针方向依次命名:尾状叶(SⅠ)左外叶上段(SⅡ)、左外叶下段(SⅢ)、左内叶(SⅣ)、右前叶下段(SⅤ)、右后叶下段(SⅥ)、右后叶上段(SⅦ)、右前叶上段(SⅧ).
81.肩关节的特点:
①.是人体最灵活的关节。
②.头大盂浅,有盂唇。
③.关节囊薄而松弛,下壁最为薄弱,故肱骨头易向前下脱位。
82.肘关节:肘关节包括肱尺关节、肱桡关节和桡尺近侧关节。
83.膝关节:由股骨的下端、胫骨的上端和髌骨构成,为全身最大、最复杂的关节。
84.腘窝:为膝关节后方的菱形窝。
85.椎骨:颈椎(C)7块、胸椎(T)12块、腰椎(L)块、骶椎(S)5块、尾椎(Co)4块。
86.椎间盘:除第1、2颈椎之间无椎间盘以外,其他椎骨的椎体之间都有椎间盘,共23个。以第3、5腰椎间的椎间盘突出多见。
87.脊髓:脊髓上端在平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连,末端变细,为脊髓圆锥,与第1腰椎椎体下缘(小儿平第3腰椎)处续为无神经组织的中丝,脊髓比脊柱要短。
2# 沙发
发表于 2012-4-9 13:50 | 只看该作者
[交流] 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
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
1.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的器官和尸体不同方位的断面标本及其对应的影像图的一门科学。
2.断层:是根据研究目的某一方向所作的具有一定厚度的标本或图像。
3.断面:是指断层标本的表面。
4.横断面:又称水平面,是指平行于水平面的断面,断层标本和CT、MRI等图像观察其下表面。
5.矢状断面:是按人体的矢状轴沿上下方向移动切割所制成的左右侧断面。通过人体正中线的断面为正中矢状面。断层标本和MRI等图像观察其左侧面,但超声一般观察其右侧面。
6.眶耳线(眦耳线):眼外眦与外耳门中点的连线 ,颅部横断层扫描多以此为基线,亦即临床影像上轴位扫描的基线。
7.Reid基线(下眶耳线):眼眶下缘中点与外耳门中点的连线,头部横断层标本制作的常用基线,冠状面标本的常以该线的垂线为基线。
8.上眶耳线:眶上缘中点与外耳门重点的连线,以此为基线的断面与颅底平面相一致,临床影像按此基线扫描,有利于显示颅后窝的结构和减少颅骨伪影。
9.胼胝体:位于大脑纵裂底部,在正中矢状面上呈弓形的白质带,自前向后分为胼胝体嘴、膝、干和压部,胼胝体嘴向下连于终板。
10.穹窿:是自海马至**体的弓状纤维束,分为穹窿脚、体柱三个部分。
11.内囊:位于尾状核、豆状核和背侧丘脑之间的宽阔致密的白质带,自前向后分为内囊前肢、膝和后肢三个部分。
12,外囊:屏状核与豆状核之间的髓质称为外囊。
13.最外囊:评传和外侧的波纹状的突起与岛叶皮质之间的髓质称为最外囊。
14.新纹状体:尾状核和壳称为新纹状体。
15.旧纹状体:苍白球称为旧纹状体。
16. 纹状体:尾状核和豆状核合称纹状体。维持骨骼肌的张力,协调集群运动。
17.基底核:位于大脑半球髓质中,包括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和杏仁体。
18.侧脑室:位于大脑半球内,左右各一,形状不规则,可分为侧脑室前角、中央部、后角和下角四个部分借室间孔与第三脑室相通。
19.侧脑室三角区:侧脑室中央部、下角和后角三者汇合处呈三角形的腔隙称为侧脑室三角区。
20.第三脑室:是两侧背侧丘脑和下丘脑之间的狭窄的腔隙,有顶、底前壁、后壁和左、右侧壁。
21.第四脑室:位于脑桥、延髓与小脑之间形似帐篷。
22.硬脑膜窦:为颅内静脉的一部分,由分开的两层硬脑膜衬以内皮细胞构成,窦壁无平滑肌,不能收缩,故损伤时难于止血易形成颅内血肿。
23.脑蛛网膜下隙:位于蛛网膜和软脑膜之间,内充满脑脊液,此间隙向下与脊髓蛛网膜下隙相连通。
24.脑池:蛛网膜下隙在脑的沟、裂等处扩大,形成蛛网膜下池,又称脑池。
25.小脑延髓池:又称枕大池,位于颅后窝下部的小脑与延髓之间,被小脑镰分为左、右侧部,向前连同第四脑室,向下连通脊髓蛛网膜下隙,内有小脑后动脉经过。
26.桥池:又称脑桥前池,位于脑桥腹侧面与枕骨之间,扁且宽阔,向上连通脚间池,向后连通小脑延髓池,内有基底动脉通过。
27.脑桥小脑角池:又称桥池侧突,为桥池向外侧的延续。
28.脚尖池:为桥池向上的延续,位于鞍背与中脑的脚间窝之间,两侧经环池与中脑后方的四叠体池相通,内有动眼神经和基底动脉延续形成的大脑后动脉通过,后交通动脉和脉络丛前动脉经过该池的外侧部。
29.环池:包括环池本部和环池翼部。环池本部围绕中脑的大脑脚两侧,连于四叠体池与脚间池之间;环池翼部向外侧伸向背侧丘脑枕的后方又称丘脑后池。
30.四叠体池:位于中脑顶盖与小脑蚓上部前缘之间,两端向外侧连于环池翼部,向前外侧连通于环池本部,向上延续为大脑大静脉池。
31.帆间池:又称中间帆腔,位于第三脑室顶的上方、穹窿体和穹窿连合的下方,两侧为穹窿内侧缘,后界为胼胝体压部,呈尖伸向前的三角形腔隙;向下连通大脑大静脉,内有大脑内静脉通过。
32.大脑大静脉池:位于第三脑室的后方,向上至胼胝体压部,内有松果体和大脑大静脉等。
33.鞍上池:位于蝶鞍上方,是交叉池、脚间池和桥池前部组成。
34.交叉池:位于是交叉周围。
35.大脑动脉环:是围绕视交叉、灰结节和**体,依次由前交通动脉、大脑前动脉、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和大脑后动脉连接而成的动脉环。
36.纵膈:是两侧纵膈之间所有器官、结构和结缔组织的总称。
37.CT的纵膈间隙:是纵膈气管之间的结缔组织间隙(非筋膜间隙),含疏松结缔组织和淋巴结等,是CT图像上所见的由脂肪、淋巴结等组织所形成的低CT值的非筋膜间隙,包括气管前间隙、气管后间隙、血管前间隙、主动脉肺动脉窗、气管杈下间隙、后纵膈间隙和膈脚后间隙。
38.第一肺门:在肺的内侧面(纵膈面)中部的凹陷称第一肺门,是主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淋巴管和神经进出之处。
39.第二肺门:是肺叶支气管、动脉、静脉、淋巴管和神经等出入肺叶之处。
40.第三肺门:肺段支气管、动脉、静脉、淋巴管和神经等出入肺段之处。
41.支气管肺段:简称肺段,是每一个肺段支气管及其分支分布区域肺组织的总称,无论是形态上或是功能上都可作为一个***的单位。
42.肝裸区:冠状韧带前、后层之间没有腹膜覆盖的部分称为肝裸区。
43.第二肝门:是肝左静脉、肝中间静脉、肝右静脉汇入下腔静脉处称为第二肝门。
44.第一肝门:位于肝的横沟处,有肝管、肝固有动脉、肝门静脉、内脏神经和淋巴管等出入之处称为第一肝门。
45.格利森系统(Glisson系统):肝门静脉、肝固有动脉和肝管的各级分支在肝内走行,分支和配布基本一致,并被结缔组织鞘包裹构成格利森系统。
46.肾前间隙:位于壁腹膜与肾前筋膜之间的间隙,内有十二指肠、胰、升结肠、降结肠、肠系膜血管、淋巴结以及脂肪组织。
47.肾周间隙:位于肾浅筋膜与肾后筋膜之间,内有肾、肾上腺、肾血管、肾盂、输尿管和肾脂肪囊等。
48.肾周间隙:位于肾后筋膜、侧锥筋膜与腹内筋膜之间,内无任何器官,仅有脂肪组织、血管和淋巴结等。
49.膀胱精囊角:膀胱底与精囊之间常有一呈锐角区域充满脂肪组织,正常值为28.5°+-4.5°。
50.直肠膀胱陷凹:位于膀胱与直肠之间,是男性站立时的最低点。
51.直肠子宫陷凹:位于直肠与子宫之间,是女性站立时的最低点。
52.膀胱子宫陷凹:位于膀胱与子宫之间。
53.肝肾隐窝:在肝右叶与右肾和结肠之间,平卧时是腹膜腔的最低点。
54.胸膜腔:脏层胸膜与壁层胸膜在肺根处相互移行围成的完全封闭的胸膜间隙,左、右各互不相通,呈负压,内有少量浆液,可减少呼吸时脏、壁之间的摩擦。
55.胸膜隐窝:不同部分的壁胸膜相互返折移行处的胸膜腔,即使在深呼吸时,肺缘也不能伸入其内,故称为胸膜隐窝。
56.椎孔:由椎体和椎弓围成。
57.椎间孔:由相邻的椎骨上、下切迹围成。
58.椎管:有椎骨的锥孔、骶骨的骶管和椎骨之间的骨连接共同构成的骨纤维管道,起自枕骨大孔,终于骶管裂孔,其弯曲度与脊柱的弯曲一致,内有脊髓、脊髓被膜、神经根、血管和结缔组织等结构。
59.肝门静脉窦:肝门静脉一般分为左、右两支入肝,在分支前其管径稍膨大称为肝门静脉窦。
60.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的学习方法:
①欲学断层,先修整体。
②整体与断层相结合,培养断层解剖思维。
③标本与影像相结合,完完成从尸体向***过渡。
④理论联系实际。
61.在大脑半球表面主要的沟裂有外侧沟、中央沟、顶枕沟、中央前沟、中央后沟、距状沟、中央旁沟、扣带沟、胼胝体沟、扣带沟缘支。
62.在大脑半球表面的主要的回有额叶、顶叶、颞叶、岛叶、中央前回、中央后回、中央旁小叶、扣带回。
63.脑供血的特点:
①.进入颅内的动脉行程极度弯曲,一般认为是脑动脉无搏动的主要原因。
②.脑动脉与脑静脉多不伴行。
③.脑的动脉来自于颈内动脉和椎动脉,且在脑的底部吻合成Willis环(大脑动脉环)。
④.脑动脉壁极薄,类似颅外其他部位同等大小的静脉。
⑤.脑浅层的动脉有丰富的吻合支。
⑥.脑的血供与颅骨和硬膜的血供彼此来源不同,前者来源于颈内动脉与椎动脉,后者来源于颈外动脉。
⑦.大脑半球的动脉可分为皮质支(营养皮质及其下的髓质)和中央支(营养基地核、内囊以及间脑)均自成体系互不吻合。
⑧.皮质血供较髓质丰富,以视皮质最丰富。
⑨.脑的静脉与硬脑膜静脉窦无完整的静脉瓣,但在某些部位(如上矢状窦的静脉入口处),却又能起导流作用的瓣状结构存在。
⑩.脑毛细血管的内皮为紧密连接,无窗孔,周围被交织细胞的足板所包绕,构成血脑屏障。但但在某些区域缺乏血脑屏障,包括:松果体、下丘脑和正中隆嵴、神经垂体(垂体后叶)、延髓最后区、后连合、终板、脉络丛等。
64.颈内动脉依据行程分为颈段、岩段、海绵窦段、前床突段和终末段。
65.中央沟在横断面上的识别:
①.沟的深度:中央沟较深,自外侧向内侧延伸,并可有一条(中央沟)或两条(中央前、后沟)与之伴行。
②.中央前、后回的厚度:中央前回较中央后回宽厚,两者之间的沟即为中央沟。
③.沟的位置:一眶(眦)耳线为基线的横断层面上,中央沟均位于大脑半球上外侧面德2/5与后3/5交界处。
66.上纵膈的结构自前向后可分为五层:胸腺层、静脉层、动脉层、气管层食管层。
67.右肺肺段(10段):
①.尖段(SⅠ)
②.后段(SⅡ)
③.前段(SⅢ)
④.外侧段(SⅣ)
⑤.内侧段(SⅤ)
⑥.上段(SⅥ)
⑦.内侧底段(SⅦ)
⑧.前底段(SⅧ)
⑨.外侧底段(SⅨ)
⑩.后底段(SⅩ)
68.左肺肺段(8~10段):
①.尖后段(SⅠ+Ⅱ)
②.前段(SⅢ)
③.上舌段(SⅣ)
④.下舌段(SⅤ)
⑤.上段(SⅥ)
⑥.内侧前底段(SⅦ+Ⅷ)
⑦.外侧底段(SⅨ)
⑧.后底段(SⅩ)
69.肺根内诸结构的排列自前向后依次为上肺静脉、肺动脉、主支气管和下肺静脉;自上而下左肺根的结构依次为左肺动脉、左主支气管、左上肺静脉和左下肺静脉;自上而下右肺根的结构依次为上叶支气管、右肺动脉、中间支气管、右上肺静脉和右下肺静脉。
70.心底血管的排列:自右向左依次为上腔静脉、升主动脉和肺动脉干。
71.心室、心房的位置关系:右心室位于最前方,左心房位于最后方,右心房位于最右侧,左心室位于最左侧。房室间隔从左外侧与中线约夹45度角,分别隔开两侧的心房与心室。同侧的心室与心房呈现出左前与左后的位置关系。
72.肝裂:
①.正中裂:又称为主门裂或Cantlie裂,肝膈面为下腔静脉左壁至胆囊切迹中点的连线,脏面由胆囊切迹经胆囊窝中份,越横沟入腔静脉。
②.左叶间裂:又称脐裂,肝膈面镰状韧带左侧1cm处与下腔静脉左壁的连线,脏面则为杆圆韧带裂。
③.左段间裂:又称左门裂,肝膈面为下腔静脉左壁与肝左缘中、上1/3交界处的连线,转至脏面再横行至左纵沟。
④.背裂:上起自肝左、肝中间和肝右静脉注入下腔静脉处,下至肝门的弧形线,即尾状叶的周界。
⑤.右叶间裂:又称为右门裂,肝膈面为下腔静脉右壁与胆囊窝中点右侧的肝下缘中、右1/3交点的连线,转至脏面连于横沟右端。
⑥.右段间裂:又称为横裂,肝脏面为横沟右端与肝右缘中点的连线,转至膈面连于正中裂。
73.肝门静脉:在第二腰椎提的右侧、胰颈的后方,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汇合而成,或由肠系膜上、下静脉和脾静脉三者汇合而成。
74.肝门静脉左支矢状部依据行程分为四个部分,即横部、角部、矢状部(又称脐部)和囊部。
75.肝门静脉左支矢状部出现的标志性意义:
①.肝门静脉已出现或将在下一层面出现。.
②.第一肝门出现或将在下一层面出现。
③.左叶间裂出现分为左外叶和左内叶。
④.左肝管内支出现及左肝管的合成。
⑤.肝门静脉左支矢状部的平面把左外叶分为左外叶上段和左外叶下段。
⑥.肝圆韧带的出现。
76.胰腺的分型:
⑴.一般型(约占74%):斜型(49%)、水平型(12%)、直角型(13%)。
⑵.特殊型(约占26%):体高型(16%)、头高型(2%)、波波浪型(6%)、突出姨块型(2%)。
77.肾缔内各结构的排列关系自前向后分别为肾静脉、肾动脉和肾盂,自上向下分别为肾动脉、肾静脉和肾盂。
78.在横断面上肝门静脉与肝静脉的识别:
①.两者走行相反,肝肝静脉越靠近膈面官腔口径越粗,而肝门静脉越靠近第一肝门管腔口径越粗。
②.两者的走行呈十字交叉,即断面上如肝静脉显示长轴,则肝门静脉呈横断面,反之亦然。
③.肝门静脉直而柔软,液性管腔清晰,肝静脉管壁看不到回声,肝门静脉管壁回声强,各级具有特定形态,极易区别。
④.肝门静脉走行于肝叶或肝段之间,而肝门静脉走行于肝叶或肝段内。
⑤.肝门静脉及其属支在横断面上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而肝门静脉及其分支呈弯曲状,故横断面也呈不规则形。
⑥.肝静脉管壁薄,而**静脉的管壁较厚。
79.肝裂在横断面的识别:
①.正中裂:在肝的上部横断层上相当于肝中静脉长轴与下腔静脉左前壁的连线,在肝的下部横断层上相当于下腔静脉左前壁与胆囊窝中点的连线。
②.左叶间裂:在肝的上部横断层上相当于肝左静脉或左叶间静脉长轴与下腔静脉左前壁的连线,或者是镰状韧带附着缘左侧1cm处,在肝的中部横断层相当于肝门静脉左支矢状部长轴的延长线,在肝的下部横断层面上肝圆韧带裂为天然的分界标志。
③.左段间裂:仅在肝的上部横断层面内出现,可根据肝左静脉来确定,或在肝门静脉左支矢状部出现及其以上横断面。
④.右叶间裂:在肝的横断层面上相当于下腔静脉右前壁与肝静脉的连线。
⑤.右段间裂:以肝门静脉右支主干为标志,在肝门静脉右支出现及其以上的横断层面上,右半肝被分为右后叶上段(SⅦ)与右前叶上段(SⅧ);而在此以下的横断层面上则分开右前叶下段(SⅤ)与右后叶下段(SⅥ)。或当肝门静脉呈三叉型而五右支主干时可以此分叉处来确定右段间裂。
⑥.背裂:在肝的上部横断层面上相当于肝左、中静脉注入下腔静脉处于静脉韧带裂右端的连线;中部横断层面上相当于下腔静脉右前壁与静脉韧带裂右端所作的弧形线;下部横断层面上相当于下腔静脉右壁与肝门静脉中点的连线。
80.肝的分段:
⑴.6分法:尾状叶(SⅠ)、左外叶上段(SⅡ)、左外叶下段(SⅢ)、右前叶(SⅣ)、右后叶上段(SⅤ)、右后叶下段(SⅥ)。
⑵Couinaud肝段划分法:按顺时针方向依次命名:尾状叶(SⅠ)左外叶上段(SⅡ)、左外叶下段(SⅢ)、左内叶(SⅣ)、右前叶下段(SⅤ)、右后叶下段(SⅥ)、右后叶上段(SⅦ)、右前叶上段(SⅧ).
81.肩关节的特点:
①.是人体最灵活的关节。
②.头大盂浅,有盂唇。
③.关节囊薄而松弛,下壁最为薄弱,故肱骨头易向前下脱位。
82.肘关节:肘关节包括肱尺关节、肱桡关节和桡尺近侧关节。
83.膝关节:由股骨的下端、胫骨的上端和髌骨构成,为全身最大、最复杂的关节。
84.腘窝:为膝关节后方的菱形窝。
85.椎骨:颈椎(C)7块、胸椎(T)12块、腰椎(L)块、骶椎(S)5块、尾椎(Co)4块。
86.椎间盘:除第1、2颈椎之间无椎间盘以外,其他椎骨的椎体之间都有椎间盘,共23个。以第3、5腰椎间的椎间盘突出多见。
87.脊髓:脊髓上端在平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连,末端变细,为脊髓圆锥,与第1腰椎椎体下缘(小儿平第3腰椎)处续为无神经组织的中丝,脊髓比脊柱要短。
3# 板凳
发表于 2012-4-9 14:30 | 只看该作者
2楼干什么?害我看两遍相同内容,灌水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19 12:38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