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3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社区保健] 从经济管理的视角谈养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11: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养生是一种从身体到精神的全方位的修炼,应该说是一种高雅的生活方式。但是,面对着众多的普通民众,单单谈高雅很不容易接受,因此,为了提高民众对养生的重视,本文从经济管理的视角谈谈养生,希望能引起民众的重视。
  
   是的,每月你的账户会有进账,或是1000元,或是10000元,或是1亿元不等。但是,你可否知道,你仅仅是这个账户的临时户主。因为你目前还不知道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你账户上的[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数字会转给谁。还有,这个账户上的[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数字够不够你也不清楚,更令你痛苦的是,即便是转走了,甚至借贷了很多别人账户上的[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数字,你的生命是否能保全还不清楚?静静的想一想,养生是不是一个经济问题?
  
   如果你是一个***的重量级人物,国家为了培养你花掉了成千上百万元,但是,刚要让你回报祖国的时候,你却不幸OVER了,再静静的想一想,这是不是一个经济问题?
  
   当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是不是更容易烦躁,发脾气,甚至狂躁,带着这样的坏心情做企业,企业能做大做强吗?这是不是个经济问题?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因此,不重视养生行吗?毋庸置疑,不行!!!
  
   那么如何保健呢?
  
   首先提出第一个思想:三位一体的养生保健思想,即:营养保健,身体保健,精神保健。更多的人比较重视身体保健,如锻炼锻炼身体,敲敲经络,等等等等。部分人比较注意营养保健,但是要做到真正的营养保健,还是需要一定的养生知识。最难的还是精神保健,而且,即便是营养保健和身体保健搞得很好,如果精神保健工作没有做好,那整个保健工作也不算成功。精神保健首推国学陶冶情操。
  
   第二个思想是保健养生的“四个化”。即:保健养生年轻化;保健养生生活化;保健养生简单化;保健养生普及化。一说到保健养生,很多年轻人都不屑一顾,很是冷漠。试问一下,你买回来的新车,是从一开始保养呢,还是到了快要报废时保养呢?哪种保养对汽车更好呢?这个问题想清楚了,保健养生年轻化的问题就解决了。还有一些人,把保健养生当成一种负担,每天规定的很死,几点跑步,跑多少,几点吃饭,吃什么,吃多少都有严格的要求,更有甚者,竟然腾出大部分时间用来养生,如果一天没有做好就郁郁寡欢。这样做就太累了,这不是养生。保健过程是一个轻松愉悦的享受过程,不是负担。因此,必须把保健养生生活化,什么意思,就是让养生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最高的境界就是下意识的保健养生。比如吃饭吃到8成就会自动停止,而不需要做思想斗争。还有,随时随地,只要方便就可以敲敲胆经,或者最简单的,哪里臃肿敲那里,哪里难受敲那里,或者敲敲瓶颈地带,比如脖子,大腿根部,瓶颈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这其实已经渗透了保健养生简单化的思想。保健养生没有那么复杂,作为普通人,只要做到三点就行了,敲敲胆经,敲敲心包经,早睡(晚上最迟不能迟于11点)。简单吧!所谓保健养生普及化,就是要不断宣传自己的亲朋好友做好保健养生工作,尤其是孩子,他们是我们的接班人,他们的可塑性很强,如果从小就养成了保健养生的好习惯,那孩子将来肯定是从身体到精神都很健康的人。如果人人都能做到这一点,那我们的民族就会摆脱所谓的亚健康了!
  
   第三个思想是保健的目的为了提高生活的质量,而不是追求简单的数量,比如寿命的长短。保健的目的是让人每天都在幸福愉悦中度过,试想想,一个人,身患重病,躺在豪华的别墅里,用很高档的药品(再高档也是药,对于健康的人来说,就是毒),雇佣很高级的护理人员,即便是活上个100岁,他的心情会愉悦吗?物质的富裕能换来他的幸福吗?他所能享受的就是一张床和眼前的天花板。说实在的,这种情况下这个人也难活个100岁!现在社会这样的人很多,当然大部分是名人,且拥有很大的[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数字的人。出于对亡灵的尊重,我们在此就不提他们的大名了。更不用说那些既没有[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数字,又不懂得保健的人,得了病就是死抗,和死神作斗争,随时等着阎王的召唤,其中滋味只能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了!
  
   第四个思想是前馈而不是反馈的养生保健思想。什么意思呢,众所周知,上医治无病之病,中医治将病之病,下医治已病之病。上医治病的方案就是前馈思想,而下医的治病方案就是反馈思想。举一个例子,平时都烫过脚吧,先放凉水,再加热水,然后试一下,如果烫了,就再加点凉水,如果凉了就再加点热水,这种操作过程就是反馈过程,即通过事后的反馈信息决定下一步的策略。另外一种操作方式是,预先知道热水和凉水的比例,比如,一半热水掺一半凉水,那么,就不需要反复的试探,而是一次就到位了。这种操作过程就是前馈。一半凉水需要一半热水,这个信息不是来自事后,而是来自事前。这就是前馈思想。好了,对于保健应该采取前馈思想。具体要求是在身体还没有出现毛病之前就采取措施。现在很多人,仗着年富力壮,一味的加班加点,(岂不知这种加班加点挣来的[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数字是为将来转账用的)透资身体,然后等到要享受的那一天,身体由于多年的亏空出现了这样那样的毛病,这下好了,所有账户上的[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数字心甘情愿的、四处寻找户主要求转账,生怕转不出去。如果得了绝症,说实在的,你想转账,还没有人接收呢?这又何必呢?如果我们每天都注意一点点,尤其是在身体很好的时候就开始保健,那么怎么会有那一天呢?因此,为了你将来不转账,为了实现你就是这个账户的真正主人,请从现在开始保健养生吧!
  
   第五个思想是保健养生是社会和谐、家庭和睦的润滑剂。久病床前无孝子,不是儿女不孝顺(这里不包括那些忤逆之徒),而是因为你久病。大家都很忙,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整天守在病床前确实很难做到。但是,不守在病床前,儿女们被戴上了不孝的帽子,儿子也罢,女儿也罢,媳妇也罢,都是不孝。(特别提示:请那些一直不想孝敬父母的人不要把这作为你忤逆的借口)试想想,如果你在年轻的时候就很注意养生,等年龄大了,打打牌,跳跳舞,唠唠嗑,没事也可以组团旅旅游,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岂不悠哉乐哉,与久病导致的劳民伤财相比,那个更幸福?这种幸福于人于己都有好处,为什么不这样做呢?这显然是一种良性互动,儿女高兴,你也高兴。温馨和谐还用多语?!如果人人都健健康康的,大家都高高兴兴的,哪里还会有什么社会不和谐,家庭不和睦呢?
  
   第六个思想是保健健养生不仅仅是肉体本身的保健,更重要的是精神保健。说白了,就是要培养一种良好的心态。举一个例子,当你抽烟时,你可能会存在两种心态。第一种,唉,我又在慢性**;第二种,我很舒服,很享受,饭后一支烟,胜过活神仙。我个人认为,第一种情况下即便是抽很少的烟,但是得病的几率要高于第二种情况。为什么呢?因为你的意念已经对你的健康造成了很大威胁,更不用说还有烟内所含的有害物质。不是说抽烟就一定会得肺癌,得肺癌的也未必都是因为抽烟。如果从中医的角度看,忧伤肺,那么你这种郁郁寡欢的心态就足以使你朝着肺癌的方向发展,当然这是一种过激的说法,绝对没有提倡抽烟的意思。因此,保健说到底还是要实现精神的愉悦,而精神的愉悦方式又因人而异,这里不多说了。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以上六点,我相信,民众的健康将不成问题,家庭的和睦将不成问题,社会的和谐将不成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7 01:22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