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30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综合] 中医综合模拟试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1-12-30 12: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A

1.下列除(
)项外,均可体现中医治疗学的辨证观点。


A
.标本缓急
B.正治反治
C.异法方宜


D
.异病同治
E.通因通用

2.肾主纳气的主要生理作用是(
)。


A
.使肺的呼吸保持一定的深度
B.有助于元气的固摄


C
.有助于元气的生成
D.有助于固摄津液


E
.促进肺的宣发

3.既属五体又属奇恒之腑的是(
)。


A
.脑
B.髓
C.脉
D.女子胞
E.胆

4.脏与脏之间主要表现为阴阳关系的是(
)。


A
.心与肺
B.心与肾
C.肾与肝


D
.脾与肾
E.肺与脾

5.有联缀百骸,维络全身,主司关节运动作用的是(
)。


A
.十二经脉
B.十二经别
C.十二皮部


D
.十二经筋
E.十五别络

6.“中焦如沤”是描绘(
)。


A
.胃主受纳的功能状态
B.脾气散精的功能状态


C
.小肠的分别清浊功能状态
D.消化过程中腐熟水谷的状态


E
.水谷精微弥漫布散的状态

7.“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的确切病机是(
)。


A
.气机逆乱
B.血随气逆
C.血随气结


D
.气不摄血
E.血随气脱

8.“实则泻其子”的方法一般是指(
)。


A
.肝旺泻肺
B.肝火泻心
C.肾实泻脾


D
.心实泻脾
E.肺实泻肾

9.大肠的传导变化作用,是胃的降浊功能的延伸,同时亦与肺的肃降及(
)的气化


功能有关。


A
.脾
B.心
C.肝
D.肾
E.小肠

10.经络的(
)种病理变化可以致“厥”。


A
.经络气血偏盛偏衰
B.经络气血逆乱


C
.经络气血衰竭
D.经络气血运行不畅


E
.以上都不是

11.“左肾右命门”之说出自(
)。


A
.《素问》
B.《灵枢》
C.《难经》


D
.《太素》
E.《中藏经》

12.病若先见持续高热,面红目赤,后又突然有肢厥面白,脉微欲绝者,当属(
)。


A
.重阳必阴
B.阴盛则寒
C.阳盛则热


D
.寒极生热
E.阳消阴长

13.气机受阻,·出现下降不及时,可形成(
)。


A
.气郁
B.气缓
C.气滞


D
.气逆
E.气结

14.咳嗽昼甚夜轻者,多属(
)。


A
.寒湿
B.肾亏
C.脾虚
D.燥热
E.肺实

15.白喉的咳嗽特点是(
)。


A
.干咳
B.顿咳
C.咳声清脆


D
.咳声重浊
E.咳如犬吠

16.舌红绛,舌苔白腻,在内伤杂病中多见于(
)。


A
.阴虚夹痰热
B.饮邪留滞
C.痰热互阻


D
.阴虚内热
E.气虚发热

17.患者惊悸不寐,烦躁不宁,胸胁胀痛,头晕目眩,舌苔黄厚腻,脉弦滑,为(
)。


A
.肝胆湿热
B.肝火上炎
C.心肾不交


D
.肝气郁结
E.胆郁痰扰

18.腹部按诊,局部灼热,痛不可忍者,属(
)。


A
.阳明经热证
B.阳明腑实证
C.蛔虫


D
.内痈
E.气胀

19.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动风、血虚生风,四者均能见到的症状是(
)。


A
.筋脉拘急
B.四肢麻木
C.舌红少津


D
.眩晕耳鸣
E.形体消瘦

20.下列(
)不是假神的表现。


A
.突然目光转亮
B.突然精神转佳


C
.突然脉实有力
D.突然颧赤如妆


E
.突然食欲增强

21.濡脉的主病是(
)。


A
.阴寒证
B.厥证
C.气滞血瘀证


D
.湿证
E.表证

22.眩晕,失眠,咽干,
口燥,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红瘦薄,脉细数,辨证属于


(
)


A
.阴虚火旺
B.营血亏损
C.耗伤津液


D
.燥邪外受
E.血虚内热

23.胸满、呕逆、飧泄、狐疝、遗溺属于(
)。


A
.足厥阴肝经病证
B.足太阴脾经病证


巳足少阴肾经病证
D.足少阳胆经病证


E
.足太阳膀胱经病证

24.舌中生芒刺者多为(
)。


A
.胃阴不足
B.疫病初起
C.胃肠热盛


D
.肝胆热盛
E.心火上炎

25.从坐形来看,坐而喜仰多属(,
)。


A
.肺实气逆
B.肺虚气少
C.脾气虚衰


D
.水饮停于胸腹
E.咳喘肺胀

26.脉轻取不应,重按始得者,属(

)。


A
.伏脉
B.沉脉
C.牢脉
D.涩脉
E.迟脉

27,肾精不足的临床表现为(
)。


A
.遗精时泄
B.遗尿失禁
C.畏寒肢冷


D
.胎动易滑
E.健忘耳聋

28.渗湿、利尿主要是(
)味的作用。


A
.辛
B.甘
C.酸
D.淡
E.咸

29.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使用,可增强其原有疗效,其配伍关系为(
)。


A
.相使
B.相须
C.相恶
D.相畏
E.以上都不是

30.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功效的药物为(
)。


A
.龙胆草
B.苦参
C.黄芩


D
.茜草
E.丹参

31,细辛的药用部位是(
)。


A
.根茎
B.全草
C.花蕾
D.果皮
E.以上都不是

32.以下除(
)项外,均为半夏的性能。


久燥湿化痰
B.降逆止呕
C.消痞散结


D
.辛温毒
E.苦寒无毒

3L干姜的归经有(
)。


A
.脾、胃、心、肾经
B.肺、胃经



C
.脾、胃、心、肝经
D.脾、胃、心、肺经


E
.通十二经

34.治疗跌打损伤、瘀阻疼痛、便秘者最宜选用(
)。


A
.桃仁
B.郁金
C.乳香
D.红花
E.川芎

35.适用于外感风寒项强而无汗的最佳药对是(
)。


A
.麻黄、桂枝
B.羌活、薄荷
C.葛根、菊花


D
.麻黄、葛根
E.柴胡、麻黄

36.犀角的功效为(
)。


A
.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B.凉血止血、解毒透疹


C
.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D.凉血止血、泻火解毒、安神定惊


E
.清热解毒、熄风止痉

37.既能补益肝肾,又能收敛固涩的药物是(
)。


A
.金樱子
B.山茱萸
C.莲子


D
.赤石脂
E.芍药

38.巴豆霜的内服量成人应控制在(
)。


A
.1克~3克
B.0.1克~0.3克
C.5克一10克


D
.0.6克一1克
E.仅能外用

39.下列(
)可治痹痛、疥癣。


A
.牛黄
B.冰片
C.麝香
D.苏合香
E.菖蒲

40.醋烧炙后增强疏肝止痛作用的药物是(
)。


A
.自然铜
B.芫花
C.香附
D.龟板
E.磁石

41.蛔虫腹痛宜选用(
)。


A
.高良姜
B.胡椒
C.花椒
D.小茴香
E.炮姜

42.症见身热夜甚,心烦少寐,时有谵语,口不渴,脉数,舌绛而干,宜选用(
)。


A
.白虎加人参汤
B.清营汤
C.竹叶石膏汤


D
.犀角地黄汤
E.黄连解毒汤

43.患者恶寒渐轻,身热增盛,无汗,头痛肢楚,目痛鼻干,心烦不眠,眼眶痛,脉浮


微洪,治当首选(
)。


A
.柴葛解肌汤
B.越婢汤
C.麻黄加术汤


D
.银翘解毒散
E.九味羌活汤

44.凉膈散主治(
)。


A
.上焦火热炽盛
B.中焦热结便秘


C
.上中二焦邪郁生热
D.下焦湿热


E
.中焦火郁

45.三子养亲汤组成是(
)。


A
.白芥子、莱菔子、葶苈子
B.五味子、葶苈子、白芥子


C
.五味子、葶苈子、莱菔子
D.苏子、葶苈子、白芥子


E
.苏子、莱菔子、白芥子

46.青蒿鳖甲汤的功效是(
)。


A
.滋阴清热
B.养阴生津
C.滋阴降火


D
.养阴透热
E.滋阴凉血

47.《医方集解》所载木香槟榔丸较张子和的原方在组成上多(
)。


A
.神曲、麦芽
B.神曲、山楂
C.神曲、半夏


D
.半夏、连翘
E.三棱、芒硝

48.实脾散证的病因病机是(
)。


A
.脾虚气滞,饮食停聚
B.脾阳不足,冷积内结


C
.脾胃虚弱,痰食交阻
D.脾胃虚弱,饮食不化


E
.脾肾阳虚,水气内停

49.左金丸中黄连用量是吴茱萸的(
)。


A
.2倍
B.3倍
C.6倍


D
.1/3
E.1/6

50.妇女脏躁,精神恍惚,悲伤欲哭,言行失常,舌红少苔,脉细而数。治疗应选


(
)
方。


A
.逍遥散
B.甘麦大枣汤
C.柴胡疏肝散


D
.酸枣仁汤
E.温脾汤

51.桂枝汤与桂枝加葛根汤的变化属于(
)。


A
.剂量的增减变化
B.药物加工的变化


C
.药味配伍的变化
D.剂型更换的变化


E
.以上都不是

52.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三方功用各有所长,其中紫雪丹长于(
)。


A
.清热
B.解毒
C.豁痰
D.开窍
E.镇痉

53.血府逐瘀汤的组成除桃红四物汤之外,还有以下(
)组药。


A
.官桂、干姜、蒲黄、五灵脂


B
.乌药、香附、枳壳、延胡索


C
.柴胡、桔梗、枳壳、牛膝


D
.香附、牛膝、没药、五灵脂


E
.葱白、麝香、红枣、黄酒

54.痰热互结,症见胸脘痞闷,按之则痛,舌苔黄腻,脉滑数者,治宜选用(
)。


A
.小陷胸汤
B.清气化痰丸
C.泻白散


D
.贝母瓜蒌散
E.以上都不宜

55.肾气丸中,桂枝、附子配伍的意义是(
)。


A
.温经通脉
B.温补肾阳,生发肾气


C
.温肾暖脾,以助阳气
D.助阳散寒


E
.以上都不是

56.哮证发作的病理关键是(
)。


A
.外邪侵袭,邪蕴于肺
B.宿痰内伏于肺


C
.饮食不当,痰浊内生
D.素体虚弱,肾不纳气


E
.痰阻气道,肺气上逆

57.我国现存第一部治疗肺痨的专书是(
)。


A
.《赤水玄珠》
B.《济生方》
C.《十药神书》


D
.《寿世保元》
E.《理虚元鉴》

58.关于中风病的病因病机,倡导“非风”之说,提出“内伤积损”论点的是(
)。


A
.刘河间
B.李东垣
C.王履


D
.张景岳
E.李中梓

59.对血证的治疗可归纳为三个原则,是(
)。


A
.治火、治气、治血
B.治火、治痰、治血


C
.治阴、治瘀、治血
D.治心、治脾、治肝


E
.以上都不是

60.痹症见肢体关节重着,酸痛,或有肿胀,痛有定处,手足沉重,活动不便,肌肤麻


木不仁等,宜选用(
)。


A
.乌头汤
B.薏苡仁汤
C.白虎桂枝汤


D
.防风汤
E.以上都不宜

61.下列各项中(
)不属心阳不振型心悸的主症。


A
.心悸不安
B.胸闷气短
C.心烦少寐


D
.面色苍白
E.脉象沉细而数

62.痰饮之脾阳虚弱证宜选的最佳方剂是(
)。


A
.苓桂术甘汤

B。五皮饮
C.真武汤


D
.小半夏加茯苓汤
E.以上都不是

63.患者胸痛反复发作半年,现证见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疼痛剧烈,伴身寒肢冷,喘


不得卧,舌苔白,脉沉紧,治疗宜选用(
)。


A
.血府逐瘀汤加减
B.急服参附龙牡汤


C
.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
D.丹参饮


E
.乌头赤石脂丸合苏合香丸

64.咳嗽初起,忌用(
)。


A
.黄芩、鱼腥草
B.紫菀、款冬花


C
.诃子肉、五味子
D.沙参、麦门冬


E
.青黛、山栀

65.启膈散适用于噎膈的(
)证型。


A
.气虚阳微证
B.津亏热结证
C.痰气交阻证


D
.瘀血内结证
E.以上都不是

66.患者盛夏来诊,诉反复发热四周,劳累后加重,伴有头昏、乏力自汗、气短、懒


言,近一周来发热不退,心烦多汗,汗出热不解,口苦,舌淡苔黄腻,脉濡数,证


属(
)。


A
.气虚感冒挟湿
B.气虚挟暑湿
C.阳虚感冒


D
.气虚感冒挟暑湿
E.阳虚发热

67.患者常头痛,头晕,头发脱落,耳聋,夜寐不宁,多梦,健忘,舌上可见瘀斑,脉


弦涩,宜选用(
)。


A
.桃红四物汤
B.通窍活血汤
C.天王补心丹


D
.朱砂安神丸
E.川芎茶调散

68.患者发病前经常眩晕,胸闷,乏力。发病时突然跌倒,不省人事,抽搐吐涎,或伴


尖叫与二便失禁,也可仅有短暂神志不清,或精神恍惚,而无抽搐,舌苔白腻,脉


多弦滑。此属痫证之(
)证型。


A
.脾胃虚弱
B.肝火痰热.
C.肝风痰浊


D
.阴虚火旺
E.痰瘀互结

69.“消渴”之病名,首见于(
)。


A
.《内经》
B.《金匮要略》
C.《外台秘要》


D
.《卫生宝鉴》
E.《儒门事亲》

70.痿证的病机可概括为(
)四经之病。


A
.心、肝、脾、肾
B.肝、肾、肺、胃


C
.肝、肾、三焦、肺
D.心、肝、肾、膀胱


E
.以上均不是

71.患者半月来大便秘结,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心悸,唇舌淡,脉细,治宜(
)。


A
.麻子仁丸
B.润肠丸
C.五仁丸


D
.更衣丸
E.增液承气汤

72.症见眼睑浮肿,延及全身,小便不利,身发疮痍,甚者溃烂,恶风发热,舌质红,


苔薄黄,脉滑数,其治法是(
)。


A
.散风清热,宣肺行水
B.助卫行水


C
.宣肺解毒,利湿消肿
D.健脾化湿,通阳利水


E
.分利湿热


B


A
.因人制宜
B.因地制宜
C.因时制宜


D
.既病防变
E.标本论治

73.“用热远热”、“用凉远凉”属于(
)。

74.见肝之病,当先实脾,属于(
)。



A
.汗出恶风
B。下利清谷,小便清长
C.皮肤干涩


D
.狂躁妄动
E.下利粘液,小便浑浊

75.寒邪致病,可见(
)。

76.湿邪致病,可见(
)。


A
.与阳明经有关
B.与少阳经有关
C.与太阳经有关


D
.与少阴经有关
E.与厥阴经有关

77.两侧头痛(
)。

78.头顶与后头痛(
)。


A
.高热不退
B.午后热甚,身热不扬
C.日晡潮热


D
.午后低热
E.发热重,恶寒轻

79.湿温潮热,表现为(
)。

80.阳明潮热,表现为(
)。


A
.神昏谵语,斑疹隐现
B.斑疹透露,色紫黑,吐血,便血


C
.不恶寒,反恶热
D.发热,微恶风寒


E
.发热轻,恶寒重

81.卫分证可见(
)。

82.营分证可见(
)。


A
.相须
B.相使
C.相畏
D.相恶
E.相反

83.生姜与生半夏相配伍的关系是(
)。

84.大黄与芒硝配伍的关系是(
)。


A
.乌梅
B.五味子
C.龙骨
D.诃子
E.赤石脂

85.主治泻痢日久,便血脱肛,崩漏带下者,宜用(
)。

86.主治久咳虚喘,久泻久痢,自汗盗汗,心悸失眠的药物是(
)。


A
.《普济方》
B.《圣济总录》
C.《黄帝内经》


D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E.《外台秘要》

87.我国历史上最大的方书巨著是(
)。

88.方剂理论奠基于(
)。


A
.半夏泻心汤
B.白术芍药散
C.生姜泻心汤


D
.甘草泻心汤
E.枳实消痞汤

89.纳谷不化,腹中雷鸣下利,心下痞硬而满,干呕烦不得安者,治宜选用(
)。

90.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腹中雷鸣下利者,治宜选用(
)。


A
.桃核承气汤
B.下瘀血汤
C.血府逐瘀汤


D
.失笑散
E.丹参饮

91.下焦蓄血,少腹急结,小便自利,谵语烦渴,至夜发热,甚则其人如狂,治宜用


(
)

92.心腹剧痛,或产后恶露不行,或月经不调、少腹急痛者治宜用(
)。


A
.无盐饮食
B.低盐饮食
C.低糖饮食


D
.注意饮食卫生
E.少食辛辣饮食

93.预防霍乱的关键是(
)。

94.消渴证应采用(
)。


A
.香苏饮
B.胃苓汤
C.理中汤


D
.羌活胜湿汤
E.藿香正气散

95.治疗寒湿泄泻的方剂是(
)。

96.治疗寒湿痢疾的方剂是(
)。


A
.厥证
B.郁证
C.癫狂
D.中风
E.痫证

97.因气机突然逆乱,升降乖戾,气血运行失常所致者为(
)。

98.因情志所伤,肝气郁结,逐渐引起五脏气机不和所致者为(
)。



C


A
.少火
B.壮火
C.二者均是
D.二者均不是

99.生理之火为(
)。

100.病理之火为(
)。


A
.心经
B.胃经
C.二者均是
D.二者均不是

101.与脾经有直接经脉流注关系的是(
)。

102.分布于上肢内侧前缘的是(
)。


A
.胸痹
B.真心痛
C.二者均是
D.二者均不是

103.因心脉急骤闭塞不通的是(
)。

104.痰浊内阻,影响心脉气血运行不畅的是(

)。


A
.神昏
B.谵语
C.二者皆有
D.二者皆无

105.热人心包的主要表现有(
)。

106.痰火扰心的主要表现有(
)。


A
.脾虚泄泻
B.暑湿吐泻


C
.两者均是
D.两者均不是

107.藿香主治(
)。

108.扁豆主治(
)。


A
.妊娠呕吐
B.胎动不安


C
。二者均可
D.二者均不可

109.黄芩可治(
)。

110.砂仁可治(
)。


A
.真阴不足
B.虚火上炎


C
.二者均是
D.二者均非

111.六味地黄丸证的病机是(
)。

112.左归丸证的病机是(
)。


A
.清泄肝阳之有余
B.条达肝气之郁滞


C
.二者均是
D.二者均非

113.镇肝熄风汤中麦芽与茵陈、川楝子配伍的意义是(
)。

114.健脾丸中麦芽与山楂、神曲配伍的意义是(
)。


A
.小青龙汤加减
B.苓甘五味姜辛汤


C
.二者均可
D.二者均不可

115.悬饮邪犯胸肺证选用(
)。

116.溢饮证选用(
)。


A
.寒气蕴蓄
B.酒食所伤


C
.二者均有关
D.二者均无关

117.噎膈的病因病机有(
)。

118.呃逆的病因病机有(
)。


A
.腹内有结块
B.病在气分


C
.二者均是
D.二者均不是

119.聚证的特点有(
)。

120.积证的特点有(
)。


X

121.与气的生成来源有关的脏腑有(
)。


A
.肝
B.肾
C.脾胃
D.肺

122.导致津液输布障碍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肺失宣发和肃降
B.脾运化功能障碍


C
.三焦水道不利
D.肝失疏泄,气滞津停

123.肾阳虚衰,气化无权,可致(
)。


A
.尿失禁
B.尿闭
C.泄泻
D.便秘

124.髓海不足,则可致(
)。


A
.脑转耳鸣
B.目无所见


C
.懈怠安卧
D.胫酸脚软

125,属于“过劳”的病因有(
)。


A
.过饱
B.久卧
C.久立
D.久视

126.咳喘无力,少气音低,自汗易于感冒,常见于(
)。


A
.脾气虚
B.肺气虚
C.心气虚
D.肾气虚

127.肝失疏泄常可出现(
)。。


A
.头胀头痛
B.腹胀腹泻


C
.腰背疼痛
D.腹水

128.寒证的成因多为(
)。


A
.外感阴寒邪气
B.过服生冷寒凉


C
.内伤久病,阳气耗伤
D.先天不足,阴盛阳虚

129.提示小儿病危,其食指络脉显现部位于(
)。


A
.命关
B.气关
C.透关射甲
D.风关

130.凉燥与温燥共同的症状是(
)。


A
.面赤
B.舌干
C.头昏
D.脉浮

131.齿痛可见于(
)。


A
.手少阳三焦经病证
B.手阳明大肠经病证


巳足阳明胃经病证
D.足太阳膀胱经病证

132.舌尖鲜红,中心有黑润苔,其主病为(
)。


A
.阴阳格拒
B.外感暑热,内停生冷


C
.里寒外热
D.肝胆热而胃肠寒

133.真阳不足的临床表现为(
)。


A
.面色咣白
B.咳喘身肿


C
.阳痿精冷
D.脉大无力

134.胁肋胀痛,**灼热瘙痒,带下黄臭,小便短赤,苔黄腻,脉弦数,拟诊为


(
)


A
.脾胃湿热
B.肝经湿热


巳肝胆湿热
D.膀胱湿热

135.以下属七绝脉的是(
)。


A
.解索脉
B.麻促脉
C.转豆脉
D.屋漏脉

136.大黄治疗上部实火热毒证体现的治法是(
)。


A
.通因通用
B.上病下取


C
.因势利导
D.釜底抽薪

137.外用发泡的药物有(
)。


久蜈蚣
B.大蒜
C.斑蝥
D.马钱子

138.以果实入药的有(
)。


A
.川楝子
B.白果
C.马兜铃
D.黄药子

139.能攻下冷积的药物是(
)。


A
.牵牛子
B.大黄
C.巴豆
D.芒硝

140.忌用蜂蜜的病证有(
)。


A
.湿热痰滞
B.胸闷气滞


C
.便溏泄泻
D.肺虚见咳

141.五味子止咳,由于它能(
)。


A
.敛肺气
B.清胃火
C.清肺热
D.滋肾阴

142.雷丸属(
)。


A
.天然矿石药
B.植物种子药


C
.合成药
D.菌科药

143.鸡内金的功效有(
)。


A
.化坚消石
B.固精止遗


C
.消食
D.安神

144.四神丸可治疗(
)。


A
.泻痢日久,滑泄不禁


B
.久泻不愈,腹痛腰酸肢冷,神疲乏力等


C
.久泻不愈,便脓血,色暗不鲜,小便不利


D
.五更泄泻,不思饮食

145.败毒散中人参的作用是(
)。


A
.生津而资汗源
B.祛邪而不伤正


C
.甘温补脾,益气生津
D.扶助正气,鼓邪外出

146.十枣汤中用大枣的意义是(
)。


A
.顾护胃气
B.缓和逐水药的峻烈之性


C
.减少药后反应
D.使逐水而不伤正

147.组成中含半夏的方剂是(
)。


A
.竹叶石膏汤
B.温经汤


C
.麦门冬汤
D.完带汤

148.滋水清肝饮治疗郁证的主要功用是(
)。


A
.滋阴养血
B.滋阴清热


C
.养心安神
D.镇心定神

149.具有“制性存用”配伍意义的方剂有(
)。


A
.大黄附子汤
B.左金丸


C
.天台乌药散
D.温脾汤

150.下列方中含有干姜、炙甘草二药的方剂是(
)。


A
.半夏泻心汤
B.生化汤


C
.实脾饮
D.理中丸

151.虚劳的病因可归纳为(
)。


A
.先天不足,禀赋薄弱
B.情志失和,五志化火


C
.烦劳过度,早婚多育
D.大病之后,失于调理

152.脘腹胀闷作痛,吐血鲜红,口臭,大便色黑,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宜用(
),


A
.泻心汤
B.龙胆泻肝汤


C
.十灰汤
D.柏叶汤

153.黄药子治疗瘿病,用量不宜超过(
)。


A
.3克
B.6克
C.9克
D.12克

154.下列(
)疾病的病因病理与阴阳失调有关。


A
.汗证
B.中风
C.狂证
D.内伤发热

155.《医学心悟》确立上消的治法是(
)。


A
.润肺
B.滋肾
C.清胃
D.健脾

156.治疗溢饮可选用下列(
)方。


A
.木防己汤
B.苓桂术甘汤


C
.小青龙汤
D.苓甘五味姜辛汤

157.疫毒痢常见的危候是(
)。


A
.痉
B.呕吐
C.昏迷
D.厥

158.胸痹的主要治法有(
)。


A
.辛温通阳
B.培补阳气


C
.泄浊豁痰
D.活血化瘀

159.痫证的病因在七情方面主要责之于(
)。


A
.喜
B.怒
C.惊恐
D.悲

160.阴水在(
)情况下应从阳水论治。


A
.复感外邪
B.脾阳不振


C
.肺气失宣
D.肿势剧增

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科目模拟试题答案

[A型题]1.E
2.A
3.C
4.B
5.D
6.D

7.B
8.B
9.D
10.B
11.C
12.A

13.D
14.D
15.E
16.A
17.E
18.D

19.A
20.C
21.D
22.A
23.A
24.C

25.A
26.B
27.E
28.D
29.B
30.C

31.B
32.E
33.D
34.A
35.D
36.D

37.B
38.B
39.E
40.C
41.C
42.B

43.A
44.C
45.E
46.D
47.E
48.E

49.C
50.B
51.C
52.E
53.C
54.A

55.B
56.E
57.C
58.D
59.A
60.B

61.C
62.E
63.E
64.C
65.C
66.B

67.B
68.C
69.A
70.B
71.B
72.C
[B型题]
73.C
74.D
75.B
76.E
77.B
78.C

79.B
80.C
81.D
82.A
83.C
84.A

85.E
86.B
87.A
88.C
89.D
90.C

91.A
92.D
93.D
94.C
95.E
96.B

97.A
68.B
[C型题]99.A
100.B
101.C
102.D
103.B
104.A

105.C
106.B
107.B
108.C
109.B
110.C

111.C
112.A
113.C
114.D
115.D
116.A

117.B
118.C
119.C
120.A
[X型题]121.BCD
122.B
123.**D

124.**D
125.BCD
126.B

127.ABD
128.**D
129.AC

130.BD
131.BC
132.BCD

133.**D
134.B
135.AD

136.BD
137.BC
138.AC

139.C
140.**
141.AD

142.D
143.**
144.BD

145.D
146.**D
147.**

148.BD

149.**D
150.**D

151.ACD
152.BC
153.D

154.**D
155.AC
156.C

157.ABD
158.**D
159.C

160.ACD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7 13:21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