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8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糖尿病] 每周50 第4周 主题:糖尿病(2)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2 20: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每周50 第4周 主题:糖尿病(2)
      1.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
      2.  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
      3.  糖尿病患者血压控制目标?
      4.  糖尿病患者BMI控制目标?
      5.  糖尿病患者血脂控制目标?
      糖尿病代谢控制目标
        理想  一般  不理想
      FPG (mmol/L)  4.4-6.0  6.1-7.0  >7.0
      2hPG (mmol/L)  4.4-8.0  8.1-10.0  >10.0
      HbA1c(%)  <6.5  6.5-7.5  >7.5
      BP (mmHg)  <130/80  130-140/80-90  >140/90
      BMI (kg/m2 ) M:  <25  <27  ≥27
      F:  <24  <26  ≥26
      TC (mmol/L)  <4.5  ≥4.5  ≥6.0
      HDL (mmol/L)  >1.1  1.1-0.9   <0.9
      TG (mmol/L)  <1.5  <2.2  ≥2.2
      LDL (mmol/L)   <2.5  2.5-4.4  >4.4
      6.  糖尿病患者蛋白质每日的摄入量?
      成人每日每公斤理想体重0.8-1.2g;儿童、孕妇、乳母、营养不良、消耗性疾病增加至1.5-2.0g;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正常限制在0.8g;血尿素氮升高者限制在0.6g。
      7.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产热能力?每克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产热分别为4、4、9kcal
      8.  纤维素每日的摄入量?不少于40g
      9.  食盐每日的摄入量?限制在10g以内。
      10.  SMBG的中英文意思?self-monitoring of blood glucose 自我血糖监测
      11.  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主要包括哪几类?四类,促进胰岛素分泌剂(磺脲类,非磺脲类) SUs ;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AGI ;胰岛素增敏剂
      TZD
      12.  促进胰岛素分泌剂的适应症:适用于无急性并发症的T2DM
      13.  促进胰岛素分泌剂的禁忌症:不适用于T1DM,有严重并发症的T2DM,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糖尿病,大手术围手术期,全胰腺切除术后
      14.  磺脲类药物作用的主要靶部位是:ATP敏感型钾通道
      15.  磺脲类药物作用机制是:**胰岛素分泌。
      16.  磺脲类药物的降糖作用有赖于机体保存多少有功能的胰岛B细胞功能? 30%
      17.  磺脲类药物原发性治疗失效是指:初始应用磺脲类药物在一个月内效果不佳,多见于肥胖的T2DM患者。
      18.  磺脲类药物继发性治疗失效是指:先前能有效控制血糖,治疗后1-3年失效者。
      19.  非磺脲类促泌剂包括:瑞格列萘和那格列萘
      20.  双胍类的作用机制:1 提高外周组织(肌肉和脂肪)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2 通过抑制糖原异生和糖原分解,降低过高的肝葡萄糖输出(HGO);
      3 降低脂肪酸氧化率 4 提高葡萄糖的运转能力 5 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
      21.  双胍类的适应症:适用于T2DM,尤其是肥胖者的一线用药;T1DM在应用胰岛素基础上,如血糖波动较大,加用双胍有利于稳定病情。
      22.  双胍类的禁忌症:DKA,急性感染,缺氧状态,充血性心力衰竭,肝肾功能不全,孕妇,哺乳期妇女
      23.  双胍类的常见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乳酸酸中毒
      24.  二甲双胍的最大剂量:2g/d
      25.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作用机制:抑制小肠黏膜刷状缘的α葡萄糖苷酶,延迟碳水化合物吸收,降低餐后高血糖。
      26.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适应症:T2DM的一线用药,尤其适用于空腹血糖正常(或不太高)而餐后血糖明显增高。
      27.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禁忌症:胃肠功能紊乱,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
      28.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常见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腹胀,排气增多,腹泻。
      29.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常见两种制剂:阿卡波糖(抑制α淀粉酶)和伏格列波糖(抑制麦芽糖酶和蔗糖酶)
      30.  胰岛素增敏剂的作用机制:结合和活化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提高细胞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
      31.  胰岛素增敏剂的适应症:T2DM,尤其胰岛素抵抗明显者。
      32.  胰岛素增敏剂的禁忌症:心衰,肝病
      33.  胰岛素增敏剂的常见不良反应:水肿
      34.  胰岛素的适应症:1 T1DM; 2 T2DM血糖控制不佳;3 DKA,高渗性昏迷,乳酸酸中毒;
      4合并重症感染,消耗性疾病,视网膜病变,肾病,神经病变,急性心梗,脑卒中; 5 妊娠和分娩; 6 围手术期;7 全胰腺切除引起的继发性糖尿病
      35.  胰岛素的常见不良反应:低血糖反应,肥胖,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缩,过敏反应,水肿,视物模糊。
      36.  快速胰岛素类似物包括:门冬胰岛素和赖脯胰岛素
      37.  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包括:甘精胰岛素和地特胰岛素
      38.  清晨空腹血糖增高的原因:1 高血糖延续;2 黎明现象;3 Somogyi效应
      39.  黎明现象:夜间血糖控制良好,无低血糖发生,黎明短时间内出现高血糖,机制可能为皮质醇,生长激素等胰岛素拮抗激素分泌增多。
      40.  Somogyi效应:夜间曾有低血糖,睡眠中未被察觉,升糖激素分泌增加,继而发生低血糖后的反跳性高血糖。
      41.  糖尿病蜜月期:T1DM患者在应用胰岛素治疗一段时间后病情部分或完全缓解,胰岛素剂量可以减少甚至完全停用。
      42.  人工胰的组成:血糖感受器,微型电脑,胰岛素泵。
      43.  胰肾联合移植的适应症:T1DM患者合并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
      44.  GDM热量的摄入原则:38kcal/kg.d
      45.  GDM蛋白质的摄入原则:1.5-2.0g/kg.d
      46.  GDM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原则:250g/d
      47.  GDM的用药原则:应用胰岛素,忌用口服降糖药。
      48.  妊娠什么时期应当特别注意血糖和尿糖变化?28周
      49.  糖尿病三级预防:一级 避免发病;二级 及早检出并有效治疗; 三级 延缓和防止并发症。
      50.  哪两种药物干预可以减少糖尿病的发生?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1 14:00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