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9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业资源] 纤支镜的一点操作体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0 19: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笔者近2个月转科到了气管镜室。我们医院病例数并不多。两个来月只做了不到20例。
  不过,从一开始的进入气管内就容易花镜头,到比较熟练的作操作,有了一些个人体会。在此
  写出与丁香友交流。
  一、进入鼻腔。这一过程我在作了5个患者后才慢慢熟悉起来。起初死活进不去鼻腔。后来结合
  人体鼻腔解剖结构,考虑到下鼻道是最大也是最有可能容易进入的鼻道,所以应该由此进入。
  那么气管镜应该沿着鼻腔下部进入。我们站在患者头端,为了使镜子容易进入下鼻道,应该向
  下扳动方向钮,使镜头可以沿着下鼻道进入鼻腔。
  二、到达声门。进入鼻腔后,往往是一堆分辨不清的结构。这时我会不迟疑地果断前进。因为
  此时常常会顺利进入到会厌软管处,这时挑开会厌即可看到声门。不必担心进入食道。因为要
  进入气道,必须经过声门这一关。误入食道是很容易发现的,此时只需要向后退,重新进入找
  到声门即可。
  三、在隆突处停一下,请护士注入少量利多卡因麻醉。
  四、以退为进,判断气道内的结构。我想所有人都是在进镜前看过纤支镜图谱的。但是,初学
  者一旦进入宫般的气道,常常会迷路。碰到这种情况,不可随意揣测可能在什么位置。最好的
  方法是退回到高一级分支,等分辨清楚了再重新进入即可。
  五、多多拍照留念。初学者应该充分利用电子纤支镜可以拍照的功能。多多拍照留念。这倒不
  是为了旅游者留下一个“到此一游”的标记,而是为了更好地为了进一步学习。我每进一步就
  拍一张图片。这样在做完气管镜后学习时,不至于迷路。比如在右肺,我是这样做的:在隆突
  处拍照,进入右主支支气管口拍照,在右上叶处拍照,中间支气管腔拍照;右中叶支气管口拍
  照;右下叶管口拍照;右下叶背段拍照;右下叶基底段拍照。退出到隆突时再次拍照。左肺也
  按照这样的方法依序拍照留念。因为这样的顺序是教材要求的,所以只要每个结构没有遗漏地
  依次拍照,所以,按照这样的方法,在做完检查后返回头学习时,肯定不会弄错结构。经过这
  样的学习的会取得很快的进步。
  六、镜头模糊。为了避免镜头模糊,应该:1.使镜头始终保持在气道中央。如果偏向气道壁,
  镜头可能被气道壁上的分泌物沾染模糊。2.在抽吸灌洗液时不可离管口太近。离管口远一点作
  吸引同样可以有效吸引灌洗液或血液,同时不会使血液或灌洗液污染镜头。
  如果出现镜头模糊,可以:1.使镜头贴壁,轻轻摩擦气道壁,可以使镜头模糊消失;2.冲入少
  量盐水,可以使镜头模糊消失。
  七、注入液体。在需要经气管镜注入麻醉剂或止血剂时,应该注意使视野对准需要麻醉或需要
  止血的区域。
  八、止血。多数出血可以仅以冰盐水即可止血。少数出血量大者可以用肾上腺素盐水或凝血酶
  盐水止血。如果出血量大,除了局部止血,还注意血液可以流向远端下级分支的气道。所以,
  还应该将远端下级气道内的出血一并吸出。
  九、针吸穿刺细胞学。原则谁都会。但是我在刚开始的几个病例中,虽然临床考虑恶性肿瘤可
  能性很大,但是就是得不到阳性结果。有的肺CT显示纵膈淋巴结很大,但是我仍然穿不到肿瘤
  细胞。痛定思痛,除了熟练程度的提高需要时间外,还有一些因素影响了我的穿刺结果。1.穿
  刺针露出的长度。我一开始请护士选择0.75cm,后来发现只穿刺得到了一些纤毛柱状上皮细胞
  ,看来我穿刺针的长度不够。后来我选择了1~1.5cm的长度,发现阳性率提高了。2.穿刺针角
  度。应该尽可能垂直于管壁进针。3.不容易定位。随着患者的呼吸运动及附近大动脉波动,我
  们面前的气管壁是活动的,定位不易。此时应根据气管壁活动的规律性,选好出针时机果断出
  针。4.在穿刺针进入气管镜头端时,常常会将一些管腔内的血水推到镜头处,使镜头模糊。这
  时应该在穿刺针出现在视野之前将镜头稍后退一点,距离欲穿刺点远一些。这样比较容易减少
  那些血水对视野及镜头的干扰。待穿刺针出现在视野时,再向穿刺点处前进。
  十、如果一侧大气道阻塞,该侧进镜困难,不可强行进入。而且由于只剩余对侧气道通畅,所
  以在进入对侧各级支气管腔时,如果病变不明显,不可在对侧支气管腔内停留时间过长。
  一点体会,仅作抛砖引玉。希望能对初学者有一点帮助。

1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1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3 05:55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