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625|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节] 骨科治疗要防“三多” “三原则”把关椎间盘治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7 12: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骨科治疗要防“三多” “三原则”把关椎间盘治疗
       久坐的办公族、以车代步的有车族、伏案学习的学生族……不良生活方式让腰椎间盘突出等骨科病的发病人群越来越多。面对如此庞大的发病人群,年逾八旬的卫计委中日友好医院骨科张光铂教授对我国骨科治疗提出自己的看法,供读者参考。

        现状 ——

        骨科“三多”现象令人忧

        过多的影像检查
       张光铂教授说,目前骨科医生在门诊中诊治腰腿痛患者存在三种情况:年轻医生只看片子,不看患者;中年医生先看片子,后看患者;老医生先看患者,后看片子。很多医生不是看患者,而是看片子,这就成了给片子看病,而不是给患者看病了。

       目前,片子的类型也发生变化了,以前多是X光片子,现在动辄都是核磁共振检查。

       过多的手术治疗
      张光铂教授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在北京某医院门诊影像学报告有明确椎间盘突出者,医生的治疗方案近80%是手术治疗。但临床实践证明,绝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可以通过非手术治愈的。北京某院医生中患有重度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人不下15人,但接受手术治疗的屈指可数。目前他们无一例外的仍然工作在第一线。外科医生深知没有100%成功的手术,凡手术均存在风险。

       过多的使用材料
      近年来由于内固定或内置物的发展,丰富了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方法。但是否每一例手术治疗都需要内置物呢?答案是否定的。一位骨科医生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从其核磁图片上看,是较单纯的下腰多阶段的轻度椎间盘膨出,却采用了广泛椎板切除减压、多阶段支撑物置入及长阶段内固定。结果,患者症状反而增多了。

       治疗 ——

       “三原则”把关椎间盘治疗

       没有症状一般不需治疗
      很多中老年人的下腰椎在CT或核磁共振检查中,有椎间盘病理改变,属于常见现象。张教授说,影像学发生改变的,不一定有临床症状或体征,只有影像学改变而没有症状和体征的腰椎间盘突出是不需要治疗的。有影像学改变,又有下腰痛,也不一定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因为下腰痛的原因很多。如不认真辨证分析,则容易将主要致痛的原因忽视掉,从而错过治疗。

       对症选择治疗方式
      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很多,它们之间应该相互融合,准确地应用其最佳适应症。正确治疗方式是要以椎间盘突出的病理改变为基础,明确是椎间盘单纯退变还是椎间盘膨出?如果是突出,突出到什么程度?有无钙化?适合合并椎管其它病理改变?要根据不同病理改变选择不同方法,而不是一窝蜂地选择保守疗法,或者微创方法,也不能用一种方法治疗所有类型。

      彻底治愈的手术不可取
      临床中常会听到患者哀求医生“您给我彻底地治好吧。”所谓“彻底的”或者“预防性”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大多是不适宜的。

      合理有效的治疗要以准确的诊断为前提,即治疗前除了明确椎间盘病变的部位阶段及病理改变外,更重要的是了解致痛的真正部位,这样才能使某些较复杂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得到有效治。
2# 沙发
发表于 2011-11-17 21:27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谢
3# 板凳
发表于 2011-11-17 22:48 | 只看该作者
好   这得从利益角度去打击
4
发表于 2011-11-17 23:22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很在理,不过病人理解才是最重要的,医患相互理解,治疗才能走上正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1 04:05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