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326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膏药] 爱膏人——经筋医师的建议,仅供参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0 2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经筋医师 于 2011-10-31 20:29 编辑



有个笑话说:在中国,没有用过膏药的老人,可以申请贴上“稀有动物”标签。虽是笑言,但也反映了膏药在我国使用的广泛性。古代医学家有言曰:“膏药能治病,无殊汤药,用之得法,其响立应。”与**吃药相比,膏药方便、无痛,更容易为人们接受。特别是常有腰酸背痛的老年人,更是对膏药情有独钟,家中常备。贴膏药治病,取材方便、操作简单、费用低廉、安全无痛苦,加之其治病范围广泛,易被人们所接受。特别是常患颈、肩、腰、腿痛等慢性劳损性疾病的中老年人,对膏药更是情有独钟。
黑膏药经皮肤发挥作用贴膏药疗法是中医临床常用的外治方法之一,它遵循中医辨证论治及中药的功效、主治与归经的原则,充分调动药物互相协调为用的效能,组成多味药物的复方,以发挥药物的良好效果。由于膏药直接敷贴于体表,而制作膏剂的药物大多气味较浓,再加入辛香走窜极强的引经药物,通过渗透入皮肤,内传经络、脏腑,起到调气血、通经络、散寒湿,消肿痛等作用。
黑膏药又称铅膏药,由植物油、药料与铅丹化合而成。黑膏药在常温下为半固体或固体,应用时加热,使膏药微熔,主要供外贴,黑膏药属祖国医学外治法膏剂的一种,利用黑膏药贴治疾病,在我国已有近千年的历史。1840年前后,毕生提倡外治法的清代医学家、《理渝骈文》之作者吴师机先生,使外治法发展成为专门学科。

制造黑膏药基质的过程却是费工费时,其老嫩的控制不是经常熬制的人,根本不好控制,一些小的技巧,如果没“膏人”指导,够你折腾一阵子。比如下丹:一个人下丹和两个人下丹用的工具也是不同的,如果是两个人下丹,你可以用木棍搅动药油,如果是一个人你就需要用不锈钢条搅动,否则黄丹沉淀形成硬块。下丹形成的油烟熏人不是好玩的,长期熬制黑膏药形成铅中毒;要想熬好黑膏药基质你还要不断的练习,自己用心思考,经验教训。老筋建议到淘宝网上购买有点儿清油膏、黑药肉、膏药油、膏药基质等等,拿回来练习对药加料和裱褙膏药的手艺;用小锅+各种裱褙慢慢体会,又省钱,又安全,还有循证意义
      希望能够对正在熬膏药或想熬膏药的爱友有有点儿帮助!
2# 沙发
发表于 2011-10-31 20:34 | 只看该作者
本人在医药公司买了黑膏药肉,已做了部分膏药,发现已做膏药比较老【可能是我将黑膏药肉化开我又蒸发2分钟水汽】目前膏药不容易粘在,操作步骤也就是将黑膏药肉化开然后加入中药粉,比例中药粉和黑膏药肉为1:4。请教相关老师:可否将已做了部分膏药再加一些黑膏药肉重新化开然后再滩涂,不知可否将已做了部分膏药再加一些黑膏药肉重新化开然后再滩涂,这样是否可以达到治本的目的

这个过程叫做“回锅热” 完全可以将过老,或者过嫰的膏药回锅“治本”,新化开然后再滩涂。

膏药熬制中的“老”或“嫩”是很重要的一环,熬的“太老”则脆而硬,没有粘性,“太嫩”则粘性太大并有弹性,不能固定在贴敷部位,容易移动,而且很难揭下。所以膏药的“老嫩”一定要适中(判别老嫩的方法详后),火候适中制成膏药贴之易粘,揭之易落。如果膏药熬的“太嫩”,可以加火再熬,“太老”可酌加点儿炼过的油“嫩油”。但千万不可加入生油,如加人生油则会使膏药的粘性减弱,不堪使用。
3# 板凳
发表于 2011-10-31 20:53 | 只看该作者
玩黑膏药必须注意防火,先准备一个消防灭火器,紧急时压灭火势。
另外,熬膏药处要注意通风,以防烟毒。

操作时,操作者要戴石棉手套和口罩,防止膏药放出烟毒**人体,造成伤害。
传统的说法:熬制黑膏药就是拿自己的命换别人的病,可见医者父母心。
4
发表于 2011-11-1 08:39 | 只看该作者
太极图是什么含义你知道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6 17:02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