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886|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病理] “穿掘性”头部毛囊周围炎与穿掘无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0 15: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经筋医师 于 2011-10-30 15:50 编辑

脓肿性穿掘性头部毛囊周围炎,又称为头顶部穿掘性蜂窝组织炎,是一种容易诊断,难以”彻底根治“头皮慢性化脓性皮肤病。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头部,初起为毛囊性丘疹,逐渐发展为脓肿、结节、肿块,有时多个脓肿互相连接,脓腔贯通。病损处毛发脱落。易发生于头项及枕后部,严重时可布满头皮各处。病程缓慢,反复出现新的皮损,愈后留有疤痕。
病理变化的初起为毛囊周围炎,并形成脓肿,并可形成窦道,有较多肉芽组织增生,肉芽肿形成。愈合区内可见广泛的纤维化。
“脓液”的细菌培养:绝大多数没有致病菌生长,少数患者的脓液中可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及双球菌等。

目前认为此病与遗传有关,可能是一种和感染有关的免疫反应所致毛囊局部与临近组织的破坏。
现有公认有效的治疗方法:
1.系统治疗
(1)系统给予抗生素,可与糖皮质激素、非甾体类抗炎药合并使用。
(2)有人试服13-顺维A酸0.5~1mg/kg/d,6周后头皮脓肿缩小,12周后治愈,对复发者可再次用药。也有报道连续用药9~11月可痊愈。
(3)自家疫苗及多价菌苗可以增强抗菌能力。
2.局部治疗
(1)对有波动的脓肿切开排脓,脓肿间窦道也要切开,且需用石炭酸烧灼窦道的内壁组织。
(2)局部也可涂布抗生素软膏。紫外线局部照射可促进病情恢复,X线脱发后涂搽杀菌药,并对脓肿切开引流被认为是较好的疗法。
(3)作者曾采用曲安奈德+庆大霉素皮损内注射取得理想的效果。

1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 younghoo+1学习了。。。瘢痕性秃发
收到1朵
2# 沙发
发表于 2011-10-30 15: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经筋医师 于 2011-10-30 16:50 编辑

穿掘性头部毛囊周围炎与“穿掘”无关,与头部毛囊的皮脂腺分泌旺盛和头皮局部的免疫功能下降关系密切。
3# 板凳
发表于 2011-10-30 16:59 | 只看该作者
皮脂腺是附属于皮肤的一个重要腺体,它在头部的分布最多。
皮脂腺的分泌受雄性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控制,在幼儿时皮脂分泌量较少,青春发育期分泌活动旺盛,35岁以后分泌量逐渐减少。
皮脂腺可分泌皮脂,经导管进入毛囊,再经毛孔排到皮肤表面。
皮脂为油状半流态混合物,含有多种脂类。主要成分为甘油三酯、脂肪酸、磷脂、脂化胆固醇等。
皮脂的作用有三方面:(1)滋润皮肤。(2)皮脂可以和汗液一起形成脂质膜保护皮肤。防止皮肤水分蒸发。(3)皮脂呈弱酸性,可以抑制和杀灭皮肤表面的细菌。影响皮脂腺分泌功能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内分泌的影响、外界温度的影响、皮表湿度的影响、年龄的影响、饮食的影响等几个方面。
人体内的雄性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使皮脂腺腺体肥大,分泌功能增强。
外界温度的影响 气温高时,皮脂分泌量较多;气温低时,皮脂分泌量减少。
儿童期皮脂分泌量较少,青春期开始分泌增多,35岁以后逐渐减少。
油腻性食物、辛辣**性食物可以使皮脂分泌量增加。

所以穿掘性毛囊炎患者不宜吃甜食、油腻和**性的食物。
4
发表于 2012-4-27 23:54 | 只看该作者
应该是引起瘢痕性秃发的原因之一吧。。
5
发表于 2012-4-29 09:4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又学了一课。谢谢楼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5-21 14:35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