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305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业资源] 急诊降阶梯思维》在急诊临床工作中的应用体会大家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6 16: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近日有幸拜读北京朝阳医院王佩燕教授的文章,题为《独特的急诊临床思维——降阶梯式鉴别诊断》,可谓受益匪浅感触良多,王佩燕教授这一令人耳目一新的急诊工作的独特视角可谓急诊医学思维的一大创举!

王佩燕教授提出的“降阶梯”临床思维方法是急诊医学思维的创新。王佩燕教授提出的“降阶梯思维”概念是指在急诊临床工作的症状鉴别诊断时,从严重疾病到一般疾病,从迅速致命疾病到进展较慢疾病依次鉴别的思维方式。目的是为争取时间尽快给高危患者以有效救治。

文章中列举了大量的实例说明了“降阶梯”思维在急诊临床的实际应用,如CPR、胸痛、呼吸困难、腹痛、下肢疼痛、昏迷、发热、头痛、恶心呕吐、晕厥、心悸等的降阶梯式鉴别。

王佩燕教授文章中提到:急诊医学的临床任务是抢救生命、缓解症状、稳定病情和安全转诊。院前急诊的主要任务是抢救生命,而院内急诊的临床工作还包括对有潜在致命危险疾病和迅速恶化疾病的识别与处理。由于同一症状和体征可以是重症和轻症,迅速恶化性疾病和短暂稳定性疾病,器质性疾病和功能性疾病的共同表现,因此,为争取时间,以便尽快给高危患者以有效救治,所以在症状鉴别诊断中就必须依次从高危急症到低危急症,从器质性疾病到功能性疾病加以鉴别,并给予相应处理。这种所谓“降阶梯思维”完全不同于一般慢性病鉴别诊断的思维方式,后者首先强调诊断的正确性,不强调治疗的紧迫性。在急诊临床工作中采取“降阶梯思维”方式是客观需要,而不是医生自我保护的权宜之计。降阶梯思维是所有急诊医学专科医生都必须遵循的临床思维原则——只是年资高、资历深的医师可以较快、较熟练地完成这一过程而已。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自觉的临床积累和不断的知识更新,如此就可以逐渐减少“撒大网”式过筛,提高检查手段选择的准确性和诊断速度------。

“降阶梯”思维模式就是首先要保证病人生命,生命是第一位的。在接诊病人时要抓住威胁病人生命的主要矛盾,分清轻重缓急。降阶梯式的鉴别诊断非常符合急诊医学的临床实际工作。降阶梯式的临床思维方式,给我们指出了一个新的思维模式,对我们正确的掌握急诊临床思维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法。

降阶梯思维是所有的急诊科的医生必须掌握的一种临床思维方式!实际上作为急诊医生在急诊临床实战中可能自觉或不自觉的在运用王佩燕教授所提出的急诊降阶梯思维,但部分急诊医生,尤其是年轻的急诊医生仍在运用常规的惯性思维来接诊处理急诊病人。由此引发的医疗**枚不胜举,甚至不乏血的教训!

发此帖的目的希望战友们能够结合急诊降阶梯思维,畅谈自己在急诊实战中的成功的经验及教训,以供大家相互交流、借鉴和学习,不断提高急诊急救能力和水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9 07:38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