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5885|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医理探源] 從感冒說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1-10-8 20: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這篇作者不是在下。將文寄給友人分享,友人閱文之後和我來回了數次的討論,有點長。有興趣同道看看。

從感冒說起

先說說我治自己感冒的一些經歷吧,一開始,當然是辨風寒風熱,喉痛是熱,銀翹散、桑菊飲我用過了,不行。喉癢是風寒,荊防敗毒散、麻黃湯、桂枝湯我用過了,不行,依然鼻涕長流、頭痛發熱,而且經常汗也沒能發。我學中醫幾年,現在治自己一個感冒都不行,沉重的打擊啊!迷茫啊!直至有一次,我看了《傅青主男科》一書,見其用藥精簡,議論精闢,即管一試,果然有效,一劑症狀大有緩解,二劑好了一大半,但還是要流鼻涕幾天才好。雖然這樣,傅山的醫學引起了我很大的興趣,後來我用他的方治牙痛,入口後5分鐘左右就見效,從此我對他的醫術確信不疑。

傅山的方是這樣的:治傷風,用荊芥、防風、柴胡、黃芩、半夏、炙甘草各等分。荊芥防風解表,為什麼用柴胡呢?用《傷寒論》 我不會解釋,但是傅山是把柴胡作為一個祛風藥,而且比荊芥防風更常用,這可能也是有效的一個原因吧。黃芩、法夏的運用更是絕,黃芩清熱,法夏化痰,為的是 不讓風邪與熱或痰互結,因為用藥祛風,若風躲到熱、痰裏面,得到他們的包庇,那祛風藥耐他不何。於是先跟熱、痰打個底,斷了邪的後路,再去祛邪,一舉成 功。把邪比作是賊,會動的,不是一直站在那裏讓人趕的,這是傅山醫術的一大特點,(傅山經常把藥看作兵將、邪看作賊,他們都有思想),這樣一個思想,讓我 茅塞頓開。以後我每次作一個祛邪的動作,我都會先想想:如果我用了這藥祛邪,邪應該從哪里而出,邪會不會傳到哪里,會不會與什麼結在一起,我應該怎麼預防 這情況呢?桂枝湯、麻黃湯無效的原因大概就是邪或閃人了、或被包庇了,當然還可以是正氣不夠,祛邪不力,猶如人手不夠去捉賊,賊不輕易走,這個在後面才談。

接著談談我圍繞這方子作出的一些探索,因為我身子比較虛,所以又感冒了幾次,用此方的同時又改了一些東西。有一次我想,雖然症狀緩解了,不痛苦,但還是要 幾天才好,可不可以加大劑量,好比一天多吃幾幅藥,我從原來的10g改到15g,但感覺上更壞,症狀緩解得更慢。我一向都認為“治上焦如羽”,是指藥的密 度小,而不是藥的分量少。猶如物體在水中是浮是沉,取決於物體的密度,而不是重量。所以我放膽地加了量,但無效,後來我看了陳仕鐸的醫書(陳仕鐸是傅山弟 子),他叫人治感冒祛邪藥要用量輕,我還是沒想明其中的道理,還望指教。但是在沒弄清事實的真相前,我還是寧可信其有,最終我還是遵照他的意思,用量輕, 現在我用柴胡10g或稍多,防風5g,荊芥6g或9g。

又有一次我加了白朮、黨參。因為我那方子吃了幾次之後好像效果不好了,我又有氣虛,於是加一些補氣藥。白朮15g,陳仕鐸經驗氣 虛感冒加白朮,有時或加黨參、或加北芪。白朮我是肯定用的了,除了補氣,他還可以防止濕邪阻滯,令祛風藥能把風邪透過濕的阻滯,從汗而出,《傷寒論》也有 加白朮的例子。黨參這個東西我覺得比較溫和,是個幫手,可以增加聲勢,你可以叫他做任何事情,把他當作群眾演員就是,但他是兵,不是將。加補氣藥就是為了 增加人手去捉賊。黨參與北芪的選用我還是不太清晰,不過我倒有些見解,不知是否恰當。有人說北芪偏燥,的確如是,好幾個病人用了北芪之後,都說口渴了,睡 覺變差了。張錫純用少量知母制之。可見北芪的確偏燥,如果有發熱,我儘量不用。但北芪有個作用是黨參所沒有的,就是提氣,升陽。若右手脈寸關皆弱,很可能 是脾氣不升於肺或大氣下陷等,此時用北芪比黨參好。還有一種脈,無論你怎麼按下去,都不是很應指,總之就是不爽,這時若是因為氣陷而脈不升浮於外,也應該 用北芪,它可以把脈升浮起來。在我看來,十個人有七個都有氣虛,一般治感冒我都加補氣藥,白朮15g,加黨參15或20g,或加北芪15或20g。

又有一次跟一個朋友開藥,他服了之後就只剩下咳嗽,但已經出現了咳唾引痛。我想邪是傳到肝了,見肺之病,知肺傳肝,必先實肝。於是以後大凡治感冒、咳嗽,我都加了少量白芍。

現在我治感冒的方基本是這樣的:柴胡10g 荊芥9g 防風6g 黃芩5g 法夏10g 白芍5g 白朮15g 北芪15g 炙甘草10g。與小柴胡有幾分相似,不過可能還需要改進。炙甘草我用10g,增強補氣的作用,另外這樣的藥煎出來味道還不錯呢(見笑見笑)。
若正值婦女經期,此時血室空虛,邪很容易乘虛而入,就要防邪入血室。《傷寒論》說“熱入血室”,我認為不是熱入,而是風寒之邪入,風寒之邪乘虛進入胞宮 後,胞宮受邪氣影響不能正常排血,血欲出而不能,血受鬱而瘀,進而鬱而化熱,於是瘀熱互結胞宮,成為熱入血室證。(這裏有兩個很重要的思想,一個是乘虛而 入,可以用來推斷邪將會去哪里或從哪里而入,也可以用來解釋為什麼邪非要跑到這個臟腑來不可。另一個思想是鬱而發熱及其主要表現形式——欲出而不能,這是 題外話,有機會還會提到)。所以經期感冒要防邪入胞宮,小柴胡湯當然是正治法了,而我原方就跟小柴胡湯很相近,為了保險,我另外想了兩個辦法,一個是加了 澤瀉,引邪從膀胱出,就是一個分流法,正如利小便所以實大便的做法,另外我加了當歸,當歸可以行血,提前防止血鬱,更重要的是防止風邪從血分而入,取其血 行風自滅之義。不過我遇到過經期感冒的病例不多,僅供參考。

最後談談如何辨風寒風熱,章次公醫案裏,把身痛作為風寒感冒的特徵,有醫生就 用羌活治之。其實寒邪收引,可見項強,寒邪主痛,故身體疼痛。所以病人若出現項強、周身骨痛,當屬寒性。咽癢是風,咽痛則風寒風熱皆有可能,熱勝則腫,腫 痛常兼而有之,這好解釋。寒邪凝滯於咽喉主痛也可,且風邪從後項而入,直達咽喉,痛也不足為怪,所以咽部分寒熱不準確,但咽癢肯定有風(內傷除外),基本 可排除熱。其實分寒熱最關鍵是看舌苔,白是寒,黃是熱,有人平時苔黃,一感冒風寒,舌苔馬上變白,可見舌苔的靈敏度之高。有時黃白難分,你再看看舌的潤 燥,基本分得了。舌的潤燥分寒熱是很重要的方法,比看顏色更重要。另外,如果病人說口淡,沒胃口,那肯定是寒性的。感冒脈象當浮,但虛人感冒就應該細心體 察,因為他正虛,不能鼓邪於外,所以有時中取比浮取更明顯。但正常人浮取很難感覺到有脈,而感冒的人,無論他是否虛,浮取時總能感覺到脈搏。所以我對浮脈 的理解是浮取也有感覺,表示氣升。另外,王鵬飛醫生的經驗是看上鄂,我具體不記得了,但感冒時,叫病人用舌頭舔一下上齶,大多數有癢的感覺,含義等同咽癢。

但很奇怪,有一次我得了感冒,我自己辨為風寒,但親戚介紹我吃“感冒靈”,我就試他一試,咦,嚴格按照說明書的分量吃了一個療程後,也好了。之後的一次感冒我也是吃“感冒靈”好的。但說明書上寫那是治療風熱感冒的,其中有西藥成分發汗,而中藥主要是清熱解毒類的了,我真的不明白,看來解决問題的方法不是唯一的。

以上是我從治感冒得出的一些經驗,因為我看的病還少,經驗不足,還望指教。


文中内容討論。

問:
同學:
看了你的感冒經驗
我忍不住回信
雖然不一定會有非常好的建議
但想可以互相切磋
你在更換季節時經常的情況
根源應該在伏暑
台灣的氣候不太適合傷寒論的應用
反而適合用溫病條辯來醫治
因為傷寒論成書在四季分明的中國內陸
如果冬天感冒的時候四肢冰冷
卻又覺得口乾舌燥
那是內火加上風寒
我的經驗大概是這樣



您好:
這篇文不是我寫的,是在網路看到,覺得可學習裏頭的精神,遂抓下來轉寄給周遭學中醫的友人,但內容之處就依個人所學來體會了。
傷寒論的藥方,是我最常用的方劑,溫病方反幾乎沒有在用,只備銀翹散而已。
台灣雖處亞熱帶,理應是溫病方,但家家戶戶有冰箱,冷飲之類食物,大街小巷便利店也隨處可得,冷氣房冷氣一個夏季下來,陽不能養,冬季到時豈能渡過。加上習慣看西醫只治標且有藥害,在我看來反是陽鬱、陽虛之病多。加上晚睡、熬夜、縱慾、飲食不良,幾乎人人或多或少都有傷陰,是以您有這樣的體會「如果冬天感冒的時候四肢冰冷,卻又覺得口乾舌燥,那是內火加上風寒」。
個人體會,溫病方治標很好用,好過傷寒,但不能治深層的本;傷寒治本很好用,但通常會有劇烈的好轉反應,故亦造成醫、病雙方對中醫的懷疑。
另外我想說說,傷寒方是能治溫病的,觀傷寒方中有幾個方劑加減即能治溫病,如白虎湯、葛根芩連湯、竹葉石膏湯、茵陳蒿湯、、梔子鼓湯、大黃黃連瀉心湯。這些方不足之時在來用溫病方、時方。
在跟胡老師學習那幾年,是我將整個中醫串成整體來學習,從胡老師那裏習得一個重要觀念「圓」,不在注意單方、單藥、單穴,而是看成一個整體、全方位的。中基、中診、藥物、方劑、針灸、四大經典全結合來看、學習。
幾個基礎方劑,了解當中內涵,用藥之意,加減之後會有何變化,小火、中火、大火有何變化,加些不同炮製有何變化,對整體、全方位有何變化;十四經、奇經內涵意義為何?單個穴能達到什麼樣的變化,幾個穴合用又會如何?加上手法又如何?加內氣又如何?
目前我完全是在推拿領域中求知,推拿的全方位又是如何?按穴、推筋、正骨,如何能不痛而有效;推按中的「酸、痛、麻、木、癢」變化,筋結的凸凹面變化,骨錯位的變化,這些都要了解,整體全方位,是我目前還在學習中的。
然以上都還是在表面中的,胡老師提醒我從內景圖、內景賦當中去深入,這是我在下個階段要投入的領域,中醫真的很好,「道醫、醫道」。


友人問:
請問你是否有用傷寒論治好疾病根本的案例
是否可以分享?

回:
通常有心配合治療,能守禁忌的,可愈。
疑瞑眩反應的,溝通後,能配合的,可愈。
屬業障病的,難呀。
不愛惜已身、不配合做息、不改變情緒,難呀。
治好過的,有。非三言二語能述,饒了我吧。
經方實驗錄,請看看。


友人問:
經方實驗錄或是其他的古代書籍都有治好的病例當然多得多
不過想知道在台灣的治好案例有多少
外在環境或是內在七情當然都是很重要的原因
不過醫者不就是要有研究的精神嗎?
並不是一定要求証
而是想知道你在如何的情況下用傷寒論醫治好的醫案
因我所知道的有限
這就是我以前希望胡老師開醫案課程的原因
我想知道中醫經典在台灣這樣熱帶亞熱帶地區的實踐是什麼情況
其他中醫師的醫案我也在蒐集參考中

照理來說
如果中國醫學可以適用於各地方
那麼印度和南洋也應該是如韓國日本一樣是中醫發達的地方
爲什麼南洋各地雜了許多印度阿優斐達的草藥醫學知識
西方人又爲什麼發展出了西方醫學
這似乎和每個民族每個地區的動植物以及大環境會有很大的相關
就像每一種宗教是依照每個民族的獨特性發展出來的一樣
用一種觀點去批評另外一種或其他種
都可能造成偏頗
看到實際的案例才能夠知道是怎麼回事
所以如果可能
花費時間整理醫案
綜合分析醫案的數據
我想才能真正讓在台灣沒有地位的中醫得到真正的地位

回:
目前經方用的好的,倪海廈、彭奕俊,他們醫案是有的,網路應該可搜索到,治好的醫案我是有的。

傷寒治療雛形個人是摸索出來的,依照這個模式,常期使用下來,日漸完整,時至今日,個人使用上覺得效棒。也就因是在傷寒下過長久功夫,一個桂枝湯加加減減演化下來,能處理太多的病証,而此証非彼症。那是如何認定的,脈診,我是從脈診上得知有沒有進步,這心得真非三言二語能訴說。我採的是博學,在一門深入,而我深入的正好是經方,因此有些心得。

中醫本就不容易詮述,在中醫這條路上,能有大發展的,我十幾年觀察的結果,都是有達通的醫師,才有大發展,此指的是真正癒人無數,而非有名的名醫。而這些人多嗎?少,真的很少,絕大部分是無牌的,隱居的小巷弄裏,而真正有牌的,反向這些人求教。

中醫,正如胡老師講的,修煉來的。從文字上,已糟粕了。中醫會不會發展,個人看法,依目前人類的知見、知識,難啊!但自己是可以發展的,修煉到最後,道醫。正如成千上萬的人們,最後能有幾人有大智慧一樣。


友人問
這樣說起來仍然非常模糊
模糊理論容易說
要癒人無數當然也就不簡單了
這就難怪一頭栽進中醫理論的人往往無法自拔
雖然每個人的眼睛都只能看到自己的這個面向
但是我相信世間所有的演化都有其中的道理
不論好壞
人們所選擇的醫道如何興發如何沒落
其中都有歷史自然發展的道理存在
與其大嘆世人不懂中醫的好
不如看看世人爲什麼不能懂中醫的好
與其感嘆大家都只去相信西醫
不如探查一下中醫到底有什麼地方是不能讓現代人信任的
難道只有中醫師和學中醫的人才是真正的精英並且懂得醫道?
這就失之狹隘了
累積真正的案例在中國大陸是做得非常好的
當然他們的做法是被譏評為破壞傳統醫學或是從西醫觀點看中醫
不過話說回頭
如果中醫經歷幾千年早已有金剛不壞之身
爲什麼不能夠用不同的觀點去驗證或檢查呢?
這種時候只說觀點不同不能夠檢証
其實很犯了中國人自大的毛病
經方用得好的人在今時的日本韓國或是美國加拿大多得是
不過我一直強調
他們都不在南國(台灣 新加坡 馬來西雅 印度 菲律賓 印尼 中南半島)
我自己對於這個問題也觀察和掙扎了很久
用最簡單的例子
明明四物湯加減方可以治療女性月經相關問題
結果反而越吃越嚴重
反倒月經一來直接用西瓜或哈密瓜就順暢得不得了
並且也沒有任何月經後反常的症狀
這種情況尤其三十五歲以後的女性最明顯
當然治療前題是不可再吃冰不能熬夜不可再吃微波爐食物等等囉
不過可以說她已經是血淤了
如果是藥物
大概血府逐淤湯的加減方可用
目前我手上這樣的案例已經有九位了
桂枝姐那裡可能更多好幾倍
因為她的食譜個案比我多好幾倍
我們因為不是中醫師
所以發展出希望不要用藥
只用市場上買得到的食物就可以治療疾病的方法
實際上使用食譜的個案都有感覺
從他們使用健保的次數可以明顯看出來
這些都可以有統計數字
因為每一份食譜都有留檔案
真正需要醫藥時
各種醫療資源的轉介當然都必須綜合考慮在內檢測
不能夠偏愛一方
那就會找不出對那個人最適合的治療方法
因為每個人的身體需求不同
沒有好和不好的差別
只有適合不適合
從中醫之道說到這裡是有點離題了
意思不過是不專崇經方
不排斥他法
實際的案例研究和參照是非常重要的
即便我個人只是彩光針灸師
我也會把彩光個案每一次的彩光處方留下來
統計看看每次檢測的每一種彩光療法
在每一位長期個案使用的累積次數
在精神層面以及生理層面的療效如何
而不是只有模糊地知道他們變好了或變壞了
那是不太負責任的做法
光是說彩光如何如何的好理論如何如何精闢
卻沒有實際的案例
我也很難說服新個案接受不是嗎?
醫案的重要性就在這裡
可以累積不同的經驗
也可以因為不同的經驗翻新舊想法

我回
傷寒論基本上是只有條文,沒有註解,使的後人,後來不斷的發揮,而百家爭鳴。
經方所載葯方用葯,其陽葯用的多,是有其時代背景,合不合今人用治,如您所說,北半球國家用的好的醫家,還不少。我自己倒是寡聞有這些能人醫家。

中醫會沒落,是有其原因的,世人不懂,如何去讓世人廣知,真的是要好好檢討。中醫看一個人的問題處,是量身訂做,依他的問題給予他需要的,有的要從本,有的要從標,隨人而治。吾人相信西醫,自會去找西醫,相信生機飲食,自會去找生機飲食,要立即解决不舒服的疼痛、心裏直接想到的,西葯較快、較好用。中醫這方面,真的是要好好檢討,何以不能若西醫快。

經方能不能在赤道周圍國家使用,我不住在那裏,實不知,能不能在台灣使用,我知道是可以,因我自己已用出心得來。

四物湯能不能給婦女使用,答案是可以,但是不是每位婦女都可用嗎?答案是不行。為什麼,因沒有給予量身打造。如真有給予量身訂做,依其証給予適証葯,是不會的。如果只是照本宣科,給予同樣的四味葯,最後當然會出問題。
觀四物湯四味葯,只川芎偏陽葯,其它熟地、當歸、白芍三者全是陰葯,以陰葯治陰病,當然有問題。
血府逐瘀湯11味葯,由桃仁、紅花、當歸、生地黃、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殼、甘草組成。方中的血葯,全是血中氣葯,非若四物之熟地是血中血葯且還是滋膩性的。血中氣葯是可推行的,血中血葯則不好推行,除非服用者其循環好,不然久服,是會出問題。
無疑的,四物湯依葯性,當然不利陰性血液循環不良之疾病,久服後不會不舒服才怪。若將熟地、當歸、白芍、川芎,改成真品九製熟地或首烏、歸尾、赤芍、川芎,看看結果會如何?此非理論,是實作出來的。

若能從食療給予治病,當然是最好的,您這方面有所心得,我反要向您請教。

您彩光治療上有整理醫案,將來您心裏會更踏實,治人將更得心應手,是我要向您學習。

如您所說的,不能偏愛在某一項。最近四年來,我一直在推拿的軟組織、骨關節下功夫,從這裏我也認識了另一番天地。例如很多的婦女病,大部分只要在骨盆的髖骨、薦骨、第四五腰椎上,調整骨骼使關節正位了,婦女病是可以不葯而癒,但真正的痊癒了嗎?不然,有些人真痊癒,有些人只是暫時性的,探究其原因,大腿內側肌群、腰部腰大肌群、腹部腹腔肌群、臀部臀位肌群只要有一側沒有真正鬆軟,當然會把關節再拉回去而不正,不正則礙盆腔內的臟器、神經、血管之運行,當然就好不了。是以我完全讚成您說的「不能徧愛某一方」。

**有按穴位,也有按肌肉,只會這個部分的,也只能在此處發揮,那天**者學習到,可以用拉筋來鬆肌肉,使出槽之筋歸位,以筋來調整錯位的骨骼,那他的視野就會更寬廣,原來可以「以筋正骨」,而非傳統的「以骨正筋」。如同完全知道一方劑中的方葯變化,就可完全發揮原方所不及之處,甚至避免會造成出問題之處。如同您講的「也可以因為不同的經驗翻新舊想法」。

中醫,我的看法是要整體、全方位的學習,再來一門深入。

當然我自己目前也還有很多要再學習的,能癒多少疾病,心知肚明,但我知道目前方向沒有錯,謝謝您的提醒。

评分

参与人数 1专业分 +1 收起 理由
罗汉果 + 1 您的发言非常精彩,请再接再厉!

查看全部评分

2# 沙发
发表于 2011-10-11 11:16 | 只看该作者
感冒一个,实牵一发而动全身,阴、阳、表、里、寒、热、虚、实,都少不了。但落一叶而知秋。既云感冒,想必必与表相关,却又与寒、热、虚、实,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因虚而感,因感而成实;因寒而束,因束而为郁为热。而虚由内生,感乃外感。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不一而足。临证所见,错综复杂。若能通治之,必是行家,或是大家、明家。
3# 板凳
发表于 2012-6-6 22:57 | 只看该作者
中医衰落,与很多中医人连感冒都治不好,吃了几副中药,结果还是不好........
中医药复兴,从感冒开始.........
4
发表于 2014-5-10 09:27 | 只看该作者
老师写的太好了,让人茅塞顿开,受益匪浅。
5
发表于 2014-5-10 11:41 | 只看该作者
写得真好,{MOD}。
7
发表于 2015-1-20 22:50 | 只看该作者
在学习使用中
8
发表于 2015-1-21 18:01 | 只看该作者
我个人还是依六经来治疗感冒的,而且基本跑不出这个范围。当然麻黄汤桂枝汤原方的不多见,感寒不重基本用感冒清热颗粒即可,有热加小柴胡颗粒,基本太阳少阳就可以了。如果里热,加些防风通圣,但不可太多,以免影响走表作用。如果用汤药,则小青龙合半夏厚朴汤多用,北地严寒,这种情况多见。至于风寒风热的区别,我觉得没有必要,这是温病家的杜撰,实际上是把内火郁结的情况当做温而已,只在大小柴胡汤之间寻找即可治疗所谓的风热。温病家只在起始阶段立个名字便欲与六经分立门户,区别了半天,到了白虎汤阶段,便什么也不说,直接拿来用了。六经统外感病,并不是所有的病必须从太阳始发的,温病即从小柴胡汤证发来,暑病直从阳明发来。读伤寒者死于前人之注解,不从临床上来理解伤寒论,所以便诸说纷纭了。实际上,只一条知温病学说之大漏洞。柴胡一证,外感病多见,本一客观之汤证,何以在温病中消声匿迹了,试问遇到小柴胡汤证温病家作何治,不过以青蒿之类搪塞而已,有时证而不用是药,舍临床大量出现的柴胡证而不知如何治疗,于是银翘散便出现了,所以判断银翘散居于何处,居于大小柴胡汤证之间而已。
9
发表于 2015-1-25 18:4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学习了,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10
发表于 2017-8-30 15:16 | 只看该作者
感冒虽是常见病,但变化多样,能从根本改善感冒的治疗方法,非常值得学习!
11
发表于 2017-9-19 20:59 | 只看该作者
最开始的几段感受很深,都读了四年医,自己感冒两个月没治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26 09:10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