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338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中医外科皮肤病辩证概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1-9-27 14: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wodany 于 2011-9-28 08:47 编辑

一、皮肤病:是指人体皮肤及其附属器官的疾病。

二、辨证概要
(一)辨自觉症状
1.瘙痒:风痒、湿痒、热痒、虫痒、燥痒(虚痒)
2.疼痛:热痛、瘀痛、寒痛
3.灼热:热
4.麻木:气血不畅、经络阻隔
5.蚁走感:虫、气血不周

斑疹(macules):局限性的皮肤颜色改变。
红斑:热(风热、血热、湿热、热毒、血瘀)

紫斑:热毒、血瘀

白斑:气滞、气血不和
黑斑:肾虚、血瘀
褐斑:肝血虚、肾虚

丘疹 (papules) :高于皮肤的小丘形突起。直径<0.5
小而密集伴瘙痒者:风热
大而色红者:血热
紫色:热毒
皮色:瘀滞、风寒

疱疹 (vesicles):有腔隙高出皮面的损害。
   清:湿     浊:湿毒。
   周围红晕、红斑上起水疱:湿热蕴结
   血疱:血热

脓疱(pustules):高出皮面而含有脓液的疱。
  湿热、热毒炽盛

结节(nodules):位于皮肤或皮下的实质性小团块。直径>2cm,称肿块。
红色:血热蕴结、血瘀

皮色:瘀滞、痰核

风团(wheals):皮肤上的局限性水肿隆起。

红色:风热
白色:风寒

2.继发损害(Secondary lesion
    原发性皮损经过搔抓、感染、治疗和在损害修复过程中演变而成的皮损。主要有鳞屑、糜烂、痂、抓痕、皲裂、色素沉着、苔藓样变、瘢痕等。

鳞屑(scales):皮肤积聚的鳞片状皮屑。
急性病:余热不清。


慢性病:血虚生燥。

脂性:湿盛。


干性:血燥。

糜烂(erosions):表皮破损后的浅在湿烂面。愈后不留疤痕。(溃疡:破损深达真皮或更深,愈后有瘢痕)
  白色:湿。
  红色:湿热。
  脓液:湿毒。
渗液淋漓:湿盛。

⑶ 痂(crusts):皮损处渗出液与脱落组织或与药物混合后干枯而结成的附着物。
  脓痂:热毒。


血痂:血热、
        血瘀。


滋痂:湿热。

抓痕(excoriations):搔抓引起的线状损害。
   多为风盛
   或内热。

皲裂(fissures):皮肤断裂出现的线形裂缝。


多因血虚、
风燥、寒盛。

色素沉着(pigmentation):局部皮肤色素增加,肤色较正常为深。


多由气血不和所致。
原发:肝血虚、肾虚。


继发:血瘀。

苔藓样变(lichenification):皮肤增厚、粗糙、皮纹加宽、增深、干燥、局限性边界清楚的皮革样损害。
  多因血虚风燥。

瘢痕(scar,疤痕):溃疡愈后形成的新生结缔组织,或皮肤原发性新生的结缔组织肿块。
    多为局部气血凝滞不散。


萎缩者:气血虚。

(三)辨缓急
1. 急性皮肤病:原发性皮损为主。
      病因:风、湿、热、虫、毒。

病性:实证。
      病关脏腑:肺、心、胃。

慢性皮肤病:继发性皮损为主。
      病因:血瘀、营血不足、
                   肝肾亏损、冲任不调。
        病性:虚证。

病关脏腑:肝、肾。

(四)辨部位
  上部:风温、风热。


中部:气郁、火郁。


下部:湿热、寒湿。
  鼻部:肺经。


胁肋部:肝经。

(五)辨病因
1. (特点:病急、行变、趋外上、宿血分、燥裂、瘙痒。)
  邪风:风邪束表,起疹作痒。
  血热生风:皮肤赤热作痒。

  血虚生风:皮肤干燥、粗糙
       而瘙痒。
  伤阴化燥生风:湿热证后期
      之皮肤干燥、脱屑而又瘙痒。

2.湿 (特点:重浊、向下、外渗、粘滞)
      临床表现:肿胀、瘙痒、水疱、糜烂、滋水、泌脂过多、脂性鳞屑。

3.热(特点:炎上、化火、伤阴)
       临床表现:灼热、疼痛、皮损红色。

毒邪化热:疖、丹毒等。
外感热邪:烫伤、日晒等。
脏腑实热蕴结皮肤:肺风粉
     刺、酒糟鼻等。

4.虫(特点:接触史、瘙痒剧烈、传染性)
           临床表现:瘙痒、疼痛、
      红肿、丘疹、水疱、靡烂。

5.毒(特点:外蕴皮肤、内攻脏腑、易陷营血、伤阴耗血)
    过敏、中毒所致的:皮肤红肿、紫斑、风团、疱疹、瘙痒、疼痛、高热等。

6.血瘀(特点:实质性病变、慢性病理过程)
    临床表现:刺痛、奇痒、麻木、瘀斑、疣赘、肿瘤、硬皮、瘢痕、静脉曲张、色素沉着。

7.血虚风燥(特点:禀赋不足、慢性经过)
    临床表现:头晕、目眩、瘙痒、皮肤干燥、粗糙、脱屑、皲裂、毛发不荣等。

8.肝肾不足(特点:耗损、不足)
     临床表现:毛发脱落、变白,指甲变薄、干枯、皱折,黄褐斑,黑变病,白癜风等。


皮肤病治疗概论

三、皮肤病的治疗

(一)内治法(14种)
   疏风散寒:桂枝汤


疏风清热:消风散
   清热利湿:龙胆泻肝汤   

凉血解毒:黄连解毒汤
凉血化瘀:桃红四物汤

杀虫驱虫:乌梅丸

平肝潜镇:天麻钩藤饮

化痰软坚:香贝养营汤
滋阴降火:知柏地黄丸

养血润燥:四物汤

健脾利湿:参苓白术散

温补肾阳:二仙汤
养阴生津:益胃汤

温阳通络:阳和汤

(二)外治法
1.药物外治法:

通过外用药物而发挥治疗作用的方法。

⑴外用剂型
溶液:
   药物煎后、
   烊后的液体

粉剂:粉末样药剂。

洗剂:

  水粉混合

制成的药剂。

酊剂:
   用酒精或白酒溶解、泡制而成的药剂。

⑤油剂:

      植物油煎--会炸的药药--或与药粉调和制成的药剂。

⑥软膏:

    药物加基质制成的半固体状药剂。

  外用药使用原则
    总则:根据病因皮损选择适当的剂型药物

①根据不同病因选择不同的药物。
    如疥疮选用硫磺软膏,湿疮选用青黛膏。

②根据病变不同阶段、不同皮疹选用不同剂型。
   急性期:无渗液糜烂(红斑、丘疹、风团、疱疹)  洗剂、粉剂。亦可湿敷。
    渗液红肿   溶液湿敷。

亚急性期:鳞屑结痂  油剂。
  慢性期:苔癣样变  软膏。

③控制感染:注意合并感染时
   先行控制感染。
④用药性质宜先温和后强烈:
     面部、外阴、女性、儿童应
   慎用**强烈的药物。

⑤用药浓度宜先低后浓:
    急性期、敏感者:低浓度。
   慢性期、顽固者:高浓度。
⑥随时注意药敏反应,及时采
      取措施。
⑦换药时注意正确清洁皮损。

2·  其它外治法
     手术、针灸、**、激光、冷冻等

四、皮肤病的预防


讲究卫生。

加强宣传教育,普及卫生知识。

注意预防和隔离。

注意饮食宜忌。

加强劳动防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5-16 01:50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