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4402|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版务] 脊髓灰质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1-9-15 12: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 以下简称polio)又名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咽痛和肢体疼痛,部分病人可发生弛缓性麻痹。流行时以隐匿感染和无瘫痪病例为多,儿童发病较成人为高,普种疫苗前尤以婴幼儿患病为多,故又称小儿麻痹症(Infantile paralysis)。
简介脊髓灰质炎
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Polio)是急性传染病,由病毒侵入血液循环系统引起,部分病毒可侵入神经系统。患者多为一至六岁儿童,主要症状是发热,全身不适,严重时肢体疼痛,发生瘫痪。俗称小儿麻痹症。 脊髓灰质炎是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包括程度很轻的非特异性病变,无菌性脑膜炎(非瘫痪性脊髓灰质炎)和各种肌群的弛缓性无力(瘫痪性脊髓灰质炎)。 脊髓灰质炎病人,由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受损,与之有关的肌肉失去了神经的调节作用而发生萎缩,同时皮下脂肪,肌腱及骨骼也萎缩,使整个机体变细。   
脊髓灰质炎病毒是一种体积小(22~30nm),单链RNA基因组,缺少外膜的肠道病毒。按免疫性可分为三种血清型,其中Ⅰ型最容易导致瘫痪,也最容易引起流行。
流行病学
  人是脊髓灰质炎病毒唯一的自然宿主,本病通过直接接触传染,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接触性传染病。隐性感染(占99%以上)和轻症瘫痪型病人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瘫痪型因症状明显而在传播上意义不大。隐性感染(最主要的传染源)在无免疫力的人群中常见,而明显发病者少见;即使在流行时,隐性感染与临床病例的比例仍然超过100:1。一般认为,瘫痪性病变在发展中国家(主要是热带)少见,但近来对跛行残疾的调查发现这些地区的发病率达到美国接种疫苗以前的高峰发病年份。本病以粪-口感染为主要传播方式,发病前3~5天至发病后1周患者鼻咽部分泌物及粪便内排出病毒,少数病倒粪便带毒时间可长达3~4月;密切生活接触,不良卫生习惯均可使之播散。这些地区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都很差,病毒传播广泛,终年发病,因而小儿在生后几年内就获得感染和免疫,而不发生大流行。   瘫痪病例中,90%以上发生于5岁以前。相比之下,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好的经济发达国家,感染的年龄往往推迟,许多年长儿和青年人仍然是易感者,夏季流行在年长小儿中越来越多。在工业化国家,由于疫苗的广泛使用,脊髓灰质炎目前已基本消灭。在全世界范围内,消灭脊髓灰质炎已经为时不远。   人群具有普遍易感性,感染后获持久免疫力并具有型的特异性。<4个月婴儿有来自母体的抗体,故很少发病,以后发病率逐渐增高,至5岁以后又降低。   本病广泛分布于全世界,温带地区流行高峰在5~10月,热带地区终年可见。由于减毒活疫苗的应用,发病率已明显下降,但我国仍为流行地区。1988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2000年全球消灭脊髓炎,1989年又提出消灭本病的行动计划,我国[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对此极为重视,已动员全国做好疫苗接种工作,进行免疫强化措施。消灭本病将指日可待。
发病机制
    脊髓灰质炎病毒通过宿主口咽部进入体内,因其耐酸故可在胃液中生存,并在肠粘膜上皮细胞和局部淋巴组织中增殖,同时向外排出病毒,此时如机体免疫反应强,病毒可被消除,为隐性感染;否则病毒经淋巴进入血循环,形成第一次病毒血症,进而扩散至全身淋巴组织中增殖,出现发热等症状,如果病毒未侵犯神经系统,机体免疫系统又能清除病毒,患者不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即为顿挫型;病毒大量增殖后可再次人血,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症,此时病毒可突破血脑屏障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故约有1%患者有典型临床表现,其中轻者有神经系统症状而无瘫痪,重者发生瘫痪,称瘫痪型。
编辑本段病理
  病毒在神经系统中**导致了病理改变,**的速度是决定其神经毒力的重要因素。病变主要在脊髓前角、脑髓质、桥脑和中脑,开始是运动神经元的尼氏体变性,接着是核变化、细胞周围多形核及单核细胞浸润,最后被噬神经细胞破坏而消失。但并不是所有受累神经元都坏死,损伤是可逆性的,起病3~4周后,水肿、炎症消退,神经细胞功能可逐渐恢复。引起瘫痪的高危因素包括过度疲劳、剧烈运动、肌肉注射、扁桃体摘除术和遗传因素等。
编辑本段病因
  脊髓灰质炎病毒是属于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肠道病毒,病毒呈球形,直径约20~30nm,核衣壳为立体对称20面体,有60个壳微粒,无包膜。根据抗原不同可分为Ⅰ、Ⅱ、Ⅲ型,Ⅰ型易引起瘫痪,各型间很少交叉免疫。脊髓灰质炎病毒对外界因素抵抗力较强,但加热至56℃以上、甲醛、2%碘酊、***和各种氧化剂如双氧水、漂**、高锰酸钾等,均能使其灭活。
编辑本段临床特征
  临床表型差异很大,有两种基本类型:轻型(顿挫型)和重型(瘫痪型或非瘫痪型)。   轻型脊髓灰质炎占临床感染的80%~90%,主要发生于小儿。临床表现轻,中枢神经系统不受侵犯。在接触病原后3~5天出现轻度发热,不适,头痛,咽喉痛及呕吐等症状,一般在24~72小时之内恢复。   重型常在轻型的过程后平稳几天,然后突然发病,更常见的是发病无前驱症状,特别在年长儿和成人。潜伏期一般为7~14日,偶尔可较长。发病后发热,严重的头痛,颈背僵硬,深部肌肉疼痛,有时有感觉过敏和感觉异常,在急性期出现尿潴留和肌肉痉挛深腱反射消失,可不再进一步进展,但也可能出现深腱反射消失,不对称性肌群无力或瘫痪,这主要取决于脊髓或延髓损害的部位。呼吸衰弱可能由于脊髓受累使呼吸肌麻痹,也可能是由于呼吸中枢本身受病毒损伤所致。吞咽困难,鼻反流,发声时带鼻音是延髓受侵犯的早期体征。脑病体征偶尔比较突出。脑脊液糖正常,蛋白轻度升高,细胞计数10~300个/μl(淋巴细胞占优势)。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   治疗是对症性的。顿挫型或轻型非瘫痪型脊髓灰质炎仅需卧床几日,用解热镇痛药对症处理。   当急性脊髓灰质炎时,可睡在硬板床上(用足填板,有助于防止足下垂)。如果发生感染应给予适当抗生素治疗,并大量饮水以防在泌尿道内形成磷酸钙结石。在瘫痪型脊髓灰质炎恢复期,理疗是最重要的治疗手段。   脊髓病变引起呼吸肌麻痹,或者病毒直接损害延髓的呼吸中枢引起颅神经所支配的肌肉麻痹时,都可能导致呼吸衰竭。此时需要进行人工呼吸。对咽部肌肉无力,吞咽困难,不能咳嗽,气管支气管分泌物积聚的病人,应进行**引流和吸引。常需要气管切开或插管,以保证气道通畅。在呼吸衰竭时常发生肺不张,故常需作支气管镜检查及吸引。有关呼吸重症监护的进一步细节可参见第66节。若无感染不主张用抗菌药。
临床表现
  本病潜伏期为5~14天,临床上可表现多种类型:①隐性感染;②顿挫型;③无瘫痪型;④瘫痪型。   
(一)前驱期主要症状为发热、食欲不振、多汗、烦躁和全身感觉过敏;亦可见  脊髓灰质炎恶心。呕吐、头痛、咽喉痛、便秘、弥漫性腹痛、鼻炎、咳嗽、咽渗出物、腹泻等,持续1~4天。若病情不发展,即为顿挫型。   
(二)瘫痪前期前驱期症状消失后l~6天,体温再次上升,头痛、恶心、呕吐严重,皮肤发红、有短暂膀胱括约肌障碍,颈后肌群、躯干及肢体强直灼痛,常有便秘。体检可见:
①三角架征:即患者坐起时需用两手后撑在床上如三角架,以支持**;
②吻膝试验阳性,即患者坐起、弯颈时唇不能接触膝部;
③出现头下垂征,即将手置患者肩下,抬起其躯干时,正常者头与躯干平行。如病情到此为止,3~5天后热退,即为无瘫痪型,如病情继续发展,则常在瘫痪前12~24小时出现键反射改变,最初是浅反射、以后是深腱反射抑制、因此早期发现反射改变有重要临床诊断价值。   
(三)瘫痪期自瘫痪前期的第3、4天开始,大多在体温开始下降时出现瘫痪,并逐渐加重,当体温退至正常后,瘫痪停止发展,无感觉障碍。可分以下几型:   
1、脊髓型此型最为常见。表现为弛缓性瘫痪,不对称,腱反射消失,肌张力减退,下肢及大肌群较上肢及小肌群更易受累,但也可仅出现单一肌群受累或四肢均有瘫痪,如累及颈背肌、隔肌、肋间肌时,则出现竖头及坐起困难、呼吸运动障碍、矛盾呼吸等表现。   
2、延髓型又称球型,系颅神经的运动神经核和延髓的呼吸、循环中枢被侵犯所致。此型占瘫痪型的5%~10%,呼吸中枢受损时出现呼吸不规则,呼吸暂停;血管运动中枢受损时可有血压和脉率的变化,两者均为致命性病变。颅神经受损时则出现相应的神经麻痹症状和体征,以面神经及第X对颅神经损伤多见。   
3、脑型此型少见;表现为高热、烦躁不安、惊厥或嗜睡昏迷,有上运动神经元痉挛性瘫痪表现。   
4、混合型以上几型同时存在的表现。   
(四)恢复期瘫痪从肢体远端开始恢复,持续数周至数月,一般病例8个月内可完全恢复,严重者需6~18月或更长时间。   
(五)后遗症期严重者受累肌肉出现萎缩,神经功能不能恢复,造成受累肢体畸形。部分瘫痪型病例在感染后数十年,发生进行性神经肌肉软弱、疼痛,受累肢体瘫痪加重,称为“脊髓灰质炎后肌肉萎缩综合征”。病因不明。
并发症
  合并症:由于外周型或中枢型呼吸麻痹可继发吸人性肺炎、肺不张、化脓性支气管炎和呼吸衰竭引起严重出血;长期卧床可致褥疮及氮、钙负平衡,表现为骨质疏松、尿路结石和肾功能衰竭等。
编辑本段检查
  脊髓灰质炎的不动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大多正常精良少数继续患者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轻度增多血沉增速   
脑脊液检查语气:细胞数迅速降低蛋白量则增高形成蛋白细胞分离心地现象   
病毒分离:起病一周内可从咽部及粪便内分离出病毒可用咽拭子及**拭子采集标本并保存于含有抗生素的Hanks液内多次协和送检可增加阳性率   血清学术后检查
鉴别诊断
  脊髓灰质炎的诊断问题与鉴别结论诊断:   
脊髓灰质炎
有流行病史及接触史初起时有发热,汗出,咳嗽,流涕,烦躁,腹痛,腹泻等呼吸道及轻度消化道诊断症状,经过l~日后症状希望消退,但数日后身热复起,全身后来不适感觉的药过敏肌肉疼痛,不愿人抱或有嗜睡,继则逐渐出现肢体瘫痪瘫痪呈弛缓性不对称分布下肢多于上肢,幸运其他肌群亦可受累如长期不见再世恢复,人品除病侧肌肉痿缩外骨骼亦可出现畸形。   
本病初起时与伤风感冒相类似,故不易相鉴别应沟通结合,流行病史预防接种史发病季节详细询问,如见双峰热汗多,嗜睡,头痛,恶心,呕吐,咽痛等应疑为本病,本病尚应与痹证作鉴别,痹证多发生在冬春季,虽有发热关节肿痛活动障碍但无瘫痪。   
实验室检查主要脑脊液细胞数大多增加(亦可满意正常);进行病毒分离及血清学周日检查均具有诊断现象意义。
治疗
治疗原则
  处理原则是减轻恐惧,减少骨骼畸形,预防及处理合并症,康复治疗。
前驱期及瘫痪前期
  1、卧床休息病人卧床持续至热退1周,以后避免体力活动至少2周。卧床时使用踏脚板使脚和小腿有一正确角度,以利于功能恢复。   
    2、对症治疗可使用退热镇痛剂、镇静剂缓解全身肌肉痉挛不适和疼痛;每2~4小时湿热敷一次,每次15~30分钟;热水浴亦有良效,特别对年幼儿童,与镇痛药合用有协同作用;轻微被动运动可避免畸形发生。
瘫痪期
  1、正确的姿势患者卧床时身体应成一直线,膝部稍弯曲,髋部及脊柱可用板或沙袋使之挺直,踝关节成90°。疼痛消失后立即作主动和被动锻炼,以避免骨骼畸形。   
    2、适当的营养应给予营养丰富的饮食和大量水分,如因环境温度过高或热敷引起出汗,则应补充钠盐。厌食时可用胃管保证食物和水分摄入。
  3、药物治疗促进神经传导功能药物如地巴唑,剂量为1岁1mg,2~3岁2mg,4~7岁3mg,  脊髓灰质炎
8~12岁4mg,12岁以上5mg,每日或隔日一次口服;增进肌肉张力药物,如加兰他敏,每日0.05~0.1mg/kg,肌肉注射,一般在急性期后使用。     4、延髓型瘫痪①保持呼吸道通畅:采用低头位(床脚抬高成20°~25°)以免唾液、食物、呕吐物等吸人,最初数日避免胃管喂养,使用静脉途径补充营养;②每日测血压2次,如有高血压脑病,应及时处理;③声带麻痹、呼吸肌瘫痪者,需行气管切开术,通气受损者,则需机械辅助呼吸。
恢复期及后遗症期
  体温退至正常,肌肉疼痛消失和瘫痪停止发展后应进行积极的功能恢复治疗,如**、针灸、主动和被动锻炼及其他理疗措施。
  1、针灸治疗 适用于年龄小病程短肢体萎缩不明显者可根据瘫痪部位取穴上肢常取颈部夹脊穴、肩贞大椎手三里少海内关合谷后溪每次选2~3穴下肢常选腰脊旁开1寸处环跳秩边跳跃玉枢髀关阴廉四强伏兔承扶殷门季中阳陵泉足三里解溪太溪绝骨风市承山落地等根据瘫痪肢体所涉及的主要肌 群选有关穴位3~4个每次可更换轮流进行每天1次10~15次为一疗程二疗程之间相隔3~5天开始治疗时用强**取得疗效后改中**巩固疗效用弱**可用电针或水针每次选1~2穴位注射维生素B1γ氨酪酸或活血化瘀中药复方当归液(当归红花川芎制剂)每穴0.5~1.0ml
  2、推拿疗法 在瘫痪肢体上以滚法来回滚8~10分钟按揉松弛关节3~5分钟搓有关脊柱及肢体5~6遍并在局部以擦法擦热每日或隔日1次可教家属在家进行。
  3、功能锻炼 瘫痪重不能活动的肢体可先**推拿促进患肢血循环改善肌肉营养及神经调节增强肌力患肢能作轻微动作而肌力极差者可助其作伸屈外展内收等被动动作肢体已能活动而肌力仍差时鼓励患者作自动运动进行体育疗法借助体疗工具锻炼肌力和矫正畸形。
  4、理疗 可采用水疗电疗蜡疗光疗等促使病肌松弛增进局部血流和炎症吸收。
  5、其他 可用拔火罐(火罐水罐气罐)及中药熏洗外敷以促进瘫痪肢体恢复另有报导应用穴位**结扎疗法促进瘫痪较久的肢体增强肌力畸形肢体可采用木板或石膏固定以及用手术矫治。
编辑本段预防
  必须普遍接种疫苗,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一)灭活疫苗(IPV)优点是安全,一般用于免疫功能缺陷者及其家庭成员,也可用于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缺点是价格较昂贵,免疫维持时间较短,且需重复注射,肠道不能产生局部免疫能力。
  (二)减毒活疫苗(OPV)优点是使用方便,95%以上的接种者产生长期免疫,并可在肠道内产生特异性抗体sIgA,使接触者亦可获得免疫效果;但由于是活病毒,故如用于免疫功能缺陷者  脊髓灰质炎
或免疫抑制剂治疗者可引起瘫痪。中国从1960年开始自制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一种是三型单价糖丸;另一种是混合多价糖丸,为Ⅰ、Ⅱ、Ⅲ型混合物。目前普遍采用此型疫苗,在-20℃可保存2年,4~8℃保存5个月。一般首次免疫从2月龄开始,连服3次,间隔4~6周,4岁时再加强免疫一次。服糖丸后2小时内不能喝过热开水或饮料,也不给喂奶,以免影响效果。极少数小儿用后可发生疫苗相关性麻痹性脊髓灰质炎。
  一旦发现病人,应自起病日起至少隔离40天患者衣物用具应煮沸或日光下曝晒2小时消毒。**,应连续观察20天,未服过疫苗者可注射丙种球蛋白0.3~0.5ml/kg。做好日常卫生 经常搞好环境卫生,消灭苍蝇,培养卫生习惯等十分重要。本病流行期间,儿童应少去人群众多场所,避免过分疲劳和受凉,推迟各种预防注射和不急需的手术等,以免促使顿挫型感染变成瘫痪型。

1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1朵
2# 沙发
发表于 2011-9-15 12:04 | 只看该作者
2011年08月26日
新疆和田发现4例脊髓灰质炎病例

新疆[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尔自治区卫生厅26日晚通报,新疆和田地区发生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疑似输入性疫情。此次疫情累计报告4例病例,目前已有2人出院,2人仍住院治疗,无生命危险。

此次疫情病例年龄在4个月至2岁之间,分布于和田地区的3个县,其中和田市2例,洛浦县和于田县各1例,发病集中在7月3日至7月19日期间。病例出现后,新疆疾控中心立即采集了病例标本,并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脊髓灰质炎实验室,开展相关病例标本基因测序。8月25日,中国疾控中心基因测序和复核检测结果显示,相关病例感染了疑似由**的I型脊灰野病毒。疫情相关溯源工作正在进行中。

疫情发生后,卫计委和新疆[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尔自治区[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立即按照应急预案,启动应急响应,成立了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专家组会议,研究和部署病人救治、疫苗应急接种、病例主动搜索、传染源追踪调查等防控措施。8月25日,卫计委已派出第一批专家组赶赴新疆,协助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脊髓灰质炎,俗称为小儿麻痹,是由脊灰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影响年幼儿童。病毒通过受污染的食物和水传播,经口腔进入体内并在肠道内繁殖,感染者的粪便带有传染性。198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启动消灭脊髓灰质炎行动。通过实施疾病监测、免疫接种等策略,中国自1995年即阻断了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的循环。2000年,经世界卫生组织确认,包括中国在内的西太平洋地区实现了无脊灰目标。2010年,全球有20个国家检测到脊灰野病毒病例,包括印度、巴基斯坦等4个本土脊灰流行国家,以及塔吉克斯坦、俄罗斯等16个输入国家。
3# 板凳
发表于 2011-9-15 12:05 | 只看该作者
深圳脊髓灰质炎疫情严峻 重点人群两轮疫苗接种

为应对目前新疆脊髓灰质炎疫情的严峻形势,本市***防控方案,将在各级各类学校及托幼园所、出租房排查新疆和田来京人员。其中,对40岁以下和田来京人员以及今年7月1日以后新疆来京的15岁以下儿童,进行两轮脊灰疫苗接种。

  脊髓灰质炎又名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昨日,记者从市卫生局获悉,目前新疆脊灰疫情形势严峻,已决定在新疆开展2轮脊灰疫苗强化接种。同时,本市已制订防控方案。市教委将在9月16日前完成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及托幼园所内从新疆、巴基斯坦、印度、阿富汗来京就读学生及教职员工的摸底排查工作。同时,在学校及托幼园所加强晨午检工作,重点观察新疆、巴基斯坦、印度、阿富汗来京人员的健康状况,对2011年7月1日以后新疆来京的15岁以下儿童开展两轮脊灰疫苗强化免疫,两剂间隔一个月。

  与此同时,今年10月31日前,卫计委门还将协调市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对新疆和田地区来京人员摸底排查。对排查出的40岁以下和田来京人员进行两剂脊灰疫苗接种,两剂间隔一个月。

  另外,市卫生局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加强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和15岁以上临床高度怀疑脊灰病例的监测,重点关注来自新疆的病例。做好每旬的AFP病例主动监测,及时发现漏报病例。各类医院本月中旬将完成全院培训。
4
发表于 2011-9-15 12:07 | 只看该作者
新疆发生“脊灰”疫情云南严密监测
2011年09月15日
新疆和田地区发生脊髓灰质炎病毒输入性疫情后,云南在第一时间做出了紧急部署,不仅要求各州(市)评估“脊灰”疫苗接种情况,还制定出紧急应急预案。省卫生厅疾控局提醒,14岁以下儿童是“脊灰”的高发人群。

  脊髓灰质炎又名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咽痛和肢体疼痛,部分病人可发生弛缓性麻痹。省卫生厅疾控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云南与缅甸等国接壤,产生输入性疫情的可能性较高,但云南已做好了严密的防控措施。该负责人介绍,云南1993年便建立了监测系统,全省各州(市)医院只要发现软瘫患儿便会上报,医院会对患儿进行检测并进行专家分析以确诊其是否感染了“脊灰”病毒。和田地区发生疫情后,全省第一时间进行了部署,省卫生厅要求各州(市)评估“脊灰”疫苗接种情况,查看是否存在接种空白地区和空白人群,以便及时进行补种。同时,也制定了应急预案,预案中列明若发生疫情的处置办法,并将于近日下发各州(市)。

  该负责人表示,14岁以下儿童是“脊灰”的高发人群,成人也有可能感染“脊灰”病毒。市民在生活中要注意饮食、饮水安全及个人卫生。她提醒家长,新生儿出生2个月应及时接种“脊灰”疫苗,并根据疫苗接种梯度进行强化免疫'
5
发表于 2011-9-15 12:10 | 只看该作者
卫计委办公厅关于印发《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病例诊断依据及治疗参考意见》的通知 卫办医发〔2008〕17号
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病例诊断依据及治疗参考意见



    一、诊断依据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vaccine associated paralytic poliomyelitis, VAPP)病例的诊断依据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计委2005年9月颁布的《预防接种工作规范》。VAPP**包括服苗者疫苗相关病例和服苗接触者疫苗相关病例。

    (一)服苗者疫苗相关病例诊断依据

    1.服用活疫苗(多见于首剂服苗)后4~35天内发热,6~40天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无明显感觉丧失,临床诊断符合脊髓灰质炎(以下称脊灰)。

    2.麻痹后未再服用脊灰活疫苗,粪便标本只分离到脊灰疫苗株病毒者。

    3.如有血清学检测脊灰IgM抗体阳性,或中和抗体或IgM抗体有4倍增高并与分离的疫苗病毒型别一致者,则诊断依据更为充分。

    (二)服苗接触者疫苗相关病例诊断依据

    1.与服脊灰活疫苗者在服苗后35天内有密切接触史,接触后6~60天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符合脊灰的临床诊断。

2.麻痹后未再服用脊灰活疫苗,粪便中只分离到脊灰疫苗株病毒者。

3.如有血清学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或IgG抗体(或中和抗体)4倍以上升高并与分离的疫苗株病毒型别一致者,则诊断依据更为充分。

VAPP**指符合上述第1项,但不具有相应的第2及第3项相关病毒分离及血清学结果,不能明确诊断或排除者。

    二、治疗参考意见

   (一)瘫痪期

    瘫痪期是指从瘫痪症状出现至病情稳定、肌肉功能开始恢复的一段时间,一般为出现肌肉瘫痪之后1~2周。此期治疗主要包括:

    1.卧床休息,合理营养和护理。

    2.对症治疗:对于可能发生的高热、惊厥、呼吸衰竭等严重症状,及时采取相应的退热、止惊、脱水等治疗。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证呼吸道通畅,重症病例出现呼吸肌麻痹时及时给予辅助通气。必要时选用适宜的抗生素,防止肺部继发感染。

    3.保持瘫痪肢体于功能位。

    4.加强瘫痪肢体关节被动运动,防止功能障碍及畸形。

    5.瘫痪肢体肌肉**及被动运动,防止肌肉萎缩。

    6.适当选用神经营养类中、西药物。

   (二)恢复期

    肌肉出现瘫痪后1~2年为恢复期。此期治疗主要包括:

    1.注意保持瘫痪肢体于功能位。

    2.加强瘫痪肢体关节被动运动,防止功能障碍及畸形。

    3.瘫痪肢体肌肉**及被动运动,防止肌肉萎缩。

    4.进行必要的康复训练,包括物理疗法(PT)及作业疗法(OT),促进肌力和功能恢复。

    5.酌情给予理疗,如电**,促进肌肉功能恢复。

    6.根据病情,继续应用神经营养类中、西医药物2~3个月。

    (三)后遗症期

     一般指发病1~2年后仍存在瘫痪症状者。此期治疗主要包括:

    1.继续进行必要的物理疗法(PT)及作业疗法(OT)等康复训练,以促进瘫痪肢体肌力和功能的恢复。如:主动、被动关节活动训练;增强肌力训练;增强肢体运动功能训练(如:站立、行走功能训练)。

    2.根据病情,继续给予理疗,如电**,促进肌肉功能恢复。

    3.有适应证者使用矫形器治疗畸形。

    4.不能通过矫形器矫治的畸形,可考虑手术治疗。
6
发表于 2011-9-16 20:17 | 只看该作者
今起(9月15日)西安约40万2月龄~4岁的儿童(包括流动儿童)要吃糖丸(脊髓灰质炎疫苗)了。昨日,西安市疾控中心公布市、区热线电话,为家长答疑解惑。
  近期,新疆[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发生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野病毒输入性疫情,西安市从9月15日起开展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接种对象为所有2月龄~4岁的儿童

,无论以往脊灰疫苗免疫史如何,不管其居住地与出生地,凡无脊灰疫苗接种禁忌症,一律接种两剂次脊灰疫苗,两次间隔1个月。9月15日起进入强化免疫阶段,对所有适龄接种对象进行第一次脊灰疫苗强化免疫,10月15日接种第二次脊灰疫苗。
  据西安市疾控中心计划免疫科工作人员介绍,根据摸底,此次西安约有40万适龄儿童需要吃糖丸,其中流动儿童约4万人。接种时应按照“冷水口服、看服到口,服下再走,吐了再补”的原则进行,严禁将脊灰疫苗带回自行服下。
  已吃过糖丸为啥还要加强流动儿童多易传播
  针对最近家长咨询较多的一些问题,记者采访了西安市疾控中心计划免疫科工作人员。
  家长:孩子从小都一直按程序吃糖丸,这次为什么还要加强?
  答:由于此次新疆的脊髓灰质炎野病毒非常厉害,而我省尤其是西安流动人口很多,很多流动儿童都可能没有吃过或者没有按照免疫程序吃足够的糖丸。因此,为建立坚强的免疫屏障,要求所有适龄儿童都再进行一轮强化免疫。
  家长:再吃糖丸会对孩子身体有害吗?
  答:不会,脊髓灰质炎是一种古老的病
  毒,糖丸也是使用多年的老疫苗,稳定性强,保护率高,不良反应很罕见,仅有极少数儿童可能产生轻微腹泻、少量皮疹等症。
  家长:孩子3月龄,已经吃了一次糖丸,这次强化怎么办?
  答:正处于接种期的儿童也要参加此次强化,即连续5个月每个月吃一次糖丸,4岁再加强,这样能够获得更高的保护率。
  家长:流动儿童在哪里进行接种?
  答:任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即可接种,接种后还将为流动儿童建档建卡,纳入常规免疫体系,同时,疾控部门还会深入社区进行巡查,发现漏种儿童现场补种。 本报记者 李琳
7
发表于 2011-9-22 12:0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正好要做培训课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3 10:39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