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5135|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拿] “以痛为腧,不痛用力”的“指拨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1-9-11 17: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一)指拨法的基本原则——“以痛为腧,不痛用力”
1.“以痛为腧”:人们由于外力损伤,用力时**不当,局部肢体过度疲劳,感受寒湿等因素,
使身体某些部位产生疼痛、麻木等感觉,以致运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其中疼痛往往是主要的症
状。它的发病原理,祖国医学认为是由于经络循行受阻、气血瘀滞、“不通则痛”。现代医学一般
认为是由于损伤性炎症;肌肉、韧带纤维的痉挛、肌腱错位;保护膜(即纤维膜)的形成、牵拉、
压迫等所致。由此可见,疼痛点即是经络气血不通之处,是疾病的主要矛盾所在。在长期医疗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以痛为腧”的基本原则,就是抓住了疾病的主要矛盾。在疼痛点施行推拿、针灸等治疗方法,以达到消除炎症、解除痉挛、破坏保护膜、疏通经络的目的,化“不通”为“通”,变“痛”为“不痛”。实践证明:“以痛为腧”的治疗原则是行之有效的。至今仍有许多疾病的治疗继续遵循着“痛点用力(针)”的原则,发挥着独特作用,治疗范围和疗效也在不断的扩大和提高。
但是“痛点用力(或针)”的治疗方法,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施术时有的患者感到疼痛剧
烈,甚至不能忍受,尤其是一些年老体弱及痛觉过敏者,往往因此而不得不中止治疗。因此,在不
痛或少痛的情况下,摸索解除患者病痛的新疗法,不仅是患者的迫切要求,也是医学发展的需要。经过反复实践,不断总结,逐步产生了“以痛为腧,不痛用力”的推拿方法——指拨法。
2.“不痛用力”:“不痛用力”的指拨法是在“以痛为腧”的基础上进行的。首先,在患处找
到某一**时最疼痛的一点,医者即以拇指罗纹面按住这点不放。随后,转动患部肢体,在运动过
程中,找到并保持在指面下的痛点由痛变为不痛的新**,以轻柔、均匀的指力,在已转化为不痛
的原痛点上,作平推或扣拨,以达到减轻或消除疼痛、麻木等不适的效果。
软组织损伤的患者,患部的肢体往往保持着一种被动的**,以避免疼痛的产生和加剧;病灶周
围的各种正常组织如肌肉、韧带等,也往往保持着一定的被动状态,以防止病灶的再次受到**、
产生疼痛。因此,在“以痛为腧”原则的指导下,坚持在“痛点”疼痛时“用力(或针)”,就不
仅要克服解除痉挛、破坏保护膜所产生的阻力,还必须克服病灶外起着保护作用的各种阻力。这
样,不但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增加了医者所需用于治疗的能量。
指拨法由于在“以痛为腧”的原则指导下,坚持“不痛用力”,从而在由“痛点”转化为“不
痛”的运动过程中,使机体的这些病灶外阻力减小了,甚至成了非阻力,为施术创造了有利条件,
有利于各种治疗手法的运用,可以充分发挥患者与医者的两个积极性。因此,指拨法坚持“以痛为
腧,不痛用力”的原则,正是抓住了由“痛点”转为“不痛”的良好**、有利时机所暴露出来的
薄弱环节,予以突破,因此能对某些疾病的治疗,取得化力小、痛苦少,而收效快的满意结果。
(二)指拨法的基本手法
指拨法是由拇指平推法和扣拨法所组成,现分别讲述于下。
1.拇指平推法:系指拨法的主要手法。以拇指指纹紧按已转化为“不痛点”的原“痛点”,用
轻柔、均匀指力,作向外、向下方向为主的平行推动法。主要适用于因痉挛为主的疼痛。
2.扣拨法:以拇指或食指在一定部位,用轻柔、均匀指力,按一定方向作扣枪机状之扣拨。
(1)以食指在颈部“颈臂穴”,作向外、向下方向之扣拨,以治疗“手麻”。
(2)以拇指用稍重指力作“十”字状滑动扣拨,以治疗某些以保护膜形成为主、位置较深的腰腿
痛病例。
(三)治疗举例
[落枕] 操作步骤:
1.患者正坐,医者站于其背后。
2.瞩患者缓慢转动头颈,至疼痛明显,则保持此**。
医者以拇指按于患者颈部之“最痛点”,在原位将患者头部作上抬或低头,使“痛点”转化为
“不痛点”后,作向外、向下方向的拇指平推法。
3.平推数下后,嘱患者头转回原处,再嘱患者重复上法缓慢转动头颈,找出移动之“新痛
点”,以同法作拇指平推法。如此反复,至颈部活动基本恢复正常,痛点明显消失为止。
术后嘱患者减少颈部活动;原疼痛部位可用一小块橡皮膏固定,忌用外力随意按捺患侧颈部。
[漏肩风] 操作步骤:
1.患者取立位,医者站于其患侧面。
2.嘱患者作上举、后弯、外展或外旋等动作,使产生明显痛点后,即维持此**。

3.医者以拇指按住其“痛点”,于此**将其患肢作适当转动。如上举作痛者,即于上举作痛之
**,将患肢作内旋或外旋;外旋作痛者,于痛时**作内旋;后弯作痛者,即于作痛之**将患
肢旋转,务必使“痛点”转化为“不痛点”后,作向外、向下方向的拇指平推法。

4.嘱患者回复原状,重复上述动作,找出移动之“新痛点”按上法予以治疗。直至疼痛大为减轻
或消失为止。

5.嘱患者减少肩部动作;忌用外力随意按捺原痛处。

[腕踝关节扭伤] 操作步骤:
1.腕关节扭伤患者取坐位或立位,医者站于其对面。踝关节扭伤者取坐位,医者坐于其对面。

2.嘱患者作腕或踝关节活动,至最痛时,则保持此**。

3.医者以一手之拇指按压住腕、踝关节的“痛点”,另一手则捏住患者的手指或手掌、脚趾或脚
掌作顺势拔伸,若“痛点”已转化为“不痛点”,即可作向外、向下方向的拇指平推法。若顺势拔
伸后,“痛点”的疼痛虽减而未除,则可再辅以轻度腕或踝关节的内旋或外旋,使“痛点”转化为
“不痛点”后,作向外、向下方向的拇指平推法。

4.平推数下后,嘱患者再作腕、踝关节活动,找出移动之“新痛点”,按上法治疗。

5.若疼痛消失,则在顺势拔伸后,以橡皮膏固定原痛处;忌以外力随意按捺原痛处。

[腰痛] 操作步骤:
1.患者取立位,医者站于其背后。

2.嘱患者作腰部动作,如前俯、后仰、侧弯等,使产生疼痛后,即维持此**。

3.医者以拇指按住其痛点,并嘱患者于此**作相反方向的运动,或缓慢的旋转。例如,前俯有
“痛点”者,可按住“痛点”后,嘱略向后仰或更加腰部侧弯或斜旋;若后仰有“痛点”者,可按
住“痛点”后,嘱略向前俯或更加腰部侧弯或斜旋;若腰部向右側弯有“痛点”者,可按住“痛
点”后,嘱作腰部向左側弯或斜旋等等。总之,务必使“痛点”转化为“不痛点”为止。
4.在“痛点”转化为“不痛点”后,根据不同部位予以指拨。

(1)若痛点位于足太阳膀胱经第一、第二侧线外侧者,常可作向外、向下方向的拇指平推法进行
治疗。

(2)若痛点位于华佗夹脊一线,相当于骶棘肌、骶髂韧带处有压痛者,常可先作向内、向下方向
的拇指平推法,减轻或解除疼痛后,再作向外、向下方向的拇指平推法。

(3)若痛点固定于骶髂关节处,位置较深者,常须用稍重指力,向深部作拇指或食指扣拨法。若
疼痛依然如故时,则可进一步配合抬腿踏步动作,在运动过程中,向关节深部作拇指“十”字状扣
拨滑动,反复多次,以减轻或解除疼痛后为止。

(4)慢性外伤性腰痛,及有近骨处固定痛点患者的指拨,尤要耐心,反复进行,往往在指下获得
“撕帛感”后,腰痛得以减轻,甚至完全消除。

(5)术后嘱患者减少腰部活动;忌随意用外力按捺原痛处;可加用膏药外贴固定。

其他病症,如腱鞘炎、颞颌关节粘连、疲劳后痠痛,弹响指等常见病种,均可参照上述精神予以
治疗。
(四)“指拨法”应用中的几个问题
1.为什么“痛点”会转化为“不痛点”?为什么在转化为“不痛”的原痛点用力,会达到解除病
痛的效果?

在软组织损伤疾患的病人身上,存在着痛与不痛这对矛盾。疼痛就是痛的因素与不痛的因素进行斗争的表现,并且反映了痛的因素占据着统治的地位。在疼痛的情况下,不痛的因素仍然存在,不过退居于
次要的地位罢了。例如,在由于肌肉、韧带纤维的痉挛和肌腱的错位和交叉引起的疼痛中,我们按住这个剧烈的“痛处”,通过被动的拔伸、旋转、抬腿、弯腰等等运动,改变了纤维和肌腱的方向和位置,当达
到适当的程度时,痉挛、错位和交叉的情况就会改变,痛的因素就从主要地位暂时地让位于不痛的
因素,痛就暂时地变成了不痛。当然,这种状态下的不痛的因素,还是弱小的、不稳固的,在多数
的情况下,原有的纤维还是痉挛,肌腱还是错位、交叉,疼痛的因素往往仍然占据着主要的地位。
但是,矛盾的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弱小的、不稳定的状态,可以转化为强大
的、稳固的状态;次要的地位可以转化为主要的地位。因此,疼痛中的不痛因素是疾病好转的有利
因素,是人体内部克服疼痛的积极因素,也是患者和医者共同希望达到的要求。因此,“不痛用
力”的指拨法,首先要求医者善于在患者的痛处,采用拔伸、旋转、弯腰、抬腿踏步,等等方法,
创造一定的条件,在运动中发现不痛的因素,并采用恰当的平推扣拨手法,逐步帮助不痛的因素,
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由不稳固变成稳固,逐步上升为支配地位,促进并实现由痛向不痛的转化,
最后完全克服致痛因素的一方,以达到解除病痛的效果。
痛与不痛的矛盾斗争,是疾病的内因,而“不痛用力”的指拨法,则是促进疾病好转的外因,是
促进不痛因素逐步扩大的外部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不痛用力”的方向、强弱,以及平
推、扣拨的手法,必须符合人体的经络、肌肉、韧带纤维、肌腱等的生理特点,有利于经络气血的
畅通,有利于生理组织的正常状态的恢复,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2.指拨过程中,为什么会产生痛点转移现象?
疼痛是经络循行受阻,气血瘀滞,正邪相争的尖锐表现。疼痛程度决定于经络气血瘀滞的程度。
痛点转移现象,是指拨法运用中的正常现象,随着痛点的转移,疼痛也往往随之减轻,随着痛点的
消失,疼痛也随之消失。
痛点转移现象在以痉挛为主的疾患中,表现最为突出。这是因为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肌肉、韧
带在不同部位的痉挛程度不同,造成经络气血瘀滞的程度及疼痛程度也就不同。当“最痛点”经指
拨解除后,原来痉挛程度稍次的痛点,就由非主要的方面,转化上升为主要矛盾,于是,痛点就产
生了“移动”现象,病人就产生了“疼痛逃来逃去,越逃痛越轻”的感觉。随着痛点的移动和消
失,疼痛也就得到了解除。在以保护膜形成为主的疾患中,随着痛点的保护膜的破坏,有时也会产
生“痛点转动”现象,这种移动主要是由于病灶外组织长期保持一定的被动**,产生的“保护
性”痉挛所引起的。
由上可见,痛点转移现象是指拨法重要的观察指标。指拨法的整个过程中,必须认真抓住转移的
痛点,在运动中,因势利导,进行治疗。在某些疼痛范围较小的病灶,为了准确掌握痛点移动的现
象,可及时在移动的痛点划上记号后,再行指拨,以提高疗效。
3.为什么指拨后要适当固定,忌用外力随意按捺原痛处?
指拨后进行适当固定,嘱患者减少局部活动,并忌用外力随意按捺原痛处,主要是针对以痉挛为
主的软组织损伤疾患。对于以保护膜形成为主者,不仅不予固定,往往还鼓励患者作必要、适量的
活动,以加速保护膜的进一步破坏。医疗实践告诉我们,在痉挛为主疾患的指拨后,若不进行必要
的固定,甚至随意按捺、活动原痛处,已消失的疼痛常易复发。这可能是经指拨解除后的软组织痉
挛,活动按捺后再度回复部分痉挛产生疼痛。
因此,指拨法与推拿、针灸等治疗过程中,或治疗后,往往伴以患者的局部活动,而要保持相对
的静止,以保证解除了的痉挛不再回复。同样的道理,在运用指拨法治疗过程中,都坚持不增加局
部活动,不按捺局部病灶的原则,而不在局部加用其他疗法,以免影响疗效
2# 沙发
发表于 2011-9-11 17:34 | 只看该作者
现在的这篇文章与前几天看到的一日本医生治疗肩周炎的视频内容很相似,效果很理想,所以转过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3# 板凳
发表于 2013-4-18 08:40 | 只看该作者
在推拿学上主编俞大方 有这样的方法治疗落枕效果还行
4
发表于 2013-4-19 22:44 | 只看该作者
此文出自70年代的一本推拿学,然后80年代上海有再版,同一年代**有人用日本人名将此书更名为推拿治疗学**出版。
5
发表于 2013-4-20 08:56 | 只看该作者
第五版推拿学上介绍的内容
6
发表于 2013-4-20 09:12 | 只看该作者
不错的方法啊,不过对于腰部等大关节操作可能比较困难
7
发表于 2016-4-8 10:0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有机会试试
8
发表于 2016-4-8 12:34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谢谢分享!临床验证下
9
发表于 2016-4-8 16:24 | 只看该作者
确实哦不错哦啊,值得推荐,有时间试试
10
发表于 2016-4-8 17:35 | 只看该作者
好资料,谢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5-22 08:07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