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768|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业资源] 烟雾病的诊断与治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1-8-28 08: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wwrryy 于 2011-8-28 08:46 编辑

烟雾病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段炼 文章号:W057931

关键字:烟雾病  脑血管疾病 Moya***

烟雾病又称为Moya***病或自发性基底动脉环闭塞症,是一种以颈内动脉末端及大脑前、大脑中动脉起始部动脉内膜缓慢增厚,动脉管腔逐渐狭窄以至闭塞,脑底穿通动脉代偿性扩张为特征的疾病,扩张的血管在血管造影时的形态如烟囱里冒出的袅袅炊烟,故日本人形象地称之为烟雾病。

烟雾病是日本人最早发现的曾被认为是日本人特有的一种疾病,随着1962年Subirana报告第1例非日本人烟雾病患者以来,世界各地均有烟雾病发病的报道,但主要发生于黄种人,发病率最高的是日本、其次是韩国和中国等东南亚地区。日本现有烟雾病的患者达7000例以上,每年大约有150~450例新发病人,男性略少于女性,男女发病率为1比1.8,日本患者发病年龄有两个高峰,一是在4岁左右的儿童期,二是在30~40岁时的中年期,儿童较为多见,儿童与成人发病之比为5:2。中国人的发病情况文献中过去虽也有近300例烟雾病的报道(作者统计),但因无明确的诊断标准,其临床资料还不能进行系统分析。我们按日本厚生省1998年修订的烟雾病诊断标准,对近7年到本院就医的2000余例烟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及影像学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中国人烟雾病的发病情况不完全与日本一致,男性多于女性,儿童少于成人,有自己的发病特点。

1烟雾病的病因
  烟雾病的发病原因至今尚不十分清楚,因其在同胞间的发生率比普通人高出42倍,患者子女的发生率比正常人高出37倍,目前已经定位了D6S441、17q25、3p24.2-26、8q23等家族性烟雾病相关基因区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家族性烟雾病的相关基因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结果显示TIMP2基因启动子418位点的G/C杂合子可能是该病的易感基因。因此,有些学者认为烟雾病的发生可能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过去也有人认为头颈部的感染如扁桃体炎、结膜炎是烟雾病的诱因,也有中国学者认为与钩端螺旋体感染有关,但大宗病例统计学分析显示,烟雾病的发生与这些感染没有相关性,而是全身性疾病的一种局部反应。烟雾病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主要病理改变是颈内动脉内膜弹力纤维增生,逐渐使颈内动脉管腔狭窄,最终发生闭塞。血管内膜的病变多发生在颈内动脉的末端,大脑前及大脑中动脉的起始段,偶尔波及到大脑前和大脑中动脉主干以及颈外动脉,乃至身体其他部位的血管。因这些颅内供血动脉血管内膜增厚、管腔狭窄导致脑血流量减少,为补偿脑血流量的减少,脑底及脑表面的细小血管代偿性扩张,形成了烟雾状血管。当代偿性血管扩张形成增加脑血流的速度小于因脑供血动脉狭窄脑血流减少的速度时,即产生了脑缺血症状、出现脑梗塞、脑萎缩、脑软化等,代偿扩张的血管破裂即引起脑出血。

2烟雾病的临床症状

烟雾病的症状表现为因颈内动脉闭塞引起的脑缺血和代偿扩张的烟雾状血管破裂诱发的脑出血两种类型。儿童烟雾病缺血症状常常表现为反复发作,但持续时间并不长,就医或入院时往往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甚至没有任何不适,因此,一定要注意详细询问病史,应包括首次发作的年龄、发病频率、严重程度、缺血发作的特性、身体受累的部位、诱发因素、发作的时间与环境等,还应注意区分一些神经系统体征是新发的还是前次发作遗留的,儿童有些症状如感觉异常、轻微头疼、视力的变化有可能被家长忽视。松岛将儿童烟雾病的临床症状从轻到重分为6型。

I型(TIA型):TIA或RIND发作频率每月少于两次,CT无低密度病变,无永久的神经功能缺失。

II型(频发TIA型:TIA或RIND发作频率每月多于2次,CT无低密度病变,无永久的神经功能缺失。

III型(TIA梗塞型: I或 II型多次发作CT可见低密度病变,体检发现有不可逆神经功能缺失。

IV型(梗塞TIA型): 以脑梗塞发病,随后有TIA或RIND及脑梗塞的发作。

V型(梗塞型:以脑梗塞发病,随后没有TIA或RIND发作,或仅有脑梗塞发作。

VI型(烟雾状血管破裂型或其他型): 扩张的烟雾状血管破裂出血起病,不能划归以上五型的也算六型。I和II型多表现为一过性的缺血发作,III 和 IV有些症状可能持续存在,V和 VI型大多数都有持续的临床症状存在。在日本的20岁以下的患者多表现为I到IV型,运动和啼哭所至过度换气及体温升高均是缺血发作的诱因。日本成人烟雾病多以出血发病,而我国则以脑梗塞起病更为常见。

3烟雾病的影像学特征
  CT:I和 II型烟雾病CT表现常常正常,III和IV型则可见所谓分水岭区多发性斑点状或蜂窝状低密度灶,并出现不同程度的脑室扩大及蛛网膜下腔的增宽和脑萎缩,增强扫描可见缺损的颈内动脉末端、大脑中动脉及大脑前动脉的起始端,晚期整个基底动脉环消失,典型病例CT上也可以识别烟雾状血管、大多数病例可以看到受损的大脑中动脉。烟雾病的出血常见于从颅底及脑表面发出的穿通动脉在侧脑室外侧的吻合处,因此脑内血肿很容易破入脑室,也有些病例以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MR比CT更容易区分烟雾病新旧缺血性病变、脑萎缩及狭窄的血管腔,烟雾血管的流空现象清晰可见,MRA不仅基本上可以替代DSA确诊烟雾病,还可以初步判断颅内外血管搭桥后血管的通畅情况。血管造影(DSA)是诊断烟雾病的最可靠的依据,可以清晰看到颈内动脉分叉处狭窄的程度、烟雾状血管形成以及颅外血管向颅内代偿的情况,铃木将其分为6期(见表1),烟雾病早期很少见自颈外动脉向颈内动脉的代偿血管,晚期则很常见(45%~67%),主要来自于脑膜中动脉的前枝,部分可见来自于上颌动脉,很少来自于颞浅及枕动脉(小于5%)。

   表1 烟雾病血管造影分期

   一期 颈内动脉末端狭窄

   二期 产生烟雾状血管,远端动脉扩张

   三期 烟雾状血管增多

   四期 烟雾状血管减少,远端动脉不显影

   五期 烟雾状血管极少,主要分支消失

   六期 烟雾状血管消失,大脑主要靠颈外动脉供血

4烟雾病的诊断

通过了解上述烟雾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烟雾病的诊断并不困难,特别是儿童烟雾病患者过度换气或大量运动后出现脑缺血性发作,左右两侧交替进行应高度怀疑烟雾病,即使就医时无任何阳性体征也应先行TCD筛查,必要时行MRA或DSA确诊。同样成人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脑梗塞或蛛网膜下腔出血、侧脑室旁出血应考虑到有烟雾病的可能。我们国家尚未建立烟雾病的诊断标准,参照日本烟雾病诊断指南简单归纳为三点;

①双侧颈内动脉末端或大脑前、大脑中动脉的起始端狭窄或闭塞,

②脑血管造影动脉期可见颅底异常的烟雾血管网,

③病因不明。

5烟雾病的治疗

虽然目前还不能肯定任何一种药物对烟雾病治疗效,但血管扩张剂、抗凝药、抗纤溶药、止血药、抗癫痫药、类固醇及降颅压药常被用于对症治疗。最理想的外科治疗方法应该是直接处理病变的血管、但因烟雾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缓慢进展性疾病,迄今为止未找到恰当的方法。其次则是将颈外动脉引至颅内就像我们所见到的所谓自然愈合一样,即在脑组织发生不可逆的缺血性病变之前,用外科手术的方法将颈外动脉越过颅骨屏障引入颅内,包括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颞肌贴敷、大网膜颅内移植、脑硬膜颞浅动脉血管融通术(EncephaloDuroArterioSynangiosis;EDAS)等均被用于治疗烟雾病。

目前国际上主要采用的手术方法是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直接吻合术和EDAS间接吻合术治疗烟雾病,前者因烟雾病患者大脑中动脉管径较细、尤其是儿童患者直接吻合难度较大,加之手术过程中需临时阻断大脑中动脉可能进一步加重脑缺血。故大多数学者采用由日本学者松岛善治先生1979年发明的EDAS间接吻合法,即将颅外血管越过颅骨和硬脑膜屏障引至颅内而促进脑皮层的供血,该法疗效肯定并发症少。本院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采用颞肌贴敷、大网膜颅内移植及颅内、外血管的直接吻合等方法治疗了100余例烟雾病等脑缺性血管病,积累了一些的治疗经验和教训。近年来,本院采用EDAS治疗了2500余例烟雾病,有效率达86.5%,手术并发症低于3%,手术死亡率为零。

段炼

单位:北京307医院

简介:脑系科,专业: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脑系科主任,日本分子脑神经外科学会委员;日本东京医科齿科大学脑神

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医院
王仁友摘录《心血管网


1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1朵
2# 沙发
发表于 2011-8-28 18:00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您的分享!
3# 板凳
发表于 2011-8-29 07:39 | 只看该作者
温故而知新
4
发表于 2011-9-1 20:40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东西,学习了,很全面受益了
5
发表于 2012-11-7 15:34 | 只看该作者
温故而知新
6
发表于 2012-11-10 11:35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东东,学习了,谢谢楼主的无私分享精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3 02:19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