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3473|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执业技能资源] 中西医执业医师技能考试(含助理)实践操作目前最全的体格检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1-6-24 10: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5679850 于 2011-6-24 17:46 编辑

6.胸廓扩张度:前胸廓扩张度的测定,检查者两手置于被检查者胸廓下面的前侧部,左右拇指分别沿两侧肋缘指向剑突,拇指尖在前正中线两侧对称部位,两手掌和伸展的手指置于前侧胸壁(或也可取后胸廓扩张度的测定,则将两手平置于被检查者背部,约于第10肋骨水平,拇指与中线平行,并将两侧皮肤向中线轻推。)

嘱被检查者作深呼吸,观察比较两手感触到胸廓的活动度情况。

7. 语音震颤触诊:检查者将左右手掌的尺侧缘轻放于被检查者两侧胸壁的对称部位,然后嘱被检查者用同等强度重复轻发“yi”长音。

自上至下,从内到外比较两侧相应部位两手感触到语音震颤的异同、增强或减弱。

8.演示胸膜摩擦感擦作方法 :检查者以手掌平放于前胸下前侧部或腋中线第5、6肋间,嘱被检查者深慢呼吸。触到吸气和呼气双相的粗糙摩擦感为阳性,常见于纤维素性胸膜炎。
9.肺下界叩诊:通常检查锁骨中线和肩胛下角线上的肺下界。叩诊音由清音区移向浊/实音区时为肺下界

(1)正常肺下界:右锁骨中线第6肋间、左右腋中线第8肋间、左右肩胛下角线第10肋间,体型瘦长者可下移一个肋间,体型肥胖者可上移一个肋间。左锁骨中线上有心脏影响,不检查肺下界。
  (2)肺下界检查异常:肺下界上移见于肺不张、胸腔积液、膈肌瘫痪、肝脏肿大等。单侧肺下界下移常见于气胸,双侧下移常见于阻塞性肺气肿。

10.肺下界移动度:先于平静呼吸时在肩胛线上叩出肺下界,然后嘱患者深吸气后屏气,同时沿该点向下叩诊,直至清音转为浊音时,即为肩胛线上肺下界的最低点。恢复平静呼吸,然后再深呼气后屏气,由上向下叩诊直至清音变浊音,即为肩胛线上肺下界的最高点。两标记之间的距离即为肺下界移动度。正常为6~8cm。肺下界移动度减小见于多种肺实质和肺间质疾病,以及胸腔积液和胸膜粘连等。
11肺部听诊:听诊时由肺尖开始,自上而下分别检查前胸部、侧胸部和背部,
上下、左右对称部位进行对比。被检者微张口均匀呼吸,深呼吸有助于发现不明显的体征,如听到少量或不对称的啰音,可嘱患者咳嗽数声后听诊,如消失,提示为气道内分泌物或坠积性因素(多见于老年人)所致.
正常呼吸音、异常呼吸音、罗音、胸膜摩擦音.

①间接叩诊法叩诊左手中指第二指节紧贴于叩诊部位,其他手指稍微抬起,勿与体表接触;右手各指自然弯曲,以右手中指指端叩击左手中指第二指骨的前端。叩击方向应与叩击部位的体表垂直,主要以活动腕关节与指掌关节进行叩诊,避免肘关节及肩关节参加活动,叩击动作要灵活短促,富有弹性。叩击后右手中指应立即抬起,以免影响声响的振幅与频率。在一个部位每次只需连续叩击2-3下,如印象不深,再连续叩击2-3下,不间断地连续叩击反而不利于对叩诊音的分辨。叩击用力要均匀适中,使产生的印象一致。叩击力量的轻重,应根据不同的检查部位,病变组织的性质,范围大小,位置深浅等具体情况而定

②肺部叩诊:直接叩诊;间接叩诊:手指动作、方法、顺序正确以左中指的第一、二节作为叩诊板指,平紧严密的贴于叩击部位表面,右手中指以右腕关节和指掌关节活动叩击左手中指第二指骨的前端或末端的指关节。顺序正确:首先检查前胸,由锁骨上窝开始,自第一肋间隙从上至下逐一肋间隙两侧内外上下对比进行叩诊,其次检查侧胸壁,嘱被检查者举起上臂置于头部,自腋窝开始向下叩诊至肋缘。最后叩诊背部,告之被检查者向前稍低头,双手交叉抱肘,自上至下进行叩诊,比较叩诊音的变化。

12。心脏视诊:被检查者仰卧位,暴露胸,检查者在其右侧(1分)。

开始时检查者视线与被检查者胸廓同一水平,观察心前区有无隆起及异常搏动。心尖搏动的的范围。正常心尖搏动在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0.5-1.0cm,范围约为2.0~2.5cm。

13.心脏触诊:①检查者右手掌置于被检查者心前区开始触诊依次检查二尖瓣听诊区→肺动脉听诊区→主动脉听诊区→主动脉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听诊区。②然后逐渐以手掌尺侧小鱼际或示指、中指、环指并拢,以其心尖搏动最强点(1分)。③触诊时手掌按压力度适当(1分)。 (2)在心尖搏动区(可用单一示指指腹)确认心尖搏动,正常心尖搏动在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0.5-1.0cm,范围约为2.0~2.5cm。2分);(3)触诊震颤、心包摩擦感(2分);①震颤: 用手掌或手掌尺侧小鱼际肌平贴于心前区各个部位,以触知有无微细的震动感 ②心包摩擦感:用上述触诊手法在心前区胸骨左缘第4肋间触诊。或说出如何能使触诊满意的条件(前倾位、收缩期、呼吸末、摒住呼吸)

14.心脏间接叩诊:以左手中指为叩诊板指,平置于心前区拟叩诊的部位。或被检查者取坐位时,板指与肋间垂直,当被检查者平卧时,板指与肋间平行。先叩左界,后右界,由下而上,由外向内。左侧在心尖搏动2~3cm处开始叩诊,由外向内逐个肋间向上,直至第2肋间,板指每次移动的距离不超过0.5cm,当叩诊音由清音变为浊音时做标记并测量与胸骨中线垂直距离的距离,右界叩诊,先叩出肝上界,然后在上一肋间由外向内,逐一肋间向上叩诊,直至第2肋间,将其标记点画连线。右侧方法同上,将心浊音界标记点画成连线。

15.心脏听诊:①二尖瓣区:位于心尖搏动最强点,又称心尖区;②肺动脉瓣区:在胸骨左缘第2肋间;③主动脉瓣区:位于胸骨右缘第2肋间;④主动脉第二听诊区:在胸骨左缘第3肋间。;⑤三尖瓣区:在胸骨下端左缘,即胸骨左缘第4肋间。从二尖瓣区开始→肺动脉区→主动脉区→主动脉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区,各瓣膜听诊区约听15~1分钟,先用膜型体件,再用钟型体件听诊。 ③听诊内容:包括心律(1分)、节律(1分)、正常心音、心音改变(正常、异常)(1分)、心脏杂音(正常、异常)(2分)、心包摩擦音(1分)等。

16.腹部听诊:(操作方法,描述肠鸣音、血管杂音)(18分)

(1)听诊操作方**确并能指出主要听诊部位(4分); ①应将听诊器胸件置于腹壁上,全面地听诊各区,顺序正确,左至右,下至上(2分)。②能注意在上腹部、脐部、右下腹部及肝、脾区听诊(2分)。
(2)会听并能表述何谓肠鸣音正常
4~5次/分)、亢进(10次以上/分)、减弱(连续3~5分钟才听到一次)、消失(无肠鸣音又称静腹)(4分);

①能描述正常肠鸣音:每分钟4-5次(2分)。 ②能描述肠鸣音亢进:每分钟10次以上且肠鸣音响亮、高亢(1分)。③能描述肠鸣音消失标准:3-5分钟听不到肠鸣音(1分)。
(3)会听腹部血管杂音(动脉性和静脉性),(8分)。

①动脉性杂音听诊部位正确:常在腹中部或腹部一侧(3分)。

②静脉性杂音听诊部位正确:常在脐周或上腹部(3分)。

③能说出腹部血管杂音的形成(2分)。

17.振水音听诊:检查时被检查者仰卧,医生以耳凑近上、腹部,同时以冲击触诊法震动上腹部,可听到气、液撞击的声音。或听诊器胸件置于上腹部,另一手自一侧摇震患者,或在胃部作冲击震动,以引出振水声。

18.腹部触诊:(1)浅部触诊手法、顺序正确(3分);

检查者立于被检查者的右侧,前臂应在腹部表面同一水平,先以全手掌放于腹壁上,使患者适应片刻,并感受腹壁紧张程度,然后以轻柔动作开始触诊。边触诊边观察病人的表情反应。(1分)。 从左下腹开始,逆时针方向进行触诊由不痛到通由浅入深,触诊时手指必须并拢,观察腹壁紧张度程度是否有压痛或肿块。(1分)。 检查每个区域后,检查者的手应提起并离开腹壁,不能停留在整个腹壁上移动(1分)。

腹部异常包块触诊:触及异常包块时应注意:位置、大小、形态、质地、压痛、移动度(1分)。

液波震颤患者平卧,双腿屈曲,放松腹壁,检查者以一手掌面贴于患者一侧腹壁,另一手四指并拢稍屈曲,用指端叩击对侧腹壁或指端冲击腹壁。为防止腹壁本身的震动传至对侧,可让另一人手掌尺侧缘压于脐部腹中线上。(1分)。见于大量腹水,腹水量常在3000~4000ml以上着。

压痛及反跳痛:检查者用手触诊被检查者腹部出现压痛后,手指可于原处稍停片刻,使压痛感觉趋于稳定,然后迅速将手抬起,离开腹壁,被检查者感觉腹痛骤然加重(2)。

④膀胱叩诊方**确:叩诊在耻骨联合上方进行,当膀胱充盈时,自脐向下叩,当鼓音变为浊音时即为膀胱浊音界,排尿后可转为鼓音。

19.肝脏触诊:单手触诊:检查者将右手四指并拢,掌指关节伸直,使食指与中指尖端或食指桡侧对着肋缘放在右腹部右侧锁骨中线上从髂前上棘水平开始触诊。检查者做慢而缓的腹式呼吸而运动。呼气时,手指压向腹深部,再次吸气时,手指向前上迎触下移的肝缘。如此反复进行中手指不能离开腹壁并逐渐向肝缘滑动,直到触及肝缘或肋缘为止(2分)。

双手触诊:检查者右手位置同单手触诊法,而左手托住被检查者右腰部,拇指张开置于肋部,触诊时左手向上托推(2分)。

肝上界:沿右锁骨中线、右腋中线和右肩胛线进行,由肺部开始向下叩,当由清音转为浊音时即为肝上界;
肝下界是有右腹部鼓音区由下向上叩诊,有鼓音变清音即位肝上界。肝上下之间的垂直距离为肝上下径正常值是9~11cm。

肝颈静脉返流征检查患者仰卧位,观察平静呼吸时的颈静脉充盈度,然后手掌以固定的压力持续按压患者腹部脐周部位30-60,如见患者颈静脉充盈度增加,称为肝-颈静脉返流征阳性。

移动性浊音叩诊:让被检查者仰卧,自腹中部开始,分别向两侧腹部叩诊,在鼓音与浊音交界处固定扳指或做标志。板指手不离开腹壁,后被检查者右侧卧,使板指在腹的最高点,再叩诊,呈鼓音,当叩诊向腹下侧时,叩音又为浊音,再令被检查者左侧卧,同样方法叩击,这种因**不同而出现的浊音区变动现象称移动性浊音

尊重著作权人合法权益,该附件版权审核中
尊重著作权人合法权益,该附件版权审核中

1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1朵
2# 沙发
发表于 2011-6-24 10:22 | 只看该作者
不是特别全没有外科操作,中医操作整理中。多多包涵!。。。。。。
3# 板凳
发表于 2011-6-24 15:25 | 只看该作者
看多了乱!!!!
4
发表于 2011-6-24 20:25 | 只看该作者
西医的一些操作
不是明码实价呀
5
发表于 2011-6-24 20:26 | 只看该作者
西医的一些操作
不是明码实价呀
6
发表于 2011-7-3 21:20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好像就是西医执业医师的操作哦
7
发表于 2011-7-7 12:46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好像就是西医执业医师的操作哦
8
发表于 2011-7-7 12:51 | 只看该作者
haoa  raojuaop;e fdfdsfdsfsd
9
发表于 2012-2-7 21:50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东西啊
好像不是中西结合啊
10
发表于 2012-2-7 23:14 | 只看该作者
[img][img][img][/img][/img][/im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5-28 14:04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