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08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医学资讯] 广东年新增200重型地贫儿 关键在阻断患儿出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1-5-9 15: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今天是世界地贫日,地中海贫血是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病,在广东地区很高发。记者从广东省地中海贫血防止协会获悉,广东省9人中就有1人携带地贫基因,目前全省估计有α、β两种类型的地贫总病人数3000人左右,整个广东每年新增重型β地贫儿约200人。
  不管是输血、除铁治疗,还是造血干细胞移植,重型地贫的治疗都要耗费巨大费用,造成了大多数重型病人得不到有效治疗而在15岁前死亡。地贫防止专家指出,防止地贫的关键不是治疗,而是想方设法阻断重型地贫儿的出生,尽量使重型β地贫病孩的出生率降到零。为此,专家呼吁广东地区夫妇生育前要做系统产检。
    每9名粤人1人携带地贫基因
  地中海贫血是一种遗传病。因遗传基因缺陷,导致病人的合成血红蛋白异常,进而红细胞寿命缩短、破坏加速,引起进行性溶血性贫血。地贫临床上常见有α、β两种类型。在我国,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广东、广西及周边省份,如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四川、云南、贵州等。在广东地区,每9人中就有1人携带地中海贫血基因。
  南方医科大学徐湘民教授调查显示,广东省人口β地贫基因携带率为2.54%,α和β基因共携率0.26,合计β基因携带率为2.8%。数据显示近年广东省每年新增人口120万左右,据此估算广东省每年新增重型β地贫患儿约200人。目前这些病人因经济原因绝大多数得不到有效治疗而在15岁前死亡。全省总病人数现估计在3000人左右。
  “全省3000多地贫患者只是目前的保守估计,以后这类病人的数量会不断上升。”儿科主任李春富教授说,这是因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有能力接受正规或不正规输血替代治疗的病人逐渐增多,生存期有所提高,结果是全省总病人数不断增加。李春富估计,如果每年新增病人都能接受正规的输血替代治疗,按平均生存30年计算,广东省将有6000名重型β地贫病人,6000多个家庭因病致贫。
  家有重症地贫儿 经济拖累苦难言
  李春富说,目前重型β地贫主要有两种治疗方法:传统治疗和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
  传统治疗以输血(主要为红细胞悬液)和除铁为主。输血的目的在于明显改善贫血状况,保证患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减轻地中海贫血的特殊外貌,防止肝脾肿大。同时由于长期大量输血,病人体内铁负荷严重超载,还必须使用去铁剂。李春富给输血和除铁治疗算了一笔经济账:病人平均需要输血400ml/人/月,按广州目前标准250元/100ml红细胞悬液计算,平均输血费用是1000元/人/月。同时去铁药物费用是3000元/人/月,即输血替代治疗费用为4000元/人/月,全年费用(包括一些与输血相关的费用)约5万元/人。目前广东省重型β地贫病人3000人左右,每年总费用约为1.5亿元。
  如果不想终身输血和除铁,可以寻求造血干细胞移植,这是目前唯一能根治的方法。但移植费用20多万元,就算有这个钱,也要找到相合的供者。最好的供者是患者的兄弟姊妹,每个兄弟姊妹与患者完全相合的几率是1/4。如果是无血缘关系的人群,完全相合的几率只有万分之一至十万分之一。
  对付地贫
  关键在阻断患儿出生
  什么情况下可能生出重型地贫孩子呢?李春富介绍,如果夫妻双方都是正常健康人,这种情况下不会生出β地中海贫血患儿。而如果夫妻的一方是β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他们的子女有50%的机会因遗传而成为地贫基因携带者。但是夫妻双方都是β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每次怀孕,他们的孩子将有25%的机会是正常,50%的机会成为地贫基因携带者,而有25%的机会患上重型地贫。
  “重型地贫儿生下来后对家庭和社会都是沉重负担,阻断这些病儿的诞生非常关键。”李春富强调,由于广东人地贫基因携带率高,夫妻生育前要做地贫产检。产前检查发现母亲患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立即要求父亲也做血常规检查。如果父母双方均患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立即做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查。如果父母双方被证实为地贫病理基因携带者,在妊娠第12周时做羊水检查地贫基因,如果为纯合子或双重杂合子(即带两个地贫基因),立即中止妊娠。
  但实际上每年都有一些夫妻不知自己是地贫携带者,也没有做系统产检,生下了重型地贫患儿。李春富说,假如一对夫妻双方都是地中海贫血高发地区的人,小孩从小就出现面色苍白,而且腹部逐渐隆起,生长发育较同龄儿落后,面貌变得比较特殊,就要到医院进行有关地中海贫血的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和验血。体格检查能发现肝脾有无肿大。验血包括查血常规了解血红蛋白水平、血红蛋白电泳检查有无异常血红蛋白,如果发现了异常血红蛋白,再进一步进行基因检查,明确诊断。
  地贫两大类型
  专家介绍,地贫可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轻型和中间型地中海贫血。地贫基因携带者即为轻型患者,不需要接受治疗,只有少部分人有轻微的贫血。如不验血,大多数的地贫基因携带者都不知道自己带有这种遗传基因。而中间型地贫病情不算严重,生长发育会落后于同龄健康儿童,需要偶尔输血治疗。
  第二类是重型地贫,这类患者是防止的重点。目前临床上的重型地贫基本是β地贫。重型α地贫经常胎死腹中或出生后不久便夭折,所以临床上并不多见。而重型β地贫在出生时并无异常,一般发病于婴儿期,生长发育严重受影响,如不治疗,多于5岁前死亡。
  重型β地贫患儿在最早3个月时就可出现贫血,呈现慢性进行性贫血,面色苍白,懒言少动,肝脾肿大,常有轻度黄疸,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益明显。1岁以后逐渐出现头颅变大、额部隆起、颧骨高、鼻梁塌陷、两眼距增宽的特殊地中海贫血面容。患儿常常患“感冒”和肺炎,生长发育较同龄儿落后。同时由于患儿体内铁过多,铁的沉积可导致患儿逐渐出现心脏、肝脏、胰腺、脑垂体等器官的损害。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作者:卢文洁
收到1朵
2# 沙发
发表于 2011-5-10 23:59 | 只看该作者
走过场的婚检,又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地贫患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 14:29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