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24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医学资讯] 北京市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和死亡呈年轻化趋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14: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毛羽介绍,据北京市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监测信息平台显示,一般在春节期间,由于心肌梗死造成的猝死率明显上升。
  心肌梗死是指心肌的缺血性坏死,它是由于{MOD}心脏的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而造成的。临床表现呈突发性,剧烈而持久的胸痛,可发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等合并症,常可危及生命。
  心肌梗死患者多为患有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老年人,其发病率及致死率都很高。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54万人死于心肌梗死,平均每天约有1480人死于心肌梗死。也就是说,我国平均每分钟就有1人死于心肌梗死。
  据2007-2009年间北京市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监测信息平台显示,北京市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明显升高,男性上升的趋势更加显著。在各年龄组中,2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明显上升,特别是35-44岁人群发病率上升幅度最大,从2007年到2009年,3年中增加了31.8%。
  另外,在所有因急性冠心病发作死亡的患者中,未能住院治疗即死于救护车或急诊室的患者所占的比例居高不下,特别是年龄在25-44岁之间的中青年患者院外死亡的比例更高。这说明广大民众,特别是45岁以下的年轻人对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对发作前的征兆和急性发作的症状认识还不足,往往错过了获得治疗的最佳时机。
  在此,北京市卫生局提醒广大群众,特别是中青年人要加强对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控制不吸烟,限制饮酒,控制体重,以预防心血管病的发生,同时应提高对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征兆的认识,及时就医,真正做到"没病防病,有病早医"。
  临床研究发现,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约有20%~60%的人在发病前的几个月至数周内可出现胸闷、胸痛、头晕、出冷汗、恶心呕吐或短暂失去意识等症状,出现这些情况时要及时去医院诊断治疗,情况紧急时要呼叫120或999进行急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若能及早发现先兆并得到及时处理,就能够有效地降低死亡率。
  预防心肌梗死主要是控制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做到适量运动、健康饮食。已经确诊为心绞痛的患者,应按时服用药物,定期随诊。



来源:搜狐健康 作者:李敬福 张正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 13:08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