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80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临床经验交流] 老年人全身给药方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4 19: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老年人因体质较差,以口服、静脉注射效果较好。肌肉、皮下注射比较容易操作,但因局部循环欠佳,药物释放缓慢,有时不易达到有效药量致使效果较差。当患者不能口服(如处于昏迷、呕吐状态)、药物不宜口服、争取时间进行抢救的情况下,可采用注射法。其好处是作用快、剂量准,以静脉注射作用最快。注射法缺点是使用不便,注射剂和注射器都要经过消毒,费用较大,尤其静脉注射对制剂和操作的要求较严格,稍有不当,易生事故。

老年人大都脾胃虚弱,一般较能耐受颗粒剂(即冲剂)或液体制剂,如口服液、糖浆、合剂等。口服最为简便、安全,一般情况下尽量采用口服,避免注射法。

服药姿势  口服药时应采取立位或坐位,这时食管处于垂直位,有利于药片下行入胃。如情况不允许,亦应坐直身体,吞下药片后约1分钟再躺下。若躺着服药或服后取卧位,会使有**性的药片粘于食管壁上,不易及时进入胃部,可导致食管炎甚至形成溃疡,还可因药物的吸收延缓而使药效降低,如强力霉素、盐酸四环素、氯化钾、硫酸亚铁、奎尼丁、非甾体类抗炎药等片剂。若服法不当时,均可引起食管损伤。

严格掌握用量  服药剂量(包括药水)要准确,既不能少,也不能多。用量不足,不仅治不好病,还会产生耐药性,给彻底治愈带来困难。超过规定用量又会引起中毒,甚至导致生命危险。

给药时间  药物在体内的作用可表现出一定的昼夜节律性,故同一药物在不同时间给药,其体内过程和药效可能不同。如不少患者上午血压较高,而晚上血压较低,服用降压药最好在早晨;而一些他汀类药物在晚上服药效果最好。有的药物可根据生物节律,选择给药时间。

服药宜用温开水  服用片剂或胶囊剂要用足量水送服,至少饮100 ml水。水量过少,药片易滞留在食管壁上,既**食管,又延误疗效。不可用牛奶、豆浆、茶水、咖啡、可乐等饮料送服,因为这些饮料中的一些成分可能与药物发生反应,影响疗效。服药后亦不宜立即饮茶,尤其浓茶。老年人多喜欢饮茶,但茶水中含有大量鞣酸以及茶碱,可能与药物中的生物碱、蛋白质、重金属盐类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沉淀而影响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降低药物作用。最好服药后间隔2小时再饮茶或牛奶等。服乳酶生,忌用热水冲服;服润喉片、止咳糖浆后不要马上饮水。此外,有些药物要忌辛辣食物或不要与酒同服。

有些药物不能一起服用  如胃蛋白酶和碱性药物不能同服。有的食物等会影响某些药物的吸收和作用。

有些药品是不可磨碎或分半的。除咀嚼片剂外,一般应该整个吞下,不要压碎或打开胶囊,否则可增加药物毒性或者影响血药浓度和药效,甚至发生危险。有报道,一护士为了便于老年人服药,将治疗心绞痛的缓释药片压碎给一位老妇服下,结果老人死于心脏病发作。

肠溶剂 肠溶剂不可嚼碎或磨粉,也不宜与抗酸药同时服用。服用抗酸药后,胃中pH值会上升,使得肠溶锭剂受破坏,在胃中崩解。一方面**胃,另一方面也失去原先设计的剂型。因此,开处方时,不要和抗酸药服用。如奥西康(奥美拉唑)肠溶片、潘妥洛克(泮妥拉唑)肠溶片、比沙可啶肠溶片、德巴金、达克普隆等。

有的是为了减少**。比沙可啶、甲硝唑、多西环素、二氯芬酸钠肠衣颗粒等磨粉后,会破坏肠衣,易**胃。柳氮磺吡啶使用肠溶剂可减少胃肠道发生不良反应的机会,所以也不可磨粉。

有的为了避免失效。如阿撒可(美沙拉嗪)等肠衣锭,可确保其有效成分在回肠末端和结肠才释出,若磨粉后,效果可能会降低;洛赛克(奥美拉唑镁片剂)和兰索拉唑肠衣颗粒剂药品本身具酸不安定性,故制成肠衣颗粒,磨粉后破坏了肠衣,药品会受胃酸破坏而失效;达先(舍雷肽酶)、马来酸氟伏沙明等磨粉后药效会降低。

                                                                                               来源: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7 20:59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