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457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献] 切挂缝一期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68例临床分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10: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本贴收到5朵鲜花
  • 摘要

    目的:高位复杂性肛瘘在治疗中复发率高,各种后遗症多成为难治性肛瘘,进一步探讨肛瘘治疗中手术简便、疗程短、**功能保护优的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随机抽取病例分析。观察组切除瘘道后挂线加缝合68例的治疗经过和对照组常规切开挂线42例。经统计学分析得出手术方法的优越性。

    结果:本法缝合口7天愈合拆线64例,4例感染后行局部换药亦一期愈合。住院时间两组P<0.05,平均疤痕面积cm2两组P<0.05。

    结论:本法疗程短,恢复快,痛苦小,术后疤痕少,更能较好保护**功能。符合现代外科微创化、有限化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高位复杂性肛瘘切开挂线缝合治疗

    我科自1996.9-2006.5年间采用高位复杂性肛瘘内口切开挂线,瘘道及外口切除缝合的手术方法,一次性治疗68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从1996.9-2006.5年间回顾性随机抽取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例。入选病例均符合高位复杂的诊断标准。

    1.1.1观察组68例,男62例,女6例。年龄19-71岁,病程半年-21年。其中马蹄形肛瘘13例,单侧半马蹄形肛瘘24例,2个内口29例,2个以上内口13例,

    1.1.2对照组42例,男38例,女4例,年龄23-75岁,病程半年-19年。其中马蹄形肛瘘6例,单侧半马蹄形肛瘘12例,2个内口34例,2个以上内口6例。

    1.2治疗方法

    两组病例术前准备、麻醉、术后抗感染治疗和换药,中药熏洗基本相同。手术方法:观察组从外口瘘道探入探针,沿探针切开皮肤,边探边切,至肛沿2-2.5cm,从切口处切开瘘道,用第二根探针探查内口,如内口在**直肠环以下三分之一切开瘘道,内口在三分**以上(三间隙)者,用橡皮筋挂线,挂线前剪去表面皮肤,切除内口感染源及瘘道修剪内口使成V形,外宽内窄。2个以上内口的同样处理。缝合时距内口近端一定要深而严密不留死腔。缝合的第一针距挂线口要有一定的距离,2-2.5cm,便于挂线换药引流。桥型愈合者行扩切,感染者局部拆线换药。对照组采用的常规切开挂线法,主管瘘道内口低时切开,位高时挂线,支管切开,创口敞开,换药使之愈合。两组术后均抗感染治疗5-7天,术后第二天开始用中药熏洗**2-3次一日,挂线处每日局部换药一次,3-4天紧线一次,7-12天脱线。

    2、结果

    根据1992年全国肛肠学会制定的疗效标准判定疗效。观察组治愈68例,一例桥行愈合,扩剪后痊愈。4例感染,行感染处换药,均达一期愈合,住院时间7-18天。对照组42例,感染6例,**畸形9例,住院时间23-37天。观察组疗程时间及疤痕面积均优与对照组,统计学处理P<0.05。

    3、讨论

    高位复杂肛瘘因其治疗中存在复发率高,各种后遗症多等问题,而被称为难治性肛瘘,为外科领域中难治性疾病之一。研究一种手术简便、疗程短、治愈率高、**功能保护均优的术式,是肛瘘治疗中理想有效的重要课题研究。肛肠科同仁及普外专家从病因到术式作了各种探讨。一是如胡伯虎认为肛瘘是**直肠周围脓肿的后遗疾患,**直肠周围脓肿95%来源于肛腺感染。(1)基于肛腺感染学说,肛瘘反复发作的主要原因是,内口和肛腺的存在导致管道不能闭合。反复发作而肛瘘迁延不愈。黄明文等堵源截流法,治疗复杂性肛瘘,彻底切除感染肛窦及肛腺和一部分瘘管,治疗复杂性肛瘘取得一定疗效(2)。二是**存在压力差,是肛瘘迁延不愈的另一重要原因。近年来肛肠动力学研究表明,正常肛管静息压为3.3kpa-16.0kpa对维持**自制功能有重要意义。绝大多数肛瘘内口位于肛管静息压的最高点,齿线附近。(3)正是由于肛管内与肛周组织存在有压力差,高压经内口不断将粪水压入瘘道,形成反复感染,近年来国内多家医院研究此病的改良术式,如韩玉娟等瘘道切除保留**括约肌并直肠减压治疗肛瘘。(4)我科根据这两个主要原因,操作时将肛直环上三分之一者近断端内口感染源及瘘管彻底清除同时切开两侧硬结管壁,将其剪除赶紧,尽量不露脂肪组织,持线与传统手术相同,内口及内括约肌下部被慢性切开,肛管静息压有所下降,外远端瘘道清除缝合后,不存在压力差的问题,感染物质不易进入,故能自行愈合。在缝合时一定要深而严密不留死腔,缝合的第一针距内口要有一定的距离,使之便于换药引流。

    本法伤口小、疗程短、恢复快、痛苦小,对**括约肌损伤小,术后疤痕也小,更能较好的保护好**功能,符合现代外科微创化、有限化的发展趋势,值得推广。

    以前写的,希望各位同仁指正,相互学习探讨

  • 本坛属非营利性公益***,仅供医学相关人士专业与情感交流。

    本站始终坚持不涉及政治和宗教话题

    网络媒体转载我站作品请注明我站名称和链接;其他类型媒体未经许可,请勿转载我站作品!

    站内部分资源来自互联网,本站出于学习和科研目的进行讨论,如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将在2日内处理。

  • 5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5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24 08:40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