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19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哲学的魅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0-8-19 11: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哲学是一切理论产生的源泉,中医产生于有着深厚哲学基础的古中国,自然在医学理论方面有着得天独厚之处。事实上正是这样,中医理论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是相通的,“医易同源”就是对这种相通性的一种客观认识。我们只要从宏观深入微观,从医易有关系入手于中医理论循序渐进地研究,就可以发现中医理论中的各个学说,均是以易为本源的,并且全部具体应用到人体生理、中药药性、辨证施治以及病因病机等方向。中医理论中的**学说、气化学说、经络学说、脏象学说、药物归经、药的升降沉浮、四气五味,五运六气学说、子午流注学说等等,都与《易经》有着渊源。特别是**学说,它直接来源于《易经》,并在中医理论中得到了祥尽的发挥,如天人相应原理,五行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的平衡原理等等均得到中医理论的补充和完善。这一学说直接指导了中医学理论的创立,这是不容否定的一个重大原则。 
          对现代的国人看来,一提到《易经》,人们就相当然地想到封建迷信,似乎它是封建迷信的总源头。而在过去的几千年来,国人一直把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自从西方科学传入中国,它就以明晰、易懂、可证伪性强等优点得到绝大多数中国人的信任,而中国传统哲学则由于描述的原理是深藏在自然表象背后,并且难以理解以致遭到怀疑甚至否定。可以想象,传统哲学的基础理论难不到理解,它的衍生物――中医的不可理解是必然的。 
         至今还有不少人把中国传统哲学看作是古人臆想及主观的产物,这显然是受了西方科学的影响所至,因为西方科学一直不承认不可观察的基础物质存在,而传统哲学所描述的正是这种“基础物质”最基本的运动规则。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学说是“气一元论”,它所揭示的就是连续在宇宙空间的一种最基础的“物质”,是这种“物质”不对称的周期组织与离散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物质世界”。由于“物质”世界运动的规则是内在于“物质”本性的,而且在不断转化中存在的“基础物质”也是不可观察的,因此中国的哲学家一直潜心于研究万物运动最基本的原理,**学说就是对这种统一在万物之中的自然之“理”的一种客观描述。尽管它抽象了自然界中的几种“实际物质”,但它所揭示的却是普遍存在于自然之中的“规则”。 
         明白了中国传统哲学的内涵我们就知道,中医学原理并不是仅仅是“直观的、自然的、朴素的”哲学系统,而是有着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这种基础就是内在于自然的统一性,中国的先哲们早已认识到这一点,并具体应用到实践之中了。与中国传统哲学不同,西方科学由于“原子论”实践的成功,就走向了一条还原论的道路,它的特点就是只承认自然本质上的泛统一性,而拒绝承认一切现象内在本质上统一性,这样的特点决定了它只相信可观察的物质现象,而对那些支配这些现象的内在原理“熟视无睹”。由于欧洲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医学的发展提供了现代化的科学手段,从此西医走上了一条实验医学的道路,结构、静态、分析,其理论的证伪性较强,在科研方法上主要是还原论方法,即是将较复杂的、高层次的分解为较简单的层次,因此,西医强调在医学中就是把有机体分解为物理化学机械的过程,并以这些方面对机体及其疾病作出解释。这种还原论方法对机体各层次规律的揭示显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通过分析还原方法使我们对人体的认识从器官、组织、细胞、亚细胞的层次,达到目前的分子甚至更高的层次。 
         不可否认,面对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基因工程的开拓,西方生物医学的前景还会有一番精彩纷呈的表现,继续为人类作更大的贡献。但是,由于它的理论框架的局限性是不可逾越的,如它不承认显微镜下看不到的连续物质,结果使人体与外在世界之间及组成人体的各个部分和整体之间的普遍联系成为虚妄,没有了普遍联系,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必然性就得到不认识,而没有必然性,科学存在的意义就令人怀疑了。今天的西方医学就面临着这样一个十分尴尬的局面,一方面是局部精细的知识越来越丰富,但我们对于整体的了解却越来越模糊。我们不知道自身和自然的关系,不知道疾病产生的内在原因,不知道大脑和意识之间的关系,不知道自身的未来等等,这些都是西方科学迷信他们精密的观测仪器,而拒不承认仪器观察不到的普遍联系造成的。 
         第一个向西方医学提出挑战的不是别人,正是西医本身,那就是精神病学的挑战,面对脑解剖学的局限,精神、心身病学失去了它的解剖学的支撑,接着便是免疫学的兴起,对解剖学提出了再次挑战。20世纪中叶以后,西方生物医学,开始了对自身还原论的批判,他们开始意识到生命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但是,无法摆脱机械还原论的羁绊,而没能及时找到新的理论基石。尽管20世纪初,现代物理学的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崛起,从根本上冲垮了牛顿力学的机械还原论。20世纪40年代后,系统科学、信息科学的崛起,以及70年代前后,非线性科学、混沌、分形理论等一系列跨学科的兴起,都是对西方经典生物学理论基石的重大挑战,但由于西方科学观念的根深蒂固,其基础理论并没有取得相应的进展。 
          显然,不管是东方哲学,还是西方科学,它们所描述的都是同一个物质世界,自然对物质世界最终会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同样,不管是中医学,还是西医学,它们所描述的都是同一个生命整体,自然对人体的研究应该有同一个结论。尽管两者是在异质的文化土壤上和社会背景中发生发展的,两者的沟通有一定的困难,但它们的统一是大势所趋、不可改变的。只要我们能够充分利用西方医学现有的知识,向内挖掘东方医学的核心原理,就能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创造一门新兴的统一的医学体系。这种统一不仅能够沟通和完善中西医之间的理论与实践,从而更大限度地造福于人类,而且这种统一将成为现代自然科学的突破口,推动整个科学体系的一场***。
2# 沙发
发表于 2010-8-20 11:39 | 只看该作者
后世学习《伤寒论》,多从方证角度深化应用于临床,而忽略了张仲景创制六经辨证体系的真正内涵,六经辨证复杂的证候群,均是由于标本中气从化之变化的结果,张仲景六经辩证的精髓,就在于三阴三阳阴阳合一之道,感悟中国传统文化阴阳合一之理。目前只有郑寿全、黄元御、张景岳、张锡纯等为数不多的几个人运用自如,建议学习其相关著作,寻找易医同源之理。
3# 板凳
发表于 2010-8-20 11:45 | 只看该作者
郑先生说:伤寒者,邪伤于寒水之经也,太阳为三阴三阳之首,居于寒水之地,其卦象为坎,坎中一阳,即人身立极真种子,至尊无二,故称之日太阳,如天之日也。太阳从水中而出,子时一阳发动,真机运行,自下而上,自内而外,散水精之气于周身,无时无刻无息不运行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7 22:09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