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426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中草药药理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0-7-23 14: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金陵一剑 于 2010-7-27 14:51 编辑

中草药药理学

一谈起中医、中兽医、中草药,就不免说来话长。

大家知道,中医学是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医学,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医疗、生活实践中,积累总结而成的具有独特理论风格和丰富诊疗经验的医学体系。在近代西方医学传入中国之前,不管是人的还是牲畜的医疗保健,都是靠中医药独自来完成,它也不负所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确保着黄炎子孙在中华这块大地上繁衍生息和壮大发展,现在,如果按人口来平分地球,我们可以分到1/5地球;中医药也同时也确保了中国老百姓六畜兴旺,牛羊猪狗满地跑。因此中医药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和绝世的成就。

但是,随着近代西方医学的传入和现代西方医学的迅猛发展,中医药也就开始走向下坡路。其实,这种情况的出现,并不是说,中医药与西方医学是不相容的,这主要是由于古代中医药的一些特点所造成的。

所以,今晚主要和大家共同探讨四个问题:第一是古代中医药的特点,第二是中西医的不同特点,第三是古代中草药药理学即中草药药性理论,第四是当代中草药药理学。

一、古代中医药的特点

1.深奥难解的古代医经

中医理论体系诞生于两千年前的古代社会,那时的医家充分借助当时最先进的哲学思想,来解释和认识人体或动物体的生理或病理现象,归纳出有关健康与疾病的某些规律或机理,并以此来指导诊疗实践。其中,以《黄帝内经》为经典代表作。古人说,学医者必先学《内经》,不熟《内经》则不可从医。但是,《黄帝内经》是一部深奥难解的古代医经。

《内经》现存有《素问》、《灵枢》两部分,它借助当时的哲学思想,系统地阐述了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以及疾病诊治原则等,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内容不但包括藏象、经络、气血津液、体质、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及针灸、汤液治疗,预防和养生保健等,还大量涉及天文、气象、地理、物候、军事、数学、音乐、冶金、酿造等知识。因此,《黄帝内经》强调习医者需“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傍人事”。但是,后代人又有几个能做到这一些呢?下面,再讲第2个特点。

2.纷繁复杂的古代药经

《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是古代药经的杰出代表作。

《神农本草经》是成书于两汉期间的药学专著。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按功效特点分成上、中、下三品,所录药物功效的记载,屡经检验,大多准确可信。书中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等性味学说,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收载的中药有1892种,图1160幅,药方11000余条。此书内容丰富,除了关于生命、健康与疾病防止的主要内容外,还有大量涉及天文、地理、物候、矿植物等学科的内容。因此《本草纲目》被国外学者看作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对此,后人也只能是望洋兴叹,望而却步了。

因此,中医药走向下坡路也就是必然的事情了。但这也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旧的事物必然会消亡,对于这一点,大家不必灰心失望,因为孕育于旧事物之内的新事物必然会诞生。由于自身不可克服的矛盾和缺点,决定了当代医学对古代中医药的呼唤,这必然也会导致中医学、中兽医学的复兴和新一轮的发展。

二、中西医的不同特点

中医与西医比较起来,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不同特点:

1)中医注重自身内在机能状态的纠治与调整,而西方医学更醉心于病因性治疗。

2)中医学对多因多果性的错综病症,或原因尚欠明了的病症的调整效果常较为理想,而西医学仅对一些病因已基本明确了的,相对单纯的纯生物性病症疗效见优,这种相对优劣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根本改变。因此,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自身价值的提高,以及临床疾病谱、死亡谱的改变,中医治疗学中的某些特点或倾向将会更放异彩。

3)中医临床具有众多优势,除了治法及方药等方面的长处外,在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心身性复杂病症等慢性疾病的治疗中,中医学也有着许多优势。以上这些病症正是对人类健康威胁和危害最甚,且最为常见的病症,中医临床调治常能取得到临床痊愈、症情缓解、控制发作等较为满意的疗效。而西医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在防止这些非传染性慢性病时却显得苍白无力。

4)中药方剂的安全有效,不仅使得健康知识日益丰富、保健意识日趋强烈的现代社会群体对其青睐有加,而且,提示她有着值得进一步深入发掘的巨大潜能。

5)西药起效快,作用迅速,尤其是在解热镇痛、抗菌消炎方面,表现得最为突出。但是,其毒副作用也较为严重。当今人们在新药物开发中投入越来越大,却又越来越感到不安全。由于合成药物致毒、致畸甚至致死的日渐增多,以致形成“药原性疾病”、“药源性公害”等严重医学问题,引起了世界性的震惊与重视。

因此,现实的严酷性促使医药学家把注意力转向自然界,转向天然的动、植物药类。“回归大自然”,“发现中医药”,已成为国内外医药学界一种越来越普遍和强烈的呼声。

当代医学对古代中医药的呼唤,导致了人们对古代中医药理论的深入研究和对中草药现代药理学的广泛研究。

下面先介绍一下古代中草药药理学即中草药药性理论。

三、古代中草药药理学即中草药药性理论

中药的药性,也称性能,它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药性理论是我国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以阴阳、脏腑、经络学说为依据,根据药物的各种性质及所表现出来的治疗作用总结出来的用药规律,它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

1.四气五味

四气五味是中药药性基本理论之一。《神农本草经》中“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的记载,是有关中药四气五味的最早概括。气与味是药物性能的重要标志,它对于认识中药的共性和个性,以及临床运用都有实际意义。

1)四气

所谓四气,就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也称为四性。其中寒凉属阴,而凉次于寒,温热属阳,而温次于热。药性的寒热温凉是由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而总结出来的,它是与所治疾病的性质相对而言的。一般来讲,寒凉药分别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泻热通便、清热利尿、清化热痰、清心开窍、凉肝熄风等作用;而温热药则分别具有温里散寒、暖肝散结、补火助阳、温阳利水、温经通络、引火归源、回阳救逆等作用。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神农本草经》也言:“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均指出了运用四气理论指导临床用药的原则,即寒凉药用以治阳热证,温热药用以治阴寒证。

此外,四气之外还有一类平性药,它是指寒热界限不很明显,药性平和、作用较缓的一类药物,如党参、山药、甘草等,但实际上也有偏温偏凉的不同,如甘草性平,生用性凉,炙用性偏温,所以平性仍未超出四气的范围,是相对而言的,它不是绝对的平性,因此仍称四气而不称五气。

2)五味

五味的理论在春秋战国时代即已出现,用以指导饮食调养,其作为药性理论最早见诸于《黄帝内经》和《神农本草经》。

所谓五味,是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五味的产生,虽源于口尝,但更重要的则是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观察,从不同味道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获得不同的治疗效果总结归纳出来的。即五味不仅是药物味道的反应,更重要的是对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而后者构成了五味理论的主要内容。

五味具有不同的阴阳和五行属性,《黄帝内经》认为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尚书·洪范》所谓:“酸味属木、苦味属火、甘味属土、辛味属金、咸味属水”。五味所代表的药物作用及主治病证如下:

辛“能散、能行”,即具有发散、行气、活血、开窍、化湿等作用。常用于表证、气滞、血瘀、窍闭、神昏、湿阻等证。一般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开窍药、化湿药多具有辛味。

甘“能补、能和、能缓”,即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作用。常用于正气虚弱、肢体诸痛、调和药性、中毒解救等几个方面。一般滋养补虚、调和药性、制止疼痛的药物多具有甘味。

酸“能收、能涩”,即具有收敛、固涩的功效。常用于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肠滑、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带下止等证。一般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缩尿、固崩止带的药物多具有酸味。

苦“能泄、能燥、能坚”,即具有清泻火热、泻降气逆、通泻大便、燥湿祛湿、泻火存阴等作用。常用于治疗热证、火证、实证喘咳、呕恶、便秘、湿证、阴虚火旺等证。一般清热泻火、降气平喘、降逆止呕、通利大便、清热燥湿、苦温燥湿、泻火存阴的药物多具有苦味。

咸“能下、能软”,即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常用干大便燥结、瘿瘤等证。一般泻下或润下通便及软化坚硬、消散结块的药物多具有咸味。另有“咸走血”之说,则是指有些咸味药偏入血分,具有清热凉血解毒之功。

淡“能渗、能利”,即具有渗湿利小便的作用。常用于水肿、脚气及小便不利等证。利水渗湿药物多有淡味。由于《本经》未提及淡味,后世医家多主张“淡附于甘”。

涩与酸味药作用相似,常用于治虚汗、泄泻、尿频、遗精、滑精、出血等证,本草文献常以酸味代表涩味功效,或与酸味并列,标明药性。

四气和五味是辨识药物功效的重要依据,同一药物又同时具有气与味,因此两者必须结合起来以说明药物的作用。一般而言,气味相同的药物,大多作用相近,如辛温药物多具有发散风寒的作用,甘温的药物多具有补气助阳的作用,但可因气味之偏而作用有主次之别;气味不同的药物,作用不同,如黄连苦寒,可清热燥湿,党参甘温,可补中益气;而气同味异或味同气异的药物,作用则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对于一药兼有数味,则常有多种治疗作用。

以上就是有关中药药性的四气五味理论。

2.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是指药物在人体内作用的不同趋向,它是与疾病的病机或证候所表现出的趋势或趋向相对而言的。

升与降、浮与沉都是相对立的作用趋向,升指上升、升提,降是下降、降逆,浮是升浮、上行而发散,沉是重沉、下行泄利。一般来讲,升浮药都能上行向外,具有升阳举陷、发散表邪、宣毒透疹、涌吐开窍等作用;而沉降药则都能下行向内,具有清热泻下、潜阳熄风、降逆止呕、利水渗湿、重镇安神、降气平喘、消积导滞等作用。

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因素主要有药物的气味、厚薄、质地等,并受到炮制和配伍的影响。一般来讲,凡味属辛、甘、淡,性温热的药物大都具有升浮之性;凡味属苦、酸、咸,性寒凉的药物,多具有沉降之性;从药材的质地上,花、叶、皮、枝等质轻的药物多为升浮药,而种子、果实、矿物、贝壳及质重者多为沉降药。此外,有些药物具有双向性作用,另有一些药物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炮制与配伍也可以改变药物的升降浮沉之性,如酒制则升、姜炒则散、醋炒收敛、盐炒下行等,而少量升浮药配大量沉降药可加强沉降之性,沉降药在大量升浮药中能随之上升。说明升降浮沉之性并非是固定不变的。

3.归经

归经,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佳作用,即主要对某经(脏腑或经络)或某几经发生明显的作用,而对其他经则作用较小,甚或无作用。它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具体病证为依据,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

由于经络能沟通人体内外表里,四肢百骸,使体表与脏腑的疾病可以相互影响,因而某些部分的病变具有共性,并通过某经反映出来,如喘咳、胸痛可见于肺经病变,胁痛、抽搐可见于肝经病变,应用相应药物,治愈相应某经的病变,即认为某药归这一经,因而归经理论具体指出的药效所在,是从长期疗效观察中总结出来的。此外,还有依据药物自身的特性,即形、色、气味,禀赋等的不同,进行归经的方法,如味辛、色白入肺、大肠,味苦、色赤入心、小肠等,都是以药物的色与味作归经依据的。而磁石色赭(zhe)质重入肝,桑叶、菊花轻浮入肺,则是以药物的质地轻重作为归经的依据。

归经指明了药物治病的适用范围,说明了药效所在,药物的归经不同,治疗作用也就不同。因此,中药的归经理论,即有利于临床辨证选药,也有助于区别功效相似的药物。但运用时必须依据脏腑经络相关学说,注意脏腑病变的相互影响,以及与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学说的结合,才能做到全面准确。

4.毒性

古代常常把毒药看作是一切药物的总称,而把药物的毒性看作是药物的偏性,故《周礼》有“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的说法,《类经》也有“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者,因气味之偏也。”“大凡可辟邪安正者,均可称为毒药,故曰毒药攻邪也。”这是毒药的广义含义,也说明了毒性就是药物的偏性。

古代还把毒性看作是药物毒副作用大小的标志,如《素问·五常政大论》说:“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

因此,后世本草书籍在其药物性味下所标明的“有毒”、“大毒”、“小毒”等,则大都指药物的毒副作用的大小。

中药的毒性值得注意,不可错误地认为中药大部直接来源于天然药材,因而毒性小,安全系数大。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出现了大量中药中毒的报告,仅单味药能引起中毒的就达上百种之多,其中植物药90多种,动物药及矿物药各10多种。

但有毒中药的合理应用有时亦会产生佳效,如根据中医“以毒攻毒”的原则,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前提下,也可采用某些毒药治疗某些疾病,如用雄黄治疗疔疮(chuang)恶肿,水银治疗疥癣梅毒,大枫子治疗恶疮麻风,斑蝥治疗癌肿痞(pi)块,***治疗痔瘘(lou)等。因此不能一概而论。

不过,应用毒性药物时,必须根据病人的体质强弱和病情轻重,适当选用和确定剂量,应用有大毒的药物,尤应严格控制剂量,并可通过必要的炮制、配伍、制剂等环节来减轻或消除其有害作用,以保证用药安全。

以上就是有关古代中草药药理学即中草药药性理论的主要内容。下面再简要地给大家介绍一下当代中草药药理学研究的主要成就。

四、当代中草药药理学

本世纪以来,曾出现了关于中医科学与否的争鸣,直到今天,可能还有这种争论。不过,现在一般都认为,中医理论既是科学史上的一支奇葩(pa),也是一枚“苦涩的酸果”。它虽揭示了不少客观规律,解释了许多医学现象,且很有指导意义;但却很难用现行的科学理论标准作出评价,也很难直截了当地进行相关的证实或“证伪”研究,并难以广为传播、广被接受。因此,中医理论的研究和发展已成为中医药现代发展的关键。令人感到欣慰的是,现代中草药药理学研究在揭示中草药作用机理这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就。下面主要从中草药药性学的研究和中草药药效学的研究两个方面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有关现代中草药药理学的研究情况。

1.中草药药性学的研究

现代中草药药性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中草药的有效化学成分的研究上面。

大家知道,中草药的化学成分是极其复杂的。每一种中草药往往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但又并不是所有化学成分都能起到防止疾病的效用。所以,根据研究经验和临床实践,通常将中草药含有的化学成分分为有效成分和无效成分两类。所谓有效成分是指具有医疗效用的一类物质(或者说具有生理活性的化学成分);无效成分是指对其疗效不显著或目前尚未了解其医疗作用的一类物质。目前已经基本研究清楚,中草药的有效成分主要有生物碱、甙类、挥发油、鞣质等;无效成分主要有树脂、油脂、糖类、蛋白质、色素等。但是,有效成分和无效成分的划分也并不是绝对的,如黄酮类,早年认为是无用的色素,现在则认为是一类很有研究价值的成分。因此,对于有效成分的界定,不能被目前的认识水平所局限。随着中草药的临床实践和药理实验的进展,将会从中草药中发掘出更多的有效成分。

下面,仅以植物性中草药为主,着重介绍几种化学成分。

1)生物碱

生物碱是生物体内一类含氮有机化合物的总称,它们有类似碱的性质,能和酸结合生成盐,大多数生物碱均有比较复杂的环状结构,有特殊而较显著的生理作用,所以是中草药中一类重要的成分。但也有少数生物碱例外,例如**是有机胺衍生物;而**虽为生物碱,但碱性非常弱,或基本上没有碱性。

多数生物碱为无色或白色结晶,味苦、不溶或难溶于水,但易溶于乙醇、乙酸、***等有机溶剂。生物碱在中草药中分布很广,不仅存在于植物性的中草药中,动物来源的中药中也可能含有生物碱。例如蟾酥中的增压成分——蟾酥碱,亦应属于生物碱的范畴。

生物碱在植物体内常与有机酸结合成盐,其盐类则能溶于水和乙醇中,而不溶或难溶于***、乙酸、苯等有机溶剂。通常利用这些性质从中草药中提取、分离生物碱。

生物碱是植物药中比较重要的一类化学成分,含生物碱的常用药物有黄连、延胡索、乌头、曼佗罗、马钱子、麻黄、百部、石榴皮、槟榔等。

生物碱多数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如镇痛、镇静、麻醉、兴奋脊髓、解痉、镇咳、驱虫等。

2)甙类

甙又称配糖体或苷,是一类由糖与非糖部分所组成的化合物。非糖部分称为甙元。甙类大多数是无色、味苦的结晶物质。一般来说,能溶于水或乙醇,难溶于乙酸或苯,但多数能溶于***或醋酸乙酯。甙类在酸性溶液中加热或在常温下(35℃左右)遇到植物中相应的酶,即发生水解,生成甙元和糖。甙元一般易溶于有机溶剂,难溶于水。甙类由于所含甙元的不同,各类都有其不同的生物活性。甙在中草药中分布很广,也是一类重要的中草药成分。

甙的种类很多,较常见的有下述几类。

1黄酮甙类   又称黄碱素甙,甙元为黄酮类,其化合物的种类很多,在植物界和中草药中分布非常广泛,绝大多数与葡萄糖或鼠李糖结合成甙存在,是植物界中分布很广的一类黄{BANNED}素。含黄酮甙的中草药有黄芩、槐花、葛根、山豆根、桔皮、柴胡、紫苑等。一般以叶及花中含量较多。

黄酮类化合物的种类和数量较多,具有多方面的生理药理活性,其主要药理作用有:1.维生素D样作用,很多中草药中的黄酮类成分有延长肾上腺素作用的活性,从而维持血管的正常渗透压,减低血管的脆性,缩短流血时间。如槐花米的主要成分——芦丁,有防止血管破裂和止血作用,陈皮甙也是临床常用的维生素D中的一种;2.抗菌作用,有一些黄酮衍生物有抑菌或杀菌作用(多与浓度有关,低浓度抑菌、高浓度能杀菌)。如黄芩中的黄芩甙、黄芩素等都是抗菌的有效成分;3.止咳平喘和祛痰作用,很多中草药中的黄酮类成分具有止咳平喘和祛痰作用。如淫羊藿素、芜花素、黄芩甙等。黄酮类化合物的平喘作用与α β不饱和酮结构有关。酮基的氧亲合能力越强,即氧原子的密度越大,其解痉平喘作用越强;若酮基与分子中羟基形成强的氢键,则平喘作用减弱甚至消失;4.其他作用,如还有降低血压,扩张冠状动脉等作用。

2蒽醌甙类   甙元为蒽醌类。蒽醌甙及甙元大多为黄色、橙黄色或橙红色的结晶,蒽醌甙易溶于水、醇,难溶于醚、***等有机溶剂,但甙元不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所以甙和甙元可借溶解度不同而分离。含蒽醌甙类的中草药有大黄、决明子、番泻叶、茜草、何首乌、虎杖等。

蒽醌衍生物类中草药成分的生物活性有泻下作用,蒽甙的致泻作用强于甙元,在甙元中,蒽酚的作用强于相应的蒽醌类,其泻下作用与蒽核上的酚羟基有关,如果酚羟基被酯化,则泻下作用消失;其次有抗菌作用,其抗菌作用强度以甙元强于甙类。如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等都有一定的抗菌活性,某些蒽醌类成分,也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所以是治疗皮肤病(疥癣、湿疹)的有效药物;其他还有解痉、平喘、利胆及排出体内结石等作用。

3强心甙类   是一类对心脏具有显著生理作用的甙类。也是现代临床应用的一种主要类型的强心药物,多存在于有毒的植物体中,特别以夹竹科、玄参科、百合科、毛莨科、十字花科、桑科及卫矛科等植物中比较普遍。强心甙类多是无色结晶或无定型粉末,味苦,一般能溶于水和醇,能被酶或酸、碱溶液水解。含强心甙类的中草药有洋地黄、夹竹桃、罗布麻、万年轻等。强心甙类的生物活性是兴奋心肌、延长传导时间和增加心脏血液输出量,故有利尿、消水肿的作用。

4皂甙类   是一类比较复杂的甙类化合物,很多中草药含有皂甙类成分,由于其水溶液振摇时能产生持久性的泡沫,与肥皂相似,故名皂甙,又称皂素。多为白色粉末,味苦而辛辣,一般对粘膜有较强的**性。溶于水及醇,不溶于**及***等有机溶剂。但皂甙元不溶于水,可溶于**、***等。皂甙只适用于口服,不宜作注射剂(皂甙与血液接触时发生溶血现象)。含皂甙的中草药有甘草、桔梗、紫苑、远志、瓜篓、党参、知母、皂角、七叶一枝花等。皂甙类的生物活性,具有祛痰止咳的功效,有一些皂甙类内服时,能增加肠粘膜的吸收活性,故有增进食欲的作用;还有些皂甙类具有抗菌、解热、镇痛、抗癌等生物活性。

5香豆精甙类   甙元为香豆精类,甙元及其甙类多具结晶形状。甙元有芳香气,能挥发;多数香豆精甙无香气,也不能挥发,能溶于水、醇、苛性碱液。含香豆精甙的中草药有补骨脂、白芷、独活、秦皮、泽兰、前胡、茵陈、颠茄等。香豆精类的生物活性和临床应用是多方面的,比较重要的有:抗菌作用,如中药秦皮是治疗痢疾的常用药物之一,其有效成分证明是七叶内酯(秦皮素)和七叶甙,二者对数种痢疾细菌在动物体内和体外都有较强大的抑制作用,还有镇痛、麻醉、止咳平喘、利胆、利尿等作用。

6氰甙类   又叫腈甙类,水解后可放出氰氢酸。在水中溶解度较大,氰氢酸是能溶于水的剧毒气体,小量有镇咳作用,大量可使呼吸酶传递氧的机能障碍,发生内窒息而死。含氰氢酸的中草药有桃仁、杏仁、枇杷叶等。

3)挥发油

挥发油又称精油或香精油,是一类可随水蒸气蒸馏的,与水不相混合的挥发性油状物,是由几种或几十种不同性质的化合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为无色或微黄色的透明油状液体,具有芳香气,常温下能挥发,大多有**性的灼热或辛辣味,冷却时有结晶析出,此种结晶物质通常称作“脑”,如樟脑、薄荷脑等。在水中的溶解度极小,易溶于醇、醚、***等有机溶剂及脂肪油中。含挥发油的中草药很多,如薄荷、紫苏、荆芥、丁香、肉桂、当归、小茴香、肉豆寇等。具有发汗、驱风、健胃、抗菌、抗病毒、镇痛、止咳、祛痰、平喘、驱虫等作用。

4)鞣质

又叫单宁或鞣酸。是一种复杂的酚类化合物。通常为无定形的淡黄棕色粉末,味涩,能溶于水、乙醇及乙酸乙酯,能与蛋白质、粘液、生物碱盐、重金属盐结合生成沉淀。含鞣质的中草药有大黄、五倍子、石榴皮、地榆、儿茶等。具有收敛止血、止泻、抗菌等作用,此外,也可作生物碱、重金属中毒的解毒剂。

5)树脂类

是一类化学组成较为复杂的混合物。大多与挥发油、树胶、有机酸混合存在。与挥发油混合存在称为油树脂,如松油脂;与树胶混合存在称为胶树脂,如阿魏;与有机酸混合存在称香树脂,如松香;与糖结合成甙形式存在的称为糖树脂,如牵牛子脂。常为无定形的固体,质脆,受热时先软化而后变为液体,可燃烧发生浓烟,并有特异的香味,不溶于水而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含树脂类的药物还有乳香、没药、血竭等。树脂具有祛痰、镇痛、驱风、泻下、抗菌等作用。

6)有机酸

有机酸是含有羧基的一类化合物。酸味的果实中含量较多。常见的有柠檬酸、水杨酸、酒石酸、苹果酸、草酸等。能溶于水和醇等。含有机酸的中草药有乌梅、五味子、山揸等。有的有机酸具有解热、抗风湿、抗凝血等作用。

7)糖类

是中草药中最常见的成分。一般分为单糖、低聚糖、多糖二类,单糖和低聚糖主要是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大多数植物体内均有存在,而以含有甜味的果实、根或根茎中含量较多。它们一般呈结晶状,有甜味;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不溶于**、氯访等有机溶剂,没有特殊的药理作用。多糖类主要成分有淀粉、菊糖、树胶、果胶、粘液质、纤维素等。淀粉是葡萄糖的高聚物,常为白色颗粒状粉末,不溶于冷水和有机溶剂,置于水中加热时则成粘稠的胶状溶液;菊糖可溶于水,不溶于有机溶剂;树胶、果胶、粘液质都是植物中的粘性成分,在水中呈粘稠润滑的液体;纤维素、木质素都不溶于水及有机溶剂。多糖中除纤维素、木质素外,其余可供医药上作制剂用。

8)蛋白质和氨基酸

氨基酸是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的一种含氮有机物质,其分子中同时含有氨基和羧基,所以称为氨基酸。蛋白质为多种氨基酸结合成的极复杂的化合物。大多能溶于水,而成胶体溶液。起催化作用的酶也属于蛋白质类。蛋白质、氨基酸在中草药中分布较广,如天花粉、南瓜子、板蓝根、蔓荆子、半夏、天南星等,其中有些氨基酸有药用价值。

9)油脂和蜡

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所组成的混合物。习惯上分为油(脂肪油)和脂肪。常温下为液体的称为油,如植物油;常温下为固体或半固体的称为脂肪,如动物油脂。油脂不溶于水,难溶于冷醇(蓖麻油、巴豆油除外),易溶于乙酸、石油醚等有机溶剂中。

蜡是分子量较大的高级一元醇和高级脂肪酸结合的酯。在常温下为固体,理化性质与油脂相似。含有油脂和蜡的中草药有火麻仁、蓖麻子、巴豆、杏仁、薏苡仁、大枫子、鸦胆子等。在医药上除作为制造软膏、注射用油的原料外,有些油脂还具有特殊的医疗价值。

此外,中草药的化学成分还有植物色素类,如萜类色素、叶绿素;无机成分,如钾盐、钙盐、镁盐和其他微量元素等。

2.中草药药效学的研究

早在20世纪初,有一些药物学家就运用科学实验的手段对中草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证实了中草药治病具有科学性。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许多药物学家和药理学家采用现代药理实验方法,对绝大部分的中草药进行了药效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如中医在二千年前即已用黄柏、黄连治疗湿热痢、热毒痢,现在知道它们均有抑制痢疾杆菌的作用;用益母草治疗妇女产后恶露不净,现在知道它具有兴奋子宫作用;用附子治疗亡阳厥逆,现在知道它具有强心作用等。因此,根据现有的研究资料,已经证明中草药的药效几乎可以函盖整个医学临床治疗需要。由于时间关系,现在只能简要地给大家介绍一下中草药的一些基本药理作用。

1)影响免疫功能

经药理学研究和临床实践证明,有许多中草药具有影响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如人参、党参、丹参、黄芪、黄连、猪苓、茯苓、当归、鹿茸、何首乌、女贞子等60多味中草药能增加白细胞的数量,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机体诱生干扰素的能力,因而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临床上常用人参、黄芪、党参治疗肿瘤、预防感冒、防止小儿哮喘等;而甘遂、雷公藤、生地黄、龙胆草、北沙参等能减少T淋巴细胞的增生,能使机体抗体水平降低,因而具有抑制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临床上常用甘遂、雷公藤、生地黄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另外有些中草药对机体的免疫功能则具有双向作用,如冬虫夏草对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呈现明显的增强作用,对体液免疫则具有抑制作用;青蒿素一方面能减少机体的抗体水平,另一方面又能诱生干扰素。

2)影响机体适应能力

人参、党参、鹿茸、阿胶、五加皮、菟丝子等中草药能增强机体对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各种有害**与损伤的非特异性抵抗力,具有明显的抗疲劳、抗缺氧、抗寒冷及抗高温作用,使紊乱的机能恢复正常。

3)抗衰老作用

人参、鹿茸、黄芪、黄芩、何首乌、女贞子、冬虫夏草、花粉、蜂王浆、补骨脂等中草药具有抗衰老作用。如人参皂甙能清除体内可致衰老的自由基,何首乌、黄芪等还能二倍体细胞生长周期及其平均寿命和最高寿命。

4)影响生化功能

人参、鹿茸、黄芪、花粉、淫羊藿、牛膝、柴胡、牡荆、砒石、云芝具有促进蛋白质和核酸合成的作用;人参、玄参、丹参、甘草、山茱萸、淫羊藿、黄连、茯苓、女贞子、花粉、蜂王浆等中草药具有降血糖作用;黄芪、冬虫夏草、天花粉、蜂蜜、川贝母、赤勺药、淡竹叶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刺五加对血糖则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在肾上腺素性高血糖时,有降低血糖作用,而在胰岛性低血糖时,又能升高血糖。

5)抗病原微生物

金银花、连翘、鱼腥草、蒲公英、板蓝根、黄芩、黄连、黄柏、栀子、大黄、黄芪、淫羊藿、龙胆草、穿心莲、冰片、雄黄、斑蝥、大青叶、芙蓉叶、菊花、红花、七叶一枝花等中草药具有抗多种病毒作用;金银花、连翘、蒲公英、板蓝根、黄芩、黄连、黄柏、栀子、大黄、玄参、苦参、何首乌、甘草、金钱草、鱼腥草、龙胆草、穿心莲、半边莲、半枝莲、冰片、雄黄、蜈蚣、大青叶、白头翁、菊花、红花、七叶一枝花等200多味中草药具有抗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结核杆菌、百日咳杆菌、肺炎杆菌、白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及脑膜炎双球菌等多种致病菌的作用;苦参、硼砂、茵陈蒿、吴茱萸、生姜、补骨脂、百部、冰片、硫磺、紫苏、香薷、白芷、黄芩、黄连、黄柏、金银花、连翘等近百味中草药具有抗真菌感染的作用;土茯苓、金银花、鱼腥草、千里光、紫花地丁、黄芩、黄柏、菊花、栀子、大青叶、板蓝根、柴胡、桑叶、茵陈蒿、车前子、藿香、马鞭草、毛莨则具有抗螺旋体的作用。

6)抗寄生虫

青蒿、常山、马鞭草、柴胡、威灵仙、鸦胆子、砒石、鹤草芽、硫磺、雄黄、苍耳子、何首乌、生姜、地骨皮具有抗疟原虫作用;白头翁、鸦胆子、大黄、黄连、大蒜、冬虫夏草、常山、厚朴具有抗阿米巴原虫作用;使君子、苦楝皮、乌梅、南瓜子、鹤草芽、石榴皮、贯众、百部、茵陈蒿、槟榔、全蝎、鸦胆子、大黄、斑蝥、苦参、明矾等具有抗肠寄生蠕虫作用;青蒿、南瓜子、鹤草芽、槟榔、大黄、栀子、瞿麦、雄黄、硫磺具有抗血吸虫作用;蛇床子、雷丸、苦参、鸦胆子、千里光、明矾、干姜、生姜、大蒜、黄连、大黄、百部、白头翁、远志具有抗滴虫作用。

7)抗炎作用

防己、防风、当归、白术、槐花、羌活、独活、白芷、细辛、五加皮、刺五加、牛膝、杜仲、天麻、雷公藤、附子、干姜、生姜等近百味中草药具有抗炎作用,可用于治疗风湿、痹症、炎症。

8)解热作用

荆芥、石膏、大黄、麻黄、桂枝、香薷、紫苏、生姜、羌活、白芷、细辛、薄荷、蝉蜕、金银花、栀子、牛蒡子、茵陈蒿、淡竹叶、白芍药、酸枣仁、石菖蒲、桔梗、木通、鱼腥草等中草药具有解热降温作用。

9)镇痛与麻醉作用

乌头、延胡索、细辛、白芷、桂枝、生姜、香附、全蝎、乳香、独活、羌活、当归、甘草、荆芥、防风、五味子、苍耳子等具有镇痛作用;蟾酥、辛夷、附子、丁香、花椒、蛇床子、佛手、洋金花具有麻醉作用。

10)抗过敏作用

荆芥、防风、防己、细辛、艾叶、地龙、麻黄、桂枝、黄芩、苦参、牡丹皮、蛇床子、牛黄、枳实、甘草、前胡、桃仁、女贞子、乌梅、芸香草、人参、冬虫夏草、黄柏、雷公藤等中草药具有抗过敏作用,如艾叶油对蛋清所致的过敏性休克具有显著保护作用,可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地龙具有抗组织胺作用,可用于治疗慢性荨麻疹。

11)解毒与抗毒作用

如甘草、防风、穿心莲、半边莲等还具有解毒与抗毒作用。

12)抗肿瘤作用

七叶一枝花、黄药子、天南星、青黛、瓜蒂、冬棱草、半夏、三棱、茯苓、猪苓、防己、冬虫夏草、鸦胆子、巴豆、全蝎、蜈蚣、斑蝥、麝香、蟾酥、蟾皮、马钱子、雄黄、香叶天竺葵、三尖杉等中草药具有抗肿瘤作用。

中草药除了具有以上这些基本药理作用之外,还具有针对各器官系统的特殊作用。如麻黄、白芷、樟脑、马钱子等具有中枢兴奋作用,酸枣仁、钩藤、茯苓、朱砂、磁石、淫羊藿等具有镇静催眠作用,全蝎、地龙、僵蚕、白芍药、石菖蒲、胡椒、硼砂、天麻、钩藤、灵芝、牵牛子、青黛等具有抗惊厥与抗癫痫作用,百部、苍耳子等具有止咳作用,地龙、当归等具有平喘作用,等等,这里就不再细说了。以后如果有机会,我会建议院里开一门中草药药理学,届时大家如果有兴趣,也有时间,可以去听一听。好不好?

今晚和大家聊到这里,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好了,再见!

红色不太适宜,代楼主更换成黑色字。————金陵一剑

2# 沙发
发表于 2010-7-24 09:32 | 只看该作者
能否建议不使用红体字!对眼睛的**非常之大!谢谢!
3# 板凳
发表于 2011-2-12 22:46 | 只看该作者
建议推荐相关的书看一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5-14 20:01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