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4117|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临床经验交流] 做医先做人,看病先看人--看网友三例cta过敏的总结与教训偶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0-5-13 1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刚偶上iiyi就看到讲过敏的帖子,现在凡是过敏类的帖子似乎对我都也还有吸引力,一来给自己敲警钟,二来学学人家的处理方法.写一帖子供参考,理性分析和对待问题

帖子地址见https://bbs.iiy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34598&extra=page%3D1

过敏是很牵动医患神经的问题,尤其是过敏性休克.记得以前图书馆看过一本讲过敏和急救的书,讲了很多过敏,包括很不常见甚至匪夷所思的扑尔敏过敏,6542过敏和中成药过敏.说实话抗生素过敏还是见得很多而且大家讨论比较多的话题,但临床上维生素过敏,中成药过敏的例子也比较常见.临床久了就发现过敏似乎很多而且复杂,难以判断,而且很快,风险也大.但过敏又无法避免,除非你不用药.

药理上讲,过敏和组织胺释放关系很大,药理上和病理,免疫应答上是个很复杂的过程,与药物纯度,患者机体敏感性关系都很大.

以青霉素为例,其他的如法炮制.比如青霉素过敏的免疫应答,一般人都认为青霉素打过就没事,可以再打.实际上过敏只发生在以前用过的患者身上.因为免疫应答是抗原-抗体结合的过程,没用过就无谈抗原,自也无抗体应答.所以既往从来没有用过青霉素的人是绝对不会发生青霉素过敏的.而往往用过的病人,特别是抗原稳定的情况下,就更容易发生过敏.突出的情况就是上午做了皮试,下午来打.或者做完皮试很久再来打,这样的过敏是最容易发生的,因为在皮试药物进入体内,经过一段时间稳定后,作为皮试药液的抗原是敏感性最高的,也最容易发生应答.那么所以我们就在临床上要尽量避免皮试和用药时间间隔很长,确保皮试结果完毕后就上皮试药物.

那么还有另外种情况,没做皮试的怎么也发生过敏呢,那是因为他既往用过此种药物,在体内有免疫标识物,在超敏的机体环境下容易和再次进入体内的药物应答而发生过敏,当然这种免疫反应十分复杂,暂不谈太多.

就理论上讲,过敏的病理生理我写了一点.那么实际上临床中皮试的含义更多的是医生的自我保护和给患者的医疗印象,据我所知,在安徽,河南那边,很多打头孢都不做皮试的,只有青霉素做.越是沿海的地方医疗保护越重视,越往封闭,不开放的内陆走越不在乎.

为什么讲看病先看人,行医先做人,这是主题,我慢慢讲

首先,做医生就应当有医生的样子,换而言之就是患者心目中医生的形象,比如保守,稳重,细心这些,当然事实又是相反,年轻的医生几个能细心,稳重,保守,甚至有多年资历的也不见得,因为人的性格都不同,虽然都是医生,但也有大大咧咧,粗心毛躁的医生,不能说他们医术不高,只是讲不太符合患者心目中的形象,我就是一例,我上班很少穿 白大褂,也经常在诊室吸烟,形象也不符合.但在此就事论事.一旦你有个医生的形象,给患者形成一种细心,体贴,关怀,医术高明的印象(无论事实是否如此),那么患者就会给你先加分,他的依从性就会高.比如就拿做皮试来讲,很多人不愿意做,大多数是怕痛或者觉得没必要,固执,但如果你在他心目中有医生的形象,他也就会听从你的建议而不固执己见,那么我们的诊疗就会要便捷很多.那么即便是发生了医疗事故,患者也会自行给你加分而不找或者少找你的麻烦.所以医疗中技术还摆在其次,态度是首位.不是讲要一味对患者好,而是你得形成医生固有的形象.

其次,看病先看人.根据我的经验,过敏往往发生在那些不爱讲话,或者内向,固执的人身上比较多.反而斤斤计较,外向,罗利巴索的人发生过敏的机率小,为什么呢.因为很多时候患者都是自己实在忍不住再对你讲哪里不舒服,而唧唧歪歪的人稍有一点不舒服就把你呼来喊去.与其省事去应对那些不喜欢作声的人,我还喜欢伺候这些唧唧歪歪的人.因为治疗过敏的时间把握很重要,患者不说就延误了宝贵的治疗时间,从而可能发生更严重的后果.而如果哪里不舒服就很早的告诉医生,那么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就可以避免了.所以临床上看到那些不喜欢作声的,沉默的病人,就得多留个心眼,多嘱咐和恐吓几句.

当然,以上都是就事而论,实际上我们临床中工作忙的时候,很容易忽视这些,或者碍于情绪,人情,当时的心境,工作环境这些,难以做到如此精细.医生的工作量大,责任重,风险高,特别在基层,杂事多.比如你一边看病一边写处方还得换瓶子配药剪输液器倒垃圾搞卫生哄小孩,在自己忙的时候还要想到这些确实有些难为,我写了这么多自己也不一定能做到,尤其是忙起来,哪个还记得这些.

写上述文字只是供大家参考,留个印记和心眼罢了

8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8朵
2# 沙发
发表于 2010-5-13 13:07 | 只看该作者

做医先做人,看病先看人--看网友三例cta过敏的总结与教训偶感

学习了.
3# 板凳
发表于 2010-5-13 13:59 | 只看该作者

做医先做人,看病先看人--看网友三例cta过敏的总结与教训偶感

还有点道路理.
头像被屏蔽
4
发表于 2010-5-13 14:0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5
发表于 2010-5-13 14:17 | 只看该作者

做医先做人,看病先看人--看网友三例cta过敏的总结与教训偶感

你说的太好了啊
6
发表于 2010-5-13 15:15 | 只看该作者

做医先做人,看病先看人--看网友三例cta过敏的总结与教训偶感

有道理。顶!!!!
7
发表于 2010-5-13 19:09 | 只看该作者

做医先做人,看病先看人--看网友三例cta过敏的总结与教训偶感

这么快就沉了?
8
发表于 2010-5-13 20:33 | 只看该作者

做医先做人,看病先看人--看网友三例cta过敏的总结与教训偶感

青霉素过敏会死人已经是一个常识,可以说是人人皆知,家喻户晓了。用青霉素治疗前做过敏试验,也成了医疗上的一项常规,尽管如此,每年还会有人死于青霉素过敏,引发不少医疗**。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对知识分子夫妇的独生子发烧,去诊所请医生看病,经过一番检查后诊断为急性扁桃体炎,建义注射青霉素,患儿的母亲心痛孩子,因为皮试是很疼的,便对医生说,孩子过去打过青霉素,不过敏,能不能不做皮试。医生在反复询问了患儿过去的青霉素应用史后,答应了孩子母亲的要求,决定不做皮试,结果针还没有打完,孩子就死了,连抢救的时间都没有。事后,有人不理解,为什么过去不过敏,这一次却过敏了。事实上,如果患者从未接触过青霉素,注意,这里说的是从未接触过,他就不会对青霉素过敏。道理楼主已说的很明确了。因为引起过敏,必须有一个致过敏过程。青霉素作为过敏原进入人体后,身体产生过敏抗体,这些过敏抗体具有专一性,即仅仅针对青霉素发生剧烈的抗体抗原反应,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过敏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过敏原和过敏抗体,人体第一次接触青霉素时,因为没有过敏抗体,所以不会出现过敏反应。第二次接触青霉素时因为过去有过接触,有可能产生过敏抗体,就有可能产生过敏反应。由此可以推断,用过青霉素的次数越多,产生过敏抗体的可能就越大,就越容易发生青霉素过敏。在这一点上,可以做如下的概括;从未接触过青霉素,不会过敏,过去用青霉素不过敏,不能肯定现在也不过敏,过去用青霉素过敏,今后肯定过敏,这样,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使用青霉素,必须做过敏试验,因为不敢肯定患者过去是否接触过青霉素。停药24小时或更改批号时也应重做皮试。
9
发表于 2010-5-13 21:00 | 只看该作者

做医先做人,看病先看人--看网友三例cta过敏的总结与教训偶感

楼上的言语艰涩,简练简练
10
发表于 2010-5-13 21:27 | 只看该作者

做医先做人,看病先看人--看网友三例cta过敏的总结与教训偶感

楼主和8楼说的很有道理 学习了
11
发表于 2010-5-13 21:35 | 只看该作者

做医先做人,看病先看人--看网友三例cta过敏的总结与教训偶感

停药24小时或更改批号时也应重做皮试???????????????、
这个很难做到哦,我一般都是停药48小时或更改批号时应重做皮试
12
发表于 2010-5-13 23:20 | 只看该作者

做医先做人,看病先看人--看网友三例cta过敏的总结与教训偶感

深有同感啊
有些不爱说话的人,有一点不舒服不会说出来,以为自己可以忍受
到了实在忍不住的时候再叫医生,给医生出了难题为自添了痛苦
往往会错失良机啊
慎重一点啊对待这样的病友.
13
发表于 2010-5-14 09:44 | 只看该作者

做医先做人,看病先看人--看网友三例cta过敏的总结与教训偶感

自己顶
14
发表于 2010-5-14 20:27 | 只看该作者

做医先做人,看病先看人--看网友三例cta过敏的总结与教训偶感

自己再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8 21:11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