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46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业资源] 小议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0-5-11 19: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 阿司匹林(Aspirin缩写为ASP)作为一种非甾体抗炎药,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多、使用时间最长、应用最广泛的解热、镇痛和抗炎药物。它能抑制体温调节中枢的前列腺素合成酶,使前列腺素(PG)合成、释放减少,从而恢复体温中枢的正常反应性,使外周血管扩张并排汗,使体温恢复正常。应用于临床已有80多年的历史,除了它的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作用以外,近百年来,国内外诸多医药学者对该药在临床的应用范围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特别是近年来,ASP在临床上的应用日趋广泛。本文旨在对ASP的临床应用进展予以综述。

  2 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

  阿司匹林化学名为:2-(乙酰氧基)苯甲酸,又名醋柳酸,或乙酰水杨酸。1897年由水杨醋和醋酐反应制成,是应用最早和最广泛的解热镇痛药,临床应用已逾百年。

  2.1 理化性质

  2.1.1 本品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或微醋酸臭,味微酸。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

  2.1.2 显酸性,可溶于碳酸钠及氢氧化钠。

  2.1.3 稳定性差,极易水解,生成水杨酸(具毒副作用)和醋酸。《中国药典》规定要检查游离水杨酸,遇三氯化铁试液显紫堇色。生产中还可产生醋酸苯酯、水杨酸苯酯和乙酰水杨酸苯酯。这些杂质由于不含羧基,故不溶于碳酸钠试液中。产生的少量乙酰水杨酸酐杂质可引起过敏反应。

  用途:本品的解热、镇痛、抗炎作用较强,能选择地使细胞内环氧合酶(COX)乙酰化,抑制环氧合酶(COX)的活性,影响下丘脑中枢致热因子前列腺素(PG)的合成,使体温中枢恢复调节体温的正常反应。

  2.2 临床上有四大用途

  2.2.1 小剂量可解热、镇痛,用于感冒退热、缓解头痛和全身痛。

  阿司匹林通过对环氧合酶(COX)的抑制而减少前列腺素(PG)的合成,由此减少组织充血、肿胀,降低对疼痛的敏感性,具有中等程度的镇痛作用。可缓解轻度或中度的疼痛,对钝痛如头痛、牙痛、 神经痛、关节痛、肌肉痛及月经痛等有较好的镇痛效果,也用于感冒、流感等退热。而对创伤性剧痛或内脏平滑肌痉挛引起的绞痛几乎无效,但由于仅对疼痛、发热的症状有缓解作用,不能解除疼痛、发热的致病原因,也不能防止疾病的发生,需同时应用其他药物参与治疗,故不宜长期服用。

  阿司匹林服后吸收迅速而完全,解热、镇痛作用较强,作用于下丘脑体温中枢引起外周血管扩张、皮肤血流增加,出汗,使散热增强而起到解热作用。能降低发热者的体温,对正常体温则无影响。成人1次0.3-0.6g,一日3次,必要时每4小时1次;儿童按体表面积1.5g/㎡,分4-6次服用,或每次按体重5-10mg/Kg,或每次每岁60mg,必要时4-6小时1次。

  阿司匹林可减少炎症部位具有痛觉增敏作用的物质——前列腺素(PG)的生成,

  故有明显的镇痛作用,成人一次0.3-0.6g,一日3次或疼痛时服,儿童按体表面积1.5g/㎡,分4-6次口服,或按体重一次5-10mg/Kg。

  2.2.2 大剂量可抗风湿,用于治疗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

  阿司匹林为治疗风湿热的首选药物,用药后可解热、减轻炎症,使关节症状好转,血沉下降,但不能去除风湿的基本病理改变,也不能预防心脏损害及其他合并症。成人一日3-5g(急性风湿热可用到7~8g),分4次口服。儿童每日按体重80~100mg/Kg,分3-4次服,如1-2周未获疗效,可根据血药浓度调整用量,有些病例需增至每日130mg/Kg。

  阿司匹林除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外,也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可改善症状,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此外,本品也用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幼年型关节炎以及其他非风湿性炎症的骨骼肌肉疼痛,也能缓解症状。

  2.2.3 抑制血小板凝集,可用于防止动脉血栓和心肌梗死。

  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阻止血栓形成,临床可用于预防暂时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塞、心房颤动、人工心脏瓣膜、动静脉瘘或其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

  抑制血小板聚集,尚无明确用量,多数主张应用小剂量,如50-150mg,每24小时1次。

  2.2.4 粉末外用治足癣。

  3 阿司匹林其他的临床应用

  3.1 ASP对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

  3.1.1 ASP应用于急性心肌梗塞。据报道:对于急性心肌梗塞发病24h内服ASP160mg,以后继续服用,治疗组死亡率降低23%,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意义。另外,有人对复服药一个月(160mg/d),其第五周病死率为9.4%(804/8587),而对照组为11.8%发生心肌梗塞。用ASP做为辅助预防进行了六项大的研究,结果表明:其中五项ASP为300-1500mg/d均获得疗效。因此,证明ASP治疗和预防心肌梗塞是安全、有效的,且越早效果越佳[1]。但至今尚无研究提出ASP最适宜剂量的结论性依据。另据文献报道:治疗心血管疾病取得显著疗效的ASP剂量多为160-325mg/d,4次/日[2],值得注意的是在临床实践中,尿激酶可加用肝素治疗而与ASP合用,可显著降低心肌梗塞病死率与再梗塞率,即每1000例急性心肌梗塞治疗者减少50例死亡,因此,这就提示对治疗心肌梗塞不一定加用肝素,从而使溶栓治疗简单化,易于临床应用的推广。

  3.1.2 ASP应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据报道:一项大规模的研究,即对在一个月内出现不稳定型心绞痛的1266名男性患者进行随机分组,ASP给药剂量为325mg/d,连用12周。结果ASP组死亡率和急性心肌梗塞发生率较安慰剂组低51%,前者为1.6%和3.4%,后者为3.3%和6.9%。Carins报道的ASP用量为325mg/d,4次/d,连续用药28天,与对照组比较[3],因此,USA抗血栓治疗会议早在1989年就提出建议所有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服用ASP持续两年。

  3.1.3 ASP应用于稳定型心绞痛。USA抗血栓治疗会议建议对稳定型心绞痛,包括以往患过心肌梗塞劳力型心绞痛,冠心痛及冠状动脉造影异常与运动试验阳性应同时给予ASP325mg/d长期服用。

  3.2 ASP对外周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

  3.2.1 ASP对抗血栓形成的临床应用

  ASP的抗血栓形成作用可减少术后吻合处血管内膜增生,可用于人工血管、人工瓣膜移植术及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术等。早期应用ASP可显著改善移植术后血管的畅通率。对于预防性应用ASP与潘生丁对术后并发深部静脉脑血栓症有效,亦可减少术后肺栓塞发病率。例如85例病人用ASP(1000mg/d)加潘生丁(600mg/d)后,出现深度静脉栓塞仅为14%,而75例病人(矫形外科)对照组则有32人出现。认为:长期连续合用上述两药还可预防移植静脉栓塞[4]。ASP对于抗血栓形成的用量,有人认为,对于无过敏史、无溃疡出血的患者每日服325mgASP可作为减轻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的长期措施,对于长期卧床的病人口服小剂量ASP可预防静脉血栓的形成[5]。

  3.2.2 ASP对治疗新生儿动脉导管闭合的临床应用

  动脉导管的开放与闭合与婴儿血内前列腺素的(PG)水平有很大关系,因此,有人认为,新生儿由于血管内膜PGI2合成酶活性较强,应用ASP可导致PGI2合成受到抑制,对抗PGI2的扩血管作用,从而促使新生儿动脉导管闭合,其应用剂量为20mg/Kg,6h一次,分4次服用。

  3.3 ASP对参与抗癌治疗和癌症镇痛的临床应用

  USA首次研究结果表明,传统药物ASP能加强癌症病人被减弱的免疫系统。研究者对10名患不能手术治疗的进行性头颈癌的病人给予ASP类似物——炎痛康后,通过观察其免疫系统,显示患者体内激发了对癌细胞有效的抵抗力,更重要的是,病人的临床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因此,USA的许多医院采用了这种治疗方法,而且在某些病例中证实其临床效果是令人满意的[6]。国外近年来的研究方向已转向用于手术、放疗或化疗有复发的癌症病人,给予ASP及类似物治疗。有更多的迹象表明:早期使用ASP及类似物能减少激发性肿瘤的扩散直至消失。

  3.4 ASP对治疗白内障的临床应用

  ASP的另一新用途是口服治疗老年性白内障或糖尿病性白内障。关节类风湿患者用ASP与不用者相比,前者白内障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后者,有人认为,ASP可推迟白内障进展约十年左右。目前,ASP对治疗白内障其每日用量为325mg,3-4次给药。

  3.5 ASP对治疗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并发症的临床应用

  研究证明,ASP可预防或减少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并发症,给药剂量为每日1克,可连续服用一年。其作用机理为:ASP**胰岛素分泌而使血糖降低,帮助改善血糖水平(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主要因素);ASP的抗血栓形成作用可改变微血管的病程。国内申氏报道:用葛根素与ASP的复方制剂有降血糖作用[7]。此外,ASP对糖尿病患者的末梢神经障碍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3.6 ASP对治疗腹泻的临床应用

  内源性前列腺素(PG)可能是引起霍乱及溃疡性结肠炎的重要原因,ASP通过临床实践可有效地抑制霍乱肠毒素及沙门氏菌引起的肠液分泌,减轻溃疡性结肠炎的腹泻。另外对X射线或放疗引起的腹泻也有一定的疗效[8]。

  3.7 ASP 对治疗巴特氏综合症的临床应用

  研究认为肾小球旁器增生综合症的发病机理与体内的前列腺素(PG)增高有关,钾盐与ASP等前列腺素(PG)抑制剂合用对治疗该病可获良好效果,其ASP的治疗量为每天1000mg/Kg。

  3.8 ASP对抗利尿的临床应用

  ASP可致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性下降而产生利尿作用,主要机理是阻碍了前列腺素(PG)的合成[9]。

  3.9 ASP对治疗春季眼结膜炎的临床应用

  其中球结膜型11例,混合型4例,睑结膜炎3例,试用ASP治疗,其治疗方案为:肠溶片成人0.6g/次,3次/日;9岁以下儿童0.3g/次,3次/日,连用3-10天,平均治疗4.78天即止痒。

  3.10 ASP对治疗轻度到中度Ⅱ型麻风反应的临床应用

  诸多的研究者认为,ASP尚可用于治疗轻度与中度的Ⅱ型麻风反应,其用量为118mg/d ,治疗中其麻风药剂量不变。

  4 ASP其他方面的临床应用

  ASP用于眼科黑蒙症,是由于视网膜血栓引起的发作性单侧视力消失,采用ASP治疗,每日给予0.65g,可获得较好疗效。ASP用于治疗胆道蛔虫症,一次1g,一日2-3次,连用2-3日;阵发***痛停止, 24小时后停用,然后进行驱虫治疗,有效率可达90%以上。 ASP对血小板增多症有效,可改变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尿毒症;亦可用于镰状细胞性贫血,ASP合用尿激素等可减少溶血性尿毒症所致慢性肾脏病变的病发率。

  总之,展望ASP近百年的临床研究与实践,在治病与防病的领域中,ASP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系统,随着不断的研究深入,已逐步得到发展和证实,并显示了ASP在医疗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2# 沙发
发表于 2010-6-1 18:2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3# 板凳
发表于 2010-6-2 12:5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4
发表于 2010-6-2 22:22 | 只看该作者
挺好 ..受益不少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5-1 01:54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