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06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解析中医针灸治病机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12: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华夏医学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而针灸学是中医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治病有句古语:一针二灸三用药,针灸还是第一科。运用临床见效迅速,特别是醒神开窍更是立竿见影有着起死回生之妙,几千年来每个医家都在不断探索经络的实质。笔者二十余年来不懈的努力,终于使经络给予***,临床发现针灸治病是**人体协同肌与拮抗肌来发挥效应的。通常针灸辨证是根据中医学的八纲论治加上对人体气血升降开合的评估来施术给予补泻。下面简要地阐述一下针灸补泻与协同肌、拮抗肌的关系。
    补法
   肠胃气血虚引起的各种疾病。配穴:冲阳、解溪、条口、三里、阴市、伏兔、 髀关、关元、合谷、曲池、肩髃、缺盆、啊是、胃俞。
操作:用指针从远向近顺序**穴位或采用针灸同样有较满意的疗效。
  机理:从远向病灶取穴人体肌肉也从远向近处收缩挤压气血向患处充盈,如果我们不按穴位操作,按这些穴位的肌肉群,从四肢向胃部顺序**,最后在胃俞穴周围**同样起到显著的效果。举一反三各种疾病均可采用同样规律操作,中医学论:气虚则麻、血虚则木,木麻为气血两虚,凡是虚证均可采用。针灸**朱汝功医案(姚**,女,右头角疼痛已三十年,并发头晕诊为(神经性偏头痛)一诊取太冲,足临泣,三阴交,足三里,合谷,中渚,百会,风池。
二诊因患者背部经常发凉同上方义加大杼一穴。
三诊至八诊全按搬还配穴取之,三十年顽疾仅针治八次而愈。请参阅朱汝功、陆瘦燕针灸学术经验选223页。)。她这种配穴法是根据古经络环形的线路,逆取而上使肌肉收缩挤压气血至患处,来达到补益气血的效果。
    泻法
肠胃各种实证病变配穴:天应、胃俞、下脘、水分、髀关、风市、阳陵泉、上、下巨虚、条口、解溪、冲阳、内庭。操作:针灸或指针。
机理:从病灶到髀关从近向远**挤压气血向远处扩散,取风市、阳陵泉一线,让大腿侧面肌肉群紧张由于侧面肌的紧张,患处的肌群必然放松再取三里至内庭再次挤压气血向远处扩散,达到泻实的效果。举一反三这种配穴可治疗人体各种实证病变,不限穴位也不必非用针灸,只需在相应的肌肉群**即可,效应差异甚微。这种利用肌肉收缩舒张来调节气血配穴法,有数十种配穴技巧,治疗效果也非常显著详情可参阅“论古今名家针灸配穴点评”,但是这种方法也存在着某些不足之处,往往辩证不明导致补虚太过,出现气血瘀阻现象,泻实太过出现气血虚脱等症状。只有利用自主神经良性调节,疾病才能完全向良性过渡,从而避免给患者带来副作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2 22:18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