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302|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医学资讯] 近半**者患有抑郁症 教师等三类人是高发群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0-1-5 12: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月5日报道 宋祥瑞教授的纵身一跃,令身边人扼腕叹息,同时也让人不解,抑郁症真有这么厉害吗?

  “教师、秘书、会计三类人是抑郁症的高发群体。”湖北省精神医学会主任委员王高华说,“他们过分追求完美。”

  接受记者采访时,宋教授的妻子说,“他是一个对自己要求很高的人。”
2# 沙发
发表于 2010-1-5 12:25 | 只看该作者
抑郁症的预防和治疗值得社会重视

  “10个咨询电话中,5人都表现出明显的抑郁倾向。”昨日,武汉市心理医院危机干预中心心理咨询师汪智慧介绍,抑郁已成为现代都市人中非常普遍的心理病。

  汪智慧说,在危机干预中心,有一半以上的倾诉者都有明显的抑郁倾向,如情绪低落,厌世,自闭等等。这些人年龄多集中在20~45岁间,女性倾诉者占到六成左右,抑郁原因主要以家庭感情为主,而男性则多为事业、工作居多。

  市精神卫生中心刘小林主任医师介绍,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是精神科**率最高的疾病,发病率很高,被称为精神病学中的感冒。抑郁症目前已成为全球疾病中给人类造成严重负担的第二位重要疾病。

  湖北省精神医学会主任委员王高华介绍,数据显示,中国平均**率为十万分**十三,若照此推算,理论上武汉市每年可能有1700多人**。“**的人中70%存在不同的精神问题,其中又有70%是抑郁症,换言之,**的人群中有49%属于抑郁症范畴。
3# 板凳
发表于 2010-1-5 12:25 | 只看该作者
三大人群 易患抑郁症

  “教师、秘书、会计三类人是抑郁症的高发群体。”湖北省精神医学会主任委员王高华介绍,这三类人都属于完美主义者,“过分追求完美是生活中的大缺陷。”

  39岁的秦兰英(化名)是一所重点小学语文老师,一直忙工作,32岁才生宝宝。儿子5岁时,她就让其上小学,对儿子的标准永远是100分。有时孩子考了98分,秦兰英都要训斥:“我班上的孩子一半都考了100分,你为什么考不到……”久而久之,秦兰英觉得自己非常失败,教得了别人的孩子,自己的孩子却十分愚钝。

  去年4月,儿子一次考试只考了72分,秦兰英留了一封遗书,吃了大半瓶安眠药**,幸亏发现及时,保住了性命。
4
发表于 2010-1-5 12:25 | 只看该作者
情绪低落半月就要小心了

  被称为精神病学中的感冒,抑郁症发病率之高不可忽视,我们应该如何提防呢?

  抑郁症的前期表现很明显,如情绪低落,思维迟滞或失眠等,如果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完全可以有很大缓解。但遗憾的是,几乎九成的患者都是到了“不得不治”的状况才想到求助医生,给自己经济和精神上都带来很大的损失。

  湖北省精神医学会主任委员王高华说;“往事不堪回首,前途一片黑暗是抑郁症患者的典型心态。”王高华介绍,目前“抑郁”两字都成了大众化名词。在专家门诊中,约50%的人都是抑郁患者。

  刘小林说,偶尔的情绪低落是正常的,但这个现象持续发展一周到半个月,就应该引起重视,此时,可以通过运动、倾诉等方式来缓解,如果还不见效,就应该考虑求助医生了。

  “重症抑郁症最终死亡率在10%至15%,但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避免。”王高华说,目前抑郁症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治疗的有效率在90%以上。
5
发表于 2010-1-5 12:25 | 只看该作者
宋祥瑞跳楼**的消息让人直叹惋惜。

  华中师大社会学教授梅志罡称,这些**的知识分子,一般比较敏感,对人生问题的思考比较深入,他们对事业很忠诚,在工作上、生活上及学问上都追求完美与卓越,他们特别看重精神生活的质量,对自我价值的实现期望值很高。当他们在现实中遭受挫折时,容易陷入苦闷不能自拔,甚至采用极端方式结束生命。

  华中师大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心理学教授汪海燕说,知识分子要放下面子,当发现自己特别孤独,不愿意将自己的苦恼向他人倾诉时,要学会自我调节心理状态,以平常心对待工作与生活。有时要学会放弃,要承认自己不是完人,做错了事勇敢认错,对社会、对他人要持宽容态度,不要太较真。如果得了抑郁症,一定不能爱面子拒绝治疗。

  汪海燕称,每个人都有心情不好的时候,学会释放很重要。

  让生活有规律。每天陪伴家人或孩子散步40到50分钟,呼吸新鲜空气,将心中的不愉快讲出来;可已经常听听节奏轻快的音乐,做做运动。

  对着椅子自言自语都行。还可将一张椅子摆放在自己面前,想象椅子上坐着一个能倾听自己说话的人,将自己的烦闷苦恼全讲出来。自言自语时,可率性而为,哭也行,骂也行,捶胸顿足也行,这样做,既顾及了自己的面子,也能使不良情绪得到很好宣泄。
6
发表于 2010-1-5 12:26 | 只看该作者
如果家人中有抑郁症患者,我们应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呢?

  湖北省精神卫生中心陈振华副教授昨强调:“不要给患者贴上疾病的标签,不要强化疾病概念。”

  曾经有个小伙子,大学毕业后找工作失利,在家自暴自弃,整天蓬头垢面,不理世事。父母羞于让他出门,只要家中有客,便对他说:“你有病,躲到房里去!”甚至有时让其躲在衣柜、床底,后来,只要家中门铃一响,小伙子条件反射性地往床底跑。

  陈振华指出,这是对待抑郁患者的大忌。家中有抑郁症患者后,家人首先要配合医生,做系统、正规、持续的治疗,从情感、物质上要做患者坚强的后盾,给他们心理安慰,另外家人要学习精神类基本的知识,观察患者疾病的发展态势,预防其**,尽量避免在患者面前强化其疾病,不要过分敏感。

  汪海燕说,当发现家人心头有解不开的结时,要充满爱意地宽慰他(她)。还要主动鼓励他(她)看心理医生或接受医疗机构的治疗。

  王高华介绍,轻度的抑郁症可能仅需心理治疗就行,但程度较重的抑郁症就要药物配合心理治疗。抑郁症的发病不是单一的原因,而是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因素三维一体合成。生物医学上而言,人患抑郁症多半是人体内五羟色胺减少,因此要补充这类物质的药,才能控制患者情绪。单纯靠心理治疗,远远难达到效果,而心理治疗只能作为辅助治疗。

来源:中国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7-1 01:51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