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0737yyzl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病例讨论] 极具临床价值的脑外伤病例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09-12-21 19:38 | 只看该作者

极具临床价值的脑外伤病例

硬膜血肿的患者保守治疗后血肿减小或消失的见过几例,楼主能否公布一下此病例的结果。
32
发表于 2009-12-28 16:13 | 只看该作者

极具临床价值的脑外伤病例

这样的病例并不少见,第一张片子还有临床表现。手术指正明确,无可非议。快速脱水后,瞳孔回缩,意识障碍变浅,头颅CT复查中线较前回复,硬膜下血肿消失。没有手术指正。你们的决定也正确。脑外伤病人颅内变化很复杂。我们的经验是有手术指征的术前准备好后,在进手术室以前再次复查。尤其是受伤时间短的病人。
     急性硬膜下血肿短时间内消失或者明显减少有两种原因:一种是颅内小的桥静脉、皮层静脉断裂出血较急但血肿未能完全凝固情况下被CSF循环冲散,伴有颅底骨折的可能随CSF耳漏流出颅外有关。(不知道这个病人有没有颅底骨折脑脊液漏)另一种是脑水肿或者继发脑内血肿,颅内压显著增高,硬膜下血肿受压变成薄层。从CT看好像吸收了,但此类病人的症状是逐渐加重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专业分 +1 收起 理由
kdwk2006 + 1 您的发言非常精彩,请再接再厉!

查看全部评分

33
发表于 2010-1-25 20:49 | 只看该作者

极具临床价值的脑外伤病例

警惕,这就是超急性硬膜下血肿,多变形
34
发表于 2010-1-25 22:14 | 只看该作者

极具临床价值的脑外伤病例

确实是少见啊
35
发表于 2010-2-9 13:44 | 只看该作者

极具临床价值的脑外伤病例

这个临床上并不罕见
36
发表于 2010-2-9 22:22 | 只看该作者

极具临床价值的脑外伤病例

我也碰到一例,受伤时间半小时ct中线偏移1.5CM,硬膜下血中约20ML,瞳孔一边散大。绝对手术指针。立即20%甘露醇250ML+速尿20MG。谈完话约半小时进手术室,查散大的瞳孔回复并对光反射转为稍迟钝。做还是不做,最后还是做了。考虑入了手术室没做手术会引起家属的不信任,后期如果恢复不好或病情加重会引起医疗**。这个病人硬膜下血肿术中发现较CT片的量要少。术后病人第二天就神智恢复,最后完全康复出院。所以术前脱水瞳孔能有恢复的一般效果好,能得到家属的信任,避免医疗**。

5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 kdwk2006+5感谢支持!感谢分享!
收到5朵
37
发表于 2010-2-15 20:48 | 只看该作者

极具临床价值的脑外伤病例

没有碰到过,真的要好好学习吸取经验
38
发表于 2010-2-18 17:10 | 只看该作者

极具临床价值的脑外伤病例

广泛性脑挫裂伤,脑水肿,脑疝,右侧硬膜外血肿。去骨瓣减压,清除血肿,加强脱水。
39
发表于 2010-2-21 21:27 | 只看该作者

极具临床价值的脑外伤病例

颅高压时做腰穿,胆子很大哟
40
发表于 2010-8-20 16:27 | 只看该作者

极具临床价值的脑外伤病例

曾见过,交代清楚
41
发表于 2010-8-20 17:46 | 只看该作者

极具临床价值的脑外伤病例

个人觉得还是要密切观察,毕竟有明显的血肿及意识改变,
42
发表于 2011-4-18 21:59 | 只看该作者

极具临床价值的脑外伤病例

曾经碰到一个急性硬膜下血肿的病人,血肿约50ml,有手术指证,由于凝血障碍,保守治疗,很成功
43
发表于 2011-4-20 19:58 | 只看该作者

极具临床价值的脑外伤病例

的确及具价值,留名长期观看
44
发表于 2011-4-26 11:29 | 只看该作者

极具临床价值的脑外伤病例

硬膜下出血一般伴有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因蛛网膜往往破裂,所以有时会出现血肿数小时减小或消失的情况,我们在工作中也遇到过几例,应该是血液循环到蛛网膜下腔去了。
45
发表于 2011-4-26 23:02 | 只看该作者

极具临床价值的脑外伤病例

值得深思,
46
发表于 2011-5-13 10:39 | 只看该作者

极具临床价值的脑外伤病例

第一、在目前的医疗环境下,我觉得第一次就应该手术,术前头颅CT及右侧瞳孔散大,完全具备手术指征,无必要去为病人承担那么大的风险;尽管入手术室后,患者意识障碍好转;
第二、患者为无名氏,因当初患者无家人,可这样处理;
第三、但如有家属在场的话,你很难解释,万一保守过程中,尽管你观察得更足够,病人还是出事了,到那时你就完蛋了;
第四、如第一次开完刀,我想患者恢复应该不错,家人也会开心,万一出了新的问题,家人潜意识中,已会想到,要开刀,伤情很定重,已有心理准备,未必会找你麻烦。

5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 kdwk2006+5感谢支持!感谢分享!
收到5朵
47
发表于 2011-5-13 11:22 | 只看该作者

极具临床价值的脑外伤病例

这是一例典型的急性硬脑膜下血肿快速消散的病例,以前我们遇到过5例,保守治疗预后均佳。但是腰穿还是要慎重。如果颅压不太高的情况下可考虑行腰大池引流缓慢放脑脊液,10ml/h以下。
48
发表于 2011-5-13 15:24 | 只看该作者

极具临床价值的脑外伤病例

本人从事神经外科20多年,象这样的病例还没见过,学习了,谢谢楼主
49
发表于 2011-5-13 18:48 | 只看该作者

极具临床价值的脑外伤病例

临床也碰到过少量硬膜下血肿在短时内(24小时内)消散的病例,但都是没有手术指证的病例,像该病例确实少见,从ct片子看有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当水肿高峰期到来时,假如病情加重或再次出现手术指征,就当今医疗环境,可能找来**。
     颅脑外伤病人,病情变化无常,说变就变,变起来要命,真的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50
发表于 2011-5-14 00:20 | 只看该作者

极具临床价值的脑外伤病例

医疗环境太复杂,这样的病例我们都是开了,病人轻了都好,重了(尤其是死了)就该告状了,何况病人拿着片子乱跑,不讲道德的竞争医院会说这么重了,还不做手术,再给你种个大萝卜。
马后炮、事后诸葛亮都会做,为了病人好,还要保护好自己。我相信医生99%都是有医德的,但是80%患者是没有“患德”的,好了送个锦旗,死了送个白横幅。
个人主张,再有这样病人还是开。个人工作经验,与大家分享。

5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 kdwk2006+5感谢支持!感谢分享!
收到5朵
51
发表于 2011-5-14 00:22 | 只看该作者

极具临床价值的脑外伤病例

有支持我的观点的,大家也也顶一下,我看有多少相同意见,不支持的也讨论一下,今后我改变观念,谢谢
52
发表于 2011-5-14 23:09 | 只看该作者

极具临床价值的脑外伤病例

侥幸呀!
不过临床确实碰到过相似病例,硬膜下血肿不是很多,强力脱水后,患者意识明显好转,继续保守,但多数后来还是开了。
如果要观察,还是在病房观察,进了手术室,还是开了吧。要是病人家属告你“就因为我们没***,医生不给开刀,把病人又给推出来了。”看你如何承受。
这样的病人放在病房,一颗心老悬着,病人病情一有反复,又拿开不开刀来考验自己,累不累啊?当然如果病人是你的至亲又另当别论。可惜,现今你拿病人当至亲,病人把你当仇人,何苦呢?
53
发表于 2011-6-5 17:01 | 只看该作者

极具临床价值的脑外伤病例

你拿病人当至亲,病人把你当仇人
在这样的医疗环境下,我们做事都是提心吊胆,考虑的不只是医疗规范,更要考虑方方面面。依照规范行医最安全!
54
发表于 2011-6-6 11:43 | 只看该作者

极具临床价值的脑外伤病例

宝贵经验,借鉴学习,增长经验
55
发表于 2011-6-6 21:20 | 只看该作者

极具临床价值的脑外伤病例

谢谢分享啊!但要是我遇上这类病人,肯定是积极手术啦。不会等1、2小时后复查。
56
发表于 2011-6-8 18:38 | 只看该作者

极具临床价值的脑外伤病例

该患者入手术室时间距离受伤后才2个小时,时间短,容易出现变化(当然这是事后诸葛亮)。
撇开这个病例,我觉得只要情况允许,还是多复查头颅CT片,首次CT后隔个2、3小时左右再查。脑外伤手术时机有时候真的很难把握。
57
发表于 2011-6-8 21:35 | 只看该作者

极具临床价值的脑外伤病例

也曾遇到过一例,一直迷惑,现在豁然开朗啊
58
发表于 2011-6-9 09:52 | 只看该作者

极具临床价值的脑外伤病例

楼主胆子大,试想如果当时从手术室拉出来后病情再度变化,或者出血量再增多,必须手术的话家属估计会说你当初耽误病情了,楼主估计就快该打官司了,医生不好干呀,如履薄冰呀,有木有呀

3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3朵
59
发表于 2012-2-28 21:14 | 只看该作者

极具临床价值的脑外伤病例

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急性脑肿胀,脑疝,急诊去大骨瓣减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5 14:19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