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5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病案讨论] 5.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脑出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9-7-6 16: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5.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脑出血
1.病例资料

患者,女,67岁,病案号:200181,205673。因“头痛2小时伴呕吐胃内容物、小便失禁”于2007年12月10日22时42分入院。家属代诉患者在做家务时突觉头痛剧烈,坐下休息后未缓解,呕吐胃内容物1次伴小便失禁,帮其换洗后准备睡觉时又呕吐胃内容物1次,随急送我院急诊科,急诊科经CT检查后以“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收入我科。入院时症见:头痛剧烈,四肢活动可,恶心欲呕,小便失禁。既往有“高血压”史。查体:T:36.5℃,P:68次/分,R:24次/分,BP:175/105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清语利,精神差,被动**,双瞳等圆等大,对光反射灵敏,眼球运动自如,口角无歪斜,伸舌居中。颈部有抵抗感,心肺腹检查未见异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腱反射正常,左侧巴氏征(+),右侧巴氏征(±)。舌质红,苔薄白,脉弦。辅助检查:颅脑CT(2007-12-10,号:46417):头颅结构完整,鞍上池、环池、脚间池及双侧外侧裂池、小脑幕均见不规则高密度影,右侧颞叶见片状不规则高密度影,中线结构居中,右侧侧脑室受压变小,出血量约10~20ml。MRA示右脑中动脉可能。快速血糖:6 .3mmol/L。血常规:WBC16.7G/L,LYM%:9.0%,MID%:3.2%,GRAN:14.7G/L,GRAN%:87.8%,Hb:106g/L,MCHC:290g/L,PLT:166G/L。肝肾功能、血脂及血电解质基本正常。ECG:窦性心律,电轴轻度左偏。予一级护理,生命体征监测,保持呼吸道通畅,褥疮预防,告病危,禁食,头部制动,绝对卧床休息,持续上氧,导尿,记24小时尿量。中药予醒脑静静滴醒脑开窍,西医予泮托拉唑护胃,阿奇霉素、头孢他啶抗感染,甘油果糖及甘露醇、速尿降颅压,颅痛定止痛,氨基己酸、止血芳酸止血,能量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11日患者出现嗜睡,考虑脑水肿加剧所致,停甘油果糖,速尿由原来每日两次增至每日3次加强脱水降颅压,用甲氯芬酯兴奋中枢。13日患者大便已3天未解,予番泻叶30g开水分次泡服,大便仍未解,14日查电解质K+3.3mmol/L,Cl-110mmol/L,Na+152mmol/L,GLU7.95mmol/L,糖化血红蛋白正常。予补钾治疗,血糖稍高考虑应激反应。患者头痛稍缓解,无恶心呕吐,予中药汤剂自拟方以滋阴熄风潜阳,佐以养血活血止血,具体方药:生地黄20g,玄参15g,女贞子12g,丹皮12g,赤芍12g,白芍15g,天麻10g,石决明30g,地龙干15g,夏枯草15g,茜草根15g,旱莲草12g,三七粉(包)3g,钩藤15g。日1剂,分早晚2次服。18日复查血常规,WBC:9.84G/L,NEU%:76%,Hb:124g/L,PLT:172G/L。电解质K+3.3mmol/L,停速尿,继续补钾。16日患者有便意,配合开塞露外用解出黑便少许,后1~2天均解出软便。17日行胸片检查(2007-12-17,号314358):心影向左下稍增大,提示高心病。24日予天麻素、奥拉西坦改善脑代谢。28日予麝香注射液静滴醒脑开窍,08年1月1日起头痛明显缓解,血常规、电解质基本正常。4日查凝血四项、电解质、肾功能、血糖均正常。5日停天麻素、奥拉西坦。9日起已无头痛,行颅脑CT复查(2008-1-9,号47442):原蛛网膜下腔出血和右侧颞叶脑出血已吸收。12日行动态血压检查:收缩压106~157mmHg,舒张压73~112mmHg。患者病情稳定,于13日查房见:神清,语言流利,无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纳寐可,二便调,四肢活动可。BP:140/80mmHg,心肺腹(-),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腱反射正常,双巴氏征(-)。患者病情稳定,予尼莫地平20mg口服,每日3次以防止脑血管痉挛,并予中药汤剂自拟方益阴养血活血,袪风通络化瘀,具体方药:生地15g,鸡血藤15g,白茅根15g,白芍10g,白蒺藜15g,钩藤15g,金银藤15g,丹参15g,茜草10g,柴胡15g,白僵蚕10g,皂角刺5g。患者于3月19日在局麻下经腹动脉穿刺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术中发现右侧大脑中动脉M段有一个10mm×5mm动脉瘤。3月20日在全麻下行右侧大脑中动脉瘤介入栓塞手术,术后予尼莫地平片缓解脑血管痉挛,头孢美唑钠防感染、低分子肝素钠抗凝、阿司匹林抗凝等对症支持治疗,恢复良好出院。出院诊断:中医诊断:1、出血中风 中经络 急性期 瘀血阻络 血溢脉外 2、风眩 肝阳上亢;西医诊断:1、蛛网膜下腔出血 急性期 2、脑出血 急性期 3、高血压病3级 极高危 。嘱出院后仍服尼莫地平防止脑血管痉挛,中药以08-1-13方加减。
2.讨论
据统计[1],颅内动脉瘤患者约85%的患者表现为单纯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仅有15%表现为颅内血肿。本病例中两者兼有,情况较少见。动脉瘤破裂后的主要表现为突发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脑膜**征等,本病例比较典型。出血后的急性治疗目的以挽救生命为主,主要措施是降颅压,谨慎降血压,防止再出血和脑血管痉挛,预防脑积水。在降颅压的同时,防止脑血管痉挛相当重要。脑血管痉挛是SAH死亡的重要原因,血管的收缩将加重脑组织缺血的程度,对此钙拮抗剂在治疗上能改善这种情况,尼莫地平是一种具有脑组织选择性的钙拮抗剂,对外周血管组织影响较少,神经保护作用确切,故杯广泛应用。另外,抗氧化剂、自由基清除剂、抗炎剂、内皮素阻滞药等也防止脑血管痉挛中也可能发生积极作用[2]。急性期过后,关键在于防止动脉瘤的再破裂,手术方法是重要选择,随着介入疗法的成熟,介入栓塞手术是创伤小、效果较佳的方法。
本病例中患者既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又有脑出血,两者皆属于中医学“出血中风”的范畴。出血性中风的发生,是肾阴亏于下,肝阳亢于上,阳化风动,挟火横窜经遂,直破脑络,血溢脉外,离经之血乃成瘀血,风、火、瘀夹杂损伤脑腑,乃致头痛难止,瘀阻脑窍,则神明不清,易生嗜睡,瘀结肠腑,则腑气不通,便秘乃生。但本病之根本在于肝肾阴虚,肠道失养,便秘属虚实夹杂之象,故本病例中初予番泻叶泻下不效。当从本病病机出发,先予滋阴养血,兼以熄风潜阳,佐以活血止血化瘀之品,方用生地、玄参、女贞子、旱莲草、白芍滋补肝肾,天麻、钩藤、石决明熄风潜阳,丹皮、赤芍凉血化瘀,茜草根、三七活血止血化瘀,地龙搜风通络,夏枯草清热通便。服1剂后大便通,配合醒脑静、麝香注射液等针剂,患者逐渐神清。阴液得补,腑气得通,血热下行,气血得降,瘀血得散,故元神之腑自然清净。进入恢复期后,风阳之邪已减,但气血更虚,血脉推动无力,兼有余邪瘀血阻络,致脉络不通,血行不畅,故方用鸡血藤、丹参养血活血通络,生地、白茅根、白芍清热养阴,白蒺藜、钩藤、金银藤袪风通络潜阳,茜草、皂角刺活血。最妙一味在于柴胡,“升降平衡是脑卒中的关键所在,决非专事潜降”[3],柴胡一味主升,即能疏肝理气,又能防潜阳药沉潜太过,是气机升降平衡本病例中善用滋阴养血之法,从本论治,兼顾标实,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忠诚.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765.
[2]张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最新研究进展[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06,33(4):386-390.
[3]周德生,隆献.从阴阳升降探讨脑卒中的证治规律[J].中医药通报,2003,2(1):10-1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4 21:46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