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0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临床经验] 中医名词解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9-5-22 12: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中医名词解释
1. 五心烦热:指两手两足心发热,并自觉心胸烦热。
            2.
            流注:是毒邪流走不定,注无定处而发生于较深部组织的一类化脓性病症。多发于肌肉深处,结成或漫肿,单发或多发,日久成脓。多患于气血虚弱者。
            3. 肺金:传统中医学中的五行学说,用五行的属性分别脏腑器官的特性,称肺属金。
            4. 中风:指脑血管意外等疾患。病可因**亏损,或暴怒伤肝,使肝阳偏亢,肝风内动;“类中风”是指类似于中风的症状。
            5. 痰火:指无形之火与有形之痰煎熬胶结贮积于肺的病症。
            6. 君主之官:君主,指心在脏腑中居首要地位的意思。
            7. 虚喘:是肺肾之虚,尤以肾不纳气为主。
            8. 厥:即厥症。泛指突然晕倒。
            9. 荣、已:营气、卫气。
            10. 肝痿:又称筋痿。
            11. 气逆:指气上逆而不顺。
            12.
            三焦:分上焦,中焦和下焦。上焦一般指胸膈以上部位,包括心,肺在内,中焦指膈下,脐部的上部位,包括脾,胃等脏腑;下焦指脐以下的部位,包括肾膀胱,小肠,大肠,从生理角度上讲,还包括肝,故下焦往往肝肾并提。
            13. 真火:指肾阳。
            14. 血为营,气为已:营指营气,是血中之气,卫指卫气,起卫外作用,固表作用。
            15. 龙雷之火:指肾火,肝火。心肾之火。龙火,指肾火;雷火,指心火。
            16. 相火:和“君火”(心火)相对而言,一般指肝肾的相火。
            17. 神:神气,传统中医有心藏神的说法。
            18. 肝气:指肝脏的精气。
            19. 肝血:指肝脏所藏的血。肝血与肝阴不能截然分开。
            20. 肾火:肾是阴脏,内藏水火(即真阴,真阳),水火必须保持相对平衡。
            21. 心火:广义泛指心的功能活动,狭义指心脏推动血液循环的功能。
            22. 肾气:肾精化生之气,指肾脏的功能活动,如生长,发育及性机能的活动。
            23. 肾水:指肾脏的阴液也称肾阴。
            24. 先天:人身生命,发育生殖的本源,与后天相对而言。
            25. 后天;指脾胃。人体的出生后的生长,发育,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要靠脾胃之气吸收水谷精微以滋养供给。
            26. 肝为肾之子:按五行学说,肝属木,肾属水,水生木,所以肝为肾之子,而肾为肝之母。
            27. 骨蒸:“骨”表示深层的意思,“蒸”是熏蒸的意思,形容阴虚潮热的热气自里透发而出,故称为骨蒸。
            28.
            心肾不交:心在上焦,属火;肾在下焦,属水。心中之阳下降至肾,能温养肾阳;肾中之阴上升至心,则能涵养心阴。在正常情况下,心火和肾水就是互相升降,协调,彼此交通,保持动态平衡。肾不交是指心阳与肾阴的生理关系失常的病态。心居上焦,肾居下焦。正常情况下,心与肾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彼此交通,保持动态平衡。如肾阴不足或心火扰动,两者失去协调关系,称为心肾不交。主要症状:心烦,失眠,多梦,怔忡,心悸,遗精等。多见于神经官能症及慢性虚弱病人。
            29.
            任脉:起于小腹内(胞中)沿着脊椎骨内部上行。同时又出于会**,上至前阴,沿着腹部正中线,通地脐部,上至胸部,颈部,是**经脉的总纲。
            30. 君:即君药,指这个处方中的主药。
            31. 真水:指的是肾阴,是与肾阳相对而言,肾阳指本脏的阴液(包括肾脏所藏的精),是肾阳功能活动的基础。
            32.
            肝木,脾土:中医五行学说:把肝归属于“木”,因为肝主疏泄条达:把脾归属于“土”,因脾主消化饮食,把饮食的精华运输到全身,故同土的生化万物的特化相联系。
            33. 腠理:指人体皮肤,肌肉和脏腑的纹理,是气血流通灌注之处。腠理外连皮肤,为卫气散布和汗液等渗泄的通路。
            34. 往来寒热:恶寒和发热交替出现,定时或不定时发体的情况。
            35.
            君相二火:即君火和相火。君火,指心火。因心是所谓“君主之官”,故名。相火,与君火相对而言。二火相互配合,以温养脏腑,推动功能活动。一般认为命门,肝胆,三焦均内有相火,而相火的根源主要发自命门。
            36. 冲脉:奇经八脉之一。起于小腹内(胞中),沿着脊椎骨内部上行。同时由**的两侧,夹脐两旁向上,到胸部而止。
            37. 恶血:即败血。
            38. 败血:瘀血的一种,指溢于经脉外,积存于组织间隙的坏死血液。
            39. 带脉:奇经八脉之一。起于季胁部,横行环腰部一周。
            40. 脾气:指脾的运化功能。
            41. 命门:有生命之门的含义,有生命的关键之意。它是人体生命的根本和维持生命的要素。有指两肾为命门。
            42. 潮热:发热如潮水一样有定时,每天到一定时候体温就升高(一般多在下午出现)。
            43. 痈:病名,风疮面浅而大者为痈,因气血受毒邪所困而瘫塞不通所形成的。
            44. 手汗:指手掌心潮湿多汗的症状,多为脾胃湿热引起。
            45. 前阴:又称“下阴”指男,女外生殖器及尿道的总称。
            46. 后阴:即**部。
            47. 死血:指瘀血。
            48. 湿痰:痰证的一种。多由脾关键运,湿蕴酿痰所致。症见痰多稀白,或黄滑而易出。
            49. 木:即麻木。
            50.
            神明:即“神”的概念。“神”是神志,知觉,运动等生命活动现象的主宰,它有物质基础,由先天之精生成,由后天饮食所化生的精气来充养,才能维持和发挥它的功能。在人体它位居首要地位。前人把大脑、中枢神经的部分功能和心联系起来,故又有“心藏神”的说法。
            51. 魂:为五脏精气化生的精神情感活动,为肝所藏。
            52. 魄:属精神活动中有关本能的感觉和支配动作的功能,为五脏精气所化生,为肺所藏。
            53. 肝藏魂:“魂”属精神活动,肝气疏泄条达而情志正常,叫做藏魂。“肝藏魂”体现了精神活动和内在脏器的联系。
            54. 心惊:指心中恐惧。
            55. 真气:即正气,《灵枢刺节真邪》篇“真气者,气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
            56. 内热生风:指阴虚热炽,煎熬营阴,经脉失濡而动气的证候。可出现动摇,眩晕,抽搐等症。
            57. 心中火虚:指心阳虚弱。
            58. 瞑;闭上眼睛。
            59.
            肝气燥:指肝阴不足,肝阳上亢的症候。主要症状有头晕目眩,耳鸣,眼干,面红,烦躁,失眠等,多见于高血压症。肝为刚脏,喜柔润,忌刚烈。肝阴不足,每致肝燥而阳亢。
            60.
            热厥:厥证之一。指因邪热过盛,津液受伤,影响阳气的正常流通,不能透达四肢而见四肢厥冷的病症。多伴有口喝,烦躁,胸腹灼热,便秘等症状。
            61. 心包络:简称“心包”,它为心脏的外膜附有络脉,主要起保护心脏的作用。
            62. 气化:气的运行变化。膀胱气化,即膀胱的排泄功能。
            63. 膀胱之开合,肾司其权:膀胱的开合排尿功能,主要依赖于肾气的作用。
            64. 亡阴:阴液大量耗伤所出现的一种病理状态,可见皮肤干燥,身体枯槁,眼窝深陷,精神烦躁,甚则昏迷,谵妄等症。
            65. 清肃之气:指肺气。肺气宜清净肃杀,如秋令之气,否则将上逆为患。
            66. 脾不摄血:脾气虚弱,失去统摄血液的功能。
            67. 脾土:脾的代称。脾在五行属土,故称。
            68. 心火:心的代称,心在五行属火,故称。
            69. 下元:指肾脏。
            70. 假热:指上部出现假热的现象。颧红如妆或口鼻出血,或口燥齿浮等症状。这是因为真阳浮越所致。
            71. 肺热不能克肝:肺受热邪而不能制约肝气。按五行学说,肝木受克于肺金。
            72. 气逆:脏腑之气上逆。指气上逆而不顺的病理。
            73. 既济,意指水火相互制约,相互依存,以维持人体生理功能的动态平衡的规律。
            74. 肾火沸腾:指肾阳偏亢,火盛煎熬津液,迫津上腾。
            75.
            亡阳:由于大汗不止,或吐泻过剧,或其他原因耗伤阳气,以致阳气突然衰竭,出现大汗淋漓的症状,汗出如珠而微粘,畏寒,手足冷,呼吸微弱,面色苍白,甚则口唇青紫,脉微欲绝或浮数而空等。类似于休克现象。
            76. 脾气:主要指脾的动化功能,也包括脾的升清和统摄。固身血液的功能。
            77. 中满:指胱腹胀满。
            78. 水火相济:心属火,肾属水,水火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以维持生理的动态平衡,称为“水火相济”。
            79. 相克:即相互约制,排斥或克服。五行学说借相克的关系来说明事物有相互拮抗的一面。
            80.
            命门之火:即肾阳。是生命本元之火。寓于肾阴之中,是性功能和生殖能力的根本。还能温养五脏六腑,对人身的生长,发育,衰老有密切关系。脏腑有命门之火的温养,尤其是脾胃需要有命门火的温煦,才能发挥正常的运化功能。
            81. 肾为肝之母:按照五行学说,肾属水,肝属木,水生木,故肾为肝之母。
            82.
            胃为肾之关:”关”可以理解为水液出入的关口。《素问,水热穴论》说:“肾者,胃之关也。”是指胃气虚弱,胃口不开将引起二便失调,水液代谢障碍诸症。
            83. 羸:瘦,弱。
            84. 枯槁;消瘦比较严重,并且干枯无光泽。
            85. 真阴:即肾阴。又有“肾水”,“元阴”真水等名称。是与肾阳相对而言。肾阴指本脏的阴液,是肾阳活动的物质基础。
            86.
            阴虚阳亢:阴虚指精血或津液的亏虚。一般在正常状态下,阴和阳是相对平衡的,相互制约而协调。阴气亏损,阳气失去制约,就会产生亢盛的病理变化,生理病理性功能亢进,称为“阳亢”。因此,阴虚会引起阳气亢盛,阳亢则能使阴液耗损,两者互为因果。临床表现:潮热,颧红,盗汗,五心烦热,咳血,消瘦或失眠,烦躁易思,或遗精,**亢进,舌红而干等。
            87. 肝气:指肝本脏的精气。常贝症状为两胁气胀疼痛,胸闷不舒;兼症较多见的是一些消化功能紊乱的症状。
            88. 开郁:是治疗因情志抑郁而引起气滞的方法。
            89. 肾气:肾精化生之气,指肾脏的功能活动,如生长,发育及性机能的活动。
            90. 真火证:即实火证,指火邪极盛引起的实证,热证。
            91. 火越:指火邪炽盛向外发泄的病症。
            92. 相济:相互补益。
            93. 肝气无依:肝气无处依附。肝气依附于肝血,现心不行血,肝补无血可藏,故肝气无依。
            94. 元阳:即“肾阳”又有“真阳”,“命门之火”等名称。肾阳寓于命门之中,为先天之真火。是肾脏生理功能的动力。也是人体热能的源泉。
            95. 心君不守:心火不能守位。心主火,心火离散,导致心阳衰竭,血脉不行,故称心君不守。
            96. 肾火避出躯壳:指阴寒内盛,致阴阳分离,肾阳外脱。
            97. 厥逆:四肢厥冷。
            98.
            伤寒:病名或证候名。广义的伤寒是外感发热病的总称:狭义的伤寒是属于太阳表症的一个症型,主要症状有发热,恶寒,无汗,头项强痛等。与现代医学所称的“伤寒”不同。病因,指伤于寒邪。
            99.
            神农氏:传说的上古帝王,为农业与医药的创始人。《淮南子,修务训》载:神农“教民播种五谷,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史记三皇本纪》载“神农氏以赭鞭鞭草,始尝百草,始有医药。”是本草之书,多托之于神农。
            100、刀圭,旧时量药之器具,以借以指医术。
            101、青囊:药囊。后世常以青囊称医术。
            102、河车之路:谓肾气运行之路。
            103、泥丸:道家谓脑为泥丸。
            104、啐痛:碎,破也。碎痛,疼痛如破如裂,极言其痛之甚。
            105、大道如环:指阴阳消长运行的道路如园环一样,周而复始,循环无穷。
            106、玄关:佛教谓出入玄旨之关门,即入道之门为玄关。
            107、仁圣工巧:当作“神圣工巧”。《难经.六十一难》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以外知之曰圣,以内知之曰神。
            108、五夺:形肉已夺,是一夺也。大夺血之后,是二夺也。大汗出之后,是三夺也。大泄之后,是四夺也。新产及大血之后是五夺也。
            109、亢龙有侮:指阳亢至极,物极必反之意。,
            110、四海:胃为水谷之海,冲脉为血海,膻中为气海,脑为髓海。
            111、尾闾:道家谓精门,命门为尾闾。
            112、玄理之法言:玄理,深奥精好的义理。
            113、四气:指风,寒,暑,湿四种邪气。
            114、四厥:四肢厥逆。
            115、华扁:指华佗与扁鹊。
            116、圭臬:指事物的准则。
            117、四象:《易.系辞上》:“两仪生四象。”两仪,即指阴阳。四象为太阴,太阳,少阴,少阳。
            118、面王:鼻准。
            119、中恶:谓中邪恶鬼崇致病者。
            120、五常:指仁,义,礼,智,信。
            121、橐龠:古代鼓风吹火用的器具,此喻肺主气,司呼吸,调节气机的功能。
            122、覆辙:犹言覆车。此喻失败的教训。
            123、郄:指皮肤纹理缝隙。
            124、箴言:古代的一种文体,以规劝告诫为主。
            125、私淑:凡不及受业而宗仰其人者,私以其人为师,以其书为治道修身之资者皆称私淑。
            126、岘觎:非分的希望或企图。
            127、憎寒:是一种外有寒战,内有烦热的症状。这是由于热邪内伏,阳气被阻,不能透达所致。
            128、痰嗽:又称痰饮咳嗽。指因痰饮而致咳,并以咳嗽为主证者。本征一般指寒痰饮邪,停于肺胃,证见咳嗽多痰,色白,或如泡沫。
            129、寒泻:由于内脏虚寒所致,临床表现有大便清冷而稀,有如鸭粪,腹中绵绵作痛,小便清白,或表现为肠鸣腹痛,完谷不化。
            130、阴证:对一般疾病的临床辨证,指阴阳属性归类,分“阴证”与“阳证”。凡属于慢性的,虚弱的,静的,抑制的,功能低下的,代谢减退的,退行性的,向内的证候,都属于阴证,如面色苍白或暗淡,身重倦卧,肢冷倦怠,语声低微,呼吸,微弱,气短,饮食减少,口淡无味,不烦不渴。
            131、晕在心:按中医说法,“心藏神”,神经系统头晕等疾病与心脏胆负供血等功能正常与否有关。
            132、少火:是一种正常的具有生气的火,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须的。
            133、壮火:是一种亢奋的病理之火。能损耗正气。
            134、怔:是持续性心跳剧烈的一种症状。
            135、内热生风:指阴虚热炽,煎熬营阴,经脉失濡而动风的证候。可出现动摇,眩晕,抽搐等症。
            136、通人:学识渊博之人。
            137、私智:一己之管见,偏而自矜。
            138、子书:凡著书立说,自成一家言者,统称子书。
            139、大象:宇宙一切事物之本原。
            140、太极:指原始混沌之气。
            141、伐性之斧:指危害身心的事物。
            142、腐肠之药:指损伤肠胃之药物。
            143、桑榆:原指目落余辉在桑榆间。此引申为晚年。
            144、委顿:极度疲困。
            145、理易:明白医理。
            146、阳燧:向日光取火之凹面铜镜。
            147、故宅:原来的居室。肾火之宅在于肾和命门。
            148、先天:人身生命,发育生殖的本源,与后天相对而言。先天之本在肾,故有肾主先天之说。
            149、后天:指脾胃。人体出生后的生长,发育,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要靠脾胃之后天吸收水各精微以滋养供给。
            150、脱精:精关不固,**渗入小便而下。
            151、左券:券,契约,分左右二联,主约双方各执其一,左券即左联。比喻有充分把握。
            152、金针度人:向嫡传学子传授深奥理论及绝技。
            153、两仪:天地
            154、飧泄;完全不化之泄泻。
            155、犀烛:传说犀牛角放入水中会发光。
原文出处:民间中医网
继续
理中   調理中焦脾胃的方法。多指脾胃虛寒証用溫中祛寒法治療。詳見溫中祛寒條。
理氣   是運用有行氣解郁、降氣調中、補中益氣作用的藥物,治療氣滯、氣逆、氣虛的方法。氣虛用補益中氣藥,見補氣條。氣滯宜疏、氣逆宜降,故又分疏郁理氣、和胃理氣、降逆下氣等。詳各條。
理血   治理血分病的方法。包括補血、涼血、溫血、祛瘀活血、止血等。詳見各條。
推拿     即**(見《小兒推拿秘旨》)。詳該條。 正骨八法之一。包括推法和拿法。《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推者,謂以手推之,使還舊處也。拿者,或兩手或一手捏定患處,酌其宜輕宜重,緩緩焉以復其位也”。適用于骨折愈合後或其他疾患所遺留的關節等處僵直者。
營衛   出《靈樞﹒營衛生會》。營氣和衛氣的合稱。兩氣同出一源,皆水谷精氣之所化。營行脈中,具有營養周身作用﹔衛行脈外,具有捍衛軀體的功能。
營氣     營運于脈中的精氣。生于水谷,源于脾胃,出于中焦,有化生血液和營養周身的功用。《靈樞﹒邪客》:“營氣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脈,化以為血,以榮四末,內注五臟六腑”。 溫病辨証中,營分証和氣分証二者合稱。如營氣同病。
營分証   溫熱病邪氣內陷的階段。多由氣分証傳變或衛分証逆傳而來。以夜熱甚、心煩不寐,或神昏譫語,斑疹隱現,舌質紅絳,脈細數為主証。營是血中之氣,營氣通于心,病傳營分,顯示正氣不支,邪氣深入,威脅心包,影響神志或病及厥陰肝經。疾病由營轉氣,表示病情好轉﹔由營入血,表示病情更深重。
營衛不和   出《傷寒論﹒太陽病篇》。一般指表証自汗的病理而言。包括: 衛弱營強,因衛氣虛弱,汗液自行溢出,症見身不發熱而時有自汗。 衛強營弱,因陽氣郁于肌表,內迫營陰而汗自出,症見時發熱而自汗,不發熱則無汗。
營衛氣血   營、衛、氣、血本屬人體生命的四種精微物質和動力基礎,後世溫病學說借衛與營、氣與血的陰陽表里相對關系,將溫病傳變由外而內由氣及血的過程分為衛、氣、營、血四個階段,作為臨床辨証論治的綱領。《溫熱論》:“辨營衛氣血雖與傷寒同,若論治法,則與傷寒大異也”。參見衛氣營血辨証條。
營氣不從   指血脈中營氣運行障礙,出現癰腫的病理。《素問﹒生氣通天論》:“營氣不從,逆于肉理,乃生癰腫”。因邪氣侵襲,營氣運行不暢,瘀阻于肌肉腠理之間,血郁熱聚,便成癰腫。
營氣同病   溫病辨証。邪熱已傳入營分,仍有氣分証,稱營氣同病。參見衛氣營血辨証條。


培土生金   也稱補脾益肺。土指脾,金指肺。借五行相生的理論用補脾益氣的方藥補益肺氣的方法。臨床多用于咳嗽日久,痰多清稀,兼見食欲減退、大便溏、四肢無力、舌淡脈弱等肺虛脾弱証候。常用參苓白朮散。
陰虛     指陰液不足。臨床表現有“五心煩熱”,或午後潮熱,唇紅口乾,舌質嫩紅或絳乾無苔,大便燥結,小便黃短,脈細數等。
陽虛   陽氣不足或機能衰退的証候。陽虛則生寒,症見疲乏無力、少氣懶言、畏寒肢冷、自汗、面色淡白、小便清長、大便稀溏,舌質淡嫩,脈虛大或微細等。
虛火     真陰虧損引起的發熱。如兩顴潮紅、低熱、五心煩熱或骨蒸勞熱、心煩失眠、盜汗、尿短赤、口燥咽干、舌紅苔少或光紅無苔、脈細數無力,多見于熱病傷陰的後期,或陰虛勞損等。 陰盛格陽引起的假熱症狀。參見陰盛格陽條。
虛邪     致病邪氣的通稱。因邪氣乘虛而侵入,故名。《素問﹒上古天真論》:“虛邪賊風,避之有時”。 五邪之一。某臟因母病及子而發病,即從母臟傳來的邪氣。見《難經﹒五十難》。
虛勞   病名。出《金匱要略》。據《諸病源候論》、《聖濟總錄》等文獻分析,虛勞包括因氣血、臟腑虛損所致的多種病症,以及相互傳染的骨蒸、傳尸。後世文獻多將前者稱為虛損,後者稱為勞瘵。詳見虛損、勞瘵各條。
虛脹   病名。見《醫宗必讀》。脾腎陽虛者,腹部脹滿,神疲納呆,畏寒肢冷,面色蒼白或萎黃,舌淡脈細。治宜健脾溫腎,化氣行水。用附子理中湯合五苓散,或金匱腎氣丸。肝腎陰虛者,腹部脹滿,形體消瘦,面色黧黑,心煩口燥,齒鼻衄血,小便短赤,舌質紅絳,脈細數。治宜滋養肝腎,涼血化瘀。用一貫煎合膈下逐瘀湯加減。
虛熱   陰、陽、氣、血不足引起的發熱。《素問﹒調經論》:“陰虛則內熱”。《素問﹒生氣通天論》:“陽氣者,煩勞則張”。虛証的發熱,必兼見其他虛性的症、脈、舌,從其他虛証中鑒別其屬氣虛、血虛、陰虛、陽虛而施治。
虛損   病名。見《肘後方》。因七情、勞倦、飲食、酒色所傷,或病後失于調理,以致陰陽、氣血、臟腑虛損而成。虛損病情復雜,主要可概括為氣虛、血虛、陽虛、陰虛。氣虛多見肺脾虛損。症見四肢無力,懶于言語,動輒氣短,自汗心煩。宜用補中益氣湯。血虛多見心肝虛損。症見吐血便血,或婦女崩漏,頭暈眼花,或成干血癆。宜用四物湯、當歸補血湯。虛在心者,并用歸脾湯。虛在肝者,并用二至丸。內有瘀血者,用大黃 虫丸。陽虛多見脾腎虛損,症見飲食減少,大便溏薄,或完谷不化,腰膝酸軟,神疲無力,畏寒肢冷,陽萎滑精,小便數而清長,面色蒼白,舌淡苔白,脈沉細或沉遲,治宜溫補。虛在脾者,可用附子理中湯﹔虛在腎者,可用桂附八味丸、右歸丸等方。陰虛多見肺腎虛損。肺陰虛者,症見干咳,咯血,口干咽燥,潮熱,盜汗,兩顴潮紅,舌紅少津,脈細數,治宜養陰清肺,可用沙參麥冬湯加減。腎陰虛者,症見腰膝酸軟,頭暈耳鳴,遺精早泄,咽痛,顴紅,舌紅少津,脈沉細數。治宜滋補真陰,兼予降火。可用大補元煎、六味丸、大補陰丸等方。參見虛勞條。本証可見于結核病、貧血、白血病、神經官能症以及多種慢性消耗性病証。
虛煩   証名。 指陰虛內熱,虛火內擾而見心中煩亂,精神不能任持,似脹不脹,悒悒悶悶,飲食不甘美,睡眠不安寧的証候。多見于熱性病後期,或外感病經汗、吐、下後余熱不清者﹔亦見于勞心思慮過度者(見《金匱要略﹒血痺虛勞病脈証并治》)。 指狀如傷寒,但不惡寒,身不疼痛,頭不痛,脈不緊數,獨熱者(見《千金要方》)。治用竹葉湯、梔子豉湯加減。
虛喘   見《醫林繩墨》。指氣喘由于正氣虛者。多因稟賦素弱、久喘或大病後真元耗損,致臟氣虛衰,肺氣失主,腎不納氣而致。一般起病較緩,病程較長,呼吸氣短難續,聲音低微,以深吸氣為快或動則氣喘。根據病因和見症的不同,分為氣虛喘、陰虛喘、真元耗損喘等。詳各條。
虛風內動   由陰虛、血虛內生的風証。多見于大汗、大吐、大泄、失血或久病傷陰者,由津液虧損,液少血枯,血不養筋,肝陰不足,陰不潛陽而肝風內竄所致﹔也有因于腎陰不足,肝腎虧損,腎水不能涵養肝木,而致肝風上擾。臨床表現為眩暈、震顫或手足蠕動,或昏仆等。
虛火上炎   腎陰虧虛,水不制火,出現陰火上升的証候。表現為咽干、咽痛、頭昏目眩、心煩不眠、耳鳴、健忘、手足心熱,或目赤、口舌生瘡、舌質嫩紅、脈細數等。
虛煩不得眠   病証名。出《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証并治》。指心煩失眠的病証。虛煩指心煩而心下無硬滿,與心下硬滿煩躁者有別。本証可由氣虛、陽虛、陰虛、余熱等不同因素導致。屬氣虛者,常兼見倦怠乏力,納少神疲,口干少飲,脈象濡軟,治宜補氣為主。若更見肢冷畏寒、脈沉遲者,屬陽虛,治宜溫補。陰虛者,常兼見舌紅口干,脈細數,治宜滋陰清火。余熱內擾者,常兼見身熱未淨,口苦舌干,小便黃赤,治宜清解除煩。

清陽不升   指水谷化生的輕清陽氣不能正常濡養頭部、肌表、四肢。《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清陽出上竅”,“清陽發腠理”,“清陽實四肢”。清陽不升多因脾胃陽氣不足,升清降濁的功能障礙所致。症見頭暈、眼花、視蒙、耳鳴、耳聾、畏寒肢冷、困倦乏力、食不知味、納減便溏、舌淡嫩、苔白、脈弱或虛等。
清熱解毒   適用于瘟疫、溫毒及多種熱毒病証的治法。使用能清熱邪、解熱毒的方藥,治療熱性病的里熱盛及癰瘡、癤腫疔毒、斑疹等病症。常用藥有黃連、黃芩、黃柏、石膏、連翹、板蘭根、蒲公英等,代表方有普濟消毒飲、黃連解毒湯等。
清熱解暑   用清熱藥結合解暑藥治療外感暑熱的方法。臨床表現頭痛、身熱、有汗、煩渴、小便黃赤,苔薄而黃,脈浮數等。常用藥如鮮荷葉、扁豆花、青蒿、香薷、金銀花、連翹、蘆根、黃連等。
驚風   兒科常見病証。臨床以四肢抽搐或意識不清為主要特征。引起驚風的原因較多,一般分為急驚風和慢驚風兩大類。以熱性、急性病引起的急驚風尤為多見,如小兒肺炎、中毒性痢疾、流行性乙型腦炎等病,如持續高燒不退,均可出現驚風,亦即劉完素所謂“熱甚而風生”。這與有些慢性病在後期因虛損而出現的慢驚風,有虛實之分。與癇証、痙証,亦有所不同。詳見急驚風、慢驚風條。
盜汗   証名。出《金匱要略﹒血痺虛勞病脈証并治》。又稱寢汗。指入睡後出汗,醒後即止。多屬虛勞之症,尤以陰虛者多見。詳見虛勞盜汗、陰虛盜汗條。此外,盜汗也有因于陰火盛者,宜正氣湯(《雜病源流犀燭》:炒知母、黃柏、炙甘草)﹔有因肝熱者,宜龍膽散(《雜病源流犀燭》:龍膽草、防風)。
熱入心包   溫熱病內陷營血階段的証型之一。主要証候有高熱、神昏、譫語、甚則昏迷不醒、四肢厥逆、或見抽搐等。可見于各型腦炎、化膿性腦膜炎、大葉性肺炎、中毒性痢疾、中暑等急性熱病的極期。
熱入血室   病名。出《傷寒論》。指婦女在經期或產後,感受外邪,邪熱乘虛侵入血室,與血相搏所出現的病証。症見下腹部或胸脅下硬滿,寒熱往來,白天神志清醒,夜晚則胡言亂語,神志異常等。《金匱要略》有如下記載: “婦人中風,七、八日,續來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此為熱入血室,其血必結,故使如瘧狀,發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 “婦人傷寒發熱,經水適來,晝日明了,暮則譫語,如見鬼狀者,此為熱入血室治之無犯胃氣及上二焦,必自愈”。 “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適來,得之七、八日,熱除,脈遲,身涼和,胸脅滿如結胸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也。當刺期門,隨其實而取之”。 “陽明病下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但頭汗出,當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然汗出者愈”
熱入血分   指邪熱侵入血分的病變。熱入血分是溫熱病入血的深重階段,容易消耗陰血和迫血妄行。臨床表現為發熱夜重,神志昏迷,躁擾不安或抽搐。而以斑疹、出血、舌色深絳、神昏躁擾等症為特征。《溫熱論》:“入血就恐耗血動血,直須涼血散血”。
真熱假寒   陽証似陰的証候。症見惡寒,但不欲蓋衣被﹔手足冰冷,但胸腹灼熱,下利純水,但夾燥糞或屎氣極臭者﹔脈沉,但重按弦滑有力﹔并見煩渴、咽干、口臭、舌苔白干、小便黃等。多因外感邪氣化熱傳里,陽盛格陰所致。
真實假虛   實邪結聚的病,反現類似虛証的假象。如熱結胃腸、痰食壅滯、大積大聚,致使經絡阻滯,氣血不能外達,因而出現精神默默、身寒肢冷、脈象沉伏或遲澀等証。但細察患者,聲高氣粗,脈雖沉伏或遲澀但有力,體雖瘦而神不疲,舌質紅絳,或有焦黃苔。《景岳全書》:“大實之病,反有羸狀”。
惡露不絕   病証名。見《婦人良方》。又名惡露不止(《肘後方》)、惡露不盡(《諸病源候論》)。多因產後氣虛失攝,沖任不固﹔或余血未盡,或感寒涼,敗血瘀阻沖任﹔或營陰耗損,虛熱內生,熱攏沖任,迫血下行所致。氣虛者,惡露色淡,質清稀,量多,兼見面色蒼白,懶言,小腹空墜,宜補氣攝血,用舉元煎加減。余血未盡者,惡露量少,淋漓澀滯不爽,色紫暗有塊,伴有小腹痛痛,宜化瘀止血,用當歸益母湯(當歸、川芎、坤草、炮姜、元胡、紅花)加減。血熱者,症見量多,色紅,黏臭,面色潮紅,脈細數,宜養陰清熱止血,保陰煎加減。


破氣   理氣法之一。使用較峻烈的理氣藥散氣結、開郁滯的方法。藥用青皮、枳實等。
破血   使用祛瘀藥中比較峻烈的藥物,達到祛瘀的目的。如大黃、桃仁、紅花、水蛭、 虫等。
健脾疏肝   治療肝氣郁結引起脾不健運的方法。臨床用于兩脅脹痛、不思飲食、腹脹腸鳴、大便稀溏、舌苔白膩、脈弦等肝盛脾虛証候。常用白朮、茯苓、薏苡仁、山藥等健脾藥﹔柴胡、青皮、木香、佛手等疏肝藥。方用逍遙散之類。
消渴   出《素問﹒奇病論》。又名 渴、消癉。宋、元以後,又有稱三消者。 病証名。泛指以多飲、多食、多尿症狀為特點的病証。多因過食肥甘,飲食失宜,或情志失調,勞逸失度,導致臟腑燥熱,陰虛火旺所致。治療一般以滋陰、潤燥、降火為主。根據病機、症狀和病情發展階段不同,有上消、中消、下消之別。詳各條。 指以多飲、多尿、尿甜為特征的病証。見《外台秘要﹒消中消渴腎消方》。 証名。指口渴。《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証并治》:“太陽病,發汗後,……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流注   病名。出《素問﹒五常政大論》。肢體深部組織的化膿性疾病。由于其毒邪走竄不定,隨處可生,故名。常因氣血虛弱,使肢體深部發病,肌肉組織結塊或漫腫,有單發或多發,久而成膿,潰後膿盡可愈。由于發病原因、部位及表現的不同,又分為濕痰流注、瘀血流注、暑濕流注、縮腳流注等。詳各條。消之別。詳各條.
流痰   病名。骨關節慢性破壞性疾病。在破壞過程中少有新骨形成。當膿腫形成後可以流竄,潰後膿液稀薄如痰,故稱流痰。近代認為本病是無頭疽的一種,相當于骨與關節結核。多發于兒童和青年,患者常有肺結核病史,發病部位以脊椎、髖關節為多見,次為膝、踝、肩、肘、腕關節。故因病位不同又有龜背痰、環跳流痰、鶴膝痰、穿踝痰等名稱。其病因多為先天不足,或久病腎陰虧損,骨髓不充,外邪乘虛而入,痰濁凝聚﹔或跌扑損傷,氣血不和而誘發。病初局部酸脹微腫,不紅、不熱、不痛﹔久則漫腫疼痛,成膿,周圍肌肉萎縮﹔後期由于陰虧火旺,可有午後潮熱盜汗、身困無力、少食,潰流清稀膿液及敗絮樣物,久則瘡口凹陷,周圍色紫,形成竇道,不易收口。初期宜補肝腎,溫經化痰為主,用陽和湯之類﹔中期宜扶正托毒﹔後期瘡潰膿成,難于收口,當重扶正。氣血虧損者,用人參養榮湯﹔若陰虛火旺者,用大補陰丸之類﹔若竇道形成,應配合外用七仙條(《藥蘞啟秘》:白降丹、紅升丹、熟石膏、冰片)或千金散(經驗方:制乳香15克,制沒藥15克,飛朱砂15克, ***6克,赤石脂15克,炒五倍子15克, 雄黃15克,醋制蛇含石15克)粘附藥線插入管內,亦可行手術治療。
潤肺化痰   化痰法之一。與潤燥化痰同義。治療燥痰的方法。由于外感溫燥,或肺陰不足,虛火灼金,煉液為痰。症見咽喉干燥哽痛,嗆咳痰稠難咯,舌紅苔黃而干。用貝母、栝蔞、沙參、麥冬、梨皮之類。
燥痰   痰証的一種。見《醫學入門》卷五。又名氣痰。多由肺燥所致。症見痰少色白,或咯出如米粒狀痰,澀而難出,或兼見面白色枯,皮毛干焦,口干咽燥,咳嗽喘促等。治以清肺、潤肺為主。用貝母栝蔞散、潤肺飲(《醫宗必讀》:貝母、花粉、桔梗、甘草、麥冬、橘紅、茯苓、知母、生地)等。如肺腎陰虧灼津者,用六味地黃丸加減。參見痰証條。
肺勞   虛勞的一種。出《諸病源候論》。肺臟虛損所致。症見咽喉干痛,聲音嘶啞,鼻不聞香臭,面腫,胸悶氣短,咳嗽吐血,飲食減少,消瘦乏力,發熱等。治宜益氣補肺。可用補氣黃耆湯(《聖濟總錄》:黃耆、人參、茯神、麥冬、白朮、五味子、桂、熟干地黃、陳橘皮、阿膠、當歸、白芍、牛膝、甘草)、益氣補肺湯(《醫醇KT 義》:阿膠、五味子、地骨皮、天冬、麥冬、人參、百合、貝母、茯苓、苡仁)等方。
疳   病名。又稱疳証或疳疾。前人謂:“疳者干也”。是泛指小兒因多種慢性疾患而致形體干瘦,津液干枯之証。古代列為小兒四大証(痘、麻、驚、疳)之一。臨床上以面黃肌瘦,毛發焦枯,肚大青筋,精神萎靡為特征。《小兒藥証直訣》:“疳皆脾胃病,亡津液之所作也”。可見疳証多為脾胃虛弱的疾病,如營養不良、慢性消化不良等。同時,還包括其他疾病,如無辜疳(頸淋巴腺炎或淋巴結核)、疳癆(嬰幼兒結核病),以及多種寄生虫病、五官疾患等,名目繁多,不少重復。較常見的,如以五臟分類及病理病因命名的有心疳、肝疳、脾疳、肺疳、腎疳、疳癆、蛔疳等﹔以症狀命名的有疳熱、疳渴、疳瀉、疳痢、疳腫脹等﹔以病變部位命名的有腦疳、眼疳、口疳、牙疳、脊疳、鼻疳等。詳各條。
命門     有生命的關鍵之意。是先天之氣蘊藏所在,人體生化的來源,生命的根本。命門之火體現腎陽的功能,包括腎上腺皮質功能。《難經﹒三十六難》:“命門者,諸神精之所舍,原氣之所系也,故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命門有二說:A指右腎。《難經﹒三十六難》:“腎兩者,非皆腎也,其左者為腎,右者為命門”。B指兩腎,具體體現于兩腎之間的動氣(虞摶《醫學正傳》)。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別名屬累、精宮。屬督脈。位于第二、三腰椎棘突之間。主治腰脊痛,遺精,陽萎,月經不調,痛經,帶下,慢性腹瀉,下肢麻痺。直刺0.5?1寸。灸3-7壯或5-15分鐘。 石門穴別名,見《針灸甲乙經》。詳該條。 兩眼睛明穴部位的別稱。《靈樞﹒根結》:“太陽根于至陰,結于命門。命門者,目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26 10:46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